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印象

 昵称22434031 2015-03-25

1

 

    来到宁波,天一阁是一定要去的。

    去到天一阁,实际上看到的就是一群建筑以及一些当年藏书的摆设。真正的藏书,我等凡人就不要企及了,据出租车司机海侃,要看到天一阁真正的藏书,需要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教育厅等最少四个单位的公章。我等小文人,这四个公章自然是一个也难以弄来的。

    但作为对江南建筑和一个书香门第的基本了解,去天一阁走走却很有必要。

    天一阁的文章却是没得做了。当年,大文人余秋雨先生的一篇《风雨天一阁》已经将所有的故事讲完。谁要再去讲关于天一阁藏书的那些故事,要么拾余牙慧,要么无病呻吟,实在是没有意思的了。

  但天一阁的存在,显示了宁波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我在宁波的街头看到,一些显眼的地方标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宣传口号,后来上网一查,方知这正是宁波的城市口号。天一阁,真是宁波的一根标杆。

  一座城市有这么一根标杆,实在是这座城市的幸运。天一阁散发的书香,让宁波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文化味。

  

2

 

  初看宁波,没有想象中的大气。作为一座副省级的城市,又是国家最早开放的计划单列市,很难看到深圳那样的高楼大厦和宽阔的街道。又加上宁波正在建地铁,主要道路都被开挖,整座城市如同一个大工地,更见不到那种大气恢宏。但是,宁波耐看。转的时间多了,我发现,宁波的规划还是很符合实际的。街道不是特别地宽,却也基本够用,即便修地铁,到处封路,也并不特别堵车。在一些老城区,街道就更窄了,而且,窄窄的街道上还有停车位,但照样能够让车辆保持畅通。这让我惊奇且不解。后来多次打的仔细观察,发现市民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自觉地按照规矩行车,有情况也能礼让,当然,交警执法也非常严格,因而运行有序。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方便。这种严格执法和市民的自觉意识,正是一座城市最为宝贵的品质之一。

  杂乱却有序,这是我的一个深刻印象。摩托车在宁波早就禁止了,很多市民选择了电动车。电动车是城市里最有争议的车,很多城市从一开始就是禁止的,宁波却完全开放。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在城市的街道上混驰,足以叫人捏把汗,但是,宁波的街头,这些电动车来往穿梭,却井然有序。更为可贵的是,宁波在给电动车和自行车辟出专道的同时,还在每一个红绿灯口专门设有给等候红灯的车辆遮风挡雨的棚子,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看似一件小事,对市民来说,却是大大的方便了。我所在的城市佛山,现在正在开始限摩,能不能也为自行车一族作些这样的考虑呢?

  宁波耐看,还有一个因素。坐车经过一些街道时,我们发现,街道两边的风景很美,有时候是绿化,有时候是一些人工湖或者小河汊,建筑物离马路有一定距离。就这么一点距离,让人觉得这样的城市很从容,很舒适。坐车经过的时候,不会硬硬地感觉是在水泥森林里穿行。城市的任何一种设计,体现的都应该有一种人文关怀。有的城市,表面一看,花花绿绿的,似乎挺为人着想,但认真一想,又会觉得没什么。宁波则相反,表面看没什么,细一想觉得特别用心。这种用心不动声色却意味深长。

    宁波,就像是一个很有水平但却低调的人。这种人叫“实在”。

 

3

 

    宁波当是个大城市。气势恢弘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宁波通往舟山的跨海大桥可以作为标志。从宁波到杭州,横跨大海36公里的卧波长虹,那是一种怎样的大手笔!宁波通往舟山的跨海大桥更是将舟山群岛沿途的岛屿连成了一片,蔚为壮观。那天从舟山返回宁波,正是黄昏时候,夕阳下的大桥雄姿英发,海面上渔帆点点醉人,让人顿生豪情雅兴。我诗兴大发,即口吟出几句打油诗发上微博:远望舟山群岛,近看渔舟晚唱,夕阳高悬天际,大海烟波浩渺,一桥飞越海面,舞出海上彩练……

    仅仅以大气来形容跨海大桥,我以为还是不够的。当以震撼视之。

    宁波无疑是个大城市。天一广场周围的商业元素可以为证。那里聚集了很多国内外的大品牌,大品牌的宣传橱窗让人眼前一亮。这是门面,也是一个城市消费实力的展现。达不到一定的消费水平,是不可能吸引那么多的大品牌入驻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在一个大商场里,某品牌的内衣要几十万元一套,一双拖鞋要十几万。我咋舌,问,有人买吗?司机说,当然!没人买人家摆那干嘛?

