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条件的爱”和“有规则的爱”并不矛盾

 青衣问道 2015-03-19
 




       “无条件的爱”和“有规则的爱”并不矛盾
成长需要有规则的爱
真正无条件的爱在每个人内心,不需外求


“无条件的母爱”, 对奴役占有女人, 对女人们无条件爱的期待,是父权制时代的儿子-男人们蓄意炮制的神话。

被驯化,奴役,压抑,占有的女人们根本不可能抚养高质量的子女后代。人类在巨婴的意淫中恶性循环。经历了神权,王权,父权,夫权,及母系时代的母权的人类。无一逐渐失败,从兴盛到衰弱。


人类的矛盾者们继续求索,也许21世纪正是这个古老而年轻的星球的转折点。老子,佛家阴阳平衡,众生平等的理论终于从神坛走向大众的时期。从极少数人求仙问道,到集体进化的人类阶段。当物质,知识,不再是制约人类的发展的首要障碍,精神需要逐渐被更多人所追求与完善。
真正无条件的爱在每个人内心,不需外求。



卡夫卡的《变形记》,当主人公变成一个甲虫的时候,所有的亲人都变得讨厌他。人类的父母都无法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但在家庭,婚姻,友谊里却希望他人可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付出给予的分裂,让索要的人更加依赖贪婪。让只给予的人永远都只能用付出来换取生命中原本就有,但是被摧毁的权力。


许多人总是想让别人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却不要爱的制约,又不能给予他人爱的回馈。
另有许多人总是不停的给予,却不被珍惜,落得被以怨报德的下场。

而给予无条件而有规则的爱。意味着不是无条件纵容没有规则,而是说要接纳感受,看到彼此真实存在。



无条件的爱,是无论你是否满足我的要求,我都一样爱你,而不是我什么都不要求你,没有任何互相遵守,尊重的规则。




不是所有父母都是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子女的,在我看来,很多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最常见的就是“听话”,也就是控制。

正是因为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看起来也是无形的),才让那么多人成长之后,无法无条件爱另一个人。



无条件的爱不是指这个世界上还有有条件的爱,而是指爱是无条件的,一旦需要条件的就不是爱了。
规则的建立,和无条件的爱是不冲突的,即使不遵守规则,我也是爱你理解你接纳你引导你。并不是无条件纵容,而是说要接纳彼此的感受,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



在人本主义的来访者中心理念里,心理咨询师应该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积极关注”,也就是“对来访者的陈述,不带批判性的态度,亦不作反对或赞成,仅去接纳和认同、关怀来访者”;这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的无条件的“爱”;这也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心理咨询关系以及咨询师对人本主义的信仰和利益。而在一般的人际关系里,无条件的爱很难做到,原因在第一段提到,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影响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模式。



精神上不自由的人类拥有的
只是人的躯壳,种种潜力被埋没在欲望念头各种凌乱的索取及给予中。

生命能量被浪费在爬虫脑的欲望,哺乳动物脑的情执驯化的阶段。人类的皮质脑,灵性脑无法真正发挥潜力。

人类身有其宝,却因注意力外散分散,无法开发自身潜力。





在家庭社会关系中,真正无条件的爱是要重新学习,重新改变认知的人性升华。而不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纠缠,期望,驯化,调教控制,畜生都不如的,无知无明的千年遗留的人际手段。



女人无条件的爱用在婴儿身上是天性,但用无条件的宠爱对待大孩子,男人,他人既是溺爱,自找苦吃。成长需要有规则的爱,人生要学会付出索取平衡的能力。





科胡特的名言 —— “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给孩子真爱 无条件的爱

李婉



  NLP导读:你给予你孩子的爱,真的是真爱吗?你有没有跟孩子说过“你再……样,我就不喜欢你”,其实这是父母亲在无意识地控制孩子,想从孩子身上找到价值感,假如你真爱孩子,就不要对小孩要求过多,让他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你的附属品。


  你爱孩子吗?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全天下的父母,相信没有一位会给出否定的回答。不过,事实往往是父母的爱变质了,却不自知。你给出的爱,在孩子那里获得的感受是什么呢?孩子得到的是“真爱”吗?让我们做一次自检。

