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昵称l93AX 2015-03-30

中医学关于脑心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中医名家又有不少论述和发挥,特别是明代李时珍和近代张锡纯的论述,尤称卓拔。从《黄帝内经》到后世各名家的发挥和创新,逐步发展并形成了独著特色的脑心理论。兹就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略述于后,就正于同行。

1 脑心的概念

《素问·脉要精微论》日:“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张锡纯日:“人之元神在脑。”说明脑产生精神意识。《灵枢·邪客》日:“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日:“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指出心主司神明。张锡纯日:“盖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也。”又日:“人之神明可由脑至心。”脑心统驭五脏六腑,共主神明。脑心以神明为用,神明以脑心为府,脑心的内在联系寓于神明。张锡纯日:“心与脑神明贯通。”又日:“心脑息息相。”《易经与传统医学》日:“心即脑,脑即心,存神于心,也即存于脑。”神明沟通了脑与心的生理联系,正如彭陆年所说:“用脑用心之理相通。”因此,神寓于心,心寓于脑,心俱脑之意,脑得心为用。脑心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精神意识方面,神明是脑心功能的体现。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所以,脑心是一个经脉相连、气血相通、神明贯通的有机整体。脑心同为生命之枢,共同主宰、支配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智慧等一切精神活动。

2 脑心的生理

王宏翰日:“头脑居百体之首,以统全身者也。”《医学入门·脏腑》日:“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脑心统帅全身,是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主宰中枢,在机体内处于枢纽主导地位,成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指挥控制中心,直接调节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

2.1 脑心与全身的关系

《医宗金鉴》日:“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内经》日:“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指出了脑心在人体所占的重要位置及其与全身的联系。

2.2 脑心与经络的关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会于头。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心、肝、脾、肺、肾的经脉均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肾经结于枕骨;肝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六腑之胃脉会于耳中,上绕左角;大肠筋上左角络头;膀胱筋上头;胆脉上抵头角;三焦经上乘结于角;奇经之督脉上额交巅人络脑。手少阴心经属“心系”,联系“目系”,与各脏腑的经脉联系,更与肺肾直接联系;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从以上看,脑心通过经脉、经别、经筋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气、血、津、液通过经脉输布于脑心。

2.3 脑心与脏腑的关系

孙思邈日:“头者身之元首。”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灵枢·邪客》日:“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十四经发挥》日:“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李顺保教授曰:“心脑作为脏腑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统领和协调其他脏腑器官的功能。”表明脑心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

2.3.1 脑心与脾的关系

脾统血、主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之运化正常,则气血化生良好;血液旺盛,则脑有所养、心有所主。如脾失运化,气血生化不足,则可导致脑心供血不足而发生头痛、头晕、耳呜、胸闷、胸痛、短气、心悸、失眠多梦、食少、面色无华,甚至肢体麻木、痿软等症状。脾藏意,意是五神之一,是脑心之神的一部分,归脑心之神所统帅;所以,脾之生理活动,为脑心所主导。

2.3.2 脑心与肺的关系

肺主气,心主血,气血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有促进心动力、运行血液、保证血液循环的作用。正常的血液循环维持人体的呼吸,正所谓“呼出心与肺”。如果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平衡失调,将导致血液循环失常,出现咳嗽、喘气、气短、胸闷、胸痛、心悸、口唇青紫等症状。肺藏魄,魄是五神之一,是脑心之神的组成部分。《类经·脏象类》日:“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觉也。”这种感觉反应,皆属脑心功能作用。

2.3.3 脑心与肝的关系

肝藏血,心行血。脾主运化,生化血液。血藏于肝,赖心以行全身。肝和心在共同维持人体血液循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肝不藏血,心无所主,将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等疾病。肝藏魂,《灵枢·本神篇》日:“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是五神之一,是脑心之神的一部分,在脑心的调控下,肝之“谋虑出焉”发挥其智谋、筹划和防御外侮的功能作用。

2.3.4 脑心与肾的关系

肾属水,心属火,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使心肾生理功能得以协调而达到平衡,即所谓“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如“心肾不交”“水火未济”就会出现头晕、失眠、心悸、心神不宁或男梦遗、女梦交等症状。肾藏志,志通脑心之神明。在脑心的主导下,肾的“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保障机体精神充沛,志气旺盛。

2.3.5 脑心与胆的关系

胆附于肝,胆主决断,脑心主神。在脑心之神的主持下,3者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的精神、意志活动。3者失调,则发生惊恐、心神不宁、夜寐不安,或失眠多梦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胆囊病变常可诱发心脑血管病。说明中医的胆心之说是具有科学性的。

