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

 关福 2015-03-30

 外滩
  外滩,位于黄浦区东部,东滨黄浦江。原泛指十六铺、中山东二路、外马路交会处至苏州河之间沿黄浦江西岸的狭长地带,现南端约起自新开河。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1)

  这里原是黄浦江滩地,上海开埠后,殖民主义者在此筑路,西人称之为The Bund,中文写作外滩或黄浦滩,

南段称法兰西外滩。筑路后,银行、洋行集中,著名的有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中国银行大楼等,这些大楼建筑风格各异。现外滩是上海市的金融中心之一,设有海关、中外银行等。1989年以来,各幢建筑都安装室外照相设施,增添了外滩瑰丽的夜景。经过拓宽改建的中山东一、二路是上海市南北向的交通干道之一。南端的隧道、轮渡站,北端的外白渡桥、吴淞路闸桥,以及相交会的北京东路、南京东路、九江路、福州路、广东路、延安东路、构成集散游人的交通网。

  老上海的痕迹——外滩源

 

  老闸桥

  老闸桥位于黄浦区北部,泛指福建中路(苏州河至北京东路)两侧一带。因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今苏州河福建路桥外侧建六孔简支木桥,后称老闸桥,形成区片后,因以为名。为黄浦区内商业繁盛地段之一。

  闸北一词,源于苏州河(吴淞江)上的两座水闸。清代康熙十四年(1675年)今福建路桥附近的吴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闸,就是后来所称的老闸。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闸西面三里外的金家湾(今新闸路桥附近)又建一水闸,称为新闸。嘉庆年间,因吴淞江上船来船往,贸易兴旺,在老闸和新闸周围形成了两个市集,新闸市集为吴淞江下游航运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铁铺和商肆,市面较盛,而市集附近的吴淞江北岸区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开埠以后,新闸、老闸北面也开始发展,闸北之名开始出现。1927年置区时,称“闸北区”。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1962年木质老闸桥拆除

 

  静安寺

  静安寺位于静安区西南部。大致范围:乌鲁木齐北路以东,常德路以西,北京西路以南,延安中路以北的一片地区。南宋嘉定前,这里称西芦浦沸井浜。自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古刹静安寺由沪渎迁此后,渐称今名。

  清同治元年(1862年)辟建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和同治十一年(1881年)始创静安寺庙会后,逐渐形成人口稠密、商业繁盛地区。主要道路上商店林立,是市区主要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之一。有百乐门大酒店、影剧院、工商银行、邮政局、电报局等。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1)上海静安寺的早晨


 

  叉袋角

  叉袋角位于静安区北部,海防路、淮安路、西苏州路交会处一带。位于普陀、静安两区境内,吴淞江与昌化路之间地带,原范围包括普陀区莫干山路附近。地境北部为吴淞江90°河曲,明中叶时为低洼河滩,旧称东滩。  清中叶上海沙船兴旺之时,当地人以其状如沙袋角喻而称之(沙袋即装沙的麻袋,时海船常将沙装于麻袋用来载压船舱,因此习称)。

  因苏州河在此呈凸出角状得名;或说上海开埠后,沿苏州河岸工厂、煤号、堆栈、木行等纷纷开设,谋生者就近搭建“滚地龙”、草棚栖身,里人见其聚居处地形似麻袋,故名叉袋角。

  后莫干山路以东河曲一带尽为工厂所占,叉袋角地名逐渐消失,而安远路以南仍有沿用此地名。

  自光绪二十五年(1899)地境划入公共租界后,中外厂商在沿河滩地上兴建工厂,厂内工人则就近搭起大批工房。据传最初搭棚居住者多阜丰、福新面粉厂(建国后属上海面粉公司)工人,他们皆以装面粉的麻袋称“叉袋”,“沙”“叉”音近,原“沙袋角”区片地名因而转成“叉袋角”,沿用至今。地境范围初为莫干山路东段沿吴淞江地带,后随建厂搭棚范围逐渐向南扩展,建国后南至西苏州路海防路淮安路口一带,而北部则因工厂占地而少有人称。地境始终为厂区和劳动人民居住区,住房多简陋棚屋,1978年起拆除大片棚屋,建起成批新工房。1978年后逐渐形成以新工房为主的住宅区。有无线电、棉纺、文教用品、制药等厂。

