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症让孩子傻傻的大惊小怪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见怪不怪与强迫症 付出和得到

 青衣问道 2015-03-26
 



 




焦虑症让孩子傻傻的 大惊小怪




  降低孩子的焦虑“指数”

  面对焦虑症孩子,父母家人要反思:在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给了他过多的压力刺激?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严重的需要药物治疗。

  1、父母率先甩掉忧虑

  父母的敏感、多虑、缺乏自信等一些焦虑人格的表现,常常可以在孩子身上反应出来。所以,父母对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面对孩子的焦虑表现,父母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自信、果断,避免大惊小怪;将内心的焦虑彻底甩掉或克制自己,在孩子面前不显露出蛛丝马迹。因为,此时父母脸上流露出哪怕一点点的焦虑,对孩子来说都无异于雪上加霜。当孩子被焦虑困扰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支持,看到父母对此的“无所谓”态度,希望爸爸妈妈轻松地和自己一起积极寻找应对策略。这会逐渐淡化孩子对焦虑的感受。

  2、压力只需一点点

  雪儿曾经是叔叔阿姨公认的小精灵:1岁半能说简单的儿歌、2岁多开始背唐诗、3岁多学外语、4岁弹钢琴画画跳舞、5岁又学了游泳。雪儿的时间表总是排得“严丝合缝”,如果哪个环节不慎“超时”,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眼巴巴地看着小朋友在外面疯玩,雪儿一脸地羡慕:“我什么时候才能玩一会儿呀?我真的太想玩了!”她得到的是爸爸冷冰冰的回答:“赶紧把琴弹好了、画画好了、英语儿歌背熟了……否则,像你这么磨磨蹭蹭的,就什么也不能玩!”在期盼和压抑中备受煎熬,雪儿的脾气逐渐“升级”。如今,7岁的她一提起写作业,就控制不住地发火,并且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对待像雪儿这样的孩子,比较好的办法是每天给她足够的玩的时间,让她彻底放松。借助身边的一些事物,启发她思考,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个“动力”,雪儿对学习的焦虑情绪会慢慢缓解。同时,为孩子制定学习标准,应遵循“兴趣第一、量力而行”的原则。年龄、智能水平是不可忽略的依据,可以高出其实际能力一点点,让她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看到可喜的成果和自身的潜力,明白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更好;不苛求、更不能让孩子头脑中牢牢绷紧“第一、最好”这根弦。如果父母为了“赶进度”逼孩子,或孩子急大人也急,孩子的焦虑症状就会恶化。

  3、家庭和睦

  焦虑症孩子时时担惊受怕,内心敏感、容易受伤,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因而特别需要一个温馨、和睦、踏实、能给他安全感的家,父母的体贴、呵护、安慰和精神上的引领,能有效地降低孩子的焦虑指数。所以,夫妻不论有多大的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更不能吵闹,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刺激孩子。

  4、鼓励孩子

  当孩子做错了事或情绪不稳时,告诉他“没关系”、“大胆些”、“不要怕”、“再试一次”、“爸爸妈妈相信你”之类的话,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可能会走出焦虑,建立起自信,学会应对困难,并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5、耐心地倾听孩子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孩子在父母面前不设防,自觉自愿地吐露内心的忧虑。在听孩子述说时,爸爸妈妈对他所说的内容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对其痛苦适当地表示同情,这有助于孩子将心里的压力释放出来,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控制不安全感的袭击。

  6、多给孩子机会

  比如在小朋友面前讲故事总是卡壳,父母就可以每天设定10分钟的“讲故事时间”,全家人当听众,讲完之后给孩子鼓掌;也可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来,开个故事会或小型party,为孩子创造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可能。

  7、药物是个好帮手

  患有严重焦虑症的孩子不能回避药物治疗。通常,安定类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效果比较好。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剂量服用。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见怪不怪与强迫症

苗国栋

我们中国人常用“少见多怪”或“大惊小怪”来批评有些人对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事情表现出过度反应的行为,其实,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特别是强迫思维形成过程以及相应的焦虑反应何尝不是患者的少见多怪和大惊小怪引起的呢?

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维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强迫思维,在其最初出现时都是偶然闯入患者脑海中,只是因为患者认为这种情况对其而言太意外了、太可怖了、太过分了,于是产生了对这种现象的焦虑反应,并开始试图压制、阻止、抵抗这些强迫思维。例如常见的强迫怀疑,即患者担心自己在从事某一活动时可能因为疏忽而可能造成该活动的完整性未达到预期的要求,如锁门没有保证锁牢、钱包没有装好、电器开关没有断开等,患者突然联想到这种疏忽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为此不寒而栗,于是开始通过细致而重复的核查来避免可能出现的疏忽。由于反复的核查可以将这种风险降低,也相应地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反应,患者逐渐习惯于以这样的核查方式解除由强迫怀疑诱发的焦虑,进而发展为典型的仪式化核查行为(即强迫行为)。另外如强迫表象也是如此,患者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某一恐怖性场景的画面,患者开始时是为自己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的场景内容而害怕,进而却会为为何自己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场景而害怕。为了减轻这种恐惧感,患者竭力对抗、压抑和防止这样的表象再次出现,尝试用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事物、主动唤起脑海中另外内容的表象而减少可怕场景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这样就形成了针对强迫表象的强迫行为。