2.3.6 脑心与胃肠的关系

胃肠之经脉,经别络于脑心,其清阳之气上输于脑心,以荣脑养心,因此,脑心与胃肠的生理关系主要体现于气血生成与气血运行的关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之源旺盛,则脑有所养,心有所主。脑心功能正常,才能保障胃肠的正常生理活动。如胃肠积滞,阳明燥结,腑气不通,浊气上逆,上蒙脑窍,内闭心包,就会出现神志不清、心神恍惚,甚则神昏谵语、狂燥不安症状。

3 脑心的功能

《修真中书》日:“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医学人门·脏腑》日:“心者,一身之主。”脑心与全身紧密相联,息息相通。脑心主宰机体脏腑组织和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脑心功能的体现。

3.1 主思维

《颅囟经》日:“元神在头。”《黄帝内经》有谓“心主神志”。脑心主神,神在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就是思维。《孟子一老子》日:“心之官则思。”是指人对事物进行认识、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的思索、思考、考虑的过程,是人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张锡纯日:“心与脑神明贯通,而后可以成思也。”说明思维是脑心的重要生理功能。

3.2 主记忆

脑为“精明之府”,心主神志,脑心主司精神思维活动。唐容川日:“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王清任日:“人之记忆? ?在脑者。”强调了记忆在脑。《灵枢·本神》日:“心有所忆谓之意。”时逸人日:“而心一思之,而脑中事物之形立现。”汪初庵日:“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瞪而思索之。”明确指出心具有记忆的本能和思索记忆往事的作用。先贤论述表明脑主记忆,心寓其中。

3.3 用智慧

《黄帝内经》有谓脑为“精明之府”,心则“神明出焉”,说明脑心主智慧。唐容川日:“人之才智,均出于脑髓。”赵橥在《中医基础理论详解》中曰:“人的精神意识、聪明智慧,都是从心发出的。”可见人的聪明、敏锐、机灵、智谋都是脑心精细加工、周密思考、灵机运筹的结果。

3.4 主运动

《灵枢·脑海》日:“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呜,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说明脑与机体四肢的运动关系紧密,且脑髓的充余、不足与肢体运动有力、乏力也直接相关。时逸人日:“以脑后筋,主运动。言前后脑筋,皆贯通于心,与心相连。”因此,机体运动都是脑心的主宰。

3.5 司感觉

《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时逸人日:“以脑前筋,主知觉。”又日:“心神用脑,而司知觉??人身知觉运动,无一不来于心? ?心与脑合而知觉开矣。”张景岳日:“魄之用? ?痛痒由之而觉也。”机体的或痛或痒等知觉都是脑心功能的反应。只要脑心功能正常,机体就感觉敏锐,知痛知痒。

3.6 明视听

张洁古日:“视听明而清凉? ? 此内受脑之气而外利九窍者也。”表明视听清楚是由于脑的支配,使得心窍灵利通达。王清任日:“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又日:“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张锡纯日:“耳即脑之外窍? ?心开窍于耳,心与脑相通也。凡人见事物之理经耳经目,无不先归于心。”前贤论述,脑有主视听的功能,心对视听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人之视明耳聪,都是脑心功能的作用。

3.7 闻香臭

张洁古日:“香臭辩? ?此内受脑之气,而外利九窍者也。”人能够嗅别香臭、九窍灵通都是脑的作用。王清任日:“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说明由于脑的作用,使人嗅觉灵敏,能清楚的辨别香臭气味。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特别臭、腥的气味闻之头昏、恶心、呕吐,实际这都是脑心的作用结果。

3.8 统五神

神、魄、魂、意、志称为五神,分解归于心、肺、肝、脾、肾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王宏翰日:“头脑居百体之首,以统全身者也。”《易经与传统医学》日:“体窍诸神,通于脑,统于脑。”又日:“心为五神主,五神通心。”《灵枢·口问》日:“心者,五藏六腑之主也。”五脏都属脑心所统率,当然神、魄、魂、意、志五神也都归脑心所统制。

3.9 主官窍

鼻、目、口、舌、耳统称五官。《灵枢·五阅五使》日:“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王宏翰日:“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像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五脏属脑心所统辖,所以五官也是在脑心之神的支配下发挥各自功能作用的。

3.10 主血脉

脑心主神,心主血脉,脑心以脉相连,气血相通,脑心一体,以神为用,以血为养,主导气血运行,共司血液循环。机体血脉始于心,通过心的动力作用,以脉为运行通道,将血液送至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循环不息,周而复始,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4 脑心的病机

张锡纯说:“人之元神在脑,心脑息息相通。”无论外邪侵袭、情志内伤、气血失调、血瘀痰阻、饮食偏嗜、劳逸失调均可影响脑心的正常功能活动而发病,出现外邪侵脑扰心,以及脑病及心、心病及脑的临床疾病。

