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的鸭蛋》课后随笔集锦

 清风明月322 2015-04-01

关于《端午的鸭蛋》课后随笔集锦

文/谢华(四川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每一次教学研讨课,如果上过了,不留存下来,就会化为时间的一抹轻尘。我喜欢用我的笔下情思将教育的感悟流淌在纸页或者是网络博客之中。渐渐的,我的学生也喜欢笔下留痕的方式,跟我一起写着,任随思想的流淌。抓住这些,记载下来,就是教育中的美丽,催生我的反思。改进我的课堂,得来师生的健康成长!你会发现,一堂语文课的背后有那么多有趣的童心跃动。在孩儿们巧好表达的文字与图片中,有一种断不开的民俗情汩汩冒着生命的活力,成为初夏的繁茂。

“蛋”与“淡”

文/丁玉银

倒不是说,我多喜欢吃鸭蛋,只不过是被汪曾祺笔下的“高邮鸭蛋”扎开了一声“吱”给彻底勾住了味蕾。

满心欢喜盼望着谢老师可以在今天的语文课上给我们“高邮鸭蛋”,单单是为了这个“吱”,心中就有无限的遐想。拿起一支筷子,猛地扎一下。红彤彤的带着香油汩汩的如一股小泉涌出来。我极爱这个声音,带着淡淡的乡愁和童真。我仿佛在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画面:白发华生的汪老先生在晚年吃到高邮鸭蛋,仍会顽皮得拿起筷子扎一下,听那一声“吱”,红油就冒了出来。他的笑声牵起了满脸的皱纹和童年的回忆。

当年,眉宇间充满倔强与凛冽的少年,如今已白发苍苍的老头儿。眼神中只是剩下“淡”。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面对命运顺其自然,当一个人的年龄增长到某个界限时,他的心会越来越趋于平淡与宁静。

如果说我多么喜欢张爱玲文字的那种浓郁,那么我就多喜欢汪曾祺文字的纯粹与淡淡的味道。汪曾祺的文字似乎非常随性。充满了真与淡。仅仅一个“吱”便写出了无穷韵味。 这是需要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的。

唯有真性情的人才能在人生的俗世生活中品出些许味道。没有品道高邮鸭蛋的味道,却能品道文字的真与美。同时,于这堂课改课,还品味到了谢老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改革的坚定与努力。

后来我们一起品味了谢老师买来的本地鸭蛋,谢老师邮购的高邮鸭蛋能顺畅抵达我们手中吗?心里念着:高邮鸭蛋,不知何时才能与你相遇呢!

下面是一部分同学的随感,我一点一点拾起美好,满心欢喜!

1.林芟:

我没有借助任何资料书,读了两三遍课文,也只是觉得汪曾祺只是写了民俗,就只不过详写了鸭蛋而已,有什么值得搬出来讲呢?

又读了一遍,或许是赞美高邮的鸭蛋吧。

终于没有耐心翻开辅导书,原来是写乡愁。他对家乡的很多事情都写得很详细,写高邮鸭蛋更是仔细,连怎么吃,发出什么声儿都写得清清楚楚。实在是写出了他对故乡的念念不忘。

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2. 李昆阳: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讲的是《端午的鸭蛋》。这节课是非常有趣的,我想课改就是将枯燥无味的课改良吧。

我坐在最后一排,可以听到后面的老师们谈论些什么,他们没有不赞美这节课的。这节课很有趣,大概是谢老师将吃的东西——鸭蛋带进课堂的原因吧。课改课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做主,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再向以前那样不可靠近,这样更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如果每个学科都能做到这样的话,那学生的成绩应该不会差吧!

3.骆欣:

我来到这个世上,是一颗普通的鸭蛋,我希望可以给人们带去幸福温暖。但好像没有这回事,人们都嫌弃我不是高邮鸭蛋,便勾不起人们的兴趣。只有一个人,不讨厌我,反而对我疼爱有加,她拿着我去上课,把我分配给同学,同学对我很友好,我似乎给她们带去了温暖。此刻我明白了我的使命所在。

我是一颗普通的鸭蛋,只是千千万万鸭蛋中的一颗。

4.向林涵:

今天谢老师上公开课,向众位老师展示了教学特色。同学们积极发言,小组合作,展示提高。这种教育方式我们作为学生觉得很有趣,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我们都很喜欢。课堂幽默气氛很浓,袁宵发鸭蛋,巧妙将文中的鸭蛋评价联系了现状做了幽默交流。引得校长以及老师们都发笑。

这是一堂快乐有趣的语文课。

5.李楠:

不知道你上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没有?

