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我5天,我能把纯真的学生变成恶魔

 cntagu 2015-03-19


精读:Jingdu999
每天一个小微课程。

进化你的知识网络

精进你的思维技能。




【一】


世界离独裁有多远?



在一个现代文明下的民主社会中创建一个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需要多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和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需要多久?电影《浪潮》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5天。


《浪潮》改编于一个真实事件。1967年,美国加州某高中的一位年轻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领会独裁政治的含义,在课堂做了一个独裁主义运动试验。没想到假戏成真,几天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渐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狂热之中。直到最后琼斯给学生播放纳粹暴行的图片,惊醒过来的学生才解散了他们的群体。


电影《浪潮》则把事件发生的地点从美国转移到了德国。主人公文格尔老师在上“独裁统治”这门课时,发现学生的热情不高,因为他们始终认为:“纳粹已经远离我们,我们德国人不必总带着负罪感。”或“独裁统治不可能发生在今天,因为没有民众基础。”


于是,文格尔决定进行一项实验:在他的教室里,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让学生们亲身体会独裁的魅力。通过口头投票,文格尔成为课堂上的“元首”。接下来,文格尔纠正了大家的坐姿、发言模式,并统一了服装,讨论筛选了“浪潮”作为独裁团体的名字。




随后的几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浪潮”,甚至有人甘愿为“浪潮”把门,凡不能做浪潮手势的人,都不许进学校。到第五天课程准备结束时,文格尔却发现自己已经控制不住局势。


因为就在第六天他宣布独裁实验结束时,竟有狂热的学生拔出手枪,祈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并称“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他绝不允许背叛,即使文格尔也不成。电影由此进入高潮,这个叫做蒂姆的狂热学生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吞枪自尽,重重地倒了下去。


那些原本还是善良的学生们,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变成了恐怖的独裁主义者。


善良与邪恶,其实只有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二】


是什么使“浪潮”的成员变得难以自拔?


先说说那个杀人后吞枪自尽的蒂姆,在加入“浪潮”前,他一直是个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少有成就感的男生,同学称他为“软脚虾”。但加入“浪潮”后,统一的制服给蒂姆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感。当他被欺负时,与他穿着同样制服的“浪潮”成员便会走过来保护他。因为“浪潮”的存在,蒂姆感觉自己从一条虫升级为了一条龙。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并甘于冒险犯难。于是他决定诚心诚意地维护“浪潮”,并光大他的荣耀。


不仅蒂姆,浪潮的许多其他成员也感受到了独裁的魅力。关于为什么加入并沉醉于“浪潮”,文格尔选读了部分学生写的感想:


“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


“从前我总是惹事生非,‘浪潮’让我投身于一件有意义的事,这就足够了。”


“如果我们能够相互信任,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愿为此重新做人。”


善良的学生起初并不相信独裁统治还会实现,但短短5天时间便让他们重走了一回法西斯之路。造成学生们在善恶之间迅速转换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独裁魅力的沉迷。



【三】


你可能不知道的卢旺达大屠杀


如果说独裁的魅力,是导致“浪潮”成员无法自拔的原因,那么又是什么促使原本善良的百姓加入卢旺达大屠杀的行列呢?


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很可能是现代历史上最被忽略,但又最残暴的一桩大屠杀。大屠杀发生的三个月内,胡图族人杀死了大概80万到100万的图西族人,期间死了将近100万人,凶器是一些大砍刀和狼牙棒。




上图中悲惨的这一幕就是卢旺达大屠杀的现场。这个屠杀的发生现在看起来非常匪夷所思,因为原来这两族人是混居在一起的,他们很多就是邻居,是老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甚至是学校里面的同学,或非常要好的朋友。然而,一夜之间,政府告诉胡图族人:图西人是坏蛋,你们要拿起武器,把他们统统杀光。


然后,一个原本跟你关系很好,就坐在你旁边的人,突然拿起刀砍向了你。你是否十分不解:一个善良的人,为什么一夜之间变成了凶手其中有一位当年的胡图族凶手,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在回忆她怎样杀死一个邻居小女孩时说道:既然她父母都死光了,我就只好把这个小女孩也解决了,要不然留下她,她不是更痛苦吗?但她还记得那个小女孩被她的刀子砍下去劈她的头之前,那个惊讶的哀求的眼神。


事情没发生时,我们都觉得自己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我们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学者汉娜·阿伦特在著作《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中揭示了答案。


书中的阿道夫·艾克曼原本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但他曾作为纳粹高官,参与了屠杀犹太人的活动,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对此,阿伦特解释道:是纯粹的不假思索让他成为当时最大的罪犯之一。当有命令从上级传达下来时,下级就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它。和胡图族人一样,服从权威并执行任务成为了导致善人变恶的第二个原因


权威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什么时候要相信权威?什么时候不要相信权威?关注精读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ngdu999),回复“权威”,取阅微课程《你为什么那么相信影评家对电影的评价》。



【四】


纯真的学生是如何变成恶魔般的狱警?


