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罗盘详解十一层至二十层

 翦梅888 2015-03-21

中国罗盘详解-第十一层 正针二百四十分

【详解】近代地理术大多是用中针格龙,中针的七艮三寅,是中针的寅气,正针的丑气。七辰三巽,在中针是辰气,在正针也是辰气。辰巽的理想中心都是无气可乘,若以正针格龙,七艮三寅,在正针是寅气,在中针也是寅气,艮巽的理想中心也是无气可乘的。
如以净阴净阳来说,可以不用二百四十分。因为净阴净阳是“阴水来阴水去立阴向,阳水来阳水去立阳向”。如立艮阴向,艮宫的六分是阴,七分是阴,八分九分十分都是阴,只要不立五分就可以了,因为五分是小空亡。四分以下是别宫。兼向不兼向也可以,如果兼向,就不要阴杂阳,阳杂阴就是吉向了。
二百四十分,是正针十二支气浓淡,或厚稀,旺衰的划分,每宫十分,二十四山向共为二百四十分。每宫的正中央称为十分,以十分为最旺盛的气,左右递减为九分八分七分……。因此在实用方面,每宫却有二十分了。因为相邻的两宫,各重复了五分共重复十分,加上本宫十分就是二十分了。例如子宫正中十分,右偏九分八分七分……五分便是与壬宫的界缝,余五分与壬宫重复。偏左九分八分七分……五分便是癸宫的界缝,余五分与癸宫重复。所以在实用方面就是二十分了。
厉伯韶《分金诗》说:先将子午定山冈,再把中针来较量,更加三七与二八,莫与时师说短长。
这首诗是说明对二百四十分分金时用三七和二八就是吉的。
关于三七,二八分金的问题,绝大部分近代地理术者都是弄不明白,有说正针三七二八分的,有说缝针三七二八的,有说正针三七分金不妥当,就用缝针二八分金。有说三七二八加减的。如《解定》释厉伯韶诗说:“……加减之法,是第一紧要工夫。故于正针三七分数,脱气有不合,即取缝针二八分数。乃为乘得生旺,避得孤虚。时师多以二八指为三七,三七反为二八。迷而莫司,故曰莫说短长”。
其实正针的三七,是中针和缝针的二八。中针和缝针的三七,是正针的二八。三七,二八是一码事,是共一线的分金,即《南针诗》的“莫说短长”。  不是三七分金不妥可以改用二八,也不是二八不妥可以改用三七,更不是二八少了加三七,或三七多了减为二八。解释罗盘的《解定》连二百四十分也不懂。例如:正针子山兼壬是七子三壬,在中针是八子二癸。在缝针是八子二壬。
清、李三素《红囊经》的三针四线,就说明了正针二百四十分。三针,是指正针,中针和缝针。四线,即一九,二八,三七,四六四线分金。其中以正针三七,中缝针二八为吉度,余为凶度。

中国罗盘详解-第十二层 穿山七十二龙

【详解】七十二龙,即是六十甲子的六十龙加上八干四维正中的十二空亡龙,称为七十二龙,近代地理术者有称为穿山虎的,地纪的,也有称为七十二分金的,是唐代杨筠松在地理术的实践中,发觉正针阴阳龙过于粗糙,格龙乘气的准确性太差而创造的,七十二龙和正针合称为杨盘。
七十二龙本设于正针之下,为正针十二支气而服务的,主要是供格龙乘气坐穴分金用的。杨筠松在未创设缝针之前,消砂纳水也是用七十二龙,近代地理术者,有的把七十二龙置于缝针之下,也有置于中针之下的和三针一样有以缝针为地盘的,也有以中针为地盘的。
七十二龙在地理术的实践过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理术实践的效果,在于运用七十二龙。衡量地理术的技术水平,在于七十二龙。地理术的科学性,体现于七十二龙。郭杨曾地理术的奥秘,全系于七十二龙。杨筠松秘传曾文辿的《青囊奥语》是七十二龙,曾文辿下传的《天玉经序》也是七十二龙。从“颠颠倒”和“八神四个一,八神四个二”可以证实七十二龙是杨筠松创制的。
七十二龙和透地六十龙一样,用的是纳音五行,纳音五行是怎么来的呢?
《考原》曰:“五行以气始形终为次,则《洪范》之水火木金土是也。以布于四时相生为次,则《月会》之木火土金水是也。以饬危五材相克为次,则《禹谟》之水火金木土是也。纳音五行始金,次火,次木,次水,次土,既非本其始终,又无取于生克,故说者莫知其所自来。详考其义,盖亦祖述易象之意,即先后天卦之理也。各为图以明之。
 
纳音五行应先天图
先天之图,乾兑居首属金,次以离属火。又次震巽属木,又次以坎属水,终于坤艮属土。故始于金,终于土者,乾始坤成之义也。金取于天之刚,土取于地之柔,火附于天,水附于地,而木以生气居中,此纳音所本于先天之序也。
 
