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声律启蒙

 西园倦客 2015-03-19

 

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至五年级上册)中,诗歌共有86篇,约占篇目总数的30%,已经有了很大的比例,这意味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特别重要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诗歌声律方面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为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相应的基础,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精神素质的培养。但是,我们大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我们的诗歌教学还基本上只教字词大意,很少涉及浅显的声律问题。所以,笔者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感受诗歌的节奏

要进行声律的启蒙教育,首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并逐渐认知诗歌的节奏规律。我们知道,诗歌的节奏又叫音节,大致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节奏的长短、快慢,是由诗歌语言的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点决定的。把平仄声调不同的字词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它们具有间歇,显示强弱,这就是节奏。节奏是诗歌的显著特点,如果不讲究节奏,用散文的句子来写诗,尽管押韵,那只不过是一种散文诗,而不是我们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诗歌。所以,学生掌握了诗歌的节奏,就能更好地朗诵诗歌,更准地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范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节奏的存在。

古典诗歌的节奏是很鲜明的。教师只需通过范读,在朗诵时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强弱,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感受到节奏。我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先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朗诵时让学生边看诗文边注意听诗中的停顿。范读后,我随即出示节奏符号“/”让学生尝试划分节奏。这样做很有效果。学生凭着听觉感知,很快就划分出了节奏,而且准确率达到了98%。具体如下: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掌握节奏的简单规律。

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的,规律也是在实践中得以总结的。由以上《江雪》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五言诗一般可分为三个节奏。前四个字每两个字成为一个节奏,末一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这样,每句都是三个节奏,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以此类推,七言诗每句一般由四个节奏组成。例如: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上册)

这样,每句都是四个节奏。即前六个字也是每两个字成为一个节奏,末一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但因为七言诗的三字尾(每句的末三字)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七言诗也可以分为三个节奏,即前四字仍分作两个节奏,后三字作为一个节奏。

我们朗诵诗歌的时候,一般也应按照这样的节奏来进行。这是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划分法。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诗歌音节的节奏单位跟意义单位是一致的,例如,“天门”二字,既是节奏单位,又是意义单位;“中断”二字也是这样,如此等等。因此,这样的划分一般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但是,在有的情况下,用同一固定方法去划分节奏,有时虽然勉强符合节奏单位的要求,但却割裂了意义单位。比如,我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特地“依葫芦画瓢”先划好了节奏。如下: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年级上册)

划完后,随即引导学生朗诵诗歌,还未读完,反应较快的学生就发现了问题——读着别扭。显而易见,这样划分节奏,每句的前四字节奏单位跟意义单位基本一致,没什么问题;但后三字这样分法,节奏单位倒是照顾到了,却割裂了意义单位。因此,从意义单位着眼,这首诗就应当这样来划分节奏: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样,每句四个节奏没有改变,只不过是末三字划分节奏的位置有所变动罢了。五言诗可以类推,就不再举例。当然,也不是每首诗从头到尾的节奏都是一样的,根据意义单位的需要,节奏停顿可以有变化。例如: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年级下册)

之所以出现这些状况,如前所述,就是因为七言诗及部分五言诗末三字比较固定,凝结较紧,有时候不可分割。尽管在划分节奏时可以分成两个节奏,但朗诵的时候有时却可以一气贯下。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划分节奏的时候,不仅要根据节奏单位,更重要的是要紧密结合意义单位来划分,这样,听起来仍然节奏鲜明,语意也清晰易辨,才不致引起误解。

综上所述,诗歌之间韵律的协调和联系,可以造成整齐而多变的节奏感,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学生掌握了节奏安排的要领,就可以适应感情的需要,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认知诗歌的押韵

押韵,是任何年龄的学生在朗读诗歌时都能有所感知的。也正因为诗歌的押韵,才形成了它易读易记和便于意义传达的文体优点。但是,我们则很少有效地让学生认知诗歌的押韵。我觉得我们应该清醒地注意以下的问题:

1、标注拼音,抓住韵母,引导学生认识“韵脚”。

所谓韵,指的是音韵相同的读音;用汉字来表达,就是韵母相同的字。我们所说的“韵”,大致相当于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所发出的音。而诗歌总是要让这韵母相同的字出现在句末的相同位置,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地方(押韵的地方)叫做“韵脚”。学会找出“韵脚”是认知押韵的第一步。以三年级上册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为例,我们可引导学生为每一句诗句末的字注音,结果就一目了然了,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情”字与第四句末的“明”字,都包含了相同的韵母“inɡ”,那么,这两个字就是“韵脚”。

2、对比观察,触类旁通,引导学生了解“韵律”。

押韵,同样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多朗诵、多观察、多对比、多归纳,就不难发现:旧体诗一般都是逢偶句押韵的,单句不用韵。绝句是第二、四句押韵,第一、三句不押;律诗是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三、五、七句不押。但是,在有的情况下,第一句也有用韵的,不过并不那么严格。例如: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un)  丰年留客足鸡豚。(un)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un)

(四年级上册)

就这样,我们不仅可以给小学生讲一点简单的押韵知识,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押韵的基本规律。

同时,还要注意:由于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或者由于一个字有两种读音,结果有的字好象并不那么合韵。但是,如果按照古音或者按照另一个读音来读,它仍然是合韵的。例如,“斜”字古音读“xiá”, “蛇”字古音读“shá”,“夜”字古音读“yà”等等。下面举一例说明: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  白云生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二年级上册)