 

  这里还要提一下一个重要的人物,上世纪20年代,很多老上海人都知道叉袋角朱家,富甲一方。叉袋角朱家曾是显赫一时的面粉生产商,即上海裕通路上的裕通面粉厂,以及居住在裕通路900号旧居的朱氏家族。

  朱鸿度曾任户部郎中、刑部郎中、浙江候补道、浙江铜元局总办。晚清攻打太平天国后,朱家经商,创办中国第一家私营棉纺厂—裕源纱厂,并由李鸿章为其奏奉慈禧御批准予。其二子朱幼鸿于1918年在叉袋角创办裕通面粉厂、裕通面粉公司,又将裕通面粉厂北面一条路冠名裕通路。朱氏旧居坐落北岸,南朝苏州河,正门开在裕通路。如今,这幢大红色的建筑前,已是满地碎砖和杂草,原先建筑已被夷为平地。

  朱家的裕通路900号住宅,有三幢建筑组成,建筑面积5298平方米。另有1座花园。最新发现史料,真实还原了建筑内部:主楼为砖木结构,墙壁用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部分运用钢筋混凝等建筑材料,天花板有西式线条等西方元素,呈现出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其中两幢建筑吸收北方四合院、江南走马楼建筑风格,二层呈回字型走马楼型制,走马楼通道连接各面。

  另一个新发现是,朱鸿度的第四个儿子朱容初(朱镜),生有儿子朱践耳。朱践耳后成为当代著名作曲家,先后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朱践耳是叉袋角朱家后代,裕通路900号是他的祖居。 ”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叉袋角朱鸿度

 

  王家

  王家厍(Wangjiashe) 又名王家沙。在静安区东部。

  大致范围:泰兴路东、北京西路南、大田路西、南京西路北之间地区。清道光年间形成村落,因居民多王姓,故名。20世纪在今石门二路两侧建起10多幢花园住宅和大量里弄房,20年代建卡德大楼、德义大楼。抗日战争时期居民猛增,遂成人口密集的集住地。现为住宅区,多新、旧式里弄房。南京西路、石门二路多商店。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

  马立斯

  马立斯,位于今黄浦区境内,武胜路、大沽路、重庆北路、黄陂北路所围街坊及周围一带。名称缘自人名。地境于上海开埠前为郊外农村地带。

 

  清同治元年(1862)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位置辟建第三跑马场后,西方冒险家、司职字林西报专事报道跑马消息的跑马总会股东马立斯醉心于跑马赌博,屡屡得手,以致暴发,继而勾结洋行买办、地痞流氓,在地境周围向农民强行低价购买大量土地,建造大批石库门里弄房屋和花园洋房,并都用“马”字命名,有马德里、新马德里、西马德里、马乐里、马安里、马吉里、马立斯新村等,高价出租,牟取暴利。马立斯置办地产之广,所造“马”字头房之多,获利之巨,使其成为沪上闻人,沪人遂称其置地造房地带为“马立斯”,而形成区片地名。

 

  因地近第三跑马场和新兴闹市八仙桥、大世界,且有成批住房出租,地境一带人口日增,并迅速形成商市,有马立斯小菜场、杜六房熟食店等。

   1949年后马立斯房地产收归国有,里弄住房亦有较大变化:马德里、新马德里于1981年全部拆除,原址建造24层电信大楼;马立斯新村由4层增高至7层,改称重庆新村;5座大型花园住宅拆除2座,建起18层振兴大楼和23层振华大楼,其余归学校、剧团等单位使用。其间“马立斯”区片地名逐渐湮灭。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上海人就把这里叫做“马立斯”

 

  泥城桥
  这恐怕是只有老上海才知道的地名了。西藏路桥,原名泥城桥,亦称新垃圾桥(垃圾桥,即现在的浙江路桥),是苏州河上的一座桥梁,南接西藏中路,北接西藏北路,南起北京东路,北至蒙古路。著名的四行仓库即位于该桥北端的晋元路上。

 

