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熟谙经典中寻求中医发展

 real寿元调养 2016-08-16


重要小贴士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016年第三期线下培训班已经开始报名了,将于2016年9月24日-25日举办,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培训报名】或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作者:李明爽,王兴,于铁成

⊙编辑:小余



中医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中医著作,中医经典著作虽然历来有不同说法,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却是目前公认的中医经典著作。它们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以及明清时期医药学的成就,为中医的理、法、方、药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对促进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提高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从熟谙经典中寻求中医发展的提出,是基于以往贤哲明医没有一个不是精研经典,勤求古训,并在临床中继承创新,进而促进中医的发展的。唐代王冰视经典为标格,其谓:“标格亦资於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于熟读经典的重要性亦有论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张仲景、王叔和……等诸部经方……如此乃得为大医……”近当代中医学家也无一不推崇经典的重要性,国医大师张学文幼年便苦读中医经典医,他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视为珍宝,爱不释手,每有体会则点批强记。邓铁涛教授就也曾呼吁回归中医,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认认真真读经典,踏踏实实做临床,期望千千万万个铁杆中医成长起来,成为中医的栋梁之才。


1
中医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


中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自其产生以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独特的辨证方法,切实有效的临床效果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乃至全人类身心健康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事业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相比却差距巨大,甚至与明清时期相比也远远不及,中医药在现代文明筑起的钢筋水泥里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从早期的中西医汇通开始,出于对西医的相信,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出现了中医的所谓科学化”———把中医理论全盘的向西方医学理论上靠拢,运用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的阴阳五行、维象思维、辨证论治,成为目前的一种趋势。据调查某中医药大学1980年首届毕业研究生论文,100%是用传统方法研究中医的论文,然而2004年该校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90%以上是运用现代医学或生物学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药的论文,面对这种情况,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晓教授认为,中医研究立场和方法上的偏差,主位研究的缺失,缺乏中医特色的研究,是中医发展身陷困境的主要原因。


同时,随着院校教育模式的兴起,传统的师承教育逐渐被替代,中医教育中的西医、外语、数学、政治等其他课程占了70%左右,西主中从现象非常普遍,毕业考核中完全参照西医的标准要求毕业论文,使中医学生缺乏良好的中医思维能力,临床诊疗能力薄弱。文汇报曾报道说,在一次中医医师专业职称评审中,因为增添了中医古典医籍的考试,却使得各大中医医院的科主任们纷纷落马。


2
熟谙经典中探求中医理论突破


任何医学的生命力都在于其临床疗效,中医当然也不可能例外,但没有理论指导的临床又是盲目的临床,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疗效的;科研课题不断推动着中医学术水平向前发展,但没有中医理论支持的科研立题,也是不可能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创新,进而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经典中《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术体系形成的标志,其中所涉及到的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诊法治则以及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伤寒论》建立了中医外感病、杂病独特的辨证体系,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难经》的精华,创立了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方法,将错综复杂的外感病证及其合并症,并发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作为辨证的纲领,诊治的依据,一直沿用不衰。《温病条辨》则对中医辨证体系给予了完善,在充分研究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焦辨证。《神农本草经》构建了中医独特的药学理论,他们共同构成中医理论的基石,是经过数千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经验结晶。


中医学史每一次理论的创新突破都是在熟谙先辈经典著作的基础下完成的。刘完素作为河间学派的代表人物,开金元学术争鸣之先河,他的火热论堪称对《黄帝内经》理论的发挥的典范。他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原文中描述火热病的病证范围扩大,对火热病病机详加阐释。李东垣根据其丰富临床经验,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成为辨内伤病证之圭臬,其代表著作《脾胃论》的理论源泉,亦是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这一条文被朱丹溪解析说:“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入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这便促成了相火论理论的产生。


3
经典著作对临床的指导


中医经典理论来自历代医家对其临床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但学习经典理论的目的又是指导临床,唯有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确定其具有独特疗效,方能体现经典理论的学术价值。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心痛”“卒心痛”“心痹等病名,并把心痛严重迅速造成死亡称为真心痛,《黄帝内经》指出胸痹病位在心,病机主要和寒暑犯心,寒凝血瘀及气血亏虚有关,并指出治疗胸痹应首选薤白,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等。《金匮要略》对于胸痹则提出辛温通阳,温补阳气为主的治则,选方则根据辨证有所变化,如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又如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诸病源候论》则认为胸痹产生的原因是感受外邪,内伤情志,正气虚弱,其病机主要为阴寒痹阻致胸阳不振,气血虚弱心失所养,进而分为阳虚寒凝、热结胸中、痰饮阻滞、并提出根据脉象特点来判断胸痹的转归


小青龙汤是《伤寒论》中用来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凡属寒饮内伏、水寒上射肺系所致咳喘者,皆可使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渗出性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患。亦可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鼻炎等疾患。临床上只要掌握该方的适应证,便可推广使用。《伤寒论》名方炙甘草汤,现在则多用于治疗心脏病,临床症状为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心悸气短,喘息难卧等症为主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心痛,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脉沉细微弱,结代脉,弦,涩脉等均可使用,临床上使用的通脉养心丸即是从改方演变而来。


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这些年频发的甲流等病,其临床表现多以发热为主,寒战或者不伴寒战,并出现头痛、干咳、咽痛、疲乏、全身关节肌肉酸痛、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综合症,其潜伏期一般为一天到两周左右。探究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发现这些病的临床症状与我国明清温病学派医家专著里的很多描述非常相似,尤其是吴有性所论之瘟疫。所以临床上根据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等原则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


4
小结


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特色不能丢,中医思维不能少,在临床治疗中,做到辨证求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中医学经典历经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流传至今,其中必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原理,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学习、研究、发掘、整理、探讨,进行理论创新,使之发扬光大。熟谙中医经典理论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中医思维能力,切实指导临床工作,促进临床辨证水平和临证疗效的提高,而且可以通过在临床实践灵活运用而创立新的理论,推动学术的发展,进而解决中医当下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河南中医》2016年2月第36卷第2期。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