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鼻炎妙方 1辛夷散 【来源】宋·严用和《济生方》 【歌诀】辛夷散内用细辛,藁本升麻和川芎, 防风木通炙甘草,再加白芷羌活襄。 【组成】辛夷、 细辛、 藁本、 升麻、 川芎、 木通、 防风、 羌活、 白芷、 炙甘草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服6克,日服2次。食后用茶水调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药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疏散风寒,通利鼻窍。 【方解】方用防风、藁本、羌活辛散在表之风寒;升麻升清降浊,解毒疗疮,并载药上行,直达病所;川芎活血祛风;木通清热利水;辛夷、白芷、细辛芳香以宣窍闭;炙甘草温中和药。合而用之,共奏疏散风寒,通利鼻窍之功。 【主治】头痛、鼻塞、涕出不畅、不闻香臭。可用于急慢性鼻炎以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病症。 【加减】若见鼻流黄浊涕,加黄芩、连翘、银花;咽痒轻咳,加桔梗、牛蒡子;顽固性头痛,酌加当归、赤芍、丹参等和血之药。
2玉屏苍耳汤 【来源】李宝顺《名医名方录·第三辑》(王德鉴方) 【歌诀】玉屏苍耳用黄芪,防风木通和白术, 辛夷白芷五味子,再加菊花桑螵蛸。 【组成】黄芪25克,防风10克,木通1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5克,辛夷15克,白芷15克,菊花15克,五味子15克,桑螵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早、晚饭后各服1次。 【功效】益气祛风,清收敛疮,通利鼻窍。 【方解】方用黄芪、五味子益气固表;防风疏散风寒;白术健脾渗湿;苍耳子、辛夷、白芷通利鼻窍,疏风散邪;菊花清利头目;桑螵蛸、五味子收湿敛疮。诸药合用,共奏益气祛风,清收敛疮,通利鼻窍之功。 【主治】慢性鼻炎。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灵活加减。 【附记】临床屡用效佳。
3鼻炎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鼻炎汤内用柴胡,胆草薄荷与防风, 荆芥川芎鱼腥草,枳桔细夷蔓荆子。 【组成】龙胆草15克,鱼腥草15克,柴胡10克,薄荷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桔梗10克,辛夷12克,细辛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祛风,通利鼻窍。 【方解】方用龙胆草、鱼腥草清热解毒;柴胡疏肝理气;防风、荆芥、薄荷祛风散邪;川芎活血祛风;桔梗、辛夷、细辛、蔓荆子通利鼻窍,疏散风邪。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风,通利鼻窍之功。 【主治】慢性鼻炎。 【附记】用本方治疗慢性鼻炎36例,经用药5~15剂后,治愈32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
4桂枝苍耳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桂枝苍耳用防风,白芷川芎辛夷花, 连翘桔梗鱼腥草,再加细辛甘草襄。 【组成】桂枝10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鱼腥草20克,连翘20克,辛夷6克,桔梗6克,细辛6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10剂为1疗程。 【功效】清热祛风,通利鼻窍。 【方解】方用鱼腥草、连翘清热解毒;桂枝、防风疏散风寒;川芎活血祛风;苍耳子、辛夷、白芷、桔梗、细辛通利鼻窍,疏风散邪。甘草解毒和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风,通利鼻窍之功。 【主治】慢性鼻炎。 【附记】用本方治疗慢性鼻炎68例,经用药1~2个疗程后,治愈65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53%。
5滴鼻油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歌诀】滴鼻油主治鼻炎,白芷辛夷苍耳添, 艾叶黄芩龙胆草,薄霜冰片麻油浸。 【组成】苍耳子(砸裂纹)50克,白芷50克,辛夷50克,艾叶50克,龙胆草40克,黄芩40克,冰片粉7克,薄荷霜6克,芝麻油600毫升。 【用法】先将芝麻油、黄芩、龙胆草、苍耳子、艾叶、辛夷、白芷同放入锅内,浸泡一昼夜后加热,炸成焦黄色捞出,待凉时,再加入冰片粉、薄荷霜,搅拌均匀后,过滤,分装入眼药水瓶内备用。用时,仰头滴鼻,每次滴1~2滴,每日滴2~3次。1周为1疗程。 【功效】清热疏风,通利鼻窍。 【方解】方用龙胆草、黄芩清热泻火;冰片、麻油清热解毒;艾叶活血散寒;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霜通利鼻窍,疏风散邪。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疏风,通利鼻窍之功。又因药达病所,故奏效尤捷。 【主治】慢性鼻炎。 【附记】用本方治疗慢性鼻炎188例,治愈18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4%。痊愈的180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91例,2个疗程治愈者46例,3个疗程治愈者43例。愈后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