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造像的艺术特色

 RK588 2015-03-26
2014-11-09 武汉长春观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兴盛于汉晋之际。

早期道教并无神像,祭祀时仅供神主。道教供奉神像约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佛教“以像设教”影响的结果。唐释法淋《辩证论》引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作形象,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据有关记载:道教造像的创始者为南朝道士陆修静、宋文明,内容为三清、真人、仙宫、玉女等。<隋书·经籍志》也说:北魏太武帝召道士寇谦之“于代都东南起坛宇,……刻天尊及诸仙之像而供养焉。”这是正史中关于道教造像的最早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造像受佛教影响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身后有背光,双手合十等,有时道教神像和佛像还同设一处,如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所造佛、道像就是如此,若不是衣着有别,着实让人难以分辨。这个时期,道教造像保存下来的不多,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北齐隆化元年(公元576年)“王洛子造像”,以及现已流落国外的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老君石雕像为其代表。如老君石雕像,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手倚几,右手握羽扇,头戴道冠,“面如古月”,美髯垂胸,道貌岸然;头后有圆形头光,两侧各立一着道服抱笏的待者,造型及排列都是佛教造像的模式。南北朝时,道教已有开凿石窟的,如甘肃泾川王母宫石窟,即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共有神像100余躯。

隋代,统治者对道教造像实行保护政策,据《隋书》载:隋文帝于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下诏说:“佛法深妙,道教虚融,咸降大慈,济度群品,凡在含识,皆蒙覆护。……敢有毁坏,盗偷佛及天尊像……以不道论。沙门坏佛像,道士坏天尊者,以恶逆论。”因此,隋代道教造像,成果颇丰,总数达万余躯。今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石雕张陵天师像,绵阳西山观石雕老君、天尊、男女供养人像,均为隋代道教造像的代表作。如张天师像,庞目广额,朱顶绿睛,威严肃穆,凝视远方,艺术处理非常成功。但隋朝道教造像在造型上仍较多模拟佛教,缺乏独创性,当时的一些道教造像,如果没有道冠、美髯、羽扇等饰物,是很难与佛像区别的。这个时期,道教还有一些铜铸小型神像,也是仿照佛教鎏金铜像式样制作,通常是天尊坐(或立)于四足方形座上,背有莲花瓣形举身光,要不是服饰有别,其与流行于南北朝的小型鎏金铜佛像是一模一样的。

唐代,皇室尊崇道教,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文宗、武宗均支持建道观,造神像,道教神像的塑造、雕琢,盛极一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珍品。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的玉雕老君像,北京白云观的玉雕玄元皇帝老君像,四川青城山石雕三皇像等,都很有特色。如陕西省博物馆所藏老君像,造于唐天宝年间,原存华清宫朝元阁老君殿,像高1.93米,身着道服,腰束帛带,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相貌丰颐温厚,仪态肃穆恢宏,技法精当洗练。有唐一代,道教造像开始寻找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走出宫观祭坛,着意于石窟和摩崖造像,创作出许多精品,尤以四川绵阳、剑阁、安岳道教造像最为突出。如绵阳玉女泉石壁的道教石刻,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较好,为全国罕见。主龛中镌刻的老君坐莲台像;老君束发,足穿道靴,身着道袍,面露笑容,神态自若,艺术家对创作对象的把握和表现十分准确。又如,安岳黄桷玄妙观前一块巨石,共刻了50余龛、1000多尊神像,其开刻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花了19年时间才竣工,是盛唐时期道教造像佳作:主龛中的三清真人像,庄严肃穆,古朴持重;其余武士像,头戴铁盔,身披金甲,下著战袍,腰间束带,抱剑持叉,威风凛凛;还有吹笛、歌舞的乐伎和各种姿态的飞天,也都气韵生动,优美动人。

此外,在一些唐代佛教盛地亦有道教造像,如龙门石窟,曾有人于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在双窑外壁“敬造天尊一铺”,在珍珠泉以上接近山顶处,有“三皇洞”,安放着三皇石雕像。

