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医基础

 河流弯弯1649 2015-03-24

中医基础--博览群书增阅历

[转载]中医基础--博览群书增阅历    现在学中医的大约有三种情况,祖传或是从师,中医院校培养,自学成才.从师的容易有门户之见,院校的有些向西医靠拢.自学的更是不容易系统学习.解决的办法应该是多读书,而且要读原版书.
      但是,医学典籍浩如烟海,从哪里学起呢?在东北一般都用<医宗金鉴>做教材.优点是都用歌谣形式,好记好背,每病都有专方.初学者很快就能搞临床.缺点是限制了思维,头脑里一下就反映出处方,就不再费力推理了.下面说说我的看法,希望对热爱中医事业的人能有裨益.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内经><灵枢>各九卷,是中医理论的基础,通读可以对中医理法方有个全面了解,只是关于药的内容少,好像只有"半夏秫米汤"和"四乌贼骨一虑茹丸"两个处方.
    <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著.理法方药为后世之冠,只是文字简略,要细心体会,某药为何而下,还有哪些症状没有写出,才会有大收获.
     <千金要方>唐.孙思邈著.还有<千金翼方>,孙思邈为"药王",所书"大医精诚"用意颇深,奉劝想借行医发财者改弦更张.同年代的还有王焘的<外台秘要>,此书主要研究组方理法,和现代用药习惯有些差异,可以通读.
     <先醒斋医学广笔>明.缪希雍.对药物,诊病都有心得,医案也很有见地.尤以"吐血三要诀"著名.
      <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在解剖上更正了前人的错误,然而由于观察的是被野狗破坏了的尸体,也有些认识是错误的,比如提出血管是气的通道,受到后世人嘲笑.但是,能有这种探索精神,足让后人钦佩,他创制的"逐瘀汤"现在还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对药物和治疗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也试图中西医结合,认真阅读,必有收获.
     < 血证论>清>唐容川.对血证很有见地,提出了"止血四法".也倡导中西结合.
        <温病条辨>清>吴鞠通.提出了温病三焦为纲的观点,对温病派的形成,作用很大,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方剂.
         <脾胃论>金.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胃病的治疗上,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临证指南医案>清.叶天士.江南名医,用药清灵.兼取各家之长.只是江南之地,风土不同.比如有用桂枝0.5克煎水炒白芍的记载,如果在东北,0.
5克桂枝恐怕没作用.主要学习方法吧!
       如果是搞内科,这些书差不多够用了,但是要多思考,不能简单的背几个方子,要学思路,学办法!还有几本书也想和大家介绍一下:
      <雷公药性赋>南北朝.一般初学愿意背400味,但是我感觉此书较好,后边的炮炙也应该看看.
        <中药大词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于1975年,全书收集5767味中药.并且对同名异药,同药异名现象编入附编,很有意义.
         <针灸大成>明.杨继洲.喜欢针灸的同行,我建议你们看看这本书,学习一下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效果会很显著.
         <幼科铁镜>清.夏禹铸.儿科书里,我比较喜欢这本,还有一些内容是推拿按摩的,免去了给幼儿灌药的麻烦.
         <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这是治外科疮疡的,临床上有些特异感染,西药的消炎药还真的赶不上它.
         <付青主女科>清.付山.这是治妇科病的名著
   此外,近代也有不少名中医,如蒲辅周,岳美中,钱伯喧等,我感觉王渭川,关幼波很有见解.大家可以多学习学习他们的文章,对临床会有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