    时值宁波购物节。在“天下美食汇天一”的活动现场——天一广场上,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几十个特色美食摊档。浙江的、广东的、湖南的、内蒙古的、香港的、台湾的、加拿大的、泰国的……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给。成千上万的市民在广场上美美地享受。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怎么可以聚集起这么多的珍馐佳肴?

    在宁波期间,参观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属下的中国宁波网,大开了眼界。报业业务的大气本文就不说了,只说在参观时,见到设在办公大楼内部的开放的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上,员工们正在挥汗如雨,对参观的团队视而不见。那份潇洒自如,叫人一声赞叹!

    这份潇洒,与城市文化有关系么?没有关系么?

 

4

 

    宁波是一座低碳的城市。中国的大城市,都有“夜上海”、“夜广州”等等令人骄傲的别称。一旦夜幕降临,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分外炫目。宁波又不同。即便在跨江跨海的大桥上,灯火也亮得不多,而且显得昏黄。宁波有一个著名的老外滩,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口汇流之地,1844年就开埠了, 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如今的老外滩,透出浓郁的现代意味,是一个集吃、住、玩、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时尚消费中心。一到宁波,宁波的朋友就推荐了这个好地方。宁波的朋友还特别介绍,那里灯火辉煌,外景十分漂亮,绝对值得一往。我们就兴冲冲地去了。果然发现一片以西式风格为主的建筑群,酒吧和西餐厅林立,人却不是很多,十分适合休闲。因为近海,江边的空气中明显带有咸味。在临江的一个西餐厅里,我们一行三人选了个能够看到江景的靠窗的座位花了600大元小资了一回,兴致勃勃。可惜,江景并没有想象中的漂亮,因为没灯。横跨江上的大桥上除了稀稀拉拉的几盏路灯外,再没有任何装饰灯,江对面的建筑黑乎乎一片,要启用高感光度才能拍下一个模糊的影子,大大影响了我的摄影兴致。老外滩如此,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天一广场灯火辉煌外,基本上就是满足照明的需要而已,很少景观灯。公园里、街道上都是如此。据宁波的朋友介绍,宁波的电力供应一直偏紧,所以就尽量节约了。我问,宁波的治安怎么样?朋友说,宁波的治安算是比较好的。我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既省了电,又能保证治安良好,如此低碳生活,有何不好?

 

5

 

    打的被拼车,也是宁波的一大特色。宁波的出租车特别难打,每次都要等上好长时间。遇到上下班高峰期,等个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属家常便饭。更加令人惊奇的是,有时候你坐上出租车的时候,你会发现,车上除司机外,还另外有人。一开始,我以为是接班的司机或者司机的朋友,后来打车多了,才知道不是,那人同我一样也是乘客。原来,宁波的出租车有顺路捎客的习惯,只要是同一个方向的,司机就来个拼车,赚取双倍路费。有次,我从南站打车回中山饭店,沿途竟上了两趟客!宁波的出租车起步价十元,这样一来,司机一趟行程就赚了三十多元,多赚了二十元。这样的搭客方式,我在多年的出差经历中,还是第一次遇到,可谓绝无仅有。同时令人惊奇的是,乘客基本上都习以为常并无怨言。我想,这一方面体现出了宁波人的灵活、宽容、务实,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出租车数量偏少有关。车太少,等车的时间足够长,委屈一下(似乎也不算太委屈)共乘,总比站在街头吃灰尘要好点吧。如果数量够多,乘客可选择的余地大,很多人恐怕就不会同意拼车了。我问过出租车司机,一个月的净收入有五六千元,这是高于佛山等地出租车司机的收入的,这应该与起步价高以及拼车等因素都有关吧。

 

6

 

