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博物院典藏玉器赏析(三)

 RK588 2015-03-25

玉羊西周

高2.5厘米,长5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青白玉圆雕,羊卧伏回首,大角内卷。造型简练生动。头、背、尾有隆起的棱脊,极具装饰效果和写意风格。


玉马西周

高5厘米,宽7.7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灰白色圆雕。马安详经历,颈项粗壮,鼻翼翕张,胸肌略鼓,臀腹紧圆,颇符解剖原理。婉转柔和的双勾阴线云纹表现马的肌理轮廓,兼具写实与装饰之美。惜耳、尾有残。


玉牛西周

高3.7厘米,长7.1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黄褐色半圆雕。牛身体后坐,引颈前视,大眼有神,口微张,神态似害怕又好奇。下唇有穿孔,尖角后弯,肌体肥硕,似为水牛犊。阴线刻划,非常简练。商周玉牛卧伏式居多,站立式样较少。


玉人西周

高9.4厘米。

1994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青白玉圆雕。头戴高冠,阔鼻平嘴,两臂贴于腹部,下身着箭头形蔽膝。纹饰单线阴刻。蔽膝为系在衣服前的围裙。


玉罍西周

通高6.2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深绿色圆雕,无底。与玉人、熊、牛、鹰等同出于椁室一青铜方盒,可能是墓主生前的玩物。造型雅致,肩饰阴线长尾凤鸟纹,腹浮雕火纹间以四瓣目纹。器型与纹饰均仿自青铜器,甚为稀见。


龙形玉佩春秋

长10.1厘米,厚0.6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出于赵卿墓,玉质润泽,龙蜷曲弓伏,回首卷尾,全身遍布隐起谷纹,是春秋晚期龙纹的典型式样。


勾云纹玉璜春秋

长11.5厘米,厚0.4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出于赵卿墓。玉质晶莹,制作精致。龙形一身双头,器身遍饰勾云纹。


双系拱形起脊玉饰春秋

长5.8厘米,厚3.2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出于赵卿墓。椭圆形器面以十字凸棱将其分割,其间隐起谷纹。玉质上乘,制作考究。


玉螭虎玉剑彘

长4.7厘米。

1983年朔县出土。高浮雕。螭虎隐现于云气之间,图案写实,形神兼备。


玉雕达摩坐像

通高16厘米。

雕工流畅细腻,人体比例恰当,姿态闲适,神情豁达。台座镂雕玲珑剔透,明快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