纳音五行应后天图
后天之图,亦以乾居首而逆转。自乾兑之金旺于西方。次转而为离火,旺于南方。又转而为震巽之木,旺于东方。次又转而为坎水,旺于北方。而土旺于四季,故退艮坤以居终焉。其纳音所本后天之序也。”
《蠡海集》曰:“万物之所以为土者,必由气。气者何?金也。金受气顺行则为五行之体,逆行则为五行之用。顺行为五行之体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历之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长,夏长夏而归于秋,返本归原而收敛也。逆行为五行之用者,金出矿,而从革以火以成材,成材则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继之,木必依求以滋荣,水必托土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则四行之类,土以定位。故太挠作甲子,分配五行为纳音。盖金能受声而宣气故也。法曰:甲娶乙妻,隔八生子,子生孙,而后行继代其位。初一曰金,金为气居先,甲子为受气之始,甲娶乙妻,隔八壬申,是为子矣。壬娶癸妻,隔八庚辰,是为孙矣。庚娶辛妻,隔八戊子,火代其位。次二曰火,戊继其后。戊娶己妻,隔八壬申,是谓子矣,丙娶丁妻,隔八甲辰,是谓孙矣。甲娶乙妻,隔八壬子,木代其位。次三曰木,壬继其后。壬娶癸妻,隔八庚申,是谓子矣。庚娶辛妻,隔八戊辰,是谓孙矣。戊娶己妻,隔八丙子,水代其位。次四曰水,丙继其后。丙娶丁妻,隔八甲申,是谓子矣,甲娶乙妻,隔八壬辰,是谓孙矣。壬娶癸妻,隔八庚子,土代其位。次五曰土。庚娶辛妻,隔八戊申,是谓子矣。戊娶己妻,隔八丙辰,是谓孙矣。丙娶丁妻,隔八甲子,金复代其位。甲午乙未起如前次,是故有五子归庚之说。道家者流取其义用配五方之位。自甲干头数至庚字,则为其数。甲子金,自甲数至七逢庚,则西方金得七气。戊子火,自戊数三逢庚,则南方火得三气。壬子木,自壬数至九逢庚,则东方木得九气。丙子水,自丙数至五逢庚,由北方水得五气。庚子土,则自得一为中方一气。是为五子归庚也。乃知金者,受气之先,顺行则为五行之体,逆行则为五行之用。故六十甲子纳音者,以充万物之用。”
纳音干支隔八生五行:
夫妻        子        孙
甲乙    壬癸    庚辛    戊己
金子丑隔八申酉隔八辰巳隔八子丑
金      金      金      火代位
戊己    丙丁    甲乙    壬癸
火子丑隔八申酉隔八辰巳隔八子丑
    火      火      火      木代位
    壬癸    庚辛    戊己    丙丁
木子丑隔八申酉隔八辰己隔八子丑
    木      木      木      水代其位
    丙丁    甲乙    壬癸    庚辛
水子丑隔八申酉隔八辰巳隔八子丑
    水      水      水      土代其位
    庚辛    戊己    丙丁    甲乙
土子丑隔八申酉隔八辰巳隔八子丑
    土      土      土      金复代其位
    甲乙    壬癸    庚辛    戊己
    午未隔八寅卯隔八戍亥隔八午未
    金      金      金      火代其位
    戊己    丙丁    甲乙    壬癸
    午未隔八寅卯隔八戍亥隔八午未
    火      火      火      木代其位
    壬癸    庚辛    戊己    丙丁
午未隔八寅卯隔八戍亥隔八午未
    木      木      木      水代其位
    丙丁    甲乙    壬癸    庚辛
    午未隔八寅卯隔八戍亥隔八午未
    水      水      水      土代其位
    庚辛    戊己    丙丁    甲
    午未隔八寅卯隔八戊亥隔八午
        土      土      土      金复其位
纳音干支起数合五行:
《蠡海集》云:“或问曰:先天之数何缘而起?余答曰:数极于九,自九逆退取之,故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天干已尽而地支独遗已亥,是以已亥得四终矣。况夫亥为天门,已为地户,纯阳之位,为开阖之枢,所以关键五行也。”
《瑞桂堂暇录》曰:“六十甲子之纳音,以金木水火土之音而明之也。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然五行之中,惟金木有自然之音,水火土必相假而后成音。盖水假土,火假水,土假火,故金音四九,木音三八,水音五十,火音一六,土音二七,此不易之论也。何以言之?甲己子午九也,乙庚丑未八也,丙辛寅申七也,丁壬卯酉六也,戊癸辰戌五也,已亥四也。甲子乙丑,其数三十有四,四者,金之音也,故曰金。戊辰己已其数二十有三,三者木也,故曰木。庚午辛未其数三十有二,二者火也,土以火音,故曰木。甲申乙酉其数三十,十者土也,水以土为音,故曰水。戊子己丑其数三十有一,一者水也,火以水为音,故曰火。凡六十甲子,莫不皆然。此纳音之所由起也。”
《考原》曰:“此杨子云《太玄》论声律所纪数也。凡两干两支之合,其余数得四九者为金,得一六者为火,得三八者为木,得五十者为水,得二七者为土。为甲子皆九,得数十八,乙丑皆八,得数十六,合之三十有四,故为金。壬申壬六申七,得数十三,癸酉癸五酉六得数十一,合之二十有四,故亦为金也。其余皆按数推之,莫不皆然。但所配一六二七等数与河图之数不同。今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以两干两支之合数,于四十九内减之,余数满十去之,余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各取所生之五行以为纳音,如是则如河图相同。又揲著之法,用余策以定奇偶,此用余数以定五行,其理正相合也。如甲九子九,乙八丑八,其合数三十四,于四十九内减之,余十五,十不用余五,属土,土生金,故曰金。丙寅丁卯合数二十六,于四十九内减之,余二十三,十不用余三,属木,木生火,故曰火。戊辰己已合数二十三,于四十九内减是,余二十六,十不用余六,属为水,属水,水生木,故四木。庚午辛未合数三十二,于四十九内减之,余十七,十不用余七,属火,火生土,故四土。余仿此。”
朱子曰:“乐声是土金木火水。《洪范》是水火木金土。盖纳音者,以干支分配于五音,而本音所生之五行,即为其干支所纳之音也。初一宫商角徵羽,纳甲丙戊庚壬,系以五子而随五丑。宫得甲子,商得丙子,角得戊子,徵得庚子,羽得壬子。宫为土,土生金,故甲子乙丑纳音金。商为金,金生水,故丙子丁丑纳音水。角为木,木生火,故戊子己丑纳音火。徵为火,火生土,故庚子辛丑纳音土。羽为水,水生木,故壬子癸丑纳音木。次二商角徵羽宫,纳甲丙戊庚壬,系是五寅而随以五卯,商金得甲寅乙卯纳音水,角木得取丙寅丁卯纳音火,徵火深戊寅色卯纳音土,羽水得庚寅辛卯纳音术,宫土得壬寅癸卯纳音金。次三角徵羽宫商,纳甲丙戊庚壬,系以五辰而随以五已。角木得甲辰乙已纳音火,徵火得丙辰丁已纳音土,羽水得戊辰己已纳音木,宫土得庚辰辛已纳音金。商金得壬辰癸已纳音水。……余类推。于是六甲全而纳音大成。阳生于子,自甲子以至癸已,阴生于午,自甲午以至癸亥。故三十而复以宫起。宫君,商臣,角民,皆人道也。故皆可以为首。徵事,羽物,皆人所用也,故不可以为首,是以三甲终而复始于宫。干为天,支为地,音为人,三才之五行备矣。”
上述是介绍七十二龙五行,即六十甲子纳音的来源,虽说各家解释的各不完全相同,都很合阴阳五行的道理。但是都属于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是不是符合客观自然,就要看地理术者在地理术实践的运用了。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已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戊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已白锱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井泉水,丙戊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已长流水,甲午乙未沙石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戊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已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戊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已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戊癸亥大海水。
陶宗仪曰:“甲子乙丑海中金者,子属水,又为湖,又为水旺之地,兼金死于子墓于丑,水旺而金死墓,故曰海中金也。丙寅丁卯炉中火者,寅为三阳,卯为四阳,火既得地又得寅卯之木生之,此时天地开炉,万物始生,故曰炉中火也。戊辰己已大林木者,辰为原野,已为六阳,木至六阳则枝荣叶茂,以茂盛之木而在原野之间,故曰大林木也。庚午辛未路上土者,未中之木尽生午位之旺火,火旺则土焦,未能育物,犹路傍土若也,故曰路上土。壬申癸酉剑锋金者,申酉金之正位,兼临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则刚矣,刚则无喻于剑锋,故曰剑锋金也。甲戍乙亥山头火者,戍亥为天门,火照天门,其光至高,故曰山头火也。丙子丁丑涧下水者,水旺于子衰于丑,旺而复衰则不能成江河,故曰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者,天干戊已属土,寅为艮山,土积而为山,故曰城头土也。庚辰辛已白锱金者,金养于辰生于已,形质初成,未能坚利,故曰白锱金也。壬午癸未杨柳木者,木死于午墓于未,术既死墓,虽得天干壬癸之水生之,终是柔弱,故曰杨柳木也。甲申乙酉井泉水者,金临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则水由以生,然方生之际,力量未洪,故曰井泉水。丙戊丁亥屋上土者,丙丁属火,戊亥为天门,火既炎上,土非在下而生,故曰屋上土也。戊子己丑霹雳火者,丑属土,子属水,水居正位而纳音乃火,水中之火非神龙则无,故曰霹雳火也。庚寅辛卯松柏木者。木临官寅帝旺卯,木既生旺则非柔弱之比,故曰松柏木也。壬辰癸已长流水者,辰为水库,已为金长生之地,金长生则水性已存,以库水而逢金生,则泉源终不竭,故曰长流水也。甲午乙未沙石金者,午为火旺之地,未为火衰之地,火衰则金冠带,败而方冠带未能感满,故曰沙石金也。丙申丁酉山下火者,申为地府,酉为日入之门,日到此时而藏光,故曰山下火也。戊戊己亥平地木者,戊为原野。亥为木生之地,夫木生原野则非一根一株之比,故曰平地木也。庚子辛丑壁上土者,丑虽土家正位,而子则水旺之地,土见水多在为泯也,故四壁上土也。壬寅癸卯金箔金者,寅卯为木旺之地,木旺则金赢,又金绝于寅始于卯,金既无力,故曰金箔金也。甲辰乙已覆灯火者,辰为食时,已为禺中,日之将中,艳阳之势光于天下,故日覆灯火也。丙午丁未天河水者,丙丁属火,午为火旺之地,而纳音乃水,水自火出非银汉不能有也,故曰天河水也。戊申己酉大驿土者,申为坤,坤为地,酉为兑,兑为泽,戊已之土加于坤泽之上,非其他浮薄之土也,故曰大驿土也。庚戊辛亥钗钏金者,金至戍而衰,至亥而病,金既衰病则诚委矣,故曰钗钏金也。壬子癸丑桑柘木者,子属水丑属金,水方生木金则伐之,犹桑柘木也。甲寅乙卯大溪水者,寅为东北维,卯为正东,水流正东则其性顺,而川涧池沼俱合而归,故曰大溪水。丙辰丁已沙中土者,土库辰绝已,而天干丙丁之火,至辰冠带已临官,土既库绝,旺火复与生之,故曰沙中土也。戊午己未天上火者,午为火旺之地,未中之木又复生之,火性炎上又逢生地,故曰天上火也。庚申辛酉石榴木者,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此时木则绝矣,惟石榴木反结实,故曰石榴木也。壬戊癸亥大海水者,水冠带戍,临官亥,则力厚矣。兼亥为江,非他水之比,故曰大海水也。”
七十二龙五行,即纳音五行。只论其五行而不论其什么五行。因为其原由是很牵强的,如“甲子乙丑海中金”,是甲子乙丑二者合称为海中金,在应用方面是单独使用的,如果说甲子海中金,乙丑海中金就解释不通了。
七十二龙在地理术的应用,有用以格龙,有用以乘气,也有用以消砂纳水的。这也和其它各层一样,充分反映了中国地理术的复杂性和盲目性。
1、格龙,就是察审来龙的方向,五行属性以及祖山、过峡、降势、驳换,入首诸种情况,以供坐穴乘气。
格龙的方法,几乎所有地理术书籍,都是闭门造车而撰写的。都说在龙的过峡处下罗经以进行格龙,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龙过峡的结构同样是很复杂的,有粗有细,甚至没有束气而过峡的。有直线行过峡,有之玄行过峡。之玄驳换情况没有规律,其驳换五行绝对不与龙的过峡五行一致,在过峡处是无法下罗经的。
所谓过峡,就是行龙奔腾的起经伏到起的过程,即是自祖星或某节龙的起星束气降势(伏)到下一节龙展气起星的过程就称为龙的过峡。龙从高处到低处称为降势,行龙每节方向的更换,就称之谓驳换。所以龙的运动的变化过程,就是起、伏、过峡、降势、驳换的互变过程。因此,格龙必须在龙起星的顶点与过峡后再起的顶点,开始降势的首端与末端与下节更换方向的交叉点下罗经格龙,才能够格定行龙的运动情况,《解定》说的“在过峡处或入首一节的龙脊下罗经格龙”是闭门造车没有通过实践的呓言。是不可能实现的。
郭杨曾古法地理术就是应用七十二龙五行格定来龙的驳换过程以察审来龙属性。
行龙驳换,或一气行龙,即金龙,金龙,金到底。木龙,木龙,木到头。水龙,水龙,水到底……。或二气行龙,即五气中的任何二气相互行龙。或三气行龙,即五气中任何三气相互行龙。或四气相互行龙,即五气中的任何四气相行龙。或五气相互行龙,即木火土金水五气交互行龙。或相生行龙,即金生水,或木生火,或火生土,或土生金,或水生木而行龙。或相克行龙,即木克土又或土克水,或水克火又火克金,或金克木行龙。或生克互变行龙,既木克土,或土生金又或火生木,或土克水又水克火……而行龙。