五代十国时期,雕塑和铸造道教神像亦不少,据史书载,仅道士王昶(闽人)在三清台铸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神像,就用去黄金数千斤,耗资巨万。可惜由于人为和自然的毁损,我们今天已无法亲睹这些神像的面貌了。

宋朝是道教造像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道教宫观的建造与神像制作,盛极一时。天下名山,包括“洞天福地”,大都建造了宫观,塑有神像。据文献记载,仅由皇室修建的宫观,就有上清太平宫、玉清昭应宫、天庆观、太极观等十余处。宋代泥塑彩绘道教神像,最优秀的莫过于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晋祠位于太原西南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内有塑像45尊。主像圣母坐于殿中木制神龛内的凤头椅上,凤冠霞帔,神态端庄,一派皇后的尊严与富贵气象。龛外两侧分别42个侍从,其中33个宫廷侍女的塑造最为精彩:他们有的执扫,有的掌印,还有的拿着脂粉和面巾,造形生动、自然,充分表现了不同年龄、身材侍女的姿态、面貌、神情,透过神像,仿佛可推测出她们的身世、家境、阅历及地位。如有一侍女,手握绣巾,头略低而微斜,比例适中,胖瘦得当,美而多姿,活泼多情,在娇柔中故作羞态,女性感强。此外,福建泉州北郊清原山巨型石刻老君坐像,系整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高5.1米,厚7.2米,宽7.3米,老君盘腿曲膝而坐,右手倚几,左手抚膝,两眼远眺,双耳垂肩,长髯飞动,雕琢技法高妙,准确地将太上老君那种慈祥安乐,高风绝尘,洞达深渺表现了出来,是不可多得的道教雕塑艺术品。

同时,道教石窟和摩崖造像,已自成体系,成就显著,又以四川大足更为系统和完整。大足石刻闻名中外,堪称中国石刻艺术宝库,其中主要造像有三清、三皇、玉皇、炳灵、东岳、紫微、斗姆等,集中分布在南山、石门山、石篆山、舒成岩、北山等处。如南山玉皇观三清龛、圣母龛、玄武龛中的圆雕、半圆雕、浮雕神像达233躯,多为宋代所造,是现存道教石窟中造像最多的。这些雕像,刀法强硬有力,线条干净简练,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金元时期,全真派在北方兴起,建造宫观,雕塑神像更加系统。在刘元、阿尼哥(尼泊尔人)等一大批雕塑艺术家的努力下,创制了不少道教造像精品,如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元代所塑三清、张天师、三皇、玄真子、披云子和北七真石像,雕工圆熟,衣着庄重,形貌古朴,且大都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国道教雕塑史的珍贵资料。又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神龛后屏背面吕洞宾及弟子壁塑,整体结构、造形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衣带处理,塑出了飞动感,有飘飘欲仙的气氛。此外,山西晋城县玉皇庙西配殿彩塑二十八星宿神,执司不同,性格各异:有的温文典雅,有的潇洒庄重,有的情绪激昂,艺术大师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清时期,道教造像今存实物最多,分布亦最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以泥塑、铜铸、铁铸和木雕等为主,较为突出的有陕西蓝田水陆庵明代十二神王和道教故事壁塑;山西汾阳太符观明代泥塑玉女像;北京白云观灵官殿明代木雕灵官像;四川梓潼文昌宫明代铁铸像;湖北武当山金殿明代铜铸真武大帝像;四川安岳毗卢洞清代玉皇龛等。这些神像,造型简练明快,圆浑生动,如四川梓潼文昌宫十尊铁铸像,最大的文昌像高近5米、重约30吨,其余神像高均约2米,重约5吨,这些神像,面形丰满,体态匀称,彩饰金身,工艺精湛。

道教造型艺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有重要的鉴赏意义和借鉴作用,值得我们珍视。

(作者:纳光舜 本文原载《中国道教》 1998年第2期,第50~5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