这里,“斜”字跟后面的“家”、“花”押韵,所以应读作“xiá”。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乌衣巷》,用的也是“花”、“斜”、“家”的韵。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押韵的要求较严,即便是现在的自由诗,也需要大致的押韵。押韵,可以使合乎韵律的相同的声音在诗歌中形成有规律的反复,给诗歌的声音组合创造一种回环相押、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从而加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也就易记、易唱,而且悦耳动听,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如果不押韵,那就会如同分行散文,既显得松散,又不易记,唱(吟诵)起来也不顺口。有了韵,学生就能由音响的回环而产生意义上的联想,既有利于记忆,朗诵起来也琅琅上口。因此,可以说押韵是加强诗歌节奏感和音韵美的有效手段。

认知了这些,并且在教学中着意发挥,还会大大增加课堂的审美感染力。

三、体味诗歌的平仄

我们知道,旧体诗歌都十分注重平仄,因为它是构成古典诗歌错综音韵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平仄的掌握比较困难,因为它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我们没有必要让小学生在这一方面了解太多;只是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学生略有体味。而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平仄,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我初步有以下想法:

1、从体味四声入手,深入浅出,简简单单识平仄。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能枯燥地讲解平仄的理论知识,不能把平仄的有关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要从四声入手,让学生简单领会。以四年级上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先让学生为这两句诗的每一个字标注音调。具体如下:

Shān  chónɡ  shuǐ  fù    yí    wú    lù

山    重    水    复    疑    无    路,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ì    cūn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然后告诉学生,一般说来,凡属于阴平和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都是平声字;凡属于上声和去声(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都是仄声字。(当然也有特例,小学阶段不宜多讲。)接着,让学生自己给这两句诗标出平仄关系。于是,就成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平平仄仄平平仄,

柳暗花明又一村。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此,可得出平仄的基本规律:①在出句中,平仄是交替的;②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至于特例,小学阶段不宜多说。)简而言之,平仄的应用对于调节诗歌音律至为重要。因为平仄在句中交替出现,就能使句式多样化,音节回环,抑扬顿挫,增加声调旋律的美感。如果不管平仄,就可能使诗句产生枯涩、单调之感,势必削弱诗歌的感染力。如此一来,原本看似复杂的“平仄”,就这样化难为易了。

必须强调的是,平仄现象可以让学生知道其存在,但不必甚解;平仄规律可以让学生知道其确有,但不必甚知。这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度。

2、与反复朗诵结合,化难为易,轻轻松松品诗味。

我们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小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于平仄的有关知识只适合点到为止,不宜深究。我们认识了诗歌的平仄,懂得了平仄的规律,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品诗。众所周知,品诗的最好方法是朗诵。如果我们把体味平仄与朗诵诗歌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反复朗诵来体味平仄,就能有滋有味地品诗歌。

认识了平仄,在朗诵诗歌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遇到平声字,一般要读得高而长;遇到仄声字,一般要读得短促。还有,我们可以在指导朗诵时,以手势的起伏,音调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平仄的存在。就这样,经过反复训练,一再朗诵,学生果然能读出抑扬顿挫的效果,从而使得诗歌的节奏更加鲜明,音韵更加美妙可感。

可以说,不少古典诗歌之所以传诵不衰,不胫而走,除了内容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之外,声律之美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四、理解诗歌的对仗

笔者认为,我们倒是应该特别注意诗歌的对仗问题。对仗就是把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使句与句之间形式上互相映衬,内容上互相补充。这是汉字独具的特点所形成的表达艺术,有着意义表达的优长和审美形式的优长。传统的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视教学生“对对子”的,我们现在不太可能在这方面特别用意,但结合汉字的特点,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还是必要的。

记得上海交大附小的丁慈矿老师对于《声律启蒙》颇有研究,于是从一年级开始教学生对对子,经过几年的训练,他的学生可以自己写对子,也可以根据所给的上联迅速对出下联,令人啧啧称奇。

有了这一成功经验的启迪,我们在平时也可以让学生多念一些对句,比如象: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等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脑海里逐渐有了对仗的影象。这样,当学到对仗的时候,就无须费劲的讲解了。

当学到二年级下册杜甫的《绝句》这首诗时,由于有了背对子的积累,我并不先讲对仗这个概念,而是先拿出第一、二句,让孩子们找出这两句诗中有那些词是相对的。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接着,我又让学生标出相对的词的词性。标注如下:

两个  /  黄鹂  /  鸣  /  翠柳,

(数量词)(名词)(动词)(名词)

一行  /  白鹭  /  上  /  青天。

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偶句。于是,学生知道了对偶句要字面相对,词性相同。(当然,这个结论是不完整的,但毕竟才二年级,不能多说。)接着,再抛出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后两句诗也是对偶句。那么,像这样多数的对偶排列在一起就是对仗,对仗就是扩大了的对偶。正如“仪仗队”那样,两两成对。

当学到四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时,我又让学生为这两句诗中的对偶句标出平仄格式。具体如下:

山重水复疑无路,平平仄仄平平仄,

柳暗花明又一村。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此,学生又明白了对仗除了字面相对,词性一致,还要平仄相对。

至此,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对仗的基本规律:除了一般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对称)之外,还要求字面相对,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同字。因为同字相对一方面字面意思容易重复(相同而不是相对),平仄也必然是相同而不是相对。因此,同字相对是格律所不允许的。

总之,我们提出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进行声律启蒙,并不是要讲解系统的诗歌声律知识,而是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感知教育,使他们对声律有一些基本的体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并且有助于学生在幼年时期美好情愫与高远精神境界的形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