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对《张迁碑》临习方法的再解析及梳理(2014年第23期)

 逸雨轩v 2015-03-30

 

在众多东汉隶书碑刻中,《张迁碑》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鲜明的个性、丰厚的内涵、高古的格调、沉雄的气势,给予我们不平凡的心灵触动。此碑被认为其风貌和格调更能表达汉代雄强博大的时代精神,历来为人们所偏爱和效法。

《张迁碑》到底精妙在哪里?从中学什么?应该怎么学?关于对此碑的研究及教学指导性文章已屡见不鲜,而《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依然吸引着我们不断去追寻。

临习要点:

一、基本训练,通过临习和思考,基本解决形似层面的审美和技法问题,同时逐步感受和领悟此碑独有的内在神韵。具体来说,可以从其用笔特征、形态变化、部首差异、同字差异等方面观察分析。

1、《张迁碑》作为汉碑中方笔为主的代表作品,表现出古拙沉厚的质感和力量感,白砥先生认为,这是其方折徐行的运笔方法造成的。除原碑书写者的个性风格充分展示之外,应该也有刻工“孙兴刊石”时的“推波助澜”。与其他汉碑比较,此碑没有那种谨严、均匀、流美、飘逸的用笔,较明显的用笔特征为:a.起笔及部分收笔处使用方笔;b.少见隶书典型的“蚕头雁尾”状;c.撇钩画圆中带方;d.折笔处方中有圆;e.意到笔不到,含敛涩行。临习时需注意因过于强调方整或追求刻痕效果而影响线条质感、因只顾行笔沉缓收敛而影响书写感。

2、《张迁碑》中字形不拘一格,结构变化巧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和临习:a.倾斜,这种变化常在有意无意之间出现,主要体现在笔画、字轴线、块面、横向、竖向、排列等方面,如“寓、南、对、珪”等字。b.块面感,这是此碑单字形态一大特征,以此协调整篇,形成并强化方峻朴拙之势,体现在自然块面感、方笔加强块面感、笔画排列形成块面感以及多块面之间形成新的对比、倾斜、错落,如“肱、归、事、间”等字。c.合理变形,这是此碑单字变化一大手段,险绝中求平正,常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表现为重心下移(这是此碑较为普遍的形态)、收放、错落、夸张四个方面,要细心体会其内在关系。

3、与其他汉碑相比,《张迁碑》部首变化较为丰富,其变化或明显或微妙,需认真对比,找出异同之处,注意同样部首在与不同部分组合时的差异变化是如何协调的、能不能置换、变化依据是什么,学习领会其变化手段对以后创作会有直接帮助。

4、此碑在同字异形变化上信手拈来,又不强作姿态。它不是孤立地只求本身变化,而是与上下左右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因此,临习时要综合考虑,不要为了变化而变化。

二、综合训练。临习经典碑帖,既要有笔画、单字、部首的基础练习,更要有不同针对性的单元式训练,而且一定要到整碑(全帖)上通篇观察和学习,才能对像《张迁碑》这样充满变化的碑帖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感悟,进而尝试进行模拟创作,为独立创作打实基础、积累体验。对于《张迁碑》,主要包括纵向观照分析、横向观照分析、整篇观照分析三个方面。

  1、纵向观照分析。邱振中先生认为:“对单字分立的书法作品,总能够通过做轴线图的方式,对作品的章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借用这种方式来解析像《张迁碑》这样风格的字间排列关系和内在联系。《张迁碑》的纵向排列中却时而呈现出“字间轴线”的适度倾斜摆动,“势”在摆动中达到平衡。看似无意,实则体现出书写者的“微处理”能力。这种变化往往看一个字时可能感觉有些夸张,但放在原碑排列中去观照就会发现其中藏巧于拙、化险为夷的独特手段(如图1)。

2、横向观照分析。长期以来,我们使用的隶书字帖其横向排列不是原碑排列关系,因此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建议观看《张迁碑》拓片,通篇了解,会发现除前面提到的竖向排列变化之外,在横向排列上也能发现此碑书写者的意图和特别之处。此碑字距与行距不像《曹全碑》、《礼器碑》等呈现的字距明显大于行距的规律,看似无意、不动声色,却强化了朴拙自然的非模式化倾向。原碑排列的字间横向关系中还有变化手段。如图2,第一列“君”与“龙”的相互避让,第六列“方”、“善”、“苑”、“吏”四字中的横画巧妙避开了横画之间的相像和冲突,且“苑”和“善”两字上方相似部首也有意区别,可见作者在横向排列上是善于协调处理、不落俗套的,很多字的变化处理完全是“因地制宜”或“因时制宜”,不是一成不变的。

3、整篇观照分析。《张迁碑》通篇大小疏密、错落有致,字形多变,欹斜顾盼,大巧若拙,几乎找不出明显的规律性,整篇就像放大的一个单字,这就是此碑的个性。且除绝大部分字以方拙雄强为主要特征外,还会发现有许多相对平正、圆润的字参入其间,起到了衬托、平衡、调节、呼应等作用,使此碑表现出稚拙无饰、一任自然、和而不同的风貌。《张迁碑》并非尽善尽美,但它可以让我们窥视到从汉隶向魏碑演变过程中的某些迹象和趋势,给人以展开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汉以后出现的《爨宝子碑》《好大王碑》《嵩高灵庙碑》等碑刻,其内在审美倾向与《张迁碑》应属一脉相承。对于偏爱此风格的习书者来说,不仅要感悟到《张迁碑》独有的审美价值,还要知晓它所具有的启发意义和引领作用。

2 《张迁碑》局部

 

1 《张迁碑》字例

 

张跃飞节临《张迁碑》

 

张跃飞以《张迁碑》笔意创作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