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怒无常”需警惕双相情感障碍

 tuzididie 2015-03-24

  时而躁狂时而抑郁

   时而精力充沛,天马行空;时而郁郁寡欢,一筹莫展。当身边出现这种反复“喜怒无常”精神状态的人时,需警惕是否患上了一种“钟摆”病———双相情感障碍。著名作家海明威、印象派画家梵高等很多名人都曾深受双相情感障碍折磨。但“双相情感障碍”并非天才们的专属,在心理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病。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终生患“钟摆”病的风险高于1%,并且2/3以上的患者在20岁前已经出现症状,但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小周为大学新生,入学后老师和同学们发现他好交际、非常自信,对班级事务提出很多计划,并且好争执、爱管闲事,经常指责批评同学。不久,他就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接触交流,有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一天内他的情绪变化非常大,上午还表现得思维敏捷、精神焕发,到了下午变得反应迟钝、萎靡不振。老师发现小周情绪反常,想找他聊聊时,他突然将桌上饮料泼向老师,然后冲出教室,扬言要跳楼自杀。 

  这种情绪像“钟摆”一样摇摆不定的奇怪疾病,心理学上称为“双相情感障碍”,以往也叫躁狂抑郁症。病人身上躁狂与抑郁症状交替发生,有时也会同时混合存在。而且这类人的自杀念头往往十分隐蔽,家人和朋友很难发现。

  七成被误诊或漏诊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因脑功能失调引起的兼有躁狂和抑郁表现的常见心理疾病,尽管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但是多数病人需要5-10年时间才被明确诊断,约70%病人被误诊或漏诊。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或漏诊的主要原因在于疾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由于躁狂与抑郁的交替或混合发作,给人以“混乱”的感觉,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多数病人第一次发病时表现为抑郁情绪,往往被误诊为“抑郁症”,由于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这会导致病情长期不能缓解甚至加重恶化;此外,当躁狂发作比较轻而未引起周围人关注时,病人自我感觉良好,精力旺盛,工作效率高,不会主动就诊。而社会公众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知识的缺乏也是造成误诊或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步判断早期发现

  双相情感障碍如果不能获得及时、规范的诊断治疗,疾病会反复发作或演变成慢性而恶化,自杀风险及自杀成功率远高于抑郁症,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脂代谢异常、癌症等风险。因此,如何早期识别双相情感障碍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不能单独借助于实验室检测,主要依赖于对病人表现的观察,如果我们发现周围人有情绪反复无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初步判断他是否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 

  1.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提不起兴趣,全身乏力,消极自卑,脑子反应迟钝等;躁狂发作时,反应敏捷,言语增多,滔滔不绝,自我感觉非常好甚至夸大,爱管闲事、行为鲁莽冲动等。 

  2.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躁狂表现持续1周以上,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3.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病人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比如,难以维持学业,无法继续工作等。 

  4.需要排除某些躯体疾病及用药、毒品等引发的情绪反常。

  专业机构规范治疗

  如果怀疑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病人需要尽早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明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和避免恶化。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主要由生物学原因引起,药物治疗是基础,需要选择稳定心境的药物治疗,打破情绪摇摆不定怪圈。有些病人接受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合理治疗,躁狂发作时抗躁狂治疗,抑郁发作时抗抑郁治疗,结果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或复发的诱因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同时进行一定的心理社会康复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学教育等,提高病人对疾病的了解、心理调适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病人自己也需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病人每天记下情绪状态、症状、治疗情况、睡眠以及生活事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也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让治疗更加有效。 

  汪作为 (作者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副教授,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每周一上午和周二下午在同心路159号专家门诊,需预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