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学院派中医,从零基础走向行医之道(创新篇)

 厚德载物乾 2019-06-01

   中医讲究理法方药

1.始于基础,终于基础。

    四大经典

    目前最权威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还有一种说法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还有一种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温病条辨》。

    大概就是这些:《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

近期学习黄元御《四圣心源》的人逐渐增多

    四小经典

    四小经典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

    清代考试教材:御医《医宗金鉴》,张景岳《类经》及《类经图翼》、李时珍《本草纲目》等等。

    现版有《张景岳医学全书》,《李时珍医学全书》等等

    2.近现代名医:

    以下引自《方药传真》东北名医(本书以专家为条目,共载330位专家,每个条目下列有其姓名、治学行医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用药与用方经验,包括药物的主治、用药指征、禁忌、配伍、用量、体会等项目。俗称第二部中华本草):

注:医宗必读:(明)李中梓

注:医学衷中参西录: (民 )张锡纯

注:温病条辨: (清) 吴瑭

注:脉诀: (宋) 崔嘉彦

注:内经知要:(明)李中梓

注:医学心悟:(清)程国彭

注:四诊抉微:(清)林之翰

注:脾胃论:(金)李杲

注:类证治载:(清)林佩琴

注:雷公炮炙药性赋:(明)李中梓

注:证治准绳:(明)王肯堂

注:本草备要:(清)汪昂

注:四百味 药性歌括四百味 :(明) 龚廷贤

注:幼幼集成 :(清) 陈复正

注: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唐)蔺道人

注:徐灵胎:(清)文武双全,善于医道

注: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

注:叶天士:(清)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注: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注:医林改错:(清)王清任

注:朱丹溪:(元)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注:东医宝鉴:许浚

格致稿:李济马

东医寿世保元:李济马,理论从黄帝内经少师

    3,回归经典,治未病四要,(天,人,形,态)。

少师——看态之五态

岐伯——看形之五体

雷公——看人之五味

鬼臾区——看天之五运

     4,民以食为天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现在好多人知道吃的出问题了,

药食同源,

吃的出问题,

药能不出问题吗? 

     跑题:

    问买菜题:

    为什么现在买菜,一斤拿个九量就知足。

    一斤为什么不是一斤?

    一斤如果是一斤那谁亏了?

    中间的一两谁吃了?

    中间不够了,用什么弥补。。。

        一斤=九量+?      

     1-1=?

     1+1=?

好多人认为答案非常简单,其实不是。

比如卖肉,明明是一斤,逛街回家后发现是九两。为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