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相同的文字,看到不同的“风景”

 lmzxxwhua226 2015-03-2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片段比较

学校举行了“同上一册书”的大型教研活动,有独上一篇的,也有都是上同一篇的,犹如一次教学的“盛宴”,我们收获着、启发着、思考着。全校共有4位老师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听了其中的三位老师的课,他们上的都是第一课时,在课时任务划分上是一致的,都是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再重点学习“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是,在这核心部分的教学上,三位老师的教法确大相径庭。

透过相同的文字,看到不同的“风景”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一、教学“奇丽的景色”

教材内容: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A教师:

1、出示句子。

2、你觉得德国的街道怎么样?(花美花多)

3、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这么美的句子请大家一起读读。

4、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教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朗读) (小练笔)

漫步在德国的街道上,我

5、可见这里的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此时的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会发出什么感叹?齐读句子。

6、背诵积累。

7、小结:难怪季先生赞叹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

B教师:

1、出示句子。

2、你从文字中读出了什么?

3、谁能说说“花团锦簇”是怎样的?教师用手势演示。

4、出示有关花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5、理解“姹紫嫣红”,出示图片帮助理解。送词给这些花。

6、读着这段话,还有什么问题?

7、移情体验。

如果你是德国小学生,走在这样的街头,你会怎样?读句子。

如果你是一个外国来的游客,走在这样的街头,你感到怎样?读句子。

8、感情朗读。

C教师:

1、出示句子。

2、请同学们再默读这两句,看看哪些词语最先跳入你的眼帘,使你兴奋,令你心动。

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这么美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读。

2)师配乐朗读。边听边看文字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指名讲

你们的描绘,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还听到了蜜蜂的嗡响,小鸟的鸣叫,游人的惊叹。

4)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出示课件)

5)总结: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 ,它侧重写花的形态。

这些花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它侧重写花的色彩。

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你们还有哪些描写花的词语?

读出“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的味道

预设二:应接不暇

1)不光一家窗前是这样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呀!放眼望去——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个词见过没有?没见过,我们先跟它打个招呼。)

“应接不暇”中哪个字最不好理解?“暇”什么意思?(空闲,没事的时候。“暇”与时间有关,所以要记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应接不暇”呢?(看图)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

花多而美,让人眼睛看不过来,这就叫——

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眼睛都看不过来,这也叫——

爸爸过生日,来了很多客人,全家接待不过来,这也叫——

生活中,你还有“应接不暇”的时候吗?指名讲。

2)再读这段话,你还从哪些词语读出花多花美?(家家户户、任何、花的海洋、山阴道)

3)理解山阴道

人走在街上,仿佛走在山上,两边是高大茂密的树,路上被树木挡着阳光,很阴凉。在生活中,只有走入山林或者树林才有这种感觉。

太与众不同了,太少见了,又美丽又少见,真是景色奇丽啊!

4)同学们,我们现在就去德国,到街上去看看吧!

大街上,没有喧闹嘈杂的人来车往,只有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就像走在山阴道上,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瞧:走过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的

走过另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的

走过临街小巷,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

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季先生,情不自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读 多么奇丽的景色!

评析:三位教师都抓相同的文字,来感受“奇丽的景色”,同样是通过重点词帮助理解,为什么收到的效果却不一样?AB两位教师的处理,对词语的品析还不够深入,使得整个环节的教学更多的是教师自己的解读,少些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体验,学生感受到的景色的奇丽,也许还只停留在文字上的奇丽。C教师的教学处理,通过抓“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应接不暇”之后,再通过“家家户户、任何、花的海洋、山阴道”感受街头的“花多花美” 之后再通过情境引读“走过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的——走过另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的——走过临街小巷,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这样学生就从心底情不自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更为称道的是C教师在教学词语“应接不暇”时,先理解“暇”的意思,并根据意思提醒是“日”字旁,再联系生活,理解词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学习课文。词语教学朴实又灵动。

透过相同的文字,看到不同的“风景”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二、教学“奇特的民族”

教材内容: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儿一笑,说:“正是这样!”

在感受奇特的民族时,都抓住句子:女房东的“笑”和“话”来进行教学,但由于教师解读到的不同,所起到的效果却是不一样的。

A教师:

1、这是一位怎样的女房东呢?补充有关女房东的材料。

2、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

3、女房东这样的表情让我们明白了什么?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这在德国是很平常的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女房东的表情和语言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B教师:

1、出示句子。

2、情境对话。生当女房东,师问:太太,你这么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分角色朗读。

C教师:

1、理解“莞尔一笑”

2、师生分角色朗读

3、表演莞尔一笑

4、说说还有哪些表示笑的词语,区分这些笑的含义,用文字表达莞尔一笑的意思。

5、女房东这样的表情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把自己的花让别人看,这在德国是很平常的事,大家都这样做,没什么好奇怪的。

6、小结:可见,在德国,你这样认为:(生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他也这样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大家都这样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所以你这样做了: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他也这样做了: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家家户户都这样做了: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难怪就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生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真是个奇特的民族啊!

评析:比较三位老师的课堂呈现,可以看到C教师在钻研文本时的独到而又充分的理解,她把女房东的“正是这样!”解读成在德国,你这样认为:(生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他也这样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大家都这样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所以你这样做了: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他也这样做了: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家家户户都这样做了: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难怪就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生读)正因为有了教师这样丰厚的文本解读,使得学生更深地体会到把自己的花让别人看,这在德国是很平常的事。

透过相同的文字,看到不同的“风景”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三、教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教材内容:“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A教师:

1、单单是女房东这样做吗?从哪里看出?

2、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3、我们养花是为了自己看,那季先生初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的养花,花朝外开,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心里很吃惊就不难理解了就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吃惊和不理解自由练习朗读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德国除了花美,还美在什么?(人的心灵美)

4、是啊,德国人人爱花,却人人都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感到奇特感到惊叹。文中,作者用了一句更简洁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是哪句话呢?

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教师:

1、抓“都”体会。读带“都”的句子,哪个都最让你感动?

2、德国人觉得这样做了不起了吗?

3、每个人都做到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语言训练。这里的人人为我是指( ),我为人人指( )。

C教师:

1、这段话中,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是哪个句子?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是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多么有意思呀!这真是一种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2、读这段话,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我为人人,哪些地方表现的又是人人为我?(生答)

4 季老先生看到德国人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做法,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5、是的,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不由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像这种引起人们思考、值得人们回味的情形,就叫“耐人寻味”

6、相信大家现在再来读,肯定会读的更好,生读。

7、回归课题,总结课文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使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读--家家户户------请大家读二自然段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读──—三自然段写景的部分。

——在这里,我为人人,他们奉献美,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再读──—二自然段。

——人人为我,他们又收获美,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再读──—三自然段写景的部分。

评析: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是本文的教学难点,AB;两位教师的处理运用的归纳法,C教师运用的是演绎法,归纳指的是由一系列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事实,概括出一般的、普遍性的原理,演绎与之相对。相比三则案例,C教师的处理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更有效,首先她真正的站在了学生的立场,先理解“内人寻味”, 再回归课题,总结课文——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在这里,我为人人,他们奉献美,自己的花让别人看;人人为我,他们又收获美,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样层层推进,使学生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感悟到了深处,也是解读文本比较科学的呈现方式。

(来源:枫叶教育网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