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人献曝 向人建议

 johnney908 2014-06-06
学习中医的正确途径

(转贴)金 栋【原创】中医经典十三经侃识

中医经典十三经侃识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目前国学流行,儒家之《经》学复兴。国粹中医,民间呐喊之声亦如火如荼,ZF加大扶持力度,方兴未艾。相关法律日渐出台,逐渐萎缩、被边缘化的国医,在国人、ZF及相关学者的大力支持下,振兴在即。此乃百姓之幸事、国家之幸事!

国粹中医的兴盛与传承,与中医经典著作的传承作用是分不开的。那么,在浩如烟海的古典医籍中,又有哪些医籍被作为经典著作而重点传承呢?下面谈谈对中医经典的认识。

1、经典概念

何谓经典?所谓经典,是指具有权威性的、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如儒家的经典著作十三经:《诗经》、《书经》、《易经》、《周礼》、《礼记》、《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以上称为九经)、《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为我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经”部的主要内容。

自汉代始,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文化领域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措。自此以后,儒学及儒家的经典著作便是历代帝王教育子民的很好专用书籍,成了官方的教育工具、成了主流。后至隋代,实行科举制度,而儒家的经典著作便又是科举制度、开科取仕、选拔人才、官吏的主要考试书籍,是我国封建社会众多子民、莘莘学子的必读书籍。所以古人多奉行遵照之。

2、中医经典概念

中医经典原称医经,其命名和解说,较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云:“汉兴……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有《方技略》:《黄帝内经》十八卷……右医经七家。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述汉代以前“医经”等医书书名、数量和解说“医经”等的基本概念。即中医药方面权威性的著作和可作为“法,训,准则”的“重要的文献、简册、书籍”。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在汇辑医药古籍,分类编排时,沿用《方技略》“医经”概念,首列“医经”,收编《黄帝内经》及《难经》二书的各家注本41种,计432卷[1]。

中医经典著作,历来有四部经典、九大经典和十三经等之称谓。流行比较广泛有四部经典之说,而四部经典还有各种说法、好几个版本。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一向有四部经典之称,这是最早的一种说法,也称早四经。目前四部经典说法比较一致和公认的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病条辨》,这是新四经。中医的四部经典,永远是中医的精髓,历代著名医家无不熟读经典,奉为圭臬,至今仍是学习中医的必读教材。如目前所使用的中医高校教材以及中医的各种学术著作,有哪一本没有经典的内容?

但中医的经典著作,在古代经学大师、文人骚客和政客的眼里,可以说是不入《经》的著作,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被列为诸子百家之“子库”,所以古代那些经学大师是不屑一顾的,很少有人问津,至清代始有研究者。因为清代汉(国)学复兴,文字、音韵、训诂及考据之学鼎盛,医家之外,清儒们在从事经史校勘考证之余,或从事于医经的文字考订。

由于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历史更在进步,过去是经典的东西,若干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内容或不合时宜。所以中医经典著作,若不合时宜,应择其善而从之,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不能抱守残缺。

医界同仁,众所周知,“中医理论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基于其不断的理论变革和创新。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以及现代,各代医家虽有尊经崇古的传统,但也绝非一味因循古人、划地自限,批判和创新的风气也令人欣喜。《黄帝内经》的贡献在于其吸收阴阳五行以及变易思想,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虽也有临床观察描述,但绝非思想主流;东汉医家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不同,更多地重视临床和实践,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施治’的基本思维路线。金元四大家更是不拘泥传统,针对北宋官家推行的依据张仲景《伤寒论》标准药方,滥用温燥药方医治瘟病的弊端,大胆提出治疗瘟疫的药方和治则,开创了温病新学科;明清时期,革新创新的风气依然不辍,《伤寒论》继续受到质疑,医家继续探索瘟病的诊治法则,终于形成了完整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和有效的临床经验,并在医学界产生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的局面。”[2]

但经典之文字,终究古奥难懂,特别是《黄帝内经》,学习起来非常费劲,系统庞杂,不易掌握和理解。所以拙见以为还是应该首读中医高校教材为最佳。因为教材比较系统而全面,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而合理,是规范的版本、登堂入室的敲门砖、理想的学习工具,不至于走偏。但教材并非尽善尽美,也有许多缺陷和不足,所以有每5年一个轮回的教材重新编写。读了教材,对中医理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后,若感兴趣的话,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特长和文化功底再读经典和或医史文献[3]。

3、中医经典著作演变名录

3.1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四经)

3.1.1 早四经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神农本草经》则载录药物性味功用,被后世奉为中药本草的祖书。这是最早的一种说法,也称为早四经。