  ■有条件的爱:你再……样,就不喜欢你了。

  我们大多数的父母表面上渴望孩子成长成熟,但内心深处仍旧害怕他有一天会不再温顺听话,但孩子向父母对抗叫板的那一天或迟或早总会到来。所以孩子小的时候,你也许会说“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随着长大,慢慢又开始用这样的话代替:“你这次要是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你再跟他来往,我就打折你的腿”这种喜欢和爱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你必须听我的,按我的要求去做,照我的规划去成长,否则我就不爱你。这是父母无意识地在利用孩子实现权力欲、控制欲、自我中心,从孩子身上寻求价值感,他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仅仅是自己的附属品,一个最无辜的牺牲品。

  ■自以为是的爱:哎呀,你什么都不懂,还是让我来吧。

  儿童发展心理的专家认为,孩子自我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自立的心理能力,这比孩子的其他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自尊像是孩子的灵魂之杯,只有它完整时才能盛满爱、智慧与良知。父母无意中挫败孩子的自尊等于是给这个杯子戳了一个洞,不管孩子今后一生中多么努力与辛苦,他的灵魂之杯仍会是空空如也。

  ■包办一切的爱: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放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用尽一切手段力量全方位地保护着我们的孩子。学步时摔倒了、磕着桌子了?痛苦内疚久久不能平息,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受这份“苦”;被小朋友欺负了?立刻冲去找对方父母理论,为孩子鸣不平。宁肯自己受苦受累,出头出力,也不能“亏待”了孩子。很多人把这种感情视为是富有牺牲精神的值得称赞的“爱”,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毒害。孩子不可能永远在你的庇护下成长,当他在过往经验中积累了足够的力量,羽翼丰满之时,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翱翔。

  ■毫无原则的爱:好!你说什么都行!

  不给孩子树立必要的规则和纪录,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日日泡在蜜罐里被呵护着、被宠爱着、嚣张跋扈着……日后社会会用公认的一套标准体系来惩罚他,而让他付出惨痛代价的始作俑者,是你……

  ■在极端中徘徊的爱:孩子时常游走在“冰与火两重天”

  好的时候把孩子捧上天,甚至无法呼吸,坏的时候让你以为她是白雪公主的后妈。这不是一个成熟的,能控制好自己情绪和心态的成年人,孩子日日看大人阴晴变化喜怒无常的脸,甚至自己做的同一件事在大人截然不同的两种心境中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反馈,他会留下焦虑、矛盾、无所适从、分裂等一系列心灵创伤。

  ■将期望转嫁给孩子的爱:让你学琴、学画画……我都是为你好。

  让孩子学一些才艺或其他本领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增加他的生活品质和乐趣,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需要提防的,是你在做这些决定,和日后的坚持道路上,是否潜意识里在把自己成长中的未竟事业和期望投射给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会感受到你殷切甚至急迫的期望,高标准严要求,这会加重他们成长中的心理负荷,不容易体验到成长中的自我满足,因而也少有由心生出的发展动力。

  ■不甘付出,要求回报的爱:为了你,我辞掉工作,全职在家,你怎么还这么不争气!

  生育子女是父母自由的选择,养育他们自然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不论你为了孩子做出过哪些所谓牺牲和让步,都是源于你自由的选择,把事后种种不如意怪罪到孩子头上未免太不讲道理。在亲子关系和教育中,认为有付出就应有所得,是在把对孩子的爱和养育当作一种投资,你在期待着高利率的回报,这种是交易,不是真正的爱。



一部言情小说,名叫《爱莫能弃》,作者是个北大中文系的才女。其中有一段写女主角对她的父母告诉她“为什么不需要孝顺他们”的回忆。——

“我的父母从小就告诉我,他们不要什么孝敬,总说不要回报给他们,要回报孩子,这样才能把爱传递。”









有一本书,叫《无条件养育》

无条件的爱等于无条件养育,就是说,无论孩子是否达到父母理想的标准(健康,乖巧,听话,成绩好,会赚钱等等),无论孩子是健康的普通人,还是方仲永一样的天才,还是天生的低能儿,无论他出生后是一帆风顺,还是给父母不停制造麻烦,父母都应该不带偏颇地爱他,就像爱最早的那颗受精卵。

但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100个人有100种对爱的理解和执行方式,即理解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若孩子哭闹,家长的反应是以下哪一种?

