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5

 lmzxxwhua226 2015-03-29

5、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

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指导“尖”的书写。

3、体会是诗句所描绘的夜空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月儿比喻成了小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多媒体课件:有关字、词、句,卡片、录音、磁带;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尖”一行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小朋友喜欢猜谜吗?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你们喜欢看月亮吗?你们看到的月亮是怎么样的?

(出示“圆月,新月,引导说出”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
  2.接题

在晴朗的夜晚,有这么个可爱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上,该多美呀!难怪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看月亮。有位老爷爷还特地把我们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师领读课题,生齐读。

二、看图

今天来势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了什么?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小女孩坐在哪里?她看见了什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题目中“小小的船'就是指的什么呀?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边听课文边看图,想:课文是怎样描写与儿的?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一起找好在课文中的生字,再读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准音。

4、检查阅读情况

(1)抽读生字卡。

(2)读一读难读的字。

弯船两尖闪星天蓝看坐

六、指导写字

1、学会了课文,我们来学习写字,今天我们只学习一个字“尖”。

2、多媒体出示“尖”,分析。

(1)指名读。

(2)找朋友。

(3)这个字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小”要注意“”变成了“丨”

(4)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写在竖中线上,“一”写在横中线上。

(5)跟电脑书写。

(6)师范写。

(7)生描红。

 

 

 

 

 

 

 

 

 

 

 

 

 

 

 

 

 

7、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8个生字。

3、感受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的天气怎样?那么你就拿起书本扇一扇,体会有风,你看见风了吗?叶圣陶爷爷是怎么看到风的呢?板书:风

2、解题:

什么是风?(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2、认生字卡片,并在课文里圈出来,再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这首诗有几节。

三、细读课文:

1、导学第一节:

1)自读第一节(注意:把词连起来读一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风来了,并把它圈住)

3)做一做树叶颤动的动作。

4)指导朗读:

自读、赛读、跟读、自读、指名读

2、合作学习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注意重音、停顿)

2)同桌互读第二节

3)读了这一节你怎么知道风来了?(圈出表示风来了的词)

4)指导朗读:指名读、分组读、带动作读

3、自学第三节(方法同第一、二节)

四、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3个事例告诉我们风的存在,其实只要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风。不信请看。

五、扩展延伸:

活动一(1)吹泡泡(2)生续写诗

活动二(1)摆动红旗(2)续写诗

活动三:想想自己在哪看见过风?并续写一首诗。

活动四: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或作诗、或画画)

板书:      树叶  颤动

风   河水  起波纹

    花儿  点头

 

 

 

8、树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它、当”等九个字,学会一个新笔画——竖提,会正确书写“长、虫、兴、当”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树枝拿它当扇子、小虫拿它当被子、鱼儿拿它当花伞、小鸟拿它当风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和本课的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流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师:有一种东西,树木是它的妈妈,树枝拿它当扇子,小虫拿它当被子,鱼儿拿它当花伞,小鸟拿它当风筝,你们说它是什么?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标出生字词。

2.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楚不会读的生字词。

3.认读生字卡片。先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当小老师听,如果发现读错,以“请你跟我读”的形式帮助纠正读音。

5.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想。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悟

1.再听老师或录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标出有几句。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练习朗读,并想想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先把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再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5.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 树上    树枝    扇子

      地上    小虫    被子

      河里    鱼儿    花伞

      天上    小鸟    风筝

 6.发散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师:大家想一想,树叶还会去哪里,被谁当成什么呢?通过“树叶来到__________拿它当_____。”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四、合作识字,指导书写

1.让学生去找自己的伙伴,互相认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记字,并给生字组好词,老师在旁巡视,并加以指导。

2.让学生自荐上讲台当小老师,教同学识字。

 例:我喜欢这个“河”字,我把它分成两部分来记,左边是“氵”,右边是“可”字,合起来是“河”字。请大家跟我读。“河”可以组成很多词,谁来试一试?
    3.指导正确书写“长、虫、兴、当”,认识笔画竖提,完成课后第三题描描写写。

五、表演朗读,背诵课文

1.同桌之间互相朗读,并自由配上动作。

2.请想表演、朗读的同学都走出座位,一边朗读,一边配上动作。

3.看着板书,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六、作业与课外活动

1.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花篮上。

2.捡几片树叶,互相说说它们像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