必须加以说明的,古人认为的甲子金或丙子水……,是古人的科学观点,以现代语言来说,也可以称为张三气或李四气,或者通过科学鉴定以后称为维生素甲或蛋白质也是恰当的。质言之,以地理术方面来说,格龙,就是格定来龙生气的源起方向和龙身生气的变换方向以及来龙生气的性质。
其他地理术大都不用七十二龙格龙,例如王(彻茔)赵(九峰)的双山五行三合长生法是用透地六十龙格龙的,有用地盘透地龙,也有以透地龙设在人盘下面而格龙的。又如净阴净阳法地理术是用地盘阴阳龙格龙,根本就不需要七十二龙格龙。
郭杨曾古法地理术是自源头祖山起直至入首龙为止,全部用七十二龙格龙以察审行龙驳换每节龙生气的五行属性,以审定来龙真假,凡祖山来向及过峡以及入首一节与水口相合者(同一卦),为真龙,否则为假龙或真龙假穴。
其他地理术,如王赵双山五行三合长生法,在理论上有以七十二龙格龙;也有以透地六十龙格龙,但实践中都是以透地格龙的,而且还有以配在人盘下面的透地龙格龙,无论是以穿山或透地格龙,都是以纳音五行论生克来决定来龙的良萎。
凡属用纳音五行生克格龙的,就不必要格定来龙驳换诸节龙的五行属性,只要格定入首一节就可以论生克了。因为来龙驳换各节的五行不同,所占宫位也各异,生克推论的吉凶也就不同了,所以无法决定来龙的良萎,例如同属金龙的有子宫的甲子龙,也有丑宫的乙丑龙,如果以“当令者为旺(旺盛),受生者为相(次于旺盛),我生者为休(休闲无事),我克者为囚(衰落被囚无为),克我者为死(无有生气)。”以龙为我进行推论,子宫的甲子龙为休,同属金龙来龙,吉凶就不同了。因此,凡属用纳音五行论生克者,只需要格定入首一节才可以论来龙吉凶。
兹将正针十二支宫的七十二龙,论定旺相休囚死龙如下:
子宫属水;
甲子龙属金,金生水为休龙。
丙子龙属水,水与水为比助当令为旺龙。
戊子龙属火,水克火为死龙。
庚子龙属土,土克水为囚龙。
壬子龙属木,水生木为相龙。
丑宫属土;
乙丑龙属金,土生金为相龙。
丁丑龙属水,土克水为死龙。
己丑龙属火,火生土为休龙。
辛丑龙属土,土与土为旺龙。
癸丑龙属木,木克土为囚龙。
寅宫属木;
丙寅龙属火,木生火为相龙。
戊寅龙属土,木克土为死龙。
庚寅龙属木,木比木为旺龙。
壬寅龙属金,金克木为囚龙。
甲寅龙属水,水生木为休龙。
卯宫属木;
丁卯龙属火,木生火为相龙。
己卯龙属土,木克土为死龙。
辛卯龙属木,木比木为旺龙。
癸卯龙属金,金克木为囚龙。
乙卯龙属水,水生木为休龙。
辰宫属木;
戊辰龙属木,木克土为囚龙。
庚辰龙属金,土生金为相龙。
壬辰龙属水,土克水为死龙。
甲辰龙属火,火生土为休龙。
丙辰龙属土,土比土为旺龙。
已宫属火;
已已龙属木,木生火为休龙。
辛已龙属金,火克金为死龙。
癸已龙属水,水克火为囚龙。
乙已龙属火,火比火为旺龙。
丁已龙属土,火生土为相龙。
午宫属火;
庚午龙属土,火生土为相龙。
壬午龙属木,木生火为休龙。
甲午龙属金,火克金为死龙。
丙午龙属水,水克火为囚龙。
戊午龙属火,火比火为旺龙。
未宫属土;
辛未龙属土,土比土为旺龙。
癸未龙属木,木克土为囚龙。
乙未龙属金,土生金为相龙。
丁未龙属水,土克水为死龙。
己未龙属火,火生土为休龙。
申宫属金;
壬中龙属金,金比金为旺龙。
甲申龙属水,金生水为相龙。
丙申龙属火,火克金为囚龙。
戊申龙属土,土生金为休龙。
庚申龙属木,金克木为死龙。
酉宫属金;
癸酉龙属金,金比金为旺龙。
乙酉龙属水,金生水为相龙。
丁酉龙属火,火克金为囚龙。
己酉龙属土,土生金为休龙。
辛酉龙属木,金克木为死龙。
戊宫属木;
甲戊龙属火,火生土为休龙。
丙戊龙属土,土比土为旺龙。
戊戊龙属木,木克土为囚龙。
庚戊龙属金,土生金为相龙。
壬戊龙属水,土克水为死龙。
亥宫属水;
乙亥龙属火,水克火为死龙。
丁亥龙属土,土克水为囚龙。
己亥龙属木,水生木为相龙。
辛亥龙属金,金生水为休龙。
癸亥龙属水,水比水为旺龙。
上述是正五行以生克论七十二龙的旺相休囚死。已经决定了七十二龙的某龙是旺,某龙是相,某龙是休,某龙为囚,某龙为死龙。也就决定了七十二龙各龙的吉凶,没有客观条件的变化,未免太主观了。
《透解》介绍的论生克,却不尽同,例如说:“如子龙属水,丙子水龙庚子土龙俱为正气,甲子金龙为败气,戊子火龙为死气,壬子木龙为生气。”不难理解,生气是最吉,等于旺气,但为受生者本属相气。丙子水龙为比我者,为正气次吉,本属旺气。庚子土龙为我克者,也为正气次吉,本属囚气不吉。这种生克不知出于何家五行,是没有理论根据的,总之上述两种论七十二龙的吉凶,都是不依客观条件,而是凭主观决定的吉凶。
郭杨曾古法地理术认为七十二龙本身不俱有吉凶,各龙的吉凶都要依据客观自然条件来决定的。
2、乘气
乘气,即乘生气;具体的说就是定向坐穴以适应自然环境。郭杨曾古法地理术用七十二龙格龙。也是用七十二龙坐穴以乘生气,称为“内乘龙气”。
所谓生气,《葬书》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为之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又说:“土行气行,物因以生。”说明了生气是宇宙中的阴阳气,阴阳气产生风云雨以及世界的万物。《周易》也说:“太极生两仪”,都说明了整个宇宙是阴阳二气的。
《葬书》又说:“土为气为母,有土斯有气。气为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因而土和水就是生气。更可说生气就是土,土就是地球,在地理术的术语就称之为龙或龙脉,所以生气并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具体的物质,我们要察识生气,就是观土察水,即是看龙脉和水就可以了。
内乘龙气,就是人的居宅是什么龙气来,就应当乘什么龙气。
众所周知,地球之所以绕太阳向东自转,指南针之所以指南,赤道温度之所以高于其他温寒带,向日葵之所以向太阳……,都有它一定的内在和外来因素,作为地理术称为龙的山脉走向,我国江南绝大部分的龙脉,都是由西向东和东北方向延伸,其次是向南和向东南方向延伸,很少向北向西北,西南方向延伸的。明堂(山脉环绕的中间地区)内河流的出水口,大都在二十四山向的甲癸艮和乙丙巽,也是不无原因的。可以理解,其内在因素不外是龙脉本身组成的阴阳五土(木土火金水五行土,不是红黄兰白黑的五色土),地心吸力,磁场引力以及张惠民先生说的气场影响。其外来因素不外是星际万有引力,特别太阳的引力和光照等。
要加以说明的,古人称的阴阳五土,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各种化学元素;这不仅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其它生物也是不可以缺少的。所有各种化学元素都是生气所生,即是龙的阴阳二气所生。所谓内乘龙气,就是乘磁场气场,地心吸力,星际万有引力,阳光照射……等的气。也就是乘“向日葵之所以生长和向日”之气。就是郭杨曾古法地理术格龙格的七十二龙什么龙,就用什么龙定向坐穴所称的内乘龙气。
郭杨曾新法地理术的乘龙气,就要出现很多差错。例如格龙格的子宫壬子相龙,便认为应坐丙子穴要好,因为丙子是旺龙,旺龙比相龙强,便会错立子山午向兼壬丙,木龙错坐水龙穴位了。
王赵双山五行三合长生法,也会错乘龙气。例如子宫庚子土龙本是囚气不吉,却认为是正气主吉。
九星卦例法本是凭主观翻卦,空喊乘气,不讲究坐穴,更不用说用不上七十二龙乘生气了。
净阴净阳法,不论乘龙气,也用不上七十二龙乘龙气。因为它是专门立向不论坐穴。例如阴水来阴水去立阴向乾山巽向就杂阳了。巽向属阴,而乾山是属阳。
其他就不需要一一列举了。
3、消砂纳水
七十二龙用于消砂纳水,仅《四经五行》一家,它以“龙克向,向克水”为吉,例如:乾龙乙向放乙水为吉。郭杨曾地理术以缝针双山五行消砂纳水。
七十二龙是郭杨曾古法地理术秘传的主题,由于古人的保守思想造成今日地理术的混乱和不识庐山真面貌是分不开的。例如千百年来对地理术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形法和理气都弄不清。千百年来都认定江西派是形法派,而福建派是理气派,其实是大大的错误。一般人认为江西派重龙法和重明堂形势就是形法派,福建派重九星卦例就是理气派。其实区分形法和理气是极其简单的问题,凡属用肉眼堪察就是形法,通过罗盘测定方位就是理气。所以江西派既重形法也重理气,可称为正派或客观地理术派。福建派的九星卦例,凭手掌上主观的翻卦来进行地理术实浅,只能称为主观理卦气派。
杨筠松所撰的以七十二龙为主题的《青囊奥语》就是地理术理气的经典,也是他秘传曾文辿的主要课题。曾文辿所撰《天玉经序》就是继承杨筠松《青囊奥语》的秘传,以稳语秘传他的学徒。有说邱延翰是杨筠松的学徒,有说廖禹是曾文辿的学徒。可是廖禹撰《阴契阳符》是个大杂会,根本没有秘传七十二龙的气味。
七十二龙,《青囊奥语》、《天玉经序》是三位一体,中心问题就是七十二龙。这是中国地理术史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也是探讨研究中国地理术的关键问题。有必要把它弄一个清楚明白。
《青囊奥语》说:“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这“颠颠倒”就是指七十二龙。首先看一看千百年来地理术者是怎样解释颠颠倒的。
《葬经翼》作者缪希雍是清代的文豪,现在的广西大学教授毛永清先生赞赏的说:“山者,宣也,其气刚。川者,流也,其气柔……。分析得很精辟。作者颇有独到见解。”
可是《葬经翼·察形篇》解释颠颠倒是“穴必偏向一边,以龙来左右定之。”《葬经翼·葬百篇》是“左来钟右,右来钟左。”《葬经翼·难解二十四篇》是“斜而入穴,列局转正。”……其他许许多多的地理术者都是解释为“石中取土,土中取石。斜来扦正,正来扦斜。脉长者取短,脉短者取长……。都把颠颠倒理解错了。
所谓“颠颠倒”是指正五行与七十二龙纳音五行而言。杨筠松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的每个个体都包含着阴阳五行,而正五行的方位五行认为:“东方寅卯辰属木,南方已午未属火,西方申酉戍属金,北方亥子丑属水”。是不符合客观存在的,颠倒了客观存在的阴阳五行,于是创制七十二龙,于十二支五行之下每支都配上五行,不仅如此,在七十二龙每龙的纳音五行之下还配上星度阴阳五行。把原来颠倒了客观存在的方位五行,重新颠倒回来成七十二龙五行,所以称之为谓“颠,颠倒”。
我们再看一看曾文辿的《天玉经序》,其原文是:“江东一卦从来吉,八神四个一。江西一卦排龙位,八神四个二。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应无差……”。
什么是八神呢?什么是四个一和四个二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王青编著的《中国古代风水术》一书中说:“这些口诀,术者不能通其说,直到清朝潘思榘作《天玉经笺》,许清奇作《天玉经注》,才根据下文推衍其大概的文意。
“所谓江东一卦者,即天卦。江西一卦者,即地卦。所谓南北八神共一卦,即父母卦。大抵以甲庚丙壬四阳干左旋起长生者为东卦,阳数奇,故曰天卦,曰八神四一。以乙辛丁癸四阴干右旋起长生者为西卦,阴数偶,故曰地卦,曰八神四二。又以山家之人,才同为南北一卦,由天地而及人,故曰父母卦。”
如此的解释是难以令人满意的,东卦甲庚丙壬只有四神,西卦乙丁辛癸也只有四神,都没有八神。一神抵作二神也不够,还有南北八神没有着落。所谓天卦,是九星翻卦从乾宫起翻称为天父卦,也称天卦。地卦,是从坤宫起翻称为地母卦。八神四一,只有一个奇数有两个偶数,马马虎虎可认地卦。
我们再看一看解释罗盘的书,清,罗国桢撰《钦定罗经解定》,其中为解释天干黄泉而引《天玉经序》说:
“外有大玄空以二十四山分为三卦,配成二父母。江东一卦寅甲卯乙辰巽已丙八神,江西一卦申庚酉辛戊乾亥壬八神。江南江比共一卦,江南是午丁未坤四神,江北是子癸丑艮四神。三卦分配为二父母,江东江西一父母,江南江北一父母。凡向水朝流须归本卦父母,所谓江东龙来江西望,江西龙来望江东是也。其五行子寅辰乾丙乙属金,午申戊坤壬辛属水,卯已丑艮庚丁属火,酉亥未巽甲癸属木,故又名四经五行……”。
这样的解释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四个一,四个二”不敢问津,没有加以解释。郭杨曾古法地理术是以七十二龙的挨星五行格龙乘气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四经五行。
《解定》八神是分配了,可是没有分恰当。江东一卦应该属木,江南属火,而把江南的已火和丙火分配到江东一卦去了。江西属金,江北属水,而把江北的亥水和壬水分配到江西一卦去了。因此,江南半卦应该是已丙午丁四火神,江北半卦应该是亥壬子癸四水神。江东一卦应该是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八神,江西一卦应该是未坤申庚酉辛戊乾八神。
什么才是江东八神的四个一和江西八神的四个二呢?
郭杨曾古法地理术也是称为双山三合五行长生法,分为水火金木四局,七十二龙的土挨星并入在水局里面,因而水局可称为水土局。
江东一卦八神四个一,是江东八神里七十二龙的挨星,水局的有八个挨星,金局的有三个挨星,木局的有五个挨星,火局的是四个挨星,江东八神里具有四个挨星的是火局一局,所以称为四个一。
江西一卦八神四个二,是江西八神里七十二龙的挨星,水局有七个挨星,火局有五个挨星,金局有四个挨星,木局也是四个挨星,具有四个挨星的局有木局和金局二局,所以称为四个二。
由此看来,中国地理术的古代经典,大部是坐在书房里或书斋内里撰写的,没有参加过地理术实践,或者参加实践的时间太少了,才会出现那么多的差错,诸如千百年来对《葬书》末段错误的解释,对形法和理气弄不清楚,最可笑的还是《钦定罗经解定》的作者清朝罗国桢,对罗经的二百四十分的三七二八分金都搞不清楚,还能解释罗盘吗?
继承祖先的地理术也好,古代文化也好,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探讨,去研究,去整理。