3.1.2 晚四经

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南京五所中医学院联合编著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经讲义》、《中药学讲义》、《伤寒论讲义》、《中医内科学讲义》……等十七种中医教材(前言)指出:“本教材取材于四部古典医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历代名著的基本内容,并密切结合各个学院的教学和临证的实际经验,用现代语言尽可能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药学知识。”言明“四部古典医籍”的书名和在高等中医教育“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方法。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所以被尊称为经典著作,根本上在于它们的著作内容,是中医药学“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和可作为“法、训、遵守的准则”的典范书籍。相对于早四经而言,则谓之晚四经。  

3.1.3 新四经

目前,四部经典说法比较一致和公认的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病条辨》,相对于上述两种说法而言,则称为新四经。

3.2 中医四小经典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四大经典之说,虽然是研习中医学术必读的“四大经典”,但因其文字古奥,寓理深邃,初学者实难以问津;即使是学过一些中医基本理论的人,对如何进一步学习、钻研这“四大经典”,也感棘手。所以有些中医学者认为,首先必须从《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药性赋》(撰著不详)、《汤头歌诀》(清·汪昂)、《濒湖脉学》(明·李时珍)这四部医籍入手。因为这四部医籍,医理浅显易懂,容易掌握和理解,是初学中医最方便、实用的教材,相对于四大经典而言,故有四小经典之称谓。

3.3 中医五大经典著作(五经)

世人有仿儒学之五经,遂创中医五经之说,即将清·吴鞠通《温病条辨》纳入经典范围。

明清时代,温病学进入成熟阶段。而这个时期温病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首推明末·吴又可《瘟疫论》、清·叶天士《温热论》和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它们皆为研究温病的专著。

吴又可《瘟疫论》,系温病第一部专著,创造性地提出了瘟疫病的病原并非六气,而是一种特殊的“疫气”所致,感染途径为自口鼻而入,治以疏利透邪为主。这在当时确为一大创见。对温病学科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叶天士《温热论》(又名《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为治温诸家成就最著者,首创“卫气营血”之温病辨证施治体系。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指出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并明确了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⑵.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辩证施治的理论依据,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
⑶.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内容,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赔(非此字,只取其音)等。
⑷.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诊治特点。

所以后世医家奉为圭臬,直到现在仍是研究温病学说的重要文献。

吴鞠通《温病条辨》,继叶氏之后,总结了以前温病学家之说,撰著《温病条辨》为另一部系统论述温病辨治的专著,创“三焦”之温病辨证施治理论,以之羽翼“卫气营血”辨治理论,从而温病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便已形成。该书是以三焦学说为经,以叶氏卫气营血学说为纬,进一步完善了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与叶氏共同奠定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

《温病条辨》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明晰,乃集明清温病学理论和临床之大成,所以被诸多医家推崇为与叶氏《温热论》相并列的温病学经典之著。此书对后世温病学影响很大,其创制的众多治温名方,如桑菊饮、银翘散、清营汤、清络饮以及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等,一直为后世临床所习用。

综上所述,如果“现在四大经典包括温病学”的话,当指温病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如《温病条辨》,而不是指温病学。所以时人将《温病条辨》也纳入经典范围,这就是中医五经之说。即《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与《温病条辨》。

3.4 中医九大经典著作(九经)

世人有仿儒学之九经者,遂有中医九经之称谓。依据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泰斗任应秋教授的论断,中医经典仅有九部,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脉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主要是唐以前的重要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难经》对人体生理作了重要阐释;《神农本草经》开本草学先端;《伤寒论》、《金匮要略》创立辨证论治,历来被视为医门之圣书;《中藏经》托名华佗所作,发展了脏腑学说;《脉经》出而立中医脉学;《针灸甲乙经》为首部针灸学专著;《黄帝内经太素》是第一部系统整理《黄帝内经》的著作,亦为医门重典。这九部经典,是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自古至今,对中医临床、教学、研究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4]。

3.5 中医经典著作十三经

时贤成都张宾先生仿儒学十三经者,遂创中医十三经之说,发表在互联网《中医药论坛》等相关论坛,将中医经典汇总为十三部,即上述“九大经典”与“四小经典”。这十三部中医经典,包括了从基础到临床,从入门、普及到提高深造等具体、全面、系统、深化的内容和特点。与儒学十三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笔者以张宾先生的中医十三经为基础,稍加整理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复原为一,增入《温病条辨》。愚见认为中医十三经具体著作如下:
《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脉经》,《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与《温病条辨》。

参考文献
[1] 陈金龙,顾继昌.中医经典著作由来[N],中国中医药报,2008-08-20
[2] 周然,李俊. 全面把握中医本质 实现中医创新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0-3-29
[3] 金栋.中医理论当在创新中发展[N],健康报,2010-4-28
[4] 学苑出版社医药卫生编辑室.中医十大经典·出版者的话[M].学苑出版社,2008:首页

=======================================


(转贴) 慈心---《医学十三经》订正


《医学十三经》订正

医学十三经
一,医学三字经

二,濒湖脉学

三,药性赋

四,医方集解

五,素问

六,灵枢

七,难经

八,神农本草经

九,伤寒论

十,金匮要略

十一,温热论

十二,温病条辨

十三,周易本义

附注:

