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苗】全球及中国疫苗产业发展新趋势

 haosunzhe 2015-03-25
  随着国家免疫规划的持续扩容及政府对生物产业的大力扶持,中国疫苗市场增长快速并在过去几年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至2015年,中国疫苗市场将超过200亿元。随着治疗性疫苗国际工程实验室的正式启动,中国将迎来一波治疗性疫苗的开发热潮。
  3月25日上午,在上海召开的第五届疫苗中国发展国际峰会(VacChina 2015)以探讨全球及中国疫苗产业新趋势、新工艺为主题,对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人类疫苗及动物疫苗产业的均衡、安全和持续发展,更好的推动疫苗在疾病控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各企业各单位之间的共享科技成果,增进人类的健康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牧股份副董事长胡启毅以互联网时代中国动物疫苗产业的演进为主题为参会人员做了报告。
他表示,关注养殖企业的需求层次以及个性化需求,就是为了理解客户、挖掘、满足客户需求;养殖企业对疫苗的品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疫苗供应商即生产企业应迅速做出反应,以适应市场需求。他还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阻隔被消除,在疫苗产品研发、生产,甚至售后,企业可以随时与客户保持沟通,获取客户的反馈,及时提供疫苗产品的更新,形成了良性互动的生态圈。中国动物疫苗企业在商业模式、制造观念、管理方式、人才队伍、营销观念等方面的种种不适应,造成中国动物疫苗企业现状,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管理效率低、没有跨界人才队伍、打价格战等。最后,他提出,动物疫苗生产企业根据养殖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完善产品线,建立专业的技术营销队伍,向一体化动保方案提供商转型。


Panacea Biotec.生物制药部首席执行官Rajinder Kumar Suri为参会人员介绍了全球及印度疫苗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他表示,全球疫苗市场是成倍数扩张的,2013年全球疫苗市场达到33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2000年的4倍,这使得疫苗成为了医药工业领域增长速度最快的一项产业。葛兰素史克、默克、赛诺菲巴斯德、辉瑞和诺华占有88%的国际疫苗市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是低成本高质量疫苗发展主干,以印度市场为例,印度疫苗市场未来6年复合增长率为10-13%,并且预计在2020年达到14-18亿美元的规模,而私营机构疫苗市场增幅将达到25%,联合国机构所采购和参与开发的疫苗中有75-80%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而印度疫苗在这之中就占有80%的份额。


硕腾兽用医药开发执行董事Christophe Derozier在会议中不仅为参会人员介绍了世界演进如何影响动物保健产业、动物保健研究的使命等问题,还为参会人员介绍了目前的合作模式以及寻找新兴的战略合作模式。
他认为,要以通过创新的战略合作,来抓住全球动物疫苗市场机遇,以研发为基础的企业应该调整研发结构从而拓展研究范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很多种选择,要明确从资金来源到技术共享的不同需求,在封闭式创新和开放性创新之前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优化研究成果。


Eppendorf中国生物工艺销售总监贾抚,以超高密度细胞培养和抗原表达为主题,从实际生产工业案例出发分别为参会人员介绍了超高密度细胞培养、高抗原表达以及宿主细胞DNA残留等研发技术工艺。


在分组讨论活动中,大会邀请了北京民海生物总经理郑海发作为分组讨论主持人,与厦门万泰CEO高永忠、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中心执行主任金侠、上海泽润生物CEO史力、Panacea Biotec.生物制药部首席执行官Rajinder Kumar Suri就未来疫苗研发的趋势进行小组讨论。分别就影响疫苗发展趋势的因素、人用疫苗近年来的趋势、在疫苗的制剂和佐剂的研究问题以及治疗性疫苗的新进展问题作出相应讨论。


会议还邀请了大北农动物医学研究中心总经理赵亚荣作为分组讨论主持人,与硕腾兽用医药开发执行董事Christophe Derozier、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总经理王永胜、瑞普生物副总裁梁武、中牧股份副董事长胡启毅就动物疫苗产业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进行小组讨论。分别就疫苗行业新常态特征、中国兽用疫苗审批的关键点、中国企业如何快速国际化、产学研如何结合等问题作出相应讨论。
本次会议将持续两天,吸引参会人员共约280人,分别从全球及中国疫苗产业发展新趋势、高效的生产策略及上下游生产工艺技术、人用疫苗开发、兽用疫苗开发、疫苗给药技术/佐剂及制剂开发等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疫苗行业专家,以及企业高管为市场销售、科研人员等疫苗行业从业者现身说法。

记者/张程捷 摄影/魏照寰


↓↓↓获得更多信息,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