中国罗盘详解-第十三层 透地六十龙

【详解】七十二龙之名为穿山虎,是因六十甲子的排列到庚寅时正值艮宫,艮为山,寅为虎,寅至艮宫为虎穿山,所以称为穿山虎。杨筠松本来是因为阴阳龙格龙过于粗糙,准确度差,用星度格龙太细,不容易寻龙脉而创七十二龙,没有穿山虎的名称,后因杨筠松徒裔创设了透地龙,以透地龙对称而称为穿山虎的。
透地龙的意思,是因为透地龙附在天盘,认为龙从天上来,但定山立向又用地盘,新法地理术者认为从天上的龙透到地面来,所以称为透地龙,而把七十二龙称为穿山虎。其实,透地龙的六十甲子排列也是和七十二龙的排列相同,依次错后一位,透地龙的庚寅也是透到艮宫,因此也可称透山虎。
据称透地龙的添设是由于七十二龙的八干四维有空位以及盈缩龙分度有多有少,占度不均,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七十二龙的八干四维正中设空位,一方面是由于八干四维是相邻二支交界处,没有先天十二支气,另方面由二百四十分数的三七,二八分金,取其九六冲和,一九分金位处十二支气的始气与终气的交替处。是生气的薄弱部位,不宜于乘气,所以设置空位。杨筠松新法地理术者,添设透地龙格龙,另仍以穿山虎坐穴,其所乘生气就不相同了。因此,既用透地龙格龙就应该用透地龙坐穴,才不致于误乘生气。
因盈缩龙占度不均而设透地龙也是没有理由的,盈缩龙是地理术坐穴分金坐吉度的,两者不能并题而论。
因此,透地龙如因格龙或坐穴而添设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对节候的分配是有很大的作用,因为节候的寒暑渐进和循环是没有间断的,十二支气因之也没有间断。七十二龙八干四维的空亡龙只宜于地理术格龙乘气,而不宜于节候的编排。
透地龙六十甲子的起宫问题,就有研究的必要,如果透地龙用于格龙乘气,其甲子就应该起于正针的壬中,因为正针十二支气的子气是自壬中而始至癸中而终的。
透地龙若用安排节候,节候的更换是随阳光照射地球,应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而各异的,所以在磁针发现前,缝针天盘是日景方位,透地龙的六十甲子的甲子,就应起于缝针壬中。自磁针发现后,中国罗盘已改用磁针为正针,先天十二支已随着纳入正针,所以透地龙甲子就应该起于正针的壬中,在缝针就应该起于缝针的壬初,因为缝针的壬初正对正针的壬中。
据称“法以透地龙之纳音审山龙之行度,起祖何龙属何五行……”,文意不通。山龙行度,是指二十八宿分度,与透地龙纳音,是两家五行,起祖何龙属何五行,究竟是指透地龙五行抑系指二十八宿分度(行度)五行?问的是哪一家五行,如何观其中之生克?
若是以透地龙五行与二十八宿分度五行(行龙)论生克是有生克可论的,如何可知何代吉与何代凶呢?根据什么理论来的呢?
又称:“透地龙之纳音与穿山纳音相为作用,……喜龙克穴,忌穴克龙……。”
透地五行与穿山五行是可以论生克的,例如:子山兼壬,(七子三壬),系庚子土克丙子水,子山兼癸(七子三癸),系壬子木克庚子土,……均系龙克穴。而“龙(山)克穴,人多发福。”是没有根据的。而且以透地与穿山论生克,在罗盘上就已经主观决定了吉凶,只要定向子山兼壬,或者子山兼癸就是人多发福,不必进行地理术审龙,消砂,纳水……一系列工作了。同时,乘生气即乘来龙之生气,来龙庚子克坐穴丙子,丙子穴成为死气穴,还有什么生气可乘呢?
透地龙既然因穿山有空位而设,起甲子就应该和穿山一样起甲子于正针壬中。但是穿山七十二龙以周天三百六十度计每龙占有五度,而透地六十龙则占有六度,二者所占度数不一,如以透地格龙,就应用透地坐穴,才能符合所乘生气。如果以透地格龙,另由穿山坐穴,那所乘生气就各不相同了。因此,透地龙就没有增设的必要了。
穿山透地的应用:
以正针,穿山七十二龙和透地六十龙格龙乘气,定向坐穴的地理术,都是长生法,前述的九星是属于卦例法,是专用八卦和二十四山向的。
所谓长生法,就是以长生十二宫位,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十二宫位来步砂量水定向为方法的地理术法。这种地理术法,除郭杨曾地理术外,有双山五行三合长生法和正五行三合长生法,其余天干五合长生法,地支三合长生法……,虽有其名,而没有专著的范本,就不予介绍了。

