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程纲要

 wps0321 2015-03-21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               

◆教学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10月第1版

◆适用年级:九年级

◆使用班级:三、四、五班

◆授课时间:26课时左右

◆设计者:荆亚伟

背景:

通过上册书的学习,学生已经基础认识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架构,并认识了解了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培养起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探究方法。本册书将在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学科的有关基础知识,同时通过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和重要的化学物质,如金属、溶液、酸、碱、盐等,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本册书的学习重点在第十、十一单元,该单元知识点较多,前后关联复杂,难度较大。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探究等方法,认识身边常见的溶液、酸、碱、盐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归纳、分析,形成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等基本的化学概念。

3.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4. 通过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 通过交流、讨论,建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内容与实施:

单元

学习内容

课时

学习资源

学习活动

 

分享《课程纲要》

1

课程纲要

教师讲解课程结构及学习策略;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第九单元

(第1-3周)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多媒体课件

教师举例引导知识要点,学生通过实验、讨论,认识溶解现象及乳化现象。

课题2 溶解度

2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多媒体课件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讨论、交流,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并能正确分析溶解度曲线。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2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多媒体课件

教师引导溶液浓度的表示,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

教师讲解操作要点,学生通过聆听、合作,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复习和总结

1

教材、复习学案

学生自主复习知识要点,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要点。

第十单元

(第4-6周)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3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多媒体课件,百度百科

教师由生活知识引入,通过实验探究酸、碱类物质。学生学习中联系生活,积极开展实验探究,完成学习。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2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多媒体课件,百度百科

教师由事故处理引入,通过实验探究中和反应,通用多媒体课件深入微观世界。学生学习中积极开展实验探究,认真听讲、思考来完成学习。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

教师讲解该实验的操作要点,学生通过预习、聆听,能够正确安全完成本次实验操作,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加深理解和认识。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

教师讲解该实验的操作要点,学生通过预习、聆听,能够正确安全完成本次实验操作,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加深理解和认识。

复习和总结

1

教材、复习学案

学生自主复习知识要点,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要点。

第十一单元

(第7-8周)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3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生活中常见的盐类物质、多媒体课件

教师问题串连新知,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教材及讨论,完成学习目标

课题2 化学肥料

1

教材、几种常见的化肥、百度搜索等

教师问题串连新知,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教材及讨论,完成学习目标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

教材、实验仪器及药品

教师讲解该实验的操作要点,学生通过预习、聆听,能够正确安全完成本次实验操作。

复习和总结

1

教材、复习学案

学生自主复习知识要点,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要点。

第十二单元

(第9周)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

教材、食品、百度搜索

教师讲解营养素的代谢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能够说出常见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

课题2 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

1

教材、百度搜索

教师讲解几种常量元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辩论、上网,初步了解微量元素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课题3 人机合成材料

1

教材、羊毛线、腈纶效线、塑料

教师讲解有机物的定义,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上网搜索,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复习和总结

1

教材、复习学案

学生自主复习知识要点,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要点。

评价

一、评价内容

1、过程性评价(30%)

评价项目

评价依据

评价主体

课堂表现

预习情况、学习状态

自评、师评、互评

作业表现

上交情况、是否独立完成、订正情况

师评

单元测试

测试成绩

师评

表现性目标

课堂实验、课外实践

自评、师评、互评

2、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70%)

二、评价标准

书面作业(10分)

整洁度(4分)

1、字体工整。

2分

2、卷面整洁,无涂改。

2分

完善度(3分)

1、不空题,答题完整。

1分

2、答题详尽。

2分

正确率(3分)

1、答题正确率80%-100%

2-3分

2、答题正确率60%-80%

1-2分

课堂表现(10分)

参与度(5分)

1、认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

3分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展示等。

2分

达成度(5分)

1、识记、理解达到80%-100%

1-2分

2、分析综合、应用达到80%-100%

2-3分

表现性目标

参与度(7分)

1、认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和实践任务。

5分

2、与小组成员充分合作、交流、展示。

2分

达成度(3分)

达到实验或实践目。

3分

三、评价结果

学期总评成绩(100分)=过程评价成绩(30分)+期末考试成绩(70分),总评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申请补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