其实,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过这样的强迫思维现象,但并非所有的人对这样的现象或体验都出现过度的反应。那些没有出现过度反应的人,可能是因为出现这种体验时恰恰有另外的新鲜事物吸引了其注意力而忽略了这种可能成为强迫症状的现象,当然更有可能是童年期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认知模式,对这些转瞬即逝的体验不以为意。而那些后来发展为强迫症患者的人,则可能因为在其幼年期和童年早期的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不良认知模式教育的影响下,对主观体验特别是异常体验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对其他外部世界事物的关注程度,以致在他们出现强迫思维体验时,过分关注这种转瞬即逝的心理活动,甚至会以为只有自己才出现这样的现象,而且在相应焦虑的催化下,其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导致他们这样的现象和体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患者实施对抗强迫思维引起焦虑的强迫行为的频率也相应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正是患者对这类现象的所谓“少见多怪”或“大惊小怪”的见识和态度导致了其强迫症状的形成、发展。

当然,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患病青少年或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不足和对主观世界过度关注以及安全感不充分是强迫症状形成并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强迫症患者患病前的经历而言,不少人都是兴趣相对欠缺的,例如对学习书本知识兴趣强烈或动力充足,或对功能不断更新升级的电子产品兴趣十足,但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却往往视而不见,缺乏足够深刻的兴趣。这或许是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可能是童年期与大自然缺乏足够亲密的接触,导致了这种倾向。另外,不少强迫症患者在童年期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训练,例如父母对子女往往采取过度关注、过度限制自由以及过度保护的教育模式,也使得这些人在童年期没有经历足够多的独立探索机会,不能正确评判风险与安全的程度,形成了高估风险的认知模式,以至于对某些微不足道的异常现象产生过度的反应。

强迫症患者的认知模式还往往反映出某种固执和固守偏见的倾向,其基本特征就是所谓的“自以为是”,即以自己独有但并非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判断和处理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有关的问题。例如,有沾染不洁物恐惧强迫思维的患者对其所恐惧接触的物品是否真的“脏”并非通过合理的方式如用显微镜观察等验证,而是主观认定它是“脏的”。同样,这些患者通过强迫洗涤清洁“被玷污”的身体也并不是以合理的方式来确定是否足够洁净,而是以自我认定的标准——洗涤时间、次数或洗涤过程的完整性来确定的。再如有强迫怀疑性质强迫思维的患者怀疑家中电源开关未关闭,其对电源开关是否关闭的担心也并非以自己惯常行为方式以及他人提供的证实信息为标准,而是以自己当时对自己的感觉信息为判断标准——我认为自己并未关闭电源。同样,患者核查过程也并非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电流为标准,而是以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如反复开关的次数等来确认自己的操作万无一失。这种所谓“自以为是”的认知倾向在以超价观念为核心症状的强迫症患者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例如,有的患者认为自己的说出的某一句不吉利的言语就真的会发生那样的灾难性结果,并为此重复说若干次相反的言语或重复若干次某种“禳灾”仪式来抵消发生这种结局的风险。其所谓的不吉利言语与发生灾难的风险并无任何实际联系,但患者坚信情况一定会如此;患者实施的“禳灾”仪式也不会有任何实际效应,但患者也坚信这种行为有相应的效果。

治疗强迫症的方法中包括了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其中,行为治疗的关键措施包括两个环节,其一是暴露,即让患者重复面对可能出现强迫思维的情境或接触诱发其出现强迫思维的事物,让患者不断重复体验强迫思维诱发的焦虑或不适。其二是反应防止,即让患者在出现因强迫思维诱发的焦虑时禁止患者实施其习以为常用以减轻焦虑的强迫行为。通俗地说,暴露就是“让患者做他最不想做的事情”,反应防止就是“不让患者做他最想做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这种治疗方法,简单而通俗的说法就是让患者的少见多怪、大惊小怪的反应模式逐渐消退,而对原来过分关注的强迫思维变得“见怪不怪”,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别对攻击行为大惊小怪


  孩子们在探索周围和远处新东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危险、未知的对抗以及新的社会关系,他可以从中受益匪浅。这里有五种行为模式、五种针对对抗的反应行为:攻击性反应(积极进取),逃避(逃跑),恐惧(躲藏),社会规范行为(寻求帮助),放弃(屈服)。

  我们的身体很熟悉这五种行为方式,并把它们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

  当孩子快速地东张西望时,我们把它作为寻求帮助的信号。

  把一样东西扔开表示逃避:我不要!