中国罗盘详解-第十四层 穿山透地卦

【详释】首先要明确的,七十二龙是杨筠松专为格龙乘气而设;透地六十龙是杨曾徒裔不明“颠颠倒”和“八神四个一,八神四个二”的主旨,因而误认穿山七十二龙的八干四维空位的用意而添设的。
郭杨曾地理术是以乘十二支生气为主,所有罗盘的各层次的设立都应围绕乘十二支气为最高原则,否则都没有任何理由,因此透地六十龙应附于穿山下面,以应十二支气,其甲子在地盘应和穿山一样起于地盘壬中,如透地龙附在天盘,其甲子应起于天盘壬初,即正对地盘壬中。虽然穿山占五度而透地占六度,所占度数不相同,但任何五子五丑五寅……都位于十二支各宫之内,所以七十二龙和六十龙基本上各龙是相透的,如果透地龙甲子在天盘起于亥中而正对地盘壬初,是占地盘亥气,不是地盘子气,是违背了乘十二支气的最高原则,是不合理的,因此,透穿卦的配位,虽然配在透地龙下面,仍然可透穿山七十二龙,所以穿透卦之名为穿透,就是因为透地卦可透穿山。
一、根据《解定》装卦方法:“上卦乃以旬头之卦加本龙所泊之卦,依后天卦位依次加至本龙之属卦,便得某卦也。”
甲子龙,属大雪之坎,是本龙旬头,上局四,以甲子入四宫巽,逆飞亦为巽四,巽加巽本为风风巽,依后天卦位加至本龙,则为水水坎。
丙子龙,属大雪之坎,是甲戌旬头,下局一,以甲子入坎一,逆飞甲戌离九,乙亥艮八,丙子泊兑七,依后天卦位加至本龙坎,得泽水困。
戊子龙,属大雪之坎,是甲申旬头,中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逆飞甲申到中五,零神乙酉巽四,丙戊震三,丁亥坤二,戊子泊坎一,中五寄于坤二,坤加坎得地水师卦。
戊子龙,属冬到坎宫,是甲申旬头,中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顺飞甲申离九,零神乙酉坎一,丙戊坤二,丁亥震三,戊子泊巽四,离加巽,依后天卦加至本龙,得山水蒙。
庚子龙,属冬至坎宫,则甲午旬头,中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顺飞甲午坎一,零神乙未坤二,庚子泊兑七,坎加兑依后天卦位加至本龙,得雷水解。
壬子龙,属冬至坎宫,是甲辰旬头,上局一,以甲子入坎一,顺飞甲辰离九,零神乙已坎一,丙午坤二,丁未震三,壬子泊艮八。离加艮依后先卦加至本龙,得风水涣。
乙丑龙,属小寒坎宫,是甲子旬头,上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顺飞本龙坤二,乙丑泊震三,坤加震依后天卦位加至本龙,得风水涣。
丁丑龙,属小寒坎宫,是甲戌旬头,下局五,以甲子入中五,顺飞甲戌乾六,丁丑泊离九。乾加离依后天卦位加至本龙,得风水涣。
己丑龙,属小寒坎宫,是甲申旬头,下局五,以甲子入中五,顺飞甲申兑七,己丑泊震三,兑加震依后天卦位加至本龙,得火水未济。
己丑龙,属大寒辰宫,是甲申旬头,下局六,以甲子入乾六,顺飞甲申艮八,己丑泊巽四艮加巽依后天卦位加至本龙,得天山遁。
辛丑龙,是大寒艮宫,甲午旬头,中局九,以甲子入离九,顺飞甲午泊震三,辛丑泊坎一,震加坎,依后天卦次推,得风山渐。
癸丑龙,是大寒艮宫,甲辰旬头,上局三,以甲子入震三,顺飞甲辰泊兑七,癸丑泊兑七,兑加兑,依后天卦次推,得山山艮。
丙寅龙,是立春艮宫,甲子旬头,上局八,以甲子入艮八,顺飞甲子艮八,丙寅泊坎一,艮加坎,依后天卦位推算,得雷山小过。
戊寅龙,是立春艮宫,甲戊旬头,下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顺飞甲戊泊震三,戊寅泊兑七,震加兑,依后天卦序推算,得地山谦。
庚寅龙,是立春艮宫,甲申旬头,下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顺飞甲申泊巽四,庚寅泊坎一,巽加坎,依后天卦序推,得火山旅。
庚寅龙,是雨水艮宫,甲申旬头,下局三,以甲子入震三,顺飞甲申泊中五,庚寅泊坤二,中五寄于坤二,坤加坤,依后天卦序推,得山山艮。
壬寅龙,是雨水艮宫,甲午旬头,中局六,以甲子入乾六,顺飞甲午泊离九,壬寅泊艮八,离加艮,得火山旅。
甲寅龙,是雨水艮宫,本龙旬头,中局六,以甲子入乾六,顺飞甲寅泊坤二,甲寅泊坤二,坤加坤,依后天卦序推,得山山艮。
丁卯龙,是惊蛰震宫,甲子旬头,上局一,以甲子入坎一,顺飞甲子泊坎一,丁卯泊巽四,坎加巽,依后天卦序推,得天雷无妄。
己卯龙,是惊蛰震宫,甲戍旬头,上局一,以甲子入坎一,顺飞甲戊泊坤二,己卯泊兑七,坤加兑,依后天卦序推,得山雷颐。
辛卯龙,是惊蛰震宫,甲申旬头,下局四,以甲子入巽四,顺飞甲申泊乾六,辛卯泊巽四,乾加巽,依后天卦序推,得泽雷随。
辛卯龙,是春分震宫,甲申旬头,下局六,以甲子入乾六,顺飞甲申泊艮八,辛卯泊乾六,艮加乾,依后天卦序推,得火雷噬嗑。
癸卯龙,是春分震宫,甲午旬头,中局九,以甲子入离九,顺飞甲午泊震三,震加震,得雷雷震。
乙卯龙,是春分震宫,甲寅旬头,中局九,以甲子入离九,顺飞甲寅泊中五,乙卯泊乾六,中五寄坤二,坤加乾,依后天卦位推,得水雷屯。
戊辰龙,是清明震宫,甲子旬头,上局四,以甲子入巽四,顺飞甲子泊巽四,戊辰泊艮八,巽加辰,依后天卦序推,得火雷噬嗑。
庚辰龙,是清明震宫,甲戍旬头,上局四,以甲子入巽四,顺飞甲戍泊中五,庚辰泊坤二,中五寄于坤,坤加坤,依后天卦序推,得雷雷震。
壬辰龙,是清明震宫,甲戍旬头,下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顺飞甲申泊离九,壬辰泊艮八,离加艮,依后天卦序推,得地雷复。
壬辰龙,是谷雨巽宫,甲申旬头,下局八,以甲子入艮八,顺飞甲申泊坎一,壬辰泊离九,坎加离,依后天卦序推,得天风姤。
甲辰龙,是谷雨巽宫,本龙旬头,下局八,以甲子入艮八,顺飞甲辰泊震三,本龙泊震三,震加震,依后天卦序推,得风风巽。
丙辰龙,是谷雨巽宫,甲寅旬头,中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顺飞甲寅泊兑七,丙辰泊离九,兑加离,依后天卦序推,得地风升。
己巳龙,是立夏巽宫,甲子旬头,中局一,以甲子入坎一,顺飞甲子泊坎一己巳泊乾六,坎加乾,依后天卦序推,得火风鼎。
辛巳龙,是立夏巽宫,甲戊旬头,上局四,以甲子入巽四,顺飞甲戍泊中五,辛已泊震三,中五寄于坤,坤加震,依后天卦序推,得泽风大过。
癸巳龙,是立夏巽宫,甲申旬头,下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顺飞甲申泊离九,癸巳泊离九,离加离,依后天卦序推,得风风巽。
癸巳龙,是立夏巽宫,甲申旬头,下局八,以甲子入艮八,顺飞甲申泊坎一,癸已泊坎一,坎加坎,依后天卦序推,得风风巽。
乙巳龙,是小满巽宫,甲辰旬头,下局八,以甲子入艮八,顺飞甲辰泊震三,乙已泊巽四,震加巽,得雷风恒。
丁巳龙,是小满巽宫,甲寅旬头,中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顺飞甲寅泊兑七,丁已泊坎一,兑加坎,依后天卦推,得山风蛊。
庚午龙,是芒种离宫,甲子旬头,中局三,以甲子入震三,顺飞甲子泊震三,庚午泊离九,震加离,得雷火丰。
壬午龙,是芒种离宫,甲戍旬头,上局六,以甲子入乾六,顺飞甲戍泊兑七,壬午泊乾六,兑加乾依后天卦序推,得风火家人。
甲午龙,是芒种离宫,本龙旬头,上局六,以甲子入乾六,顺飞甲午泊离宫,本龙泊离宫,离加离,得火火离。
甲午龙,是夏至离宫,本龙旬头,上局九,以甲子入离九,逆飞甲午泊乾六,本龙泊乾六,乾加乾,依后天卦序推,得火火离。
丙午龙,是夏至离宫,甲辰旬头,下局六,以甲子入乾六,逆飞甲辰泊坤二,丙午泊离九,坤加离,依后天卦序推,得地火明夷。
戊午龙,是夏至离宫,甲辰旬头,中局三,以甲子入震三,逆飞甲寅泊兑七,戊午泊震三,兑加震,依后天卦序推,得水火既济。
辛未龙,是小暑离宫,甲子旬头,中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逆飞甲子泊坤二,辛未泊巽四,坤加巽,得泽火革。
癸未龙,是小暑离宫,甲戊旬头,上局八,以甲子入艮八,逆飞甲戍泊兑七,癸未泊兑七,兑加兑,得火火离。
乙未龙,是小暑离宫,甲午旬头,上局八,以甲子入艮八,逆飞甲午泊中五,乙未泊巽四,中五寄于坤,坤加巽,依后天卦序推定,得泽火革。
乙未龙,大暑坤宫,甲午旬头,上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逆推甲午泊巽四,乙未泊震三,巽加震,依后天卦序推定,得泽地萃。
丁未龙,大暑坤宫,甲辰旬头,上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逆循甲辰泊震三,丁未泊离九,震加离,依后天卦序推定,得风地观。
己未龙,大暑坤宫,甲寅旬头,下局四,以甲子入巽四,逆循甲寅泊艮八,己未泊震三艮加震,依后天卦位推定,得火地晋。
壬申龙,立秋坤宫,甲子旬头,中局五,以甲子入中五,逆循甲子泊中五,壬申泊乾六,中五寄于坤,坤加乾,依后天卦序推定,得风地观。
甲申龙,立秋坤宫,甲申旬头,中局五,以甲子入中五,逆循甲申泊震三,本龙泊震三,震加震,依后天卦序循定,为地地坤。
丙申龙,立秋坤宫,甲午旬头,中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逆循甲午艮八,丙申泊乾六,艮加乾,依后天卦循定,为风地观。
丙申龙,处暑坤宫,甲午旬头,上局一,以甲子入坎一,逆循甲午泊兑七,丙申泊中五,中五寄于坤,兑加坤,得泽地萃。
庚申龙,处暑坤宫,甲寅旬头,下局七,以甲子入震三,逆循甲寅泊坤二,庚申泊中五,坤加坤,得地地坤。
癸酉龙,白露兑宫,甲子旬头,中局三,以甲子入震三,逆循甲子泊震三,癸酉泊震三,震加震,依后天卦序循定为泽泽兑。
乙酉龙,白露兑宫,甲申旬头,中局三,以甲子入震三,逆循甲申泊坎一,乙酉泊离九,坎加离,依后天卦序循为雷泽归妹。
丁酉龙,白露兑宫,甲午旬头,上局九,以甲子入离九,逆循甲午泊乾六,丁酉泊震三,乾加震,依后天卦序推定,得风泽中浮。
丁酉龙,秋分兑宫,甲午旬头,上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逆循甲午泊巽四,丁酉泊坎一,巽加坎,依后天卦序推定,得山泽损。
己酉龙,秋分兑宫,甲辰旬头,上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逆循甲辰泊震三,己酉泊兑七,震加兑,得雷泽归妹。
辛酉龙,秋分兑宫,甲寅旬头,下局七,以甲子入兑七,逆循甲寅泊坤二,辛酉泊巽四,坤加巽,依后天卦序循定为,水泽节。
甲戍龙,寒露兑宫,本龙旬头,下局三,以甲子入震三,逆循本龙泊坤二,本龙占坤二,坤加坤,依后天卦循泽泽兑。
丙戍龙,寒露兑宫,甲午旬头,上局六,以甲子入离九,逆循甲申泊兑七,丙戍泊中五,中五寄于坤,兑加坤,依后天卦序稚,得天泽履。
戊戍龙,寒露兑宫,甲午旬头,上局六,以甲子入乾六,逆循甲午泊震三,戊戍泊八,震加艮,依后天卦序推,得天泽履。
戊戍龙,霜降乾兑宫,甲午旬头,上局五,以甲子入中五,逆循甲午泊坤二,戊戍泊艮八,坤加艮,依后天卦序循,得雷泽归妹。
庚戍龙,霜降乾宫,甲艮旬头,上局五,以甲子入中五,逆循甲辰泊坎一,庚戍泊巽四,坎加巽,依后天卦序推为,火天大有。
壬戍龙,霜降乾宫,甲寅旬头,下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逆循甲寅泊乾六,壬戍泊兑七,乾加兑,依后天卦序循推,为水天需。
乙亥龙,立冬乾宫,甲戊旬头,下局三,以甲子入震三,逆循甲戊泊坤二,乙亥泊坎一,坤加坎,依后天卦序为,火天大有。
丁亥龙,立冬乾宫,甲中旬头,中局九,以甲子入离九,逆循甲申泊兑七,丁亥泊巽四,兑加巽,依后天卦序循为,雷天大壮。
己亥龙,立冬乾宫,甲午旬头,中局八,以甲子入艮八,逆循甲午泊中五,己亥泊离九,中五寄于坤,坤加离依后天卦序推为,水天需。
己亥龙,小雪乾宫,甲午旬头,上局五,以甲子入中五,逆循甲午泊坤二,己亥泊乾六,坤加乾,得地天泰。
辛亥龙,小雪乾宫,甲辰旬头,下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逆循甲辰兑七,辛亥泊离九,兑加离,依后天卦序推为,山天大畜。
癸亥龙,小雪乾宫,甲寅旬头,下局二,以甲子入坤二,逆循甲寅泊乾六,癸亥泊乾六,乾加乾,为天天乾。
根据上述装卦的方法所装穿山透地的卦,与穿山透地是不发生什么关系的,也没有什么理论根据,而且根据他的装卦法,所装的卦有许多也是不相同的,显然,这种卦在地理术是没有定型的,例如:
分宫位,《解定》和《透解》都是以节中气分宫位的,即:
坎宫,大雪冬至小寒。艮宫,大寒立春雨水。震宫,惊蛰春分清明,巽宫,谷雨立夏小满。离宫,芒种夏至小暑。坤宫,大暑立秋处暑。兑宫,白露秋分寒露。乾宫,霜降立冬小雪。
《解定》以一宫配三节气,每节气配穿山透地二龙半,因此,分宫位每宫七龙半,分配得比较恰当,而《透解》四正分配八龙,四维分配七龙,是不恰当的。
根据后天八卦,一卦三山来分八宫,才能合卦气,即:
坎宫壬子癸,艮宫丑艮寅,震宫甲卯乙,
巽宫辰巽已,离宫丙午丁,坤宫未坤申,
兑宫庚酉辛,乾宫戍乾亥。
因此穿山透地龙也应依照各宫所配龙而分配为各该宫的穿山透地龙,即
坎宫,癸亥,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乙丑七龙。
艮宫,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丙寅,戊寅,庚寅,壬寅八龙。
震宫,甲寅,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戊辰七龙。
巽宫,庚辰,壬辰,甲辰,丙辰,己已,辛已,癸已,乙已八龙。
离宫,丁已,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辛未七龙。
坤宫,癸未,乙未,丁未,己未,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八龙。
兑宫,庚申,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甲戊七龙。
乾宫,丙戊,戊戊,庚戊,壬戊,乙亥,丁亥,己亥,辛亥八龙。
如此分宫分龙,恰与《透解》的四正八龙四维七龙相反。所以《透解》是解而不透的书。
穿山透地卦之名为穿透卦,其装卦就应该按照穿山透地卦六十甲子的原纳干支还原装卦,才是合理的装卦方法。
《考原》曰:“乾纳甲壬,坤纳乙癸,乾坤包括始终之义也。其六卦则自下而上,法画卦者之自下而上。震巽阴阳起于下,故震纳庚,巽纳辛。坎离阴阳交于中,故坎纳戍,离纳已,艮兑阴阳极于上,故艮纳丙,兑纳丁,甲丙戊庚壬为阳,皆纳阳卦,乙丁己辛癸为阴,皆纳阴卦。”
因此穿透卦的装卦,应以本宫卦为下卦,以穿山透地六十甲子的天干纳卦为上卦,才是名符其实的穿山透地卦。
坎宫:
癸亥龙,坤纳乙癸,为地水师
甲子龙,乾纳甲壬,为天水讼
丙子龙,艮纳丙,为山水蒙
戊子龙,坎纳戊,为山水蒙
庚子龙,震纳庚,为雷水解
壬子龙,乾纳甲壬,为天水讼
乙丑龙,坤纳乙癸,为地水师
艮宫:
丁丑龙,兑纳丁,为泽山咸
己丑龙,离纳己,为火山旅
辛丑龙,巽纳辛,为风山渐
癸丑龙,坤纳乙癸,为地山谦
丙寅龙,艮纳丙,为山山艮
戊寅龙,坎纳戊,为水山蹇
庚寅龙,震纳庚,为雷山小过
壬寅龙,乾纳甲壬,为天山遁
震宫:
甲寅龙,乾纳甲壬,为天雷无妄,
丁卯龙,兑纳丁,为泽雷随,
己卯龙,离纳己,为火雷噬嗑,
辛卯龙,巽纳辛,为风雷益,
癸卯龙,坤纳乙癸,为地雷复,
乙卯龙,坤纳乙癸,为地雷复,
戊辰龙,坎纳戊,为水雷屯,
巽宫:
庚辰龙,震纳庚,为雷风恒
壬辰龙,乾纳甲壬,为天风姤
甲辰龙,乾纳甲壬,为天风姤
丙辰龙,艮纳丙,为山风蛊
己已龙,离纳己,为火风鼎
辛已龙,巽纳辛,为风风巽
癸已龙,坤纳乙癸,为地风升
乙已龙,坤纳乙癸,为地风升
离宫:
丁已龙,兑纳丁,为泽火革
庚午龙,震纳庚,为雷火丰
壬午龙,乾纳甲壬,为天火同人,
甲午龙,乾纳甲壬,为天火同人,
丙午龙,艮纳丙,为山火贲
戊午龙,坎纳戊,为水火既济,
辛未龙,巽纳辛,为风火家人,
坤宫:(未坤申宫)
癸未龙,坤纳乙癸,为地地坤,
乙未龙,坤纳乙癸,为地地坤,
丁未龙,兑纳丁,为泽地萃
己未龙,离纳己,为火地晋
壬申龙,乾纳甲壬,为天地否
甲申龙,乾纳甲壬,为天地否
丙申龙,艮纳丙,为山地剥
戊申龙,坎纳戊,为水地比
兑宫:
庚申龙,震纳庚,为雷泽归妹
癸酉龙,坤纳乙癸,为地泽临
乙酉龙,坤纳乙癸,为地泽临
丁酉龙,兑纳丁,为泽泽兑
己酉龙,离纳己,为火泽暌
辛酉龙,巽纳辛,为风泽中孚
甲戊龙,乾纳甲壬,为天泽履
乾宫:
丙戊龙,艮纳丙,为山天大畜
戊戊龙,坎纳戊,为水天需
庚戊龙,震纳庚,为雷天大壮
壬戍龙,乾纳甲壬,为天天乾
乙亥龙,坤纳乙癸,为地天泰
丁亥龙,兑纳丁,为泽天夬
己亥龙,离纳己,为火天大有
辛亥龙,巽纳辛,为风天小畜
由上述二种装卦法看来,中国罗盘历来对穿透卦的装卦,是用节中气起局装卦的,对穿山七十二龙和透地六十龙,是风马牛不相关,而且其装卦没有定制,既麻烦又勉强。例如:坎卦甲子龙,循九宫循得风风巽卦,又依什么后天卦序循变为水水坎卦,显然是用勉强的方法故弄玄虚。使学者不易领悟,而产生神秘感。
至于穿透卦在地理术的应用,《透解》说:“……大抵内卦定于后天之节气,外卦定于九宫之甲子,金水日月轮于七元之演禽,三奇出于二至之顺逆,子父财官起于易卦浑天,贵人禄马立于本龙之干支……。
 

