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红楼探佚2】妙玉:流落民间的金枝玉叶

 风临酒把2 2015-03-24

如果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红楼梦》众钗中,哪两位姑娘最超凡脱俗?相信许多读者的答案一定是黛玉和妙玉。清高、孤傲,是黛玉和妙玉性格上的共同点。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则是妙玉比黛玉更加清高、孤傲,甚至到了“过洁世同嫌”的地步。就连待人宽厚的李纨也受不了妙玉的为人:“妙玉为人可恶,我不理她。”于是,问题来了:妙玉如此清高孤傲的资本从何而来呢?

在前八十回中,曹雪芹这样介绍妙玉的身世:父母早亡,因病被迫带发修行,跟着修行的师父也圆寂了,自己孤身一人留在京城。如此看来,妙玉的身世似乎远远比不上黛玉。虽然黛玉也是父母早亡,远离故土投奔到外祖母家,但她出自书香门第,从小过得也是贵族小姐的生活,因此黛玉的清高与骄傲是从小养成的,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的。可是,妙玉孤傲清高的资本又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妙玉的资本与她的身世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她的身世并非像曹雪芹寥寥几字介绍得那么简单——妙玉不是一个普通的尼姑,也不是一般官宦人家的世家小姐,而是一位隐姓埋名的公主。并且,这位公主所来自的皇家不是清朝,而是明朝。

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宝玉、黛玉、宝钗在栊翠庵品茶,妙玉拿出古玩级别的茶具待客。从这些绝世的茶具上,我们可以看出妙玉绝非泛泛之辈。而当宝玉开玩笑说妙玉平时用的绿玉斗是“俗器”时,妙玉这样回答:“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样一个俗器来呢。”贾府是皇帝封赏的世袭贵族家族,其高贵富有自然不在话下。但是,这样一个鼎盛的贵族之家竟然拿不出妙玉平时吃茶用的一个绿玉斗来。对此,清代红楼梦研究者王希廉这样评论:“妙玉出家人,何以有许多古玩茶器?五年前又在元墓住,其形迹殊属可疑!”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妙玉的两首判词中找到相关线索。一篇判词是“可怜金玉质,终落污泥中”。“金玉质”三个字大有讲究。在古代,金玉是最重要的东西,只有对皇家女儿才能用金枝玉叶来形容。它不仅形容妙玉的美丽与高贵,还揭示了妙玉的不凡身世。在曹雪芹为十二钗写的判词中,对黛玉、宝钗甚至贵妃贾元春都没有用“金玉质”来形容。作者独独把“金玉”二字用在妙玉身上,可见妙玉的身世是远在钗黛和元春之上的。而妙玉的另一篇判词是《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在这篇判词中,作者既指出了妙玉心性高深,才华横溢,还点出了妙玉的最终结局。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首判词说明了妙玉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个世界是容不下她的,这个世道也是容不下她的。因为妙玉不属于现在的这个世界,而是属于已经灭亡的那个世界。在明清易代之际,明王朝的皇族中有一些人为了躲避迫害,选择了隐姓埋名,变换身份。其中也有人选择了遁入空门,比如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如果妙玉真的是明朝的遗族,那么,她显然不是第一、二代遗族。亡国的伤痛对妙玉来说,显然已经没有什么直接的感受了。但妙玉血液中流淌的毕竟是皇家高贵的血脉,她祖上给她留下的绝世古玩和财富使得她可以继续维持她的尊严和高贵,可以傲视贾府等在新朝代崛起的新贵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