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經部孝經類-孝經注疏》唐-李隆基、宋-邢昺

 南靖草堂 2015-03-29

經部 孝經類

孝經注疏 九卷

唐玄宗注 邢昺

 

提要

  唐玄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昺疏。案《唐會要》:「開元十年六月,上注《孝經》,頒天下及國子學。天寶二年二月,上重注,亦頒天下。「《舊唐書·經籍志》《孝經》一卷,玄宗注。《唐書·藝文志》「今上《孝經制旨》一卷」,注曰「玄宗」。其稱「製旨」者,猶梁武帝《中庸義》之稱「製旨」,實一書也。

  趙明誠《金石錄》載《明皇注孝經》四卷。陳振孫《書錄解題》亦稱家有此刻,爲四大軸。蓋天寶四載九月,以《御注》刻石于太學,謂之《石臺孝經》。今尚存西安府學中,爲碑凡四,故拓本稱四卷耳。玄宗《御制序》末稱:「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內義有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則義闕。今存于《疏》,用廣發揮。」《唐書·元行沖傳》稱:「玄宗自注《孝經》,詔行沖爲《疏》,立于學官。」《唐會要》又載:「天寶五載詔,《孝經書疏》雖粗發明,未能該備,今更敷暢以廣闕文,令集賢院寫頒中外。是《注》凡再修,《疏》亦再修。」其《疏》《唐志》作二卷,宋《志》則作三卷,殆續增一卷歟?宋咸平中,邢昺所修之《疏》,即據行沖書爲藍本。然孰爲舊文,孰爲新說,今已不可辨別矣。

  《孝經》有今文、古文二本。今文稱鄭玄注,其說傳自荀昶,而《鄭志》不載其名。古文稱孔安國注,其書出自劉炫,而《隋書》已言其僞。至唐開元七年三月,詔令群儒質定。右庶子劉知幾主古文,立十二驗以駁鄭。國子祭酒司馬貞主今文,摘《閨門章》文句凡鄙,《庶人章》割裂舊文,妄加「子曰」字及《注》中「脫衣就功」諸語以駁孔。其文具載《唐會要》中。厥後今文行而古文廢。元熊禾作董鼎《孝經大義序》,遂謂貞去《閨門》一章,卒啓玄宗無禮無度之禍。明孫本作《孝經辨疑》,幷謂唐宮闈不肅,貞削《閨門》一章乃爲國諱。夫削《閨門》一章,遂啓幸蜀之釁,使當時行用古文,果無天寶之亂乎?唐宮闈不肅誠有之,至于《閨門章》二十四字,則絕與武、韋不相涉。指爲避諱,不知所避何諱也?

  况知幾與貞兩議幷上,《會要》載當時之詔,乃鄭依舊行用。孔《注》傳習者稀,亦存繼絕之典。是未因知幾而廢鄭,亦未因貞而廢孔。迨時閱三年,乃有御注太學刻石,署名者三十六人,貞不預列。《御注》既行,孔、鄭兩家遂幷廢,亦未聞貞更建議廢孔也。禾等徒以朱子《刊誤》偶用古文,遂以不用古文爲大罪。又不能知唐時典故,徒聞《中興書目》有「議者排毀,古文遂廢」之語,遂沿其誤說,憒憒然歸罪于貞。不知以《注》而論,則孔佚鄭亦佚。孔佚罪貞,鄭佚又罪誰乎?以《經》而論,則鄭存孔亦存,古文幷未因貞一議亡也,貞又何罪焉?今詳考源流,明今文之立,自玄宗此《注》始。玄宗此《注》之立,自宋詔邢昺等修此《疏》始。衆說喧呶,皆揣摩影響之談,置之不論不議可矣。

孝經注疏  唐玄宗注  宋邢昺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孝經注疏(景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