4.1 外感风邪

机体感受风邪,或寒邪循经人里,上犯巅顶;或邪由鼻入,侵犯于脑,蒙蔽清窍,发而为病;或风邪化热人里,结于阳明;或邪热内结,逆传心包;或邪热内煎,灼液为痰,痰热蒙窍,犯脑扰心,均可导致脑心病症,甚则出现神志症状。

①热结阳明。邪热不解,传至阳明与肠内积滞相结,里热炽盛,侵扰神明,可发生神昏谵语、神志失常的脑心疾病。

② 热闭心包。叶天士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风热不解,内陷心经,闭于心包;温邪化火,上扰清窍,神志失常,则出现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的脑心功能失常疾病。

③热盛动风。风邪化热,炽盛燔灼,入里内陷,深入厥阴,热极生风,内扰心神,则狂躁不宁,甚则神识昏迷、痉厥等脑心之神明失常疾病。

④ 痰热闭窍。热毒内盛,灼津为痰,痰热阻络,上蒙清窍,内扰心神,则神昏呓语,或昏迷不醒、口干、舌燥、苔黄,或舌蹇肢厥、狂燥不宁。

4.2 情志内伤

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其在过激的刺激下,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使脏腑机能失调,气血机能紊乱,导致脑心之神明—— 精神意识、思维失常。《素问·生气通天论》日:“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情志的异常变化损伤内脏,影响内脏气机,导致气机逆乱,神志失常。《灵枢·本神篇》日:“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过于愤怒,肝失疏泄,气血上逆,蒙蔽清窍,引起昏厥。心病可引起伤悲或哭笑无常。《证治要决》日:“癫狂由七情所郁。”思虑太过,情志不畅,积忧久郁,损及心脑,神志被蒙,发为癫狂。《临证指南》日:“狂由大惊大恐? ?心窍为之闭塞。癫由积忧积郁??神志为之混淆。”说明七情过激,刺激脑心,内伤情志,可导致脑心之神明失常而发病。

4.3 气血失调

脑心的生理功能活动赖气血营养以维持,若脏腑失调,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脑心供血不足,脑失所养,则可发生眩晕、头痛、昏厥等疾病;如血不养心,心神耗伤,则常发生心悸不宁、胆怯易惊、失眠多梦;或胸闷、胸痛、气短、多汗,甚则头目眩晕、健忘恍惚、痴呆少言,或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

4.4 血瘀痰阻

脑心以脉相通。脉络畅通,气血循环通利,脑心气血供养充分,则机体精神旺盛、神思敏捷。如瘀血痰饮,内阻脉络,脉管凝滞,就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心脑就会出现气血供给不足而发生疾病。如头痛如刺、痛有定处,或头昏耳鸣,或胸闷气短、胸痛欲厥、心悸汗出,甚则肢体麻木少力、肢体不遂。

4.5 饮食偏嗜

饮食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如果饮食失调,损伤脾胃,可引起脏腑疾病,特别是过于偏嗜,或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常可引起与心脑有关的病症。《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过于偏嗜,就会影响气、血、津、精的生化,使脑无精血所养,心无血所主。如过食肥甘、饮酒过度,以致痰湿内生,瘀阻脉络,影响脑心功能而产生疾病。

4.6 劳逸失调

《素问·举痛论篇》日:“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因此有心劳伤神、神劳伤精之说。诸种过劳,耗气伤血,使脑心失养而发生心神不安、头晕失眠、健忘,或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发为中风昏厥等疾病。此外,机体运动过少,气血失于通利,则身倦无力、精神不振、头晕心悸,或多食少动,形体肥胖,痰湿内生,阻滞气机,瘀阻脉络而发生头晕、头痛、肢麻,或胸闷短气、动则心悸气喘等疾病。

5 小 结

中医学早在先秦时期对脑心就有一定地认识。《素问·脉要精微论》日:“头者精明之府。”《素问·灵兰秘典论》日:“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黄帝内经》对脑心及其功能的认识是深刻的,并指出脑心主司神明是神机之源,一身之主。脑心血脉相连,以神为用,息息相通,这种有机生理联系使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脏象体系。脑、心在机体内处于主导地位,是机体生命中枢,是调控、支配机体生命活动的指挥中心。机体生命活动是脑心功能的具体体现。

《黄帝内经》及后世名家的论述表明:脑、心在生理、病理方面具有相同的基础,在功能上具有一致的共性。进一步探讨研究脑心的生理、病理,不断完善脑心之说理论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提高中医对脑心疾病,包括现代医学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