中国罗盘详解-第十五层 平分六十龙

【详解】所谓平分,就是平分二十四山向,也是平均分配周天的意思,把二十四山向平分为六十等分,以六十甲子顺排,每一甲子为一等分,就称为平分六十龙。
要加以说明的,七十二龙,也是平分二十四山向为七十二等分。为什么不称为平分七十二龙?同样,透地六十龙又为什么不称为平分六十龙?
七十二龙,在前面已经介绍了,是杨筠松以阴阳龙格龙过于粗糙而废去阴阳龙改进为较为细致的符合客观存在的五行而创设的。也即是为了“颠,颠倒”而创设的七十二龙,使每支之下,不是单纯的五行属性,而是每支都是五行属性,所以十二支气的每一支气,都是五行的支气,子宫是五行子宫,丑宫是五行丑宫……
七十二龙又为什么不依六十甲子的次序顺排呢?也有他一定的道理。依六十甲子顺排,只有午宫,宫是同性属火,依七十二龙排法,就有寅宫卯宫,两宫是同性属木。依六十甲子顺排,十二支不能显示前后的次序,依照七十二龙的排法,子中为戊子,丑中即为己丑,寅中即为庚寅,卯中为辛卯,辰中为壬辰,巳中为癸巳,午中为甲午,未中为乙未,申中为丙申,酉中为丁酉,从子到酉是依戊己庚辛壬癸甲乙的次序,所以七十二龙的甲子的排法,是有它一定的道理。是依甲子顺序配合先天十二支挨次排列的,所以又名挨星。
透地龙是杨筠松地理术系,主要是七十二龙的八干四维有空位根据七十二龙而创设的,原设天盘而移设地盘,以此为透地与七十二龙对称,因而称七十二龙为穿山虎与透地龙,合称为龙虎。
平分六十龙,不是地理术而谈,而是京房在《周易》卦的发展,为配合八卦和六十四卦纳入干支而分配六十甲子的。因此与地理术的“葬乘生气”是风马牛不相干。为透地龙的丙寅对平分龙的甲寅,一属水,一属火。透地龙戊寅对平分龙的丙寅,一属土,一属火。透地龙庚寅对平分龙的戊寅,一属木,一属土……在其一条分金线上产生那么多矛盾,如何能乘生气呢?
因此,《解定》说“为七十二龙之表”是没有根据的。只能说有百二十分金为六十分金之表,六十分金为百二十分金之里。“用之坐穴,以观阴阳差错”,不知以什么格龙,才能用平分六十龙坐穴?如以平分六十龙格龙,用平分六十龙坐穴是可以的,但不用平分六十龙来观什么阴阳差错,与六甲纳音以论水法,为如子木空,则东北水宜来,西南死绝水宜去,亦同穿山作其用。“若是与穿山同用,则不必有七十二穿山虎。杨筠松既先制有七十二龙,就不必要有平分六十龙了。
京房卦用六十卦统三百六十日,应天度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当与二十四气相联系,七十二龙既与正针先天十二支相联系,也与二十四气相联系,京房卦在罗盘也应配七址二龙或透地龙之下,在地理术方面才可起应用和葬生气的作用。
百二十分金是平分六十龙的重复龙,所以说百二十分金是平分六十龙的表,而平分六十龙是百二十分金的里,百二十分金对罗盘使用尚可起一点作用,对不熟习二百四十分三七二八分金的人来说,可以起杨救贫新法地理术避所谓孤虚,差错的作用,以达到九六冲和的目的,因为二百四十分是百二十分金的双倍,而二百四十分的三七二八,正对百二十分金的丙丁庚辛。使用罗盘时,只要使分金对正了丙丁庚辛,即是正针三七和缝针二八,也可说是。因此,就不是甲乙壬癸和戊己了,称之为丙丁庚辛旺相分金。
至于平分六十龙下面所附的连山、周易、归藏卦,其装卦和排卦序并不依据平分六十龙订的,不须要平分六十龙、连山卦、周易卦和归藏卦,照样是如此装卦和排卦,并不发生任何地理术关系。
由此可见,平分六十龙在中国罗盘的盘面是多余的层次。
由此也可说明,由于郭杨曾古法地理术的秘传,不得志的文人墨客在地理术上乱做文章,无中生有,信口开河,乱说一通。非但是解释罗盘的《钦定罗经解定》和《钦定罗经透解》,在其它的地理术经典中,处处可以发现。

中国罗盘详解-第十六层 管山禽持世宿

【详解】管山禽持世宿,可用于日家玄学。对地理术来说是毫无关系的。如穿山七十二龙的甲子龙是属金,分配的管山禽是角宿属木,就是龙克禽,难道把七十二龙废除不用吗?
所谓管山禽,就是把二十八宿分配给穿山透地六十甲子,即:甲子角,乙丑亢,丙寅氏丁卯房,戊辰心,己已尾,庚午箕,辛未斗,壬申牛,癸酉女,甲戊虚,乙亥危,丙子室。
丁丑壁,戊寅奎,己卯娄,庚辰胃,辛已昂,
壬午毕,癸未咀,甲申参,乙酉井,丙戍鬼,
丁亥柳,戊子星,己丑张,庚寅巽,辛卯轸,
壬辰角,癸已亢,甲午氐,乙未房,丙申心,
丁酉尾,戊戊箕,己亥斗,庚子牛,辛丑女,
壬寅虚,癸卯危,甲辰室,乙已壁,丙午奎,
丁未娄,戊申胃,己酉昴,庚戊毕,辛亥咀,
壬子参,癸丑井,甲寅鬼,乙卯柳,丙辰星,
丁已张,戊午翼,已未轸,庚申角,辛酉亢,
壬戊氐,癸亥房。
持世宿,那就要从纳甲的持世爻谈起。纳甲,就是把八卦配上纳入天于,如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西汉(公元前206年——23年)京房,还把六十四卦的每卦都纳入了天干地支,并规定了五行,世爻和应爻。在占卦时,世爻作为是自己,应爻就是要卜占的事物。
所谓持世宿,就是把穿山透地六十甲子即六十龙,各龙所配的穿山透地卦,卦中六爻中持世爻所配的干支,在管山禽的二十八宿,就是穿山透地持世宿。
六十四卦世应爻的口诀是:八卦之首是六档,次卦由初往上扬,游魂四爻归魂三,隔二应爻上下详。
六十四卦分宫排列的次序是:
一、乾宫,属金。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
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二、兑宫,属金。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
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三、离宫,属火。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水火未济,
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四、震宫,属木。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
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五、巽宫,属木。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
天雷天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六、坎宫,属水。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
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七、艮宫,属土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
火泽暌,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八、坤宫,属土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
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世应爻的口诀意思是,八卦各宫首卦的世爻是六爻,即上爻。次卦,即各宫第二卦的世爻是初爻。往上扬,就是第三卦是二爻,第四卦是三爻,第五卦是四爻,第六卦是五爻。第七卦游魂又是四爻,第八卦归魂又为三爻。这是说明定世爻。
应爻是世爻的隔二爻。即初爻是世爻,四爻是应爻。二爻是世爻,五爻是应爻。三爻是世爻,上爻是应爻。四爻是世爻,则初爻为应爻。归魂三爻是世爻,则六爻又为应爻。这就是应爻隔二上下详了。
什么是持世宿呢?
弄明白了持世爻,还要简明介绍一下,卦爻纳干支的问题。六十四卦,每一卦的每一爻,京房都把它纳入了干支。例如乾卦,“乾金甲子外壬午”,乾卦的六爻是,内卦初爻是甲子,二爻是甲寅,三爻是甲辰。外卦三爻是四爻壬午,五爻壬申,上爻壬戍。
乾卦是乾宫的首卦,世爻是上六档,即是上爻。上爻所纳的干支是壬戍。壬戍就是乾卦的持世爻。
再查一查穿山透地六十龙壬寅龙的管山禽,是女宿,那么七十二龙壬戍龙的穿透卦是天天乾卦,因而壬戍龙的管山禽是心宿,持世宿也是心宿。又如,甲子龙管山禽是角宿,透穿卦是水水坎,坎卦持世爻的上爻是戊子,戊子的管山禽是星宿,因而甲子龙的持世宿是星宿。
穿透龙持世宿定局
甲子龙,水水坎,上爻戊子持世,持世宿星。
丙子龙,泽水困,初爻戊寅持世,持世宿奎。
戊子龙,地水师,三爻戊午持世,持世宿翼。
戊子龙,山水蒙,四爻丙戊持世,持世宿鬼。
庚子龙,雷水解,二爻戊辰持世,持世宿心。
壬子龙,风水涣,五爻辛已持世,持世宿昴。
乙丑龙,风水涣,五爻辛已持世,持世宿昴。
丁丑龙,风水涣,五爻辛已持世,持世宿昴。
己丑龙,火水未济,三爻戊午持世,持世宿翼。
己丑龙,天山遁,三爻丙午持世,持世宿奎。
辛丑龙,风山渐,三爻丙申持世,持世宿心。
癸丑龙,山山艮,上爻丙寅持世,持世宿氐。
丙寅龙,雷山小过,四爻庚午持世,持世宿箕。
戊寅龙,地山谦,五爻癸亥持世,持世宿房。
庚寅龙,火山旅,初爻丙辰持世,持世宿星。
庚寅龙,山山艮,上爻丙寅持世,持世宿氐。
壬寅龙,火山旅,初爻丙辰持世,持世宿星。
甲寅龙,山山艮,上爻丙寅持世,持世宿氐。
丁卯龙,天雷无妄,四爻庚午持世,持世宿箕。
己卯龙,山雷颐,四爻丙戊持世,持世宿鬼。
辛卯龙,泽雷随,三爻认辰持世,持世宿胃。
辛卯龙,火雷噬嗑,五爻己未持世,持世宿轸。
癸卯龙,雷雷震,上爻庚寅持世,持世宿毕。
乙卯龙,水雷屯,二爻庚寅持世,持世宿翼。
戊辰龙,火雷噬嗑,五爻己未持世,持世宿轸。
庚辰龙,雷雷震,上爻庚戊持世,持世宿鬼。
壬辰龙,地雷复,初爻庚子持世,持世宿牛。
壬辰龙,天风姤,初爻辛丑持世,持世宿女。
甲辰龙,风风巽,上爻辛卯持世,持世宿轸。
丙辰龙,地风升,四爻癸丑持世,持世宿井。
己巳龙,火风鼎,二爻辛亥持世,持世宿咀。
辛已龙,泽风大过,四爻丁亥持世,持世宿柳。
癸已龙,风风巽,上爻辛卯持世,持世宿轸。
乙已龙,雷风恒,五爻辛酉持世,持世宿亢。
丁巳龙,山风蛊,三爻辛酉持世,持世宿亢。
庚午龙,雷火丰,五爻辛酉持世,持世宿角。
壬午龙,风火家人,二爻己丑持世,持世宿张。
甲午龙,火火离,上爻己已持世,持世宿尾。
丙午龙,地火明夷,四爻癸丑持世,持世宿井。
戊午龙,水火既济,三爻己亥持世,持世宿斗。
辛未龙,泽火革,四爻丁亥持世,持世宿柳。
癸未龙,火火离,上爻己已持世,持世宿尾。
乙未龙,泽火革,四爻丁亥持世,持世宿柳。
乙未龙,泽地萃,二爻乙已持世,持世宿壁。
丁未龙,风地观,四爻辛未持世,持世宿斗。
己未龙,火地晋,四爻己酉持世,持世宿昂。
壬申龙,风地观,四爻辛未持世,持世宿半。
甲申龙,地地坤,上爻乙已持世,持世宿女。
丙申龙,风地观,四爻辛未持世,持世宿斗。
丙申龙,泽地萃,二爻乙已持世,持世宿壁。
戊申龙,泽地萃,二爻乙已持世,持世宿壁。
庚申龙,地地坤,上爻癸酉持世,持世宿女。
癸酉龙,泽泽兑,上爻丁未持世,持世宿娄。
乙酉龙,雷泽归妹,三爻丁丑持世,持世宿壁。
丁酉龙,风泽中孚,四爻辛未持世,持世宿斗。
丁酉龙,山泽损,三爻丁丑持世,持世宿壁。
己酉龙,雷泽归妹,三爻丁丑持世,持世宿壁。
辛酉龙,水泽节,初爻丁已持世,持世宿张。
甲戊龙,泽泽兑,上爻丁未持世,持世宿娄。
丙戊龙,天泽履,五爻壬申持世,持世宿牛。
戊戊龙,天泽履,五爻壬申持世,持世宿壁。
戊戊龙,雷泽归妹,三爻丁丑持世,持世宿牛。
庚戊龙,火天大有,三爻甲辰持世,持世宿室。
壬戊龙,水天需,四爻戊申持世,持世宿胃。
乙亥龙,火天大有,三爻甲辰持世,持世宿室。
丁亥龙,雷天大壮,四爻庚午持世,持世宿箕。
己亥龙,水天需,四爻戊申持世,持世宿胃。
辛亥龙,山天大畜,二爻甲寅持世,持世宿鬼。
癸亥龙,天天乾,上爻壬戊持世,持世宿氐。