(1)沉默不语,冷眼看他闹
(2)声色俱厉的说“不准哭,再哭就揍你”
(3)哄孩子“听话,好好表现的话,回家给你买那个你很喜欢的变型金刚”
(4)柔声安慰他“爸爸知道你坐在椅子上不能动很不舒服,你不喜欢这样。不过你是个大孩子了,说过的话要算数,坚持一下,爸爸爱你”

1是忽略,2是带着敌意的坚决,3是用深情来诱惑孩子,而4则是无条件的爱。无论是1,2,还是3,家长的爱都是有条件的,要求孩子必须坐在椅子上不动,才会给予爱。而4中的家长的爱则是无条件的,与对孩子的要求是相互独立的,家长带着“不带诱惑的深情”,表达“不含敌意的坚决”。

可能有人要问,无条件的爱听起来不错,可是相比其它方式,它是否能造就更好的孩子?请容我引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鲍姆林德(Baumrind)按教养方式将父母延两个维度(要求,反应性)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独裁型、溺爱型、忽视型。以下内容摘自你是个“权威型”家长吗?

    要求,指的是家长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权威型”--“高要求、高反应”:这类家长不但对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同时,他们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足够的关爱,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励孩子自我成长。简而言之,这类家长对孩子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


      “专制型”--“高要求、低反应”:这类家长就是典型的“暴君”,只一味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却不理会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有什么不顺他们的意,他们就可能非常粗暴,是绝对“成人中心”的养育方法。


      “溺爱型”--“低要求、高反应”:这类家长总是尽可能地去满足孩子,而不对孩子提出任何的行为要求。即使有些家长会对孩子提出要求,但一看孩子的“脸色”,这些家长也会放弃或者改变要求。


      “冷漠型”(忽视型)--“低要求、低反应”: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既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






 成长的需求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责难他人。 在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勇于奋斗。 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
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了罪恶感。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容忍。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谢。 在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 在接纳和友谊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人,也爱世界。

近几个月来一连串的青少年凶杀事件发生,让我怵目惊心,禁不住地想: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孩子有这么大的狠劲?仔细研究这些犯案青少年的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地方,愤世嫉俗,不受欢迎,与父亲、朋友、兄弟姊妹之间关系不佳,孤独,不快乐,自私。

  20年以前当我在研究犯罪学的时候,我就注意到凡是犯案的人都有上述的相同点。而在数年之后,我开始进入心理学的领域。尤其是在青少年心理、人格发展的研究上,我体会到一切人的人格形成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在充满了关爱(并非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充满了同情心与爱心。相反的,在暴力(包括了语言暴力、情绪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成了害怕、胆小甚至暴力的人。深度心理学的始祖佛洛伊德有许多的心理学理论受人诟病,但是他主张一个人的成长受到6岁以前成长环境的根本影响,却是受许许多多心理学家的赞同与肯定。在心理辅导的工作岗位上已超过15个年头,在接触过无数个中外青少年及成人后,我也要语重心长地对各位家长说:孩子6岁以前的生活的确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如果我们对人的发展有更多或更新的认识,纵使我们的孩子已是青少年,只要我们愿意调整我们的想法与行为来配合他们的需要,这一切仍是有契机与希望的。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了解什么?

今天,我要介绍一下人的几个需求:

1.爱的需求。到底什么是爱呢?圣经说,爱是含忍、慈祥、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动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在心理学上讲,人类最大的爱的需求就是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什么叫做无条件的爱呢?其实就是一种我们常常形容的母亲对子女的爱的表现。人类最大的害怕就是被遗弃与遗忘。这种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这种无条件的爱会使人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也会继而产生。如此人才能勇敢地冒险、犯难,不怕艰苦,所以说这种爱的需求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

2.被聆听、被了解的需求。人在小时候,透过爱抚、拥抱、摇动,孩子很容易体会到被爱。但在长大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有自己的朋友与世界,有自己的喜好与语言。这时候嘘寒问暖,也能使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是能让他们“体会”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需要聆听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纳,青少年尤其需要被聆听、被了解,因为在朋友中,他们受到许多同行的压力,但却无处表达、申述。另一方面,由于荷尔蒙分泌的影响,情绪相当不稳定,若父母能了解他们,一定对他们有很多的帮助。

3.独立自主的需求。一个人一生有两个独立期,一个是发生在二岁,一个则是发生在十二、三岁。这两个时期的发展若是受到阻碍,则会影响到其一生。当然这两个时期对父母、对子女都是最困难的时期,孩子要开始走出父母的安全保证,向外独立去探索,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父母开始体会到孩子渐渐远离自己,也会感到不适应。这个时候父母要有更大的耐心与雅量,要允许他们走出家庭与依赖的小世界,并能随时在旁随时给予关怀、支持与鼓励。

这个独立自主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两个阶段不受鼓励与支持,他的自我感就会发生混淆、困扰甚至薄弱的现象。当他成长之后,就会有做决定的困难,很难信赖自己与别人,常常要依别人的意见看法来行事,自己很怕有独立不同的看法,如此,内心的冲突会影响到他与外界的来往.

