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唯一的道教石窟-太原龙山石窟百年沧桑

 hdzyf 2017-07-05

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区南20公里的龙山东巅,原古昊天观的所在地。这里西接天龙山,南连晋祠,北与太山和蒙山毗邻。山上松柏苍郁,环境清幽,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是一处绝佳的清修之地。早在北齐时期,高僧在龙山创建童子寺,依山而建有巨型石佛,如今遗址尚在。寺前有一座北齐时代的石质燃灯塔,是我国最古老者。游览龙山,可沿石阶步行而上,亦可驱车直至山巅。

 

龙山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石窟,共九窟,开凿于唐元明三朝。其中,三天大法师龛、玄真龛开凿于唐;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披云子龛、七真龛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1239),由全真教宋德芳(道号披云子)主持兴建;三皇龛和辩道龛开凿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共有雕像60余尊。既有三清老祖等道家神仙像,又有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等道教真人像。


| 第一窟  虚皇龛 |


第一窟为虚皇龛,位置最高,窟高235厘米,深305厘米,窟中造像有21尊之多,窟平面圆形,正面雕龛,龛内雕有元始天尊坐像,头已不存,从常盘大定的照片看,天尊面相清癯,颌下一缕长须及胸,身着宽松的羽衣,趺坐于坛基之上,双手笼在袖中,宝珠形身光环绕他的身体,光中生有五道云气纹。两旁各雕有侍者像十尊,身披道袍,脚下流云缠绕,头上刻有光环,飘然恍若仙境,似为道府诸神作朝拜仪式。洞顶雕盘龙两条,已风化。


窟内题记:“丹台琼林,以游以息,云浆霞馔,以饮以食。其动非心,其翔非翼。听不以耳,闻乎无穷。视不以目,察乎无极。此皆无始无终,不始不终。含和蕴慈,愍俗哀蒙。谨录此语,庸示区中。自甲午春,至乙未冬,三洞功毕,东莱披云命工勒石”。


甲午为蒙古太宗六年(1234年),乙未为太宗七年(1235年)。


| 第二窟  三清龛 |





第二窟为三清龛,是龙山诸窟之最大,雕刻人物最多的一龛,高266厘米,深360厘米,中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并排趺坐于正壁一长台上。左右有真人和侍者像。面型端庄,衣着沉厚,双手捧圭拱于胸前,开凿年代与第一窟相同。

 

太上老君头戴芙蓉冠,面相温和慈祥,颌下有浓密的“V”形胡须。1924年之后,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的头颅遭盗割,从常盘大定的照片可知,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面相清癯,眉清目秀,飘然有道家仙气。

 

三清窟藻井雕刻五条飞龙,四条分居藻井四角,拖尾徘翔,龙首回顾,顾盼于正中的龙;正中的这条张牙舞爪,昂首向前直冲窟门,腾云驾雾似要冲天而去。


| 第三窟  卧如龛 |


第三窟为卧如龛,高215厘米,深342厘米,窟内左右雕碣龛各一,正面雕一长方形高台,台上侧身卧像一尊,头东足西,左手拂腮而卧。这里相传是“披云子卧化地”,老者也由此被认为是宋德芳卧像。不过也有认为是祖师爷王重阳。

 

在《全真教祖碑》中,碑文记载,金大定十年(1170)正月,王重阳与弟子路过大梁(今河南开封),在一王姓人家中寄宿。时逢除夕,王重阳自觉大限将至,遂与众弟子告别,“枕左肱而卧,众皆号恸”。王重阳羽化时枕左臂长眠,与窟中老者姿势颇为吻合。《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中描绘的王重阳,浓眉大眼,面有虬须,也与老者神似。


第四窟  三天大法师龛 |




第四窟为三天大法师龛,窟平面扁方形,三壁设有坛基,每面雕尖拱形龛各一,主像各一尊,雕刻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及其子张衡、孙张鲁之像。各像发髻凸起,衣饰流畅,侍者身材修长,侧身微曲。


| 第五窟  玄真龛 |


第五窟为玄真龛,高166厘米,深186厘米,内雕石像三尊,主像结跏而坐,侍者立于两侧莲台之上,衣饰、手法及造像风格与第四窟同。


| 第六窟  披云子自赞龛 |



第六窟为披云子自赞龛,塑造了宋德芳与门人李志全、秦志安讲经论道的场景,正中的宋德芳头戴芙蓉冠,鼻梁直挺,下颌有三缕长须;李志全与秦志安上身着对襟衫,下身着裙,似正专心聆听恩师教诲。靠西壁面开圆拱门,一妇人手持书卷,欲踏进门来。此为元代“妇人启门”雕像。