中国罗盘详解-第十七层 二十四节中气

第十七层    二十四节中气
【详解】据历法资料,年有三种,地球绕太阳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地球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因二分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的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
这三种年的时间不同,欲使每年的气寒暑不变,所以取回归年为制历的年。
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而接近太阳的近日点就有远有近,因此,气温就也有高有低,近日点短的气温就高,近日点长的气温就低,这种随地球运行轨道而变化的气温高低与时间,我国古人通过竖杆观日影而创制的土圭来测定的,这种回归年一年中地球沿黄道运行的时间与气温变化的情况,分为二十四个阶段,即二十四气: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二十四气,每月二气,基本上是固定了的,是指农历而言,即通称的阴历而言。而阴历是根据月球运行轨道即白道而制定的。地球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白道与黄道是地球在天体中的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因地球公转其位置亦有变动,计逆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所以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即俗称的阴历一个月,所以阴历一个月是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周,即月球绕地球十二周又三分之一周,所以阴历一年十二个月只有三百五十四日,较之岁实差十一日。阴历就以置闰月来补足这个差距。
阴历的每个月,以合朔之日为月首,往月的月终与令月的月首的分界,即分节。所以每月二气,为首一气的到来,即为令月的开始,称为节气,第二气为月中之气,称为中气。二十四气是通称,本应称为二十四节中气,或称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二十四气称呼的含义,据明代万民英说:“四立者,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时之节气也。二分者春分、秋分阴阳相半之谓也。二至者冬至,夏至,至有二义,子至已为六阳,午至亥为六阴。至者,介乎已午亥子之间也。冬至阴极,故曰子,子者,止也,阳于此生,故亦曰至。夏至已阳极,故曰午,午者忤也,阴于此生,故亦曰至。自秋分,水始涸,冬至水始冰。冬至水泉动,大寒水泽腹坚,为今之雨水者,先是为露为霜为雪,皆水气凝结以至于寒之极。春则暑气顺行,而又为暑之始也。况天一生水,人物之生皆始于水。春属木,木生于水,立春后继以雨水宜也。卦气正月为泰,天气下降,当为雨水。二月大壮,雷在天上,当为惊蛰。先雨水而后惊蛰亦宜也。惊蛰者,万物出乎震,震为雷也。清明者,万物齐乎巽,巽为风也。巽洁齐而曰清明,清明乃洁齐之义。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至此又雨,则土脉生物,所以滋五谷之种也。小满四月中,先儒云:小雪后阳一日生一分,积三十日生三十分,而成一画,为冬至。小满后阴生亦然。夫四月,乾之终,谓之满者姤。初六赢大,豕孚,躅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赢豕喻其小,躅喻其满,履霜喻其小,坚水喻其满。易言于一阴既生之后,历言于一阴方萌之初,虑之得深防之预也。小雪后有大雪,此但有小满无大满,麦必要其成之终,麦种于秋,得金之气,成于夏火克金也。六月节小暑,六月中大暑,夏至后暑已盛,不当又谓之小,殊不知易曰:寒住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成矣。通上半年之半皆可谓暑,通下半年之半皆可谓寒。正月暑之始,十二月寒之终。而曰大暑小暑者,不过上半年之辞耳。六月中暑之极,故谓大。然则未至于大,则犹为小也。七月中处暑,七月暑之终,寒之始,大火西流,暑气于是乎处矣。处者隐也,藏伏之义也。白露八月节,寒露九月节,秋天属金,金色白,金气寒,白者露之色,寒者露之气。先白而气始寒,固有渐也。九月中霜降,寒露始洁为霜也。立冬后曰小雪大雪,寒气始于露中,于霜终,于雪霜之前为露,露由白而始,寒霜之后为雪,雪由小而至大,皆有渐也。至小寒大寒,幽风云:一之曰发,二之曰栗烈,发风寒,故十一月之余为小寒,栗烈气寒,故十二月之终为大寒,大抵合而言之,上半年主长生,曰雨曰雷曰风,皆生之气。下半年主生成,曰露曰霜曰雪,皆成之气。下半年言天时不言农时,农时莫急于春夏也。先儒云: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立春雨水后,寒气渐变,至立夏则寒尽化为水至。然曰小暑大暑,其化固而渐也。立秋处暑后,暑气渐变,至立冬则暑气尽化为寒矣。然曰小寒大寒,其化亦有渐也。又曰日月运行而四时成,以其有常也。故圣人指物以候之。实六气终始早晏五运大小盈虚,原之以至理,考之以至数,而垂示万古,无有差忒也。经曰:五日为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又曰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经云:日常于昼夜行天之一度,则一日也。共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一,而周天度乃成一岁,常五日一候应之,故三候成一气,即十五日也。三气成一节,节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四节也。三八二十四气,而分主四时,一岁成矣。春秋言分者,以六气言之,则二月半初气终而交二之气,八月半四气尽而交五之气,若以四时之分言之,则阴阳寒暄之气到此可分之时也。昼夜分五十刻,亦阴阳之中分也。故经曰,分则气异,此之谓也。冬夏言至者,以六气言之,则五月半司天之气至其所在,十一月半在泉之气至其所在,以四时之令言之,则阴阳至此极至之时也。夏至日长,不过六十刻,阳至此而极。冬至日短,不过四十刻,阴至此而极,皆天候之未变。故经曰:至则气同,此之谓也。天自西而东转,其日月五星循天从东而西转,故《白虎通》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日月五星在天为阴,故右行,犹臣对君也。日则昼夜行天之一度,月则昼夜行天之十三度有奇者,谓复行一度之中,作十九分分之,得七,大率月行疾速,终以二十九日,计行天三百八十七度有奇,计月行疾之数比日行迟之数,则二十九日日方行天二十九度,月已先行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外,又行天之二十二度,反少行七度而不及日也。阴阳家便谓日月之行,自有前后迟速不同,固无常准,则有大小月尽之异也。本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即二十五刻,当为一岁,自除岁外之余则有三百六十日,又余小月所少之日六日,只有三百五十四日,而成一岁,通少十一日二十五刻,乃盈闰。为十二月之制,则有立首之气,气乃三候之至,月半视斗建之方,乃十二辰之方也。闰月之气,则无立气,建方皆他气。但依历以八节见之,推其所余乃成闰,天度毕矣。故经曰: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此之谓也。观天之杳冥,岂复有度乎?乃日月行一日之中,指二十八宿为证而记之日度。故经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谓度也。天亦无候,山风雨霜露草木之类应期可验而测也,曰候。言候之日亦五运之气相生而直之,即五日也。如环之无端,周而复始,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即其义也。
由万民英的文章看来,仍然是现代中国历法的依据。
二十四气在中国罗盘盘面的方位,是由缝针先天十二支方位变换为正针十二支方位,随十二月立建的,即以太阴历,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摇光星所指的方位而立建的,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于寅位,因而俗谚称春正为“斗柄回寅”。即:
大雪,自壬中至子中。冬至,自子中至癸中。
小寒,自癸中至丑中,大寒,自丑中至艮中。
立春,自艮中至寅中。雨水,自寅中至甲中。
惊蛰,自甲中至卯中。春分,自卯中至乙中。
清明,自乙中至辰中。谷雨,自辰中至巽中。
立夏,自巽中至乙中。小满,自已中至丙中。
芒种,自丙中至午中。夏至,自午中至丁中。
小暑,自丁中至未中。大暑,自未中至坤中。
立秋,自坤中至申中。处暑,自申中至庚中。
白露,自庚中至酉中。秋分,自酉中至辛中。
寒露,自辛中至戊中。霜降,自戊中至乾中。
立冬,自乾中至亥中。小雪,自亥中至壬中。

中国罗盘详解-第二十层 八门三奇

【详解】一、奇门发展史略
《中国古代预测大全》:奇门学源远流长,但究竟何时出现?迄今并无可靠定说。一般都传为黄帝所造的说法,无足为据。但也可以明确其发明不会太晚。从奇门主要用于军事,从奇门与河图洛书以及周易的关系看,还应说萌生于先秦时期,当不致大错。
大约到汉魏六朝,此术即已普遍运用,如《南史·陈武帝纪》:“(帝)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据此可知,在汉魏时期,精通和学习此术者,已大有人在,其学术已相当精密完善,并有大型专书流行和不少名家蜚声宇内。
隋唐以后,唐之郭子仪、李靖等人被称为与汉陈平、邓禹及蜀诸葛亮一样是精通此术之大师,宋一代诸多皇帝与将领则虔诚相信运用此术,如赵晋等名将便是显例。明清之时,如明刘伯温精通此术,明程道生撰《遁甲演义》,清代亦甚重视,如清《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均收录遁甲著述。
迨至今日依然流行,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此术不断发展完善,构建了严密庞大的体系,成为层次高深的预测学,它理所当然的也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予重视。
奇门术宜于日象,不宜于以客观自然为选择对象的地理术,因为它的主旨不在于“葬乘生气”。而且在运用方面,千百年来尚存在一些没有统一解决的问题。例如,布局是用九宫,而八卦和八门都只有八宫,演遁到中五宫时,有说寄于坤二的,有说寄于艮八的,有说阳遁寄坤二,阴遁寄艮八的,有说春季寄于艮八,夏季寄于巽四,秋季寄于坤二,冬季寄于乾六,迄今尚未统一确定。再如中国罗盘透地六十甲子,有的甲子起于正针壬中,有的起于正针壬初的。
以阴阳五行而论,中五属土,这种土,不是化学元素单纯的土,而是能生万物的阴阳五行土,是《周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太极”。也是《葬书》“土为气之母,有土斯有气”的土。以宇宙言是太空,以地球世界言是地球。所以土,不仅存在于中央,而是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因而中五寄于西南的坤二,或寄于东北的艮八,都是片面的论点,从方位五行言,应该是寄于四方,即寄于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
中国罗盘透地六十龙的甲子,是冬至节气的开始,古人用土奎测定冬至的方位是日景方位的正北方,即是中国罗盘缝针的子宫,缝针的子初,正对正针的子中,也即是缝针的壬初正对正针的壬中,因而甲子起于正针壬中是合理的。
二、奇门的遁演方法
《中国古代预测大成》介绍的奇门遁甲排演方法,以天人地三盘,冬至后顺仪逆奇,夏至后逆仪顺奇,较难入门,兹将简明易懂的方法介绍于次:
(一)八门排演法
所谓八门是: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它的含义主要是:
休门,是休门无事,养息,百事平安。
生门,是生气、产生、生长、发达、胜利、有生路。
伤门,是伤害、损伤、失败或退步。
杜门,是杜绝、闭塞、不通顺。
景门,即虚构、假象、骗局。
死门,是死绝、没有生路。
惊门,是震惊、危险。
开门,是顺利、四通八达、百事顺利。
这八门,开门大吉,生门次吉,休门又次吉,死门大凶,伤门次凶,惊门小凶,景门又小凶,杜门不吉不凶。
八门定局的排演法,将年月日时和地理术透地龙的六十甲子,以三个甲子一组(旬)依照子午卯酉分为二十旬,各旬依后天八卦顺序分别从一定的宫位起宫,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的次序,冬至后顺遁,夏至后对宫起休,就可以遁得各门所占八卦宫位。
六十甲子分二十旬,即: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将六十甲子的二十旬,依先天八卦八宫次序而分为八组,即:
甲子戊子壬子一组,乙卯丁卯辛卯为二组,
甲午戊午庚午三组,辛酉丁酉癸酉四组,
丙子,庚子为五组,己卯癸卯为六组,
壬午,丙午为七组,乙酉己酉为八组。
第一组在坎一宫起休门,第二级在坤二宫起休门,第三组在震三宫起休门,第四组在巽四宫起休门,第五组在乾六宫起休门,第六组在兑七宫起休门,第七组在艮八宫起休门,第八组在离九宫起休门。
排演八门起休门的口诀是:
甲戊壬子一坎休,乙丁辛卯二坤求,
甲戊庚午三震上,辛丁癸酉四巽流,
丙子庚子六乾起,乙卯癸卯七兑求,
壬午丙午八艮位,乙酉己酉九离周。
排演八门,依照冬至以后阳循,即依照顺时钟方向顺排八门。夏至后是阴循,按照上述口诀,对宫起休门,仍依时钟方向顺排。冬至的日辰是什么干支,夏至的日辰是什么干支,就依照口诀规定的干支遁演,不必用六甲旬头,也不需要置润。如图:冬至后阳遁八局(外),夏至后阴遁八局(内)。
图一:甲戊壬子一坎休。
 
