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的针灸铜人

 春风杨柳荷香 2015-03-29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的办公室里靠墙放着一尊和人一样高的铜制模型人,中国古代人的造型与穿着,身上密密麻麻地刻画着经脉线和穴位,每当看到它的时候我都想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中国古代的宋代王朝非常注重对医书的编纂和校正,当时经络、穴位已经广泛应用,但由于地域差异,标准不统一,使经络的走行、穴位的位置和名称经常弄错。于是在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解决这个问题,并开展统一的医官培训与考试。

王惟一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怎么办呢,要知道经络穴位的“明堂图”在晋代才逐渐出现,虽然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绘制了五色的“明堂三人图”,宋代早期组织编写《太平圣惠方》时也列有“十二人形”的经穴图,但平面的图示总难以让人真正理解,也难以真正将经络的循行和穴位的位置准确的展现和表达出来,更关键的是王惟一想超越古人啊!

到底是经验丰富的王惟一,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仿效人体制作模型人呢?这在现在可能易如反掌,但在当时却是惊天之举。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制造出来两具针灸铜人,无论是高矮、还是四肢的胖瘦、直立的姿态都与当时的正常成年人相近。铜人十分精美,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同人体内部几乎完全一致。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这两具针灸铜人不仅用于平时的学习,针灸师们结业考试的时候,考官可以用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向其体内注水,然后让考试者取穴针刺,如果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弯而不能刺入,以此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


我们的古人真是聪明,而针灸铜人慢慢成了后来经络、穴位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明清等朝陆续制作了不少这样的铜人,但是据记载,唯有天圣年间这两具针灸铜人胸背前后可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可惜的是,至今我们已无缘见到这两具宋代天圣年间的针灸铜人,由于古代战火连绵,它们已经不知所踪很久很久了…

有位诗人说过:“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看着现代人仿制的针灸铜人,我真是佩服发现经络的古代智者,同时也不断地在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生命的脉络——经络,到底是什么?

经,是纵行的主干,深而在里,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是细小的分支,浅而在表,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是交通的主干线,道路宽阔、笔直;络,是支路、叉路,甚至是小胡同,道路窄小、弯曲。

经与络,结成了一张巨网,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头面五官、四肢百骸、皮肤毛发均网络其中,所以我们称经络是: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

经络,也就成了沟通内外的桥梁,成了全身各部间产生联系的通道。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那么,经络中运行的气血又是什么呢?

程凯 《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节选

Tips:经经络脏腑相关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腑脏),外络于支节”。中医学的观点很明确,体表与内脏之间的联系是靠经脉实现的。

脏腑病变可以反应到经络,古人对此早有认识。《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这是说,五脏有病,可反应到十二经原穴,各经原穴可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分清五脏相应的原穴,审视原穴的反应情况,就能知道五脏的病变了。脏腑病变在经络的反应主要表现为经络路线的感觉、组织形态和生物物理特性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相应的经络路线上常可出现压痛或疼痛、酸、麻、胀和知热感度等感觉变化。

再例如。通过触摸、按压、循捏、观视等方法常可发现经络循行路线上组织形态的异常变化,如可触及麦粒或黄豆大小的结节、条索状反应物和组织松弛,或可发现经络路线上的皮肤脱屑、凹陷、隆突、皱纹、丘疹、斑点和色泽改变等。

脏腑病变可反应于相应经络上,而在经络路线上施行各种刺激也可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二者的对应关系是一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