  该桥始建于1853年,为跨泥城浜的一座木桥。当时,泥城浜上尚有中、南两座木桥;1899年,泥城浜被公共租界填为路后,中、南两桥随之而废。北桥被工部局拆除后,重建为跨苏州河的木桥。
  1922年,工部局又拆除木桥,改建为混凝土桥,1942年,改称为“西藏路桥”。2002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拆除老桥,在原址重建新桥,并于2004年完工,桥面宽度也由原来的18.68米,增加到了33米。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1)西藏路桥也称“泥城桥”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1)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1)著名的上海星火日夜用品商店

 

  泥城桥地区的中心在西藏中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新闸路、芝罘路的六岔路口,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冲。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该地区公司、戏院、商店等鳞次栉比。著名的祥生汽车公司(即后来的市出租汽车公司,是改革开放前唯一一家出租车公司,是强生出租汽车公司的前身)、丽都大戏院(即贵州路上的贵州影剧院,已拆除)、金城大戏院(即北京东路上的黄浦剧场)、大加利酒楼(现为南国酒家)等,先后开设于此。
  此外,由于泥城桥地区北濒苏州河,船民多,小商小贩多,贫民多,因此,适应这些人需要的店铺也多,如铁铺、缆绳商店、五金店、小饭店、油酱店、茶馆、小旅馆、澡堂、当铺等。

 

  解放后,这里也是通往彭浦工业区,吴淞工业区和上海火车站的交通要道。除十几条公交线路经过这一带以外,大批载重货车纵横通过,成为全市交通最繁忙的地区之一。
  这一带的商店几经调整,形成以服务行业为中心的商业网点,有多家点心店、中小饭店、食品店、理发店、中小型旅馆,如大观园浴室、逍遥酒楼、新光理发店、北京旅社等。全市闻名的星火日夜食品商店和小绍兴分店等,一些日夜饮食店开设于此,通宵服务,灯光达旦,是夜上海的一角。

 

  忻康里

  忻康里,在静安区西部,泛指康定路、万航渡路交口处东南一带。原名丁家厍。民国18年(1929年)郁氏在此建二层石库门房屋187幢,为祝福其妻忻氏,改名忻康里。是曹家渡地区东侧商业繁盛地段。
  忻康里所处的曹家渡地区是上海静安、长宁、普陀三个区的交界地。一般来说,凡交界地区因不好管或不去管都比较冷僻、落后和边缘化。但是曹家渡是一个例外。上海有两个“五角场”,那些年,曹家渡“五角场”是比江湾“五角场”是要繁荣多得多的地方。而曹家渡的忻康里又是整个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名气最响的一个居民集居小区。
  忻康里的建筑是旧上海最为典型的石库门风格,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的。五条横弄堂,二条竖弄堂,加上弯弯曲曲的三条小弄堂,组成了纵横交错,市景有味的小社会。其集中体现在忻康里的三个弄堂口。

  第一个弄堂口是在万航渡路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弄堂口的那口“老井”。这口井何时开挖已不可考,应该是比忻康里的诞生更为久远。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去井边拎水,特别是夏天,用井水拖地板,揩席子,浸西瓜……
  第二个弄堂口是在康定路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弄堂口的那个“电话亭”。整个忻康里共有一百多个门牌号,三四千人。这么多人就靠这一个“电话亭”来维系大事,小事,喜事,丧事,好事,恶事,公事,私事……那个年代,凡是电话亭阿姨在弄堂里叫“某某号某某人电话”,被叫者无不屁颠屁颠地一路快跑,心里扑通扑通地直跳。
  第三个弄堂口也在康定路上,也就是公交电车23路终点站的那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弄堂口摆着那一个个用自来水水管焊接的蔬菜市场使用的“豆腐架子”。我读小学时的许多课外时间都在那里花掉的,在“豆腐架子”上爬上爬下,在“豆腐架子”旁边玩刮片,顶橄榄核,打玻璃弹子……“文革”时,我年纪太小,父母不让出去,我就整天整天与一帮弄堂里的同龄人坐在“豆腐架子”上,看游行队伍,看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看进进出出的各种人,聊大大小小的各种事。在这个弄堂口,我白白地浪费了很多青春时光。

 