善良转为邪恶,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中,描述过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开始的时候,菲利浦在学生中选取了一帮愿意参与这个研究的志愿者,接着在校园里把一个教学楼改装成一个监狱,布置成一个监狱环境。受试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扮演狱警,一部分扮演囚犯。


扮演囚犯的学生会拿到一个号码,这个号码是很重要的一个仪式,表示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你不再是你原来那个人,只是一个囚犯。你被赋予了一个新名字,并且进入了一个被剥夺了原来背景和人性的体制内。研究人员反复要求假扮囚犯的学生报数,就是要加强他们的印象,让他们知道,你已经不是学生了,而是一个真正的囚犯。




另一方面,扮演狱警的学生一开始都是特别厌恶做狱警的善良人,但当他们穿上狱警的制服后,便慢慢开始享受某种权威感。他们很快就忘记了这只是个实验,那些嬉闹不听话的囚犯让他们觉得,这是对我这个身份及这个体制的不尊重,甚至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这些人应该被镇压。


到了第二天,这些饰演囚犯的学生就已经开始想策划叛乱,然后又被更残酷地镇压和羞辱。最后,连外面来的人居然都慢慢适应了这个监狱的情景。在安排家长、亲友会见日的那天,父母被安排进来探望自己的子女,在这个环境下,有些父母居然看看旁边的狱卒,胆怯地问道:“我可以跟我的孩子握手吗?”只有少数的犯人拒绝投入,比如5486,他一直强调这只是个实验,但很快也被残酷地镇压。


最后,由于监狱的特殊环境使扮演狱警的学生变得更加暴力,有些严重的甚至以惩罚犯人为乐。迫于社会的多方干扰,这个实验进行不到一个礼拜就被迫中止了


为什么纯真的学生最终变成了恶魔般的狱警?因为在这种监狱的环境下,扮演狱警的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至高无上的权威让他们感觉良好,最后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邪恶的道路。享受权威是人们迅速变成恶魔的第三个原因。



【五】


你要明白,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


如果世界上的好人和坏人有明确的区分方法,那么对于人们来说,要作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决定就容易得多。有一个3岁小孩,看到一个玻璃花瓶上有描绘内战的图像,上面排列着许多穿蓝衣服的士兵和穿灰衣服的士兵,相互在攻打对方。她问妈妈:“哪方是好人?”她的妈妈也不知要如何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好人,我们的目标也许并不就是纯正义,而敌人也不完全是邪恶的。


有一个大学生面试,被问到希特勒的行为在道德上的对错问题时,有位学生是这么回答的:


学生:嗯,从我的观点来看,我会说希特勒的行为真是非常恐怖……你是问我他的行为在道德上的对错吗?


面试官:是的。


学生:哦,他的行为在我看来确实是错误的……他们……很难说,但是他们可能做了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


面试官:他到底对了或错了?他相信自己做对了,所以他对了吗?


学生:不——因为我是从我自己的观点来看,但是如果你问希特勒,他可能会回答“对的”。应该说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这依赖于你的参照体系。


这个学生尽管非常确定地认为,希特勒的行为很恐怖,但也不能对他的行为做出更普遍意义上的道德判断,因为她意识到,世界上所有行为,并不是非黑即白。站在了他人的视角,了解了他人当初所处的情境,似乎也能理解他人的邪恶行为。



【六】


从自己所隐身的角色中抽离出来


电影《浪潮》中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反叛者——莫娜和觉醒者——卡罗。作为智者和勇者象征的莫娜,在文格尔要求大家穿统一服装后,选择了反叛——换课。


卡罗没有莫娜敏锐,开始她对文格尔的课程很认同、很投入,但在她穿了一件红衣服去上课而遭受大家的冷落后,她开始发觉这个独裁团体的恐怖和压抑。最后,她终于决定用行动制止这场闹剧。




津巴多教授在《路西法效应》里提出,真正的英雄行为是指,人应该对于邪恶情境具有抵抗力,而不是让自己投入其中。要避免自己成为邪恶之人,就应该像卡罗那样,学会抽离出这些局势之外,不受环境影响,保持对环境警觉的意识。


为什么在上百号人目睹的情况下,有人在街上被砍得满身是血,边跑边喊救命,围观者却无一人对他施救?因为越多人目睹罪案的发生,这些人就越不会介入或帮助。而如果当时只有三个人在场,这三个人说不定就会上去摁住凶徒。


因为,人多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其他人会做,而如果其他人都不做,那表示我更不需要做什么。这也是一种群体压力


为什么人们那么容易屈服于群体压力?关注精读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ngdu999),回复“从众”,取阅微课程《什么时候要从众?什么时候不要从众?》。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你就应该从群体中抽离出来,记住自己的角色:我是一个正常的、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普通公民,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必须挺身而出,而不是任由群体压力对自己施加不良影响。



【七】


一睹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面目


为什么上帝最受宠的天使变成了恶魔?


津巴多教授在美伊战争的地牢里都看到了什么?


想看看他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录吗?


那就一起来看看来自菲利浦·津巴多的TED演讲:普通人如何变成魔鬼或英雄?(23分14秒)。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本课程版本号:V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