4.成就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成就”一些事情,然后自信心、自尊心才会建立起来。小孩子尤其需要被鼓励与诱导,自己独立地完成某些事情。这个成就的需求与独立自主的需求有很大的相关性。在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上,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一个人成就、自信的关键时期。做父母的如何能满足孩子的这个需要呢?其实说难也不难,就是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不要怕他们会失败而代替他们或给予太多的指导。“放心”是很大的要素。

5.游乐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游乐,听音乐,玩游戏,游泳,骑马,聊天等,这些都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轻松自在而已。君不见现代的许多儿童、青少年弹琴、下棋、游泳……都成了目的,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严重阻止了孩子们的心情放松和得到平衡的发展。一个再成功的人,若没有休闲的时间放松自己,活起来就像一盘失了味的菜。不只是生活没有意思,连带的一个人的心理也会出状况――心硬、没有弹性、自私、没有同情心、古板,甚至成为有暴力倾向的人。

身为父母,如果过分严厉或是完美主义往往会忽略与阻碍孩子这方面的需求,其严重性不可不注意。 结论:

这几个需求界线不是分割得非常清楚。它们是一个人成长的几种重要维他命,缺一不可。反省一下这些杀父母、老师及同学的青少年们的背景,他们的这些需求一定没有得到适量的满足,因此才会产生这些怪异的行为。

在这儿我建议各位父母们要在“自我了解”、“自我同理”的情况下,做一个小小的反省,重新检视一下我们的教养方式,也观察一下我们的孩子:我们是否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提供了他们的需要?我们了解、聆听他们吗?我们让他们有独立自主的机会吗?我们有没有注意到给他们游戏、玩耍的时间?为什么说要在自我了解及自我同理下做这件事?因为“人”多半有自责自傲的倾向,而自我了解及自我同理是包容,是公义,是接纳,是信任,是了解。我们勿须自责,也勿须自傲,只要做一中庸的检视,而后再出发――从一个了解、包容的起点,从一个接纳、信赖的新开端。





 痛苦的意义


  最近几个月,来找我做辅导与治疗的人不少,几乎都是沮丧(depression)的案子,每次他们走了以后,我大概有好些时间不能做事,整个脑筋停在个案上,反省与检讨,深怕我没能有效地帮助他们。

  沮丧的人往往都是对自己不能全然的接受,对外在环境亦有适应的困难。他们经常会陷入一种焦虑、失望与无助的深渊而无法自拔,这种痛苦是很大的。

  我常想:“这种痛苦是有意义的吗?”

  三个月前我受邀去一个宗教团体演讲,主题是“基督徒的生活准则”。由于自己是基督徒的原故,对圣经、教义、教规等有许多的了解。也由于自己在这样的团体多年,也深知人事间的纷扰与复杂,毕竟是人组成的组织,该有的争权夺利它也没短缺。故而在演讲中,我多次提到信徒们应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不要盲目地跟随教会、规条或是权威人士。毕竟,自己的信仰与行为是要对神与自己负责,尤其当我分享到教会要求信徒每星期天要去做礼拜,否则犯“大罪”时,我很不认同。毕竟,若神是爱的话,他又怎会因你不去做礼拜而惩罚你呢?若是处处惩罚,那又怎么叫爱?演讲之后,许多人都很喜欢,因为我为他们“解了套”,但没想到一星期之后,谣言四起,认为我的言辞给他们的信仰带来危险。有人写文章攻击我,背后不光是批评我,连我的先生也遭殃,我写了一篇文章想澄清,但却遭审查而被禁止发表,我内心非常气愤也很痛苦,我问上苍:“这种痛苦是有意义的吗?”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人生的痛苦到底有没有价值?若没有价值,那为何痛苦的事情到处发生,时时发生?父母担心子女;子女不觉得被接纳被了解;人际关系发生问题;考试失败;做生意不顺利……似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若是有意义,那么意义又何在呢?