  忻康里的居住空间是非常局促的,完全是一个“七十二家房客”的真实写照。这老石库门房子的地板和楼梯都是木质的,走起来嘎嘎作响,其楼梯都是供单人行走的,两者相遇必有一人要谦让。楼梯的扶手经几十年抚摸而变得锃亮发光。家家门对门,窗对窗,张家礼短,李家理长,王家咳嗽,赵家结婚,全弄堂立马都知道。而每家的自来水龙头处和“三角电灯泡”(即23路电车终点站的调头处)的乘凉地是这“七十二家房客”最佳信息传播交流的场所。灶披间阿姨,后客堂爷叔,前客堂阿娘,亭子间小夫妻,前楼外婆,三层阁楼山东老头……今天我家包了馄饨,上上下下各分一碗,明天你家蒸了馒头,里里外外各送几只。

  现在的忻康里已经荡然无存了。在忻康里的原址上,建起了一个叫“鑫康苑”的居民小区。倒是23路公交车现在还是挂着“忻康里”的标牌行驶在上海的大街闹市区,仿佛在不屈地寻找和呼唤着——忻康里。
老照片难找,只能拿现在的示意一下。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忻康里附近的里弄石库门建筑

 

  大自鸣钟
  在老上海的记忆中,沪西“大自鸣钟”远近闻名,当年,就连到附近去买东西,都叫成“到大自鸣钟去”,而周边开出来的日用品商店、小五金、或者烟杂店,都会自觉地取名叫“大自鸣钟火锅”、“大自鸣钟宾馆”、“大自鸣钟电器商店店”等等。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1)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1)

  1911年日本棉纺垄断集团内外棉株式会社派川村利兵卫来沪,在吴淞江南岸兴建职员宿舍、游乐场和简陋工房,形成日本势力范围,同时形成商市。

  1924年“内外棉”下属各厂资本家为宣扬已死董事长川村利兵卫建厂“功绩”,在今长寿路西康路口建造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式川村纪念碑,塔碑为方形、石基座,高4丈余,顶端嵌有四向大时钟,塔身高显,钟声远扬,远近人们遂以钟塔称其所在地带为“大自鸣钟”,而形成区片地名。

  1958年8月人民政府为清除帝国主义侵略痕迹和改善交通,拆除钟塔,所经公交线路随之将站名改作西康路或长寿路,而“大自鸣钟”地名依旧在口头使用。地境因市面发展较早,30年代起逐渐发展成为沪西主要商业中心。90年代地境内建起大型现代商住楼群,市容更新。1997年长寿路拓宽为市区交通主干道,地境交通功能大增,长寿路北、西康路东辟建大型开放绿地长寿公园。

 

  “大自鸣钟”东起陕西北路,西靠常德路,南近安远路,北达普陀路。它的名字的确和一座钟塔有关。对此,“看懂上海”系列曾有过一篇专门介绍大自鸣钟故事的文章,《两代人的大自鸣钟》,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读读这篇文章。

 

  小沙渡

  小沙渡在普陀区东南部,泛指长寿路东段两侧至吴淞江一带地区。以吴淞江(西康路桥处)原小沙渡得名。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展至小沙渡路(今西康路),渡口南岸形成居民点,亦称小沙渡。

  因中外资本家纷纷在渡口南岸一带占地建厂造房,20世纪20、30年代,已成为沪西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人聚居的地区之一。

  民国32年(1943年),小沙渡路更名为西康路,渡口亦改名为西康渡(1981年撤渡建西康路桥),原有的小沙渡地名逐渐不复使用。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1)民国时期上海沪西小沙渡路

  小沙渡作为华界和租界交界地区,是很多初期创办机构、企业、商号的选址的地点,有点象现在的莘庄等原城乡结合部,但凭借交通、人流、环境因素成为很多低成本运作公司的一个办公选择地点,所以你可以看到小沙渡这里名气不大,但非常繁荣,很多企业商号的生产工厂扎堆在此。

  今华东师范大学之所在,从前为大夏大学。此学校于民国十三年(1924)6月成立,由前任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余泽兰、李拨峨、林天兰、吴毓腾等人的帮助下,借贝禘鏖路(今成都南路)美仁里(今132弄24号)成立“筹备处”,校名“大夏”既有 “厦大”之意,也有“光大华夏”之义。是年9月22日,在小沙渡(宜昌路118号)大有余榨油厂暂借校舍开学。11月,马君武被举为校长。大夏大学当时设文、理、教、商四科及预科。

