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项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在这一年吃下了19.6公斤的糖,相当于每天吃50克。与30年前相比,中国人的糖摄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很多吃着无味、酸的、咸的食物里,都可能有大量“隐形糖”存在。 嗜糖危害大:长期高糖饮食寿命或短10~20年! 糖的诱惑难以抵挡,但吃得过量无益健康。有调查表明,长期高糖饮食者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短10~20年,吃糖的危害远超人们想象。 使胆固醇紊乱:过量的糖分不仅刺激肝脏产生坏胆固醇,还会抑制身体对坏胆固醇的代谢能力。 癌症风险加大:有研究发现,血糖高的人,更容易患上肝癌、乳腺癌等。 诱发心脏病:糖会导致人体内尿酸等升高,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从而导致心脏病、中风风险增加。 招来糖尿病: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只要多摄入由糖分转化而来的热量150卡,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高出1.1%。 引发头痛:吃糖过多时,身体需要快速反应来应对,血糖水平会突然到达峰值,随后又陷入低谷,这种变化可能引发头痛。 患上脂肪肝:过多摄糖会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长期高糖饮食,会导致脂肪聚集在肝脏周围。 损害记忆:吃糖不仅会损伤大脑的物理结构,也会损伤它的功能,吃糖过多可能会导致患上认知障碍症。 导致早亡:研究显示,一天总热量超过21%来自添加糖的人,与添加糖不到总热量10%的人相比,因心脏疾病死亡的风险多了1倍。 食物中的“隐形糖” 一份红烧肉藏着50克糖 大部分“隐形糖”都藏在加工食品和餐馆做的菜里。 加工食品里的糖:雪饼、鲜贝、虾条等膨化食品,吃起来虽是咸的,但里面含有大量淀粉,不含任何能抑制血糖上升的膳食纤维。核桃粉和芝麻糊中,厂家会加入淀粉糊精等添加剂,其中的淀粉进入体内,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糖还要快。 蔬菜里的糖:土豆、芋头等高淀粉蔬菜中含糖量也不少。有研究指出,这些食物中的淀粉食入后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和吃白糖没什么分别。 菜品里的糖:餐饮业里有句行内话叫“糖调百味”。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九转大肠甚至要加50—60克,最高的是无锡排骨,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水果里的糖:吃水果虽然健康,但其中的糖分也不容忽视。别看西瓜吃起来甜,其含糖量仅为4.2%;猕猴桃吃起来较酸,含糖量却是10%。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还有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而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水果,含糖量超过了14%。 “无糖食品”里的糖:哪怕是市面上广为流行的“无糖食品”,其中添加的木糖醇对血糖的影响虽然小于白糖,每克也会产生2.4千卡的能量,比葡萄糖每克产生4千卡的能量只低一点。因为木糖醇的价格远远高于白糖,不少“无糖食品”中甚至同时添加木糖醇和白糖。 秘籍:学会看标签才能远离糖 远离“隐形糖”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少加工食品里,厂家都不公布其中的糖含量,教大家几招揪出“隐形糖”的方法:
本期监制/宣明栋 主编/熊江萍 编辑/娄越巍、江永韬 觉得对家人有用,请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