    宁波人时间观念应该特别强。刚到宁波那天,挺累的,就休息了一会。等到中午一点钟,觉得有点饿了,就出去吃中午饭。因为不熟悉,在街上逛了一下就到一点半左右了。走到一个餐馆前,老板娘正站在门口呢,就问:有什么好吃的?老板娘笑呵呵地回答:不好意思,厨师下班了,没得吃的了。我和同伴惊奇不已——这要在广东的话,怎么可能呢?又到一家餐馆,人家连笑容都没有了,直接就说下班了。我们大发感慨:宁波人真是牛啊!后来就不敢找餐馆了,找到一家奉化牛肉面馆,小心翼翼地问,还有吃的吗?已经将店面收拾好了的女老板面如寒霜,老大不高兴,很不情愿地嘟哝一句:没什么吃的了,就牛肉面了。这个时候的我们哪里还敢挑三拣四,一迭连声地说好,就牛肉面。女老板接着又来一句:十元钱一碗!我们心里打了一下鼓:能吃完吗?但也不敢说太多,怕女老板变卦不给我们做了。没想到的是,女老板端上来的那碗面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以至于吃完之后,小马这个平时吃得不多的小女孩还疑惑地问我:要不要打包一份,不然等会回去饿了怎么办?我说算了,挺一下就过了,实在挺不住再想办法,吃一碗粉还打个包那算怎么回事啊。回到宾馆问服务员,宁波的牛肉面多少钱一份啊?服务员说,一般就五元,多也就八元吧。我和小马对望了一眼:难道晚了一点出去吃东西也要收得贵一点吗?

    当然,这是插曲。我举此例,真正想说明的不是那碗牛肉面真有多贵,也不是为了说明宁波人宰外地人(实际上或许人家本来就是10元的呢?),而是想说明宁波人的牛气和自信:即便是开一小店的,我也有我的作息时间,到了时间,大爷我就不伺候您了!

 

7

 

    宁波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

    普陀山就不用说了,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惟一坐落海上的佛教胜地,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融汇一起,成了名扬中外的“海天佛国”。那里的香火之旺是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的。我就不明白,在一片远离大陆的大海上,到底是哪位高人发现了那座风水宝岛?就那么一座孤悬海外的岛,只因佛教落地开花,就让清朝的皇帝和大臣、今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宾朋、黎民百姓不远千里万里地蜂拥而至,实在让人惊叹!我就没搞明白,当年,没有汽车、没有桥梁,当然更没有飞机,那位高人是怎样发现这座宝岛的? 难道是坐着一条小渔船一座岛一座岛地巡游过去吗?

    这恐怕永远是个谜了。或许,只能用“缘分”来解释。但无论如何,普陀山,作为宁波的一张重要名片,早已经蜚声海内外。

    除普陀山外,宁波还有另一个5A级的风景区——雪窦山风景旅游区。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都是一流的。或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雪窦山这个景区,但如果说出一个人名来,可能就恍然大悟了。这个人是蒋介石。蒋介石的故乡溪口镇就在雪窦山下。雪窦山上,还有蒋介石亲自建造的别墅“妙高台”,是休养和观景的绝佳处。1949年,蒋介石在妙高台上最后凝望了一眼大陆之后,跑到了台湾,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雪窦山下的“蒋氏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我没有想到的是,妙高台不算,“蒋氏故居”竟然还有三处,一是一栋建在武山上的大别墅“文昌阁”,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回乡居住和接见重要幕僚的地方,汪精卫、李宗仁等人都在那里住过。还有就是真正的故居“丰镐房”,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建筑布局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堂格局。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墨柱赭壁,富丽堂皇。前厅及左右还有三个花园。厅堂廊庑内布满雕刻彩画。再有就是蒋介石的出生地“玉泰盐铺”了,这是蒋介石祖父、父亲开设的盐铺,蒋介石即出生在这里,原来的建筑已经毁于战火,现存建筑系1946年所建。此外,还有一栋小洋房,为西式两层楼房,临剡溪、倚武山,为1930年所建,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后,与妻子蒋方良就住在这里。

    “蒋氏故居”的规模之大让人惊叹不已。蒋介石真是一个会享受的人,在大陆的日子里,他一直都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可是,打仗归打仗,建房归建房,他一点也没耽误。仅在山上和山下就各建了一栋别墅,还在1946年将他的出生地重建,并亲笔题字“玉泰盐铺”,不说劳民伤财,就这份“雅兴”,也足以让人“叹服 ”。

    把“蒋氏故居”也说成是宁波的一张名片似乎不妥,也未必符合实际,但是,来到宁波的人,只要脱得开身,多半要到溪口去看一看,却也是不争的了。

 

8

 

    宁波,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座适合居住的城市,一座适合游玩的城市,一座实在的城市,一座自信的城市,一座大气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让很多人喜欢。如我。

 

 

                                                  2010920日,星期二完稿

                                                  2011421日,星期四订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