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任之堂主人《任之堂養心山莊文課緣起|任之堂养心山庄》
運煥孟春,閒居幽谷,廛山兩地,甑芋釜粥。余師轉囑靈素君,顧我而勖之曰:“子脫屣圭纓,遠涉江湖,棲情山水有日矣;曩者學事江城,遐赴粵滬,瞻慕太和,遊學玉虛;複困溷秦川,曇職十堰,未濟。乃掩室琴人谷,煙水曆乎百城,蹉跎窮年,孤身尋夢;雖游離玄默,魘宅虛無,本乏可陳之跡,而管窺國學,蠡測文海,空書斐亹,終成不著之文。際茲慧命絲懸,正學不張,冗言鼎沸,微信氾濫;醫統式微,後繼乏力,欲學難入,已入難精。諸子衰微,乾坤殆息,岐黃萎靡,西學東漸;不有津梁,罔克攸濟,金針密固,庸所安乎?” 灌頂之言,聞冀而思,幡然有省。夫妙識玄通,綮契匪意,何可揚岐黃之術,顯扁鵲之機,研華佗之妙,習仲景之精,匯思邈之奧,集時珍之博?必先熟悉文學,方能以文載道,由文入醫。故援引諸家,共進後學,以飧國人。矧余末學,初具見聞,窺測之談,遑論知解?揆諸先聖盍各之義,竊比昔賢就正之情,磚石之投,連城或致。則亦何妨拾人牙慧,大作寱語耶! 爰假任之堂微信公共平臺,及養心山莊文課講堂。因襲傳統,研習國學,誠心正意,知行合一。倘閱者因筌得魚,漸入醫門,則余師發願,照會君膺,是吾心也;若遇奇才,得承一家所長,或數家真義,而躬行生涯,建樹命運,則餘之幸也;若遇明眼,爍破面門,自悟證道,此中廢筏,徒添絡索,一場懡悾,轉見敗闕,則餘知過矣。 乙未正月廿四 余子靜淵識于任之堂養心山莊 ![]()
中医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文学,而文学的基础是文艺,文艺的基础离不开文字的传承和发扬。于中医而言,中文是其通往中医的终南捷径,也是诸多学子学医过程中的瓶颈所在,为何有些临床多年的医生也在原地徘徊,难以进一步突破?原因都在这里,中文基础不深厚。许多古书根本读不懂,对于《黄帝内经》、《伤害论》等诸医学经典不具备那种思维和精力去深究。 为提高中医学子的学习效率,也让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非中医人士,可以经由任之堂微信公共平台来学习传统文化。拟建议在任之堂微信公共平台辟出专门栏目,对广大读者进行文课学习。现初拟内容如下:
![]() ![]() ![]() ![]() ![]() 编者静渊附语: ![]() (木心先生照)
木心有言:1.世界上的书可分两大类,一类宜深读,一类宜浅读。宜浅读的书如果深读,那就已给它陷住了,控制了。尼采的书宜深读,你浅读,骄傲,自大狂,深读,读出一个自己来。罗兰的书宜浅读,你若深读,既迷失在伟大的空想中。《道德经》,宜深读。《离骚》,宜浅读。《道德经》若浅读,就会讲谋略,老奸巨猾,深读,会炼成思想上的内家功夫。《离骚》若深读,就爱国、殉情、殉国,浅读,则唯美,好得很。 2.佛教吸引中国最有学问的人去研究,说明佛经的文学性、哲理性之丰富。近者如章太炎、鲁迅,都涉入。章的学说,就是以佛经与老庄哲学的融合。研究佛经,是东方智者和知识分子的一个底。今天的中国学者就缺这个“底”。 3. 嵇康的诗,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唯一阳刚的诗。中国的文学,是月亮的文学,李白、东坡、辛弃疾、陆游的所谓豪放,都是做出来的,是外露的架子,嵇康的阳刚是内在的、天生的。汉赋,华丽的体裁,现在没用了。豪放如唐诗,现在也用不上了。凄清委婉的宋词,太伤情,小家气的,现在也不必了。要从中国古典文学汲取营养,借力借光,我认为尚有三个方面:诸子经典的诡辩和雄辩,今天可用。史家述事的笔力和气量,今天可用。诗经、乐府、陶诗的遣词造句,今天可用! 故,任之堂公共微信及养心山庄文课讲堂将围绕“经、史、子、集”展开传统文化的系列教学交流,经、子、集在上述表格中已有展露。唯独史,遗而阙漏,现补充如下: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司马光《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节选、《四库全书》史部节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