  而在攻击性行为中,孩子执著于实现自己的愿望。

  |孩子的对抗意味着什么

  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行为很熟悉:孩子把自己藏起来,尝试着以此去解决问题或避开对抗。孩子把自己藏起来而让父母找不到他们,这对父母几乎是一种创伤。

  孩子因为害怕对抗而耸起肩膀,他的消极抵抗还体现在耸肩造成的脖子和背部肌肉僵硬。

  孩子面对问题时,也像成年人一样全身挺直,他抬起头,眼睛直视“对手”并试图表明,自己要什么或者不要什么。

  如果孩子屈服了或者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对抗,他会把头偏向一边,露出脖子,仿佛在说:你可以咬我,我不会反抗的。同时这也是信任的表示:我相信你不会咬我的!所以我把脖子露出来!他抬起睁得大大的眼睛,以这种方式向进攻者宣布:你不会咬我,因为我非常确定你不会对我做什么。一个肩膀略微抬起,脑袋稍稍倾向一边,这构成了一个画面,我们常常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这表示:我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我想和你交流一下!

  在孩子身上发生这种行为被称为胆怯。孩子一方面不想别人对他做什么,另一方面又尝试着要与人交流。明显的羞涩以及我们这里所描述的信号,并不是一种拒绝,不是拒绝交流的标志,恰恰相反,是在为接受将要进行的交流做准备。而生理上的信号却始终如一,他们缩着身子,稚嫩的脸上睁着大大的眼睛向外张望。

  这种羞涩或者胆怯和一种天生的恐惧有关,也就是害怕陌生人,以及周围那些与自己的照料人不同的人。最初,当父亲剃光胡子后,儿童会认为那个长满胡子的男人一下子不见了。好似来了一个陌生人,家里的节律也变了,让人不习惯了。孩子最初的反应是合乎天性的,他跑开,或者把自己藏到母亲的背后,他只敢睁大眼睛远远地观察,这个陌生人是不是会威胁到他,还是可以和他和平相处。一般而言,孩子在观察的时候,头略微歪着。而如果孩子把头摆正,则表达了他对某个目标有兴趣。这个动作只是给人以目的明确的印象。











帮助孩子提高挫折抵抗力


  近期有很多家长咨询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其中家长反映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没有意志力,挫折抵抗力差。

  情商训练师提醒:孩子的较强挫折抵抗力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锻炼出来的。

  孩子为什么挫折抵抗力弱?

  缺乏“挫折抵抗力”的孩子往往会把他们遇到的挫折或者失败归结为一些看来“无法改变的原因”:“我太笨,我就是学不会数字”;或者“普遍的原因”:“我做不好这个,我什么也做不好”;或者是“自责的原因”:“我在新的幼儿园里找不到朋友,因为没有人喜欢我。”……而“挫折抵抗力”强的孩子看问题的方式就截然相反,在他们心目中,挫折只是暂时的,而且并不一定是自己的错。

  如何增强孩子的挫折抵抗力?

  1、给孩子一个遭遇挫折的机会

  如果父母永远都将孩子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帮他挡住伤害与失败,那他就永远也学不会如何在打击到来时独自承受。所以,请父母一定要稍稍克制“想帮他一把”的冲动,给孩子一个了解挫折的机会。比如说:春游的时候,妈妈和三岁的女儿一起走在狭窄的山道上。山路坑坑洼洼,对一个孩子来说很难应付。但妈妈并没有马上拉起孩子的手,而是任由她跌跌撞撞地走了一会儿,甚至看着她差一点被小石子绊倒。这就是一个聪明的母亲,她懂得如何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

  大一点的孩子有时会主动拒绝尝试新的或者是他们认为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确定的目标只是“试一试”而不是“成功”,那孩子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8岁的朋朋起初很害怕参加学校的钢琴比赛,但是妈妈告诉他:“你不一定非要得名次,我们只是去学习如何在有很多很多观众的时候演奏。”最后朋朋高兴地去比赛了,而且成绩还很好。聪明家长的技巧就在于:即便是一次失败的努力,也让孩子觉得从中有所收获。

  2、避免空洞的夸奖

  不要小看孩子们的判断和思维能力。你可以对孩子说一百遍“你的画是最棒的”,或者告诉他:“你做什么事都做得最好”,但实际上即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能知道自己到底什么真的做得好,什么不行。

  5岁的牛牛很不开心,因为他自己用积木搭的高楼又一次轰然坍塌了,而8岁的表姐却每次都能搭得又高又稳。牛牛的爸爸安慰他:“你搭的高楼挺好的。”看牛牛还是高兴不起来,爸爸又说:“要不然,爸爸给你搭一个吧。保管比姐姐的好。”牛牛的爸爸错了,他的这种安慰的方式其实起不到什么效果。他应该对儿子说的不是勉强的表扬,而是应该告诉他:“姐姐搭得好是因为她比你大三岁呢。她在只有你那么大的时候,也不会搭高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