这一窟被称为披云子自赞窟,源于窟中这则题记:“披云自赞。这个形骸许大,已是一场灾祸。被谁节外生枝,强要幻成那个。更分假象真容,便是两重罪过。只因眼病生华,毕竟有个甚么。自戊戌春至乙亥秋工毕,门人李志全稽道作颂。”石窟戊戌春(1238)动工,到乙亥秋(1239)完工,历时一年有余。


| 第七窟  七真龛 |


第七窟为七真龛,又名玄门列祖洞,分为前后室,前室宽396厘米,深174厘米,窟门左右雕有两位护法天王,被盗凿;后室宽374厘米,深382厘米,内室雕王重阳七大弟子像,对应“全真七子”。雕像分三面排列,正面三尊,两侧各二,并有侍者像。


常盘大定来龙山时,当时“七真”已湮没在荒榛之中,其中五尊头像尚存,丘处机头戴莲花冠,身着对襟衣,上唇留有八字胡,下颌一缕长须及胸,隐有飘然超脱之气;孙不二头戴花冠,眉宇间又展示出女子的恬静之态。如今,“全真七子”的头颅全部被盗割。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在山东创立全真教,赢得了不少信众,其中七人为嫡传弟子,即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 第八窟  三皇龛 |



第八窟为三皇龛,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弧角方形,三面台座,三皇指神农、伏羲、黄帝,道教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


| 披云子与龙山石窟 |


1234年,全真教道长宋德芳应蒙古行省丞相胡天禄之邀,率门徒云游在山西太原府龙山上。就在这一年,蒙古与南宋联军攻破了金国蔡州城(今河南汝阳),金哀宗将王位传给完颜承麟后自缢身亡,完颜承麟也在乱军中被杀,金国灭亡。

 

披云子是丘处机授予的道号,他本姓宋,名德方,字广道,山东莱州掖城人,生于金大定二十三年八月一日(1183年)。他曾师事刘长生、王玉阳,后事丘处机。公元1220年,他随师父面见成吉思汗,是十八侍行者之一,后在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修行。丘处机曾指点他说:“汝缘在西南。”这一吉祥方位恰好在山西一带,这也为披云子后来在山西弘扬全真教埋下了伏笔。

 

在龙山之巅,宋德芳在荒草中发现了一处道教庙宇的遗址,同时还发现了两个洞窟,纵然已久无人问津,真人的眉目却清晰可见。拂拭石刻,隐约可见“宋仝”二字,许是这个“宋”字让宋德芳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宋德芳让弟子打扫破败的道观,打算重振昊天观。这段历史,记载在元中统三年(1262)《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石碑上。

 

从1234年开始,宋德芳与门人李志全、秦志安陆续营造了虚皇窟、三清窟、卧如窟、披云子窟、玄门列祖洞等,并在窟中留下了诸多题记,石窟完工于1239年。

 

1237年,焕然一新的昊天观落成,宋德芳想起恩师丘处机曾与自己聊起宋末羽檄纷飞,道经早已散佚之事,遂与门人一道搜集、刻印、储藏道经。消息一传出,便得到胡天禄的支持与资助,这项庞大的工程持续了六年之久,搜罗遗逸道书七千卷,包括“三洞三十六部之零章,四辅一十二义之奥典”的元朝《道藏》,最终由宋德芳与弟子编校而成。

 

宋德芳的另一项功绩,是主持重修了山西芮城纯阳祠(又名永乐宫)。1252年,丘处机的又一弟子潘德冲主持永乐宫,永乐宫的壁画绘制工作直到元朝灭亡时仍未停止。今天,永乐宫壁画被誉为中国道教壁画的扛鼎之作。

 

元朝灭亡后,龙山石窟再次陷入沉寂。直到1920年11月,日本学者常盘大定与关野贞到天龙山寻访北齐佛教石窟,听当地人说对面的龙山也有石窟,这才意外发现了龙山石窟。常盘大定拿出相机,留下了最早的影像。1924年,常盘大定又邀请日本庆应大学学生宁超武系统地拍摄龙山造像。而自日本学者两次考察、拍摄之后,龙山石窟造像头颅大多被盗割,至今下落不明,令人扼腕。


  龙山石窟历史分期 |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