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说的是善于下棋者,先对棋盘全局作慎密规划后再行动。高考复习就像下棋,善考的同学“谋势”,能从高考的战略全局上谋划运筹自己优势、潜力、弱势三大类功课的复习,以总分取胜。不善考的同学“谋子”,或各科全面铺开,毫无重点;或在某一门科目上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 那么,如何从高考战略的全局来协调好优势、潜力、弱势三大类功课的复习用功关系,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化呢? 我们知道,高考命题对难度题的比例有规定,易:中:难=3:5:2.。因此,建议考生把握好这个难度比例,做好2015年最后两个月的复习规划,使复习效果最优化。 不抠难题和偏题 高考试题中的难题比例只占十分之二,高分网高考小编建议,除了学有余力的特别优秀的尖子生,在高考前的这两三个月,大多考生都不必去抠难题和偏题。一方面,难题在高考中的占比低,利用高考前宝贵的时间做太多的题,尤其是难题刁题,对复习效果不会起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考生如果每天都面对那么多的难题,还可能打击信心,弄得自己容易紧张。还有,在高考的时候,难题虽然不会做,但只要努力答题,会多少写多少,只要解答符合给分点,也是可以得一部分分的。 不狂补弱势科目 通常说来说,弱项补起来成绩比较容易提高,但这只是在复习时间很充足的情况下。高考前的两个月,相信多数考生对于弱势科目也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了,这个时候只要稳住基础就行了,不必花太多的时间狂补。比如数学特别差的文科生,已经用了高中三年证明数学学不好,在高考前的最后这三个月就不要再花太多的时间在数学上了,每天安排一个钟左右的时间即可。因为时间只剩这么多了,很可能的情况是,你每天花3小时来狂补数学,高考时数学提高了5分;但你花这3小时来复习基础蛮不错的文综,高考时文综提高20分!这个投入产出比是完全不一样的。 抓好优势科目 优势科目可以成为高考总分中的得分大户,是在总分上大幅度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的”杀手锏”。但也有不少考生在高考中最容易丢分的不是弱科与难题,而是一直以来的强项,所以不要以为优势科目可以放松复习。高分网高考小编建议在高考前的这两个月,重点还是把时间放在优势科目的拔高上。在照顾好其它科目的基础上,考生们一定要有对自身的优势科目要保持勇攀高峰的势头! 高考是以总分最大化取胜。高分网高考小编提醒考生,在总复习时既要“谋子”更要“谋势”。对于各个科目、各类题型之间的用功关系,要以“高考总分最大化”这一高考全局的战略目标来协调好。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一点资讯的观点和立场) |
|
来自: 昵称221605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