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点】脓胸

 月下春水闻天籁 2015-03-28

脓胸

1、脓胸(empyema):是指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

2、病因:

(1)致病菌多来自肺内感染灶,也可继发于脓毒血症或败血症(血行播散);

(2)致病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多(但因抗生素应用,现已少见),耐药金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真菌等,厌氧菌感染者为腐败性脓胸;

(3)侵入途径:①直接侵入;②淋巴途径;③血源性播散;

3、病理:

(1)早期(渗出期):脓液稀薄,含有WBC和纤维蛋白,呈浆液性;

(2)进展(纤维化脓期):脓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液逐渐由浆液性转为脓性,纤维蛋白沉积于脏、壁胸膜表面;

(3)晚期(机化期):机化纤维组织引起粘连,使脓液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形成局限性/包裹性脓胸


急性脓胸

1、病因

上述;病程<3月


2、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常高热、脉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胸痛、全身乏力、WBC↑等征象;

(2)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或消失;

(3)X线:

患部显示有积液所致的致密阴影;

若有大量积液,患侧呈现大片浓密阴影,纵隔向健侧移位;

③如脓液在下胸部,可见一由外上向内下的斜行弧线形阴影(Ellis线);

(4)胸穿抽得脓液确诊

(5)诊断:症状+体征+X线+胸穿;


3、治疗原则

①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

②彻底排脓,促肺早日复张;

③控制原发感染,全身支持治疗;


脓液稀薄易于抽出者行胸腔穿刺;粘稠者、腐败性脓胸、脓气胸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早期脓胸廓清术

慢性脓胸


1、病因:

(1)急性脓胸就诊过迟,未及时治疗,逐渐进入慢性期;

(2)急性脓胸处理不当;

(3)脓腔内有异物存留;

(4)合并支气管或食管屡而未及时处理;

(5)胸膜腔毗邻的慢性感染病灶;

(6)有特殊病原菌存在;

2、病理

(1)脏、壁胸膜纤维性增厚(特征)

(2)壁胸膜增厚的纤维板使肋骨聚拢,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

3、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有长期低热,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慢性全身中毒症状;

(2)体征:脏壁层胸膜纤维性增厚,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杵状指

(3)X线:与体征一致;

(4)诊断:病史(急性脓胸)+症状+体征+X线;

4、治疗★:

(1)原则:①改善全身情况;②消灭致病原因和脓腔;③尽力使受压的肺复张,恢复肺功能;

(2)手术方式:

改进引流手术;

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治疗慢性脓胸(早期)的主要原则之一;

禁用于:

病程长,韧厚的胸膜纤维板与肺组织紧密粘连融合,以致不可能剥除者;

肺被压缩时间过久,肺组织已纤维化不能复张;

或是肺内有广泛病变、结核性空洞或支气管扩张;

胸廓成形术:用于病程长,肺有纤维化,肺内有活动性结核病或存在支气管胸膜瘘者;

④胸膜肺切除术:用于肺内有广泛病变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