  上海沪西清真寺原名药水弄回教堂,又称小沙渡回教堂,俗称老寺。原址在上海市西康路(小沙渡路)1501弄(药水弄)80支弄,1992年4月迁至常德路1328弄3号。
  别发洋行(kelly & walsh,ltd.)1870年由英国人创办。
  从事印刷,及书籍、文具、印刷材料之输入与贩卖。总店在上海南京路22号,分店在上海静安寺路876号,香港亦有支店。印刷工场在上海小沙渡路400号。
  华明烟厂,1940年5月,由朱云清出面受盘华盛烟公司,定名为华明烟厂,资本额为法币4万元,厂址在小沙渡路(今西康胳)446号,初仅有卷烟机1台,为别厂代卷。
  上海电工机械厂坐落于军工路580号。前身是新业五彩花铁制罐厂,由施衍龄创建于民国17年春,厂址设在戈登路(现江宁路)海防路口,主要冲制牙粉罐头。民国19春,迁到小沙渡路(现西康路)租界,改名为青利铁工厂。
  华通开关厂是国内最著名的电气设备制造厂家。前身为“华通电业机器厂”,由姚德甫等4人于1919年合资创办,厂址设在虹口狄思威路(现溧阳路),是国内民族资本的第一家开关电器厂。后厂址多次迁动,1941年迁至小沙渡路(现西康路)596号,改名为“华通电业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协新毛纺织厂建于1938年春,是无锡协新毛纺织厂遭日军破坏被迫停产后,该厂董事唐骧廷、唐君远、唐熊源来沪避难时,商定利用租界特殊环境建立起来的。是年夏,租得小沙渡路(今西康路)400号英商别发印刷厂3楼,安装帽锭精纺机1200枚和环锭精纺机464枚,织机10余台,借用英商信昌洋行相同牌号,更名信昌工厂,10月间开工。
  沪西小沙渡即宜昌路恒昌源纱厂,近已售与申新纱厂主荣宗敬,计规银四十五万。闻该厂定于阳历五月一日为交替之日。牌号改申新第二厂,商标则仍用飞马牌云。

 

  曹家渡
  相比之下,上海另一个“五角场”,就很少有人还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它了,这就是“曹家渡”。其位于静安区、普陀区、长宁区的交界处,是以长寿路、万航渡路、长宁路、万航渡后路形成的5叉路口为中心的一个区片名。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

 

  曹家渡最早是西郊的乡村地区,在明代形成一个名叫曹家宅的村落,举人曹守常家族居此(今长宁区曹家弄),万历年间,曹家在附近苏州河上设立渡口。

  由于水陆交通便利,曹家渡成为了沪西主要的商业集镇,沿河设立码头、仓库、工厂,并迅速与市区融为一体。同时,由于属于越界筑路地区,解放前这里长期成了租界和华界“两不管地区”,吸毒、赌博、嫖娼活动猖獗,流氓出没,凶杀、抢劫案件不断、被时人称为“沪西歹土”。

  曹家渡的弄堂景
致,让人想起王安忆笔下夕日上海里弄: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种肌肤之亲的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的,有一些私心的……上海弄堂的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而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这是有烟火人气的感动。那一条条一排排的里巷,流动着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东西……
  花甲之龄的吴老太太说“与对面的新房子相比,弄堂老是老了,但还是舍不得离开。新房子不适合我们老人住的,找不到说话的人。住在老房子里,除了周围生活的小店多,处了多年的老街坊都在这里,儿女都不在身边,每天和老街坊打个招呼,聊聊天,也不会闷的慌…”这就是上海的独有风情--渐逝的弄堂生活。

 

上海那些“消失”的地名(2)

今日曹家渡 

 

  1990年代以后,曹家渡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城市改造,工厂外迁,杂处于工厂厂房之间的简陋住宅被拆除重建为高层住宅群。曹家渡也被规划为市级商圈之一,开设有中百一店沪西商厦、开开商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