分享

独生子女严重缺失的能力——如何引导孩子通过游戏融入团队甩掉“独”气?

 长沙7喜 2015-03-18

芊妈语

那天看到朋友圈里不少人在转载小米总裁雷军谈自己教育培养女儿经验的文章。其中有一点我深以为是,雷军讲培养孩子时,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和“逆商”。今天就用几个适合2个以上个小朋友一起玩的团队合作游戏,聊一聊关于情商的引导。P.S. 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可能孩子们只有在幼儿园或是周末爸妈朋友聚会的时候,才有和其他小朋友“组成团队的可能”。所以游戏不局限,有些三个人可以做的游戏,爸妈带孩子在家里组成团队也可以玩!

芊妈私人号 qqmm0066 (长按复制)

每天我和芊独家私藏的游戏都在这里了,你绝对想不到的各种新奇玩法,每天各种high,其他公众平台不常看到哦!如果想要转载我们的文章,也请及时联系我。



雷军:

谈到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有比成绩好更重要的东西,大家都希望孩子智商高,但情商和逆商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智商更重要

在智商的培养方面最重要的是挖掘孩子的兴趣,培养学习的兴趣,帮助他找到学习的办法。而情商最核心的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当然,还有我们没能足够重视的是逆商。逆商的核心是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如何去克服,如何艰难前行。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每个人都有压力也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如何突破自己。

今天的家长总体来说对孩子都比较宠爱,而这些受宠爱甚至溺爱的孩子未来如何去克服困难,这是最难的一点。



其实,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一个小朋友的个性都非常强。在这样的主客观条件下,我们更需要指导孩子们进团队合作。因为团队合作是一项需要长期使用的技能,老师,家长和其他孩子可能都会在课堂内外对团队合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孩子的年龄,游戏的种类可能都会对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起到影响。究竟这些是什么样的影响呢?

团队合作--鳄鱼游戏

【年龄人数】3岁以上,3-10人适用。

【游戏方法】在地上用胶带圈出如图大小的方框,从最右边的孩子开始,要做到不出框框,移动到队尾。全部孩子成功移动游戏则为成功。

【引导方法】孩子做这个游戏的时候,老师或爸妈可以先引导他们制定排队的顺序和移动的“小策略”,比如:大家蹲下移动会不会方便一点?大家移动的时候要牵着身边人的手会不会比较好?等等。老师和家长需要进行必要的示范哦~


1.对社会能力的影响

根据督导与课程发展协会的研究,在课堂内外参与团队合作学习的孩子通常有更好的社会能力。因为TA们在学习中懂得了正确得解读和回应TA们同龄人的需求。TA们从中不仅学到了团队合作,更学到了通过积极地倾听和回应使团队合作更加高效。下面的游戏来帮忙:

团队合作--小搬运工


【年龄人数】3岁以上,2人适用。

【游戏方法】两个小朋友在身体中间夹一个球/气球,看看用多长时间可以从起点走到终点?

【引导方法】这个游戏考验的是孩子之间的沟通。两个孩子组成团队,必须制定好方法——是不是应该两个人互相搂着肩膀这样会更稳当?移动过程中是谨慎小心得慢慢走还是快跑?


2.对谈判沟通的影响

学习团队合作的孩子通常也可以同时学到“争取自己利益”和“关注他人利益”的谈判技能。如果小组内有一个孩子拒绝合作,其他孩子则更应该去想办法让小伙伴加入进来。越多参与团体活动,孩子则越能通过“谈判式的沟通”理解他人的感受。下面的游戏来帮忙:

团队合作--呼啦圈大冒险


【年龄人数】2岁以上,4-8人适用。

【游戏方法】爸妈或老师在呼啦圈上做一个标记做起点。几个小朋友用小手指“托住”呼啦圈,慢慢转动呼啦圈将标记从起点开始转一圈则任务成功。

【引导方法】这个游戏因为涉及到孩子手部肌肉力量的锻炼,所以每个孩子的力量和方法一定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能会在玩的过程中很快就累了。这时候,其他孩子能不能意识到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差异,可能需要休息一下才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务呢?


3.对合作的影响

大一点的孩子习得的技能则包括:为了让团队合作更高效,他们不可能一个人做所有事或者什么事都不做。甚至当学龄前儿童玩降落伞和“一网不捞鱼”的游戏时,他们也是在学习团队合作的技能。孩子们会发现,如果他们不是一起站起和蹲下,降落伞游戏里的气球就不能弹起来(见下方游戏)。而如果有一个先笑着“捞鱼”,可能“小鱼”就很容易跑掉。下面的游戏来帮忙:

团队合作--我们的降落伞


适合年龄2岁以上,3-N人适用。

【游戏方法】很多孩子都喜欢这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一个大大的降落伞,孩子们围成圈抓着伞的边缘。把小东西比如球或者沙包什么的放在伞中间然后大家一起拉的话它就会飞起来很高很高

【引导方法】爸妈们可以先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一定会出现孩子们玩高兴了就乱拉一气的情况。这时候爸妈或者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如何才能让球飞的很高?大家整齐划一,一起起立蹲下试试?


4.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在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了以上技能之后,孩子也会更加准确地定位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位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发现,在孩子进行团队活动时,需要家长或老师对于他们的效率和成果进行相应的鼓励和引导。一个小组的孩子也应当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自己的“经验分享”——说出自己觉得自己在小组活动中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下面的游戏来帮忙:

团队合作--网球回家


适合年龄3岁以上,3-5人适用,男宝可能更喜欢。

【游戏方法】带点物理性的小游戏。把几根线绳匀称地绑在一个钥匙环上,再在钥匙环上放一个小球(根据钥匙环的大小选择球的大小)。看孩子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小球放到下面的杯子里?

【引导方法】这个游戏其实很有挑战性,孩子间可能会出现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矛盾,多次尝试仍然失败的可能。但也正式这样的冲突,才能让孩子面对问题,和团队一起解决问题。在孩子想不出办法的时候,爸妈可以试探性地提出方案,比如:一起抖动绳子试试?


说了这么多经验和理论,其实还是需要爸妈们真正带孩子去实践这些游戏,从中学习关于和他人相处合作的概念,不断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的需求。这样,孩子们才真正有可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团队合作--巨型杯塔


【适合年龄】2岁以上,2-N人

【游戏方法】如图所示,几个人一起每人轮流,先用纸杯摞成塔形,看看多人合作可以摞起多少纸杯?然后再用小球向纸杯投掷,看看多少次可以“打垮”纸杯塔?

【引导方法】可以全家齐上阵来玩这个游戏。在遇到纸杯塔突然倒掉的情况时候,孩子应该如何梳理自己沮丧的情绪面对失败?爸妈们要帮助和鼓励孩子们不断尝试,摞起高塔的一刻,肯定很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