醫學十三經——学习中医的正确途径

自歧伯、黄帝君臣问对数千年来,中医教育采取师徒授受的方式而绵延不绝、发展壮大,救死扶伤、造福万民。现代学院式的中医教育模式只有数十年,一味地模仿西医教育模式,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因此,我们要提倡运用传统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传统的中医学。
医学十三经就是许多老中医教授徒弟的途径和教材。其排列顺序就是学习的先后次第,也十分重要,不能随意改动。希望有志者依此顺序一本一本地学习,必能学成。当然,最好有老师指点;具体的读书方法也必须是传统的,内容待后续。

    =======================================

上面引用的是某论坛的一篇题为《医学十三经》的文章,觉得有很大的问题,有必要做一下订正。

首先,该文章所载的医籍是中医类的书籍,所以题目就应该修正为《中医十三经》。

其次,文中所载的医籍可以分为三类:医经、医典、中医相关。其中医典又可以分为普通医典和启蒙医典!其结构如下:

●医经: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医典

普通医典: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

启蒙医典:医方集解、温热论、温病条辨

●中医相关:周易本义

其中不难看出原作者对中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医的大义不甚了了。

其中问题表现在,学习中医,医经是重中之重,所以应该首标医经。而《素问》、《灵枢》同属《内经》,两篇虽然独立,但关系密切,所以第一位的应该是《内经》;与《内经》时代接近的《神农本草经》是专讲中药的著作,略后的《难经》则是以问答的方式论述了中医上的81个难题。所以分别列第二第三位;再下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则是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也是中医学实际上的根本经典,所以分别列第四第五位。

接下来,中医分伤寒派和温病派,主述温病的代表著作为《温病条辨》,所以理应紧接其后而第六。《温热论》也属温病派,但不属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不录。另外要添加的是两部中医名著,一部是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一部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此二书在中医上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分别为第七第八。

而启蒙医典中,《中医三字经》(总论)、《濒湖脉学》(脉学)、《药性赋》(药学)和《汤头歌诀》(方剂)都简单易记,是中医入门的良导,称为“四小经”,因为《医方集解》也是讲方剂的,为避免重复,所以不用。

中国的医学与易学关系密切,但《周易本义》是易学义理派的作品,与中医却不很相关,至于其他注解,可观的也寥寥,所以干脆只录《周易》原文,列为第十三。

由此列出《中医十三经》的名录如下:

01、内经

02、本经

03、难经

04、伤寒论

05、金匮要略

06、温病条辨

07、千金方

08、本草纲目

09、医学三字经

10、濒湖脉学

11、药性赋

12、汤头歌诀

13、周易

慈心丙戌正月于易莲精舍

=======================================

中医十三经之说(删节稿)

在《任应秋论医集》中,著名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认为,中医经典仅有九部,即《内经》、《本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脉经》、《甲乙经》、《太素》。所见略同的人认为,这九部经典,虽然是研习中医学术必读的“九大经典”,但因其文字古奥,寓理深邃,初学者实难以问津;即使是学过一些中医基本理论的人,对如何进一步学习、钻研这“九大经典”,也感棘手。因而,必须首先从《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这“四小经典”入手,然后再读“九大经典”,这样就配套成龙了。

看来,从流到源,中医经典共有十三部,即上述“四小经典”和“九大经典”。这十三部中医经典,包括了从基础到临床,从入门、普及到提高、深造等具体、全面、系统、深化的内容和特点,今由本人合为一册,名曰《中医十三经》,并写“中医十三经之说”,作为代序。总之,甘为祖国医学,编此书立此说。

昨梦著名国学教育家南怀瑾先生云:中医十五部经典,理法方药系统全。不经诵解别明彰,欲为苍生大医难。名老中医陈逊斋先生云:不能诵读,怎能对原书精神有所了解?不能理解,怎能区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不能区分好坏,怎么能做到心中明了?要是你自己都不能明白清楚,又怎么能有所发挥?二位先生所云,就是金玉良言,善莫大焉。

在《中医十三经》还没有机遇出版之前,“中医十三经之说”,先拿到网上晒晒。在《中医十三经》之外再加上《温病条辨》和《药性歌括四百味》,便是“中医十五部经典”。要是你自己去配齐那十五部书的话,那你手中不就有“中医十五部经典”了吗?

网上效果好不好?非我所能逆知也。
张宾二00九年五月四日早晨特意说明。

=======================================

成都张宾说:时贤河间金栋先生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当然应该自成一家。中医十三经,说法已有四,都是传统的,均可努力餐。四家中医十三经,比如盛宴任君餐。……四大经典的说法,有不一致的地方,敝见认为,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九大经典的说法,有不一致的地方,敝见认为,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中医十三经的说法,有不一致的地方,敝见认为,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都是传统的说法,各有一定高度的学术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