  上星期我先生与我开车到北加州去教书,八小时的路程,我们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这才注意到我俩从小就是吃了许多苦的人。他家一直很穷,父亲在其9岁就过世,从此他与痛苦连成了亲密关系。由于是痛苦专家,他能更珍惜自己与别人,更有爱心去帮助别人。我也一样,从小父亲就生病,别人家有电话、冰箱……我家什么都没有。别人考上最好的中学,我进最差的。高中一年级就想自杀,因为太痛苦。感觉没有人了解与接纳我,只想一走了之。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有这样的一段经验很“幸福”。因为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思考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问题,而许多同龄的朋友还只停留在烦恼功课成绩上。

  由于有许多痛苦经验,所以我对别人的痛苦很敏感,也容易了解与接纳;由于有许多痛苦经验,我较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体会,因此可以帮助受苦的人;也由于有许多痛苦的经验,我开始明白痛苦教会我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而不会一直与别人比较或想要与人一较长短,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今天我完成了博士学位,我要感谢过去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败。没有那些失败,我不会有动机再向上努力,这不单是要证明中学、大学的次等生、差生不一定是真正差;更要让大家知道人的“潜能”是说不准在何时会发挥的。中国人有句俗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一个人在小的时候表现很好,长大之后,不见得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也就是教导人不要任意评断别人与自己。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与精神。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痛苦让我成长,更有爱心与耐心;是痛苦教会了我不要看眼前,要看未来;也是痛苦让我学习不要对失败挫折失望,不要因一时成功就将眼睛长在头顶上,所谓的山不转水转,痛苦就是人生大转盘的关键。若能从它学习,人生的智慧尽在其中。

  朋友!你如果在“目前”感觉痛苦,不被别人了解的话,记住,看看你所有的(内在与外在),看看其他受苦的人,也看看你能从痛苦中学习什么,痛苦也许就不再那么痛苦了,更重要的是,它是你成长的基石!











 无条件的爱是个神话
 


文/相对心理专家:马健(黑尔斯)

【提示】


    本人暂不提供个人心理咨询辅导,仅在电视台相关栏目做个案心理援助,以及受单位邀请授课和团体咨询事宜。有需求的单位可直接电话联系:13701196114或MSN:bnumajian@hotmail.com。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展示出爱的伟大和无私。我们在生活中也的确遇到这样无私的爱。但仔细分析这种爱却在无条件的背后是有条件的。

    一对夫妻生下早产儿后,大夫就给新生儿判了死刑。但这一对夫妇坚持无论如何,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将孩子养大成人。孩子活下来了,但有先天的智障,身体还有许多病,两条腿一条一短。

    这对夫妻的生活并不富裕,也有亲朋好友建议他们再生一个健全的孩子,但是,这对夫妻将全身心用在这个先天“有问题”的孩子身上,他们担心再生一个孩子,会减少对这个“问题”孩子的爱。

    为给孩子治疗,他们到医院去为孩子按摩,但考虑到经济问题,通过仔细观察后,两口子协商偷师学艺,之后一直由母亲为儿子按摩。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孩子自己的生活还是不能自理,不会穿衣,出门离不开父母,智商不足三四岁儿童,没有自我意识。不知“我”是谁。比如:我吃饭,这个孩子说成:帅帅(“帅帅”假称是这孩子的名字)吃饭。“我尿尿”说成“帅帅尿尿”……

    这对夫妻的大爱,使孩子活着。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活得快乐!但他们自己的生活格外艰难。

    这种爱很伟大,是什么让这对夫妻倾出全部为了一个这样的孩子而艰难地生活着?



   马健的挨板砖言论:

    孩子的父亲出生后不久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太差,孩子又多,就将他送给别人养,他在养父母家庭中,受尽了屈辱,经历过离开父母的悲惨生活后,在他的心中发誓,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饿死自己也不能把孩子送人。他对先天知障孩子的爱,在心灵的深处圆了自己的那个梦,同时也向自己的亲生父母宣战!

    这种貌似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潜意识中令自己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也许我们承认爱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条件的,会显得更真实,更伟大。


    马健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您呢?



   马健带领网友一起温习一下需要理论:需求--动机--行为,即,有了需求之后,产生满足需求的动机,于是付诸行动。

    期末考试成绩不出三个工作日就出来了,下周五之前许多家长就知道了孩子的升级考试成绩。先用蓝色给家长朋友们降降温,天气炎热,可能大家火气很冲,如果孩子没拿一个好成绩回来,您说,咱怎么办?

    收拾他们小样儿的!(这是一个潜在的声音,马健替您喊出来)

    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了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求爷爷告奶奶地,脸面丢尽,斯文扫地,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家长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放弃了多少个娱乐时间,陪着孩子学习英语学习数学?我们为了能上一个好学校,花费了多少银子?我们容易吗?

    这孩子拿这样的成绩回来报答我?孩子凭什么这样对我们?