干支:甲子乙丑丙寅
                  戊子己丑庚寅
                  壬子癸丑甲寅
阳局:休坎一,生艮八,开乾六。
阴局:休离九,生巽四,开坤二。
 
 
图二:乙丁辛卯二坤求。
干支:乙卯丙辰丁巳
                  丁卯戊辰己巳
                  辛卯壬辰癸巳
阳局:休坤二,生兑七,开离九。
阴局:休艮八,生坎一、开震三。
     
 
图三:甲戊庚午三震上。阳外,阴内。
干支:甲午,乙未,丙申。
                  戊午,己未,庚申。
                  庚午,辛未,壬申。
阳局:休震三,生巽四,开艮八。
阴局:休兑七,生坤二,开乾六。
 
图四:辛丁癸酉四巽流。阳外,阴内。
干支:辛酉,壬戌,癸亥。
                  丁酉,戊戌,己亥。
                  癸酉,甲戌,乙亥。
阳局:休巽四,生离九,开震三。
阴局:休乾六,生兑七,开坎一。
 
图五:丙子庚子六乾起。阳外,阴内。
干支:丙子,丁丑,戊寅。
      庚子,辛丑,壬寅。
阳局:休乾六,生坎一,开兑七。
阴局:休巽四,生震三,开离九。
图六:己卯癸卯七兑求。阳外,阴内。
 
干支:己卯,庚辰,辛巳。
      癸卯,甲辰,乙巳。
阳局:休兑七,生乾六,开坤二。
阴局:休震三,生艮八,开巽四。
图七:壬午丙午八艮位。阳外,阴内。
干支:壬午,癸未,中申。
                  丙午,丁未,戊申。
阳局:休艮八,生震三,开坎一。
阴局:休坤二,生离九,开兑七。
 
图八:乙酉己酉九离。阳外,阴内。
干支:乙酉,丙戌,丁亥。
                己酉,庚戌,辛亥。
阳局:休离九,生坤二,开巽四。
阴局:休坎一,生乾六,开艮八。
正针穿透六十甲子休生开三门定局:
六十龙,休门,生门,开门。
甲子龙,离九,巽四,坤二。
丙子龙,巽四,震三,离九。
戊子龙,离九,巽四,坤二。
戊子龙,坎一,艮八,乾六。
庚子龙,乾六,坎一,兑七。
壬子龙,坎一,艮八,乾六。
乙丑龙,坎一,艮八,乾六。
丁丑龙,乾六,坎一,兑七。
己丑龙,坎一,艮八,乾六。
辛丑龙,乾六,坎一,兑七。
癸丑龙,坎一,艮八,乾六。
丙寅龙,坎一,艮八,乾六。
戊寅龙,乾六,坎一,兑七。
庚寅龙,坎一,艮八,乾六。
壬寅龙,乾六,坎一,兑七。
甲寅龙,坎一,艮八,乾六。
丁卯龙,坤二,兑七,离九。
己卯龙,兑七,乾六,坤二。
辛卯龙,坤二,兑七,离九。
癸卯龙,兑七,乾六,坤二。
乙卯龙,坤二,兑七,离九。
戊辰龙,坤二,兑七,离九。
庚辰龙,兑七,乾六,坤二。
壬辰龙,坤二,兑七,离九。
甲辰龙,兑七,乾六,坤二。
丙辰龙,坤二,兑七,离九。
己巳龙,坤二,兑七,离九。
辛巳龙,兑七,乾六,坤二。
癸巳龙,坤二,兑七,离九。
乙巳龙,兑七,乾六,坤二。
丁巳龙,坤二,兑七,离九。
庚午龙,震三,巽四,艮八。
壬午龙,艮八,震三,坎一。
甲午龙,震三,巽四,艮八。
甲午龙,兑七,坤二,乾六。
丙午龙,坤二,离九,兑七。
戊午龙,兑七,坤二,乾六。
辛未龙,兑七,坤二,乾六。
癸未龙,坤二,离九,兑七。
乙未龙,兑七,坤二,乾六。
丁未龙,坤二,离九,兑七。
己未龙,兑七,坤二,乾六。
壬申龙,兑七,坤二,乾六。
甲申龙,坤二,离九,兑七。
丙申龙,兑七,坤二,乾六。
戊申龙,坤二,离九,兑七。
庚申龙,兑七,坤二,乾六。
癸酉龙,乾六,兑七,坎一。
乙酉龙,坎一,乾六,艮八。
丁酉龙,乾六,兑七,坎一。
己酉龙,坎一,乾六,艮八。
辛酉龙,乾六,兑七,坎一。
甲戌龙,乾六,兑七,坎一。
丙戌龙,坎一,乾六,艮八。
戊戌龙,乾六,兑七,坎一。
庚戌龙,坎一,乾六,艮八。
壬戌龙,乾六,兑七,坎一。
乙亥龙,乾六,兑七,坎一。
丁亥龙,坎一,乾六,艮八。
己亥龙,乾六,兑七,坎一。
辛亥龙,坎一,乾六,艮八。
癸亥龙,乾六,兑七,坎一。
(二)乙丙丁三奇的遁演法
将六十甲子按每月二气,每气三候,每候五日为一局,三候分为上中下三局。即: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为上局。
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为中局。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为下局。
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为上局。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为中局。
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为下局。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为上局。
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为中局。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为下局。
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为上局。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为中局。
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为下局。
上述六甲和六己就是每气三候,即三局的旬头。穿山六十龙的分局,查阅六甲和六己旬头就可以了。例如:丁卯龙,是甲子旬头,为上局。辛卯龙,是己巳旬头,为中局。
知道了查旬头分局。再查看穿透六十龙是属于二十四气的那一气,就是那一气的什么局。依照口诀起甲子,冬至以后是顺仪逆奇,夏至以后是逆仪顺奇的布局。乙丙丁三奇也就随甲子头而推遁出宫位了。
例如:甲子龙,是大雪上局。口诀是:“大雪运排四七一。”即大雪上局起甲子于巽四,中局兑七,下局坎一。大雪是夏至以后的节气。是逆布六仪顺布三奇的。即六仪是逆布九宫。
甲子巽四,乙丑震三,丙寅坤二,丁卯坎一,戊辰离九,己巳艮八……而三奇是顺布的,即:甲子巽四,乙丑中五,丙寅乾六,丁卯兑七。于是甲子龙的乙丙丁三奇就随甲子头而遁布为五、六、七宫。
再如:辛丑龙,是冬至以后大寒己亥旬头中局。口诀是:“大寒春分三九六。”即大寒中局起甲子于离九宫。依照冬至后顺仪逆奇的规定,则:甲子离九,乙丑艮八,丙寅兑七,丁卯乾六,因而辛丑龙三奇是八七六三宫。
布局口诀:冬至后阳局,顺布六仪,逆布三奇。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为次,
大寒春分三九六,立春八五二宫照。
雨水九六三顺旋,芒种六三九局殊,
立夏清明四一七,谷雨小满五二八。
夏至后阴局,逆布六仪,顺布三奇。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五二宫宿,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宫是,
处暑逆推一四七,大雪运排四七一,
立冬寒露六九三,霜降小雪五八二。
穿透六十龙乙丙丁三奇定局。
甲子龙,大雪上局四,三奇五六七宫。
丙子龙,大雪下局一,三奇二三四宫。
戊子龙,大雪中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冬至中局七,三奇六五四宫。
庚子龙,冬至中局七,三奇六五四宫。
壬子龙,冬至上局一,三奇九八七宫。
乙丑龙,小寒上局二,厅奇一九八宫。
丁丑龙,小寒下局五,三奇四三二宫。
己丑龙,小寒下局五,三奇四三二宫。
        大寒下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辛丑龙,大寒中局九,三奇八七六宫。
癸丑龙,大寒上局三,三奇二一九宫。
丙寅龙,立春上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戊寅龙,立春下局二,三奇一九八宫。
庚寅龙,立春下局二,三奇一九八宫。
        雨水下局三,三奇二一九宫。
壬寅龙,雨水中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甲寅龙,雨水中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丁卯龙,惊蛰上局一,三奇九八七宫。
己卯龙,惊蛰上局一,三奇九八七宫。
辛卯龙,惊蛰下局四,三奇三二一宫。
癸卯龙,春分中局九,三奇八七六宫。
        春分下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乙卯龙,春分中局九,三奇八七六宫。
戊辰龙,清明上局四,三奇三二一宫。
庚辰龙,清明上局四,三奇三二一宫。
壬辰龙,清明下避七,三奇六五四宫。
谷雨下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甲辰龙,谷雨下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丙辰龙,谷雨中局二,三奇一九八宫。
己巳龙,立夏中局一,三奇九八七宫。
立巳龙,立夏上局四,三奇三二一宫。
癸巳龙,立砟上局四,三奇六五四宫。
小满下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乙巳龙,小满下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丁巳龙,小满中局二,三奇一九八宫。
庚午龙,芒种中局三,三奇二一九宫。
壬午龙,芒种上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甲午龙,芒种上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夏至上局九,三奇一二三宫。
丙午龙,夏至下局六,三奇七八九宫。
戊午龙,夏至中局三,三奇四五六宫。
辛未龙,小暑中避二,三奇三四五宫。
癸未龙,小暑上局八,三奇九一二宫。
乙未龙,小暑上局八,三奇九一二宫。
大暑上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丁未龙,大暑上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己未龙,大暑下局四,三奇五六七宫。
壬申龙,立秋中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甲申龙,立秋中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丙申龙,立秋中局二,三奇三四五宫。
处暑上局一,三奇二三四宫。
戊申龙,处暑下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庚申龙,处暑下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癸酉龙,白露中局三,三奇四五六宫。
乙酉龙,白露中局三,三奇四五六宫。
丁酉龙,白露上局九,三奇一二三宫。
秋分上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己酉龙,秋分上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辛酉龙,秋分下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甲戌龙,寒露中局九,三奇一二三宫。
丙戌龙,寒露中避九,三奇一二三宫。
戊戌龙,寒露上局六,三奇七八九宫。
        霜降上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庚戌龙,霜降上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壬戌龙,霜降下局二,三奇三四五宫。
乙亥龙,立冬下局三,三奇四五六宫。
丁亥龙,立冬中局九,三奇一二三宫
己亥龙,立冬中局八,三奇九一二宫。
        小雪上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辛亥龙,小雪下局二,三奇三四五宫。
癸亥龙,小雪下局二,三奇三四五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