    于是,天空中传来沉闷的声音!

    “他气死我了!”

    “他让我丢死人了!”

     ……

     谁气死您了?谁让您丢人了?您会指责孩子!孩子让您生气了,孩子让您丢人了。

     谁让您为了孩子牺牲休息时间的?是您自己。

     谁让您放弃娱乐休闲的?还是您自己,您是自愿的。

     您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和最大的努力,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做为对您的报答。但是,他们没有做到让您满意,您那强烈的需求没有达到自我的满足,尽管您的动机是好的,也有一系列的行动。

     此时,您成了孩子的奴隶!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大权交给了孩子,而以成绩做为一种载体。见到好成绩您笑了。见到不满意的成绩您怒了!




    您到底是谁?是否连自己也不知道了?

     为孩子付出,是您自愿的。您能够做到为孩子付出或不付出,但您做不到自己付出了孩子就有好成绩。成绩是孩子的事情,他才是真正的主体,如果面对孩子的成绩单时,您没有想明白孩子是孩子,您是谁,此时,您可能情绪失控,大打出手,恶语伤人,那么,发展的结果也许将不堪设想。

    如果您一定要发怒,那就做了自己的主人之后再发怒吧。先从语言上做一下改变和调整。

    “你气死我了!”调整为“我很生气,我强烈要求生自己的气,我因为对孩子的巨大付出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而生气。”这样,生气就是您自己的事情了,与孩子关系小得多。

     “你让我丢死人了!”改变为“我认为我很丢人,我的孩子不能象别人的孩子一样考出好成绩,我感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进一步我想到我可能与别人比是个教育的失败者,我担心别人问我孩子的成绩。”这样,您就成了自己情绪的主人,是自己要求自己出现一些恶劣的情绪,才能够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做自己的主人。

    爱,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之上,您以为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就是一种爱的表现,而孩子的好成绩是对您爱的一种表示,所以,您对孩子的爱也是有条件的。您说是吗?

    马健认为您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在您这里,无条件的爱,仅是一个童话。



心理分析
当底线被孩子一次次击穿时


  ■心理咨询师 马健


  对于如何帮助独生子女平稳度过青春期,许多家长可借鉴的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父母教育的方式,心中唯一的信念是让孩子走在只能赢不能输的人生道路上,不允许孩子出现任何闪失。然而时代变迁,环境不同,教育方法也应更新换代,家长既无经验也无教训,这种焦虑使得一些家长诚惶诚恐。

  在我接待的众多心理咨询个案中,学业成绩是学生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家长最头痛、最关注的内容。在目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学业成绩都是一项硬指标,家长为提升孩子的成绩不惜一切,结果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王先生曾在儿子心目中是百科全书,几乎无所不知。而如今,无论父亲的话多么有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儿子的口头禅就是“你不懂”、“你老土”、“你别管”。




  李女士得知初二的女儿成绩下滑后,特意请了有经验的家庭教师。不料却发现女儿与同学早恋,于是将女儿成绩下滑的原因统统归为早恋,并训斥了女儿一顿。为了确保女儿安全,夫妻二人经常轮班跟踪女儿,被女儿识破后,李家爆发了家庭战争。




  年幼的孩子比较乖巧,他们认为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随着孩子阅历的增加,父母的权威性在他们心中逐渐降低。孩子逐渐长大,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判断和思想,当与家长观点和态度不同时,一些家长就认为孩子顶嘴、不听话、不服管教。而事实上,一直听父母话、没有自己的观点或从不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成年之后可能表现出青春期后延,叛逆行为更明显,或缺乏主见、胆小怕事等特点。其实,孩子“不听话”是走向成熟的序幕。



  升入中学后,孩子青春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异性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家长往往如临大敌,以各种手段干预孩子与异性接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独生子女对情感的渴望较父母一代更为强烈,成熟得更早。青春期开始异性交往,说明他们愿意与人分享一些小秘密,渴望爱与被爱。家长应尊重孩子爱的选择,分享他们的快乐,指导孩子爱的方式,探讨可为和不可为。如果一味地强行阻拦和施压,可能导致“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以致于不堪忍受的孩子为报复家长而采取极端行为,如离家出走、私奔等。

  “叛逆、早恋、追星、网瘾、抑郁”已成为青春期的代名词,“青春期,那才是麻烦的开始”是许多家长的共鸣。家长要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发展性问题,作好知识储备,及早预防,成长为一个教育孩子的专业人士,是家长的不二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