在你知道要上公开课的时候,你甚至没有欣喜,只有深深的压力山大。这堂课关系到谢老师是否将课改课推出去的课。来听的老师各个学科的都有。上得好关系到一个人,一个班,甚至一个学校。

也许是我性格原因,上公开课时候,我从来不举手,上课的时候,你会看见我坐得很端正,笔记记得很详细。我好像既能听,又能记笔记。所以会发现经常别人不能发现的小尴尬。

比如,昨晚谢老师布置了预学内容之后就没有做进一步讲解。我们小组似乎犯了一个巨大错误,我忘记了安排谁做主要发言人了。老师开始上课了,大大的学术报告厅里,我独自担心着。最后,上课期间,我写了一张便利贴叫陈奕帆发言,但是不能公然传递,我后来借助传话筒时间巧妙将纸条传给了过去。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小组讨论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不去。怎么办?我心惊肉跳中度过了五分钟。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有请陈奕帆同学”这是老师的声音,我的心又正常了。

谢华回复:

我殊不知孩子们如许看重此课,更不知道孩子为了圆满完成课堂任务做了那么多精细的考虑。其实,谁来做小组发言人,都不必这样担心的,课堂随机生成的东西更具有震撼力呢!我要给孩子们说,语文,就是生命的课堂,关注真实,关注快乐,关注成长就是最好的了。

6.谢静:

我们期待已久的课改课,竟如此快速地完成了。真是有丝意犹未尽。同样,也是说明了课改展示课是成功的。

预习课文就对腌鸭蛋有所向往,尽管我记忆中它并不太好吃。但作者的描述和老师的讲解着实勾起了我的欲望,只是没有想到鸭蛋真正入口,还是有所失望。这次课改展示,效率异常高,我喜欢这样的课。

7.刘忠潏:鸭蛋?!

老实说,我并不太喜欢吃鸭蛋。

但是,我还是很好奇——为什么汪曾祺老人说鸭蛋里会冒出红油?感觉好神奇。我感觉自己很土,少见多怪了。于是对这堂《端午的鸭蛋》倍感兴趣。

对于今天,自我感觉比较满意,一想着当众多老师面前一展“19班”风采,我就更想大显身手,于是课堂上更加积极。

课改课堂味道就是不一样,有着独特的风格,我喜欢!

8.肖长锋:乡愁是那一锅羊肉

汪曾祺的乡愁是端午节的咸鸭蛋。而我的乡愁是一锅羊肉和“水八碗”。

我爸爸和我都是贵州人,他开过一家回龙羊肉,相比四川的隆昌清汤羊肉,我相信红油味的更适合四川人的口味。好不好吃,反正连我这种出名的“刁嘴”也觉得好吃。在家的时候不想吃羊肉,来学校,这羊肉俨然已成了乡愁的代表。

和汪曾祺的“十二红”相似的,是我们的“水八碗”。据说这本是我老家一个苗寨的风俗,因为出名,所以当地很多人都会。“水八碗”也是红色的,清一色红油,可惜我只记得两样了。一个是红油豆花和“凳子肉”。不同的是清水豆花,要蘸辣椒,它不用蘸,直接吃都有辣味。技术不在红油,在豆花。我们那边的妇女基本都会,但是手艺却在后面。太嫩不好夹起来,太老,吃起来磨嘴。所以要恰到好处才是好吃。

那“凳子肉”,又是什么,也是用红油,但是肉很小,肉很厚。就像三线肉,最上面一般是肥肉,中间是瘦肉,下面是肥肉。老师别因为有肥肉就以为腻。其实一点也不,以为熬制很久,油脂都熬到汤里面了。肉吃起来就像果冻,热乎乎的。想想都是享受啊!

想家,都快流口水了。这就是舌尖上的乡愁啊。

“水八碗”,是宴请十分尊贵的客人,所以欢迎老师来品尝。

9.发鸭蛋的袁枭班长写的文字:

说实话,今天这堂课内容浓缩了很多。如果在平时上课,需要两个课时。为此,我们特地让走读生查了资料,自己也先花时间预学。

今天一走进学术报告厅一,我们就发现桌子上有些鸭蛋。哎呀!谢老师,还真是把高邮鸭蛋买来了。顿时觉得谢老师真是神通广大啊!开始上课非常顺利,轮到第二组展示,我明显感到交流的时间很紧,谢老师于是调整了策略,只抽部分小组展示,其余做补充。

课中有一个环节是感悟探究文本。突然,谢老师让我把鸭蛋发放到各个小组,说尽可能联系文章中的词语来形容鸭蛋。我在脑海里不停地搜索,没办法,在这样的场合下,即使心里十分紧张,也必须故作镇定,谁叫咱是19班代言人呢。

想到文章中作者挑选鸭蛋的时候一是看形状,而是看颜色,有蠢笨与秀气之分,有白的和淡青之分,于是关于鸭蛋的词语就咕噜噜冒出来。最后我说了一个鸭蛋上面有小黑点发给某组。老师圆场到:“这白玉微瑕的鸭蛋,光洁圆润呢!”

历尽千辛万苦发完了十二个组的鸭蛋,还有两个。不会是谢老师数学不好吧,居然没有计划好。接着老师让我想一想把这两个蛋分给谁,第一个当然是谢老师,但还有一个呢?给罗老师吧,他正在班级后面听课呢!做班主任的这么辛苦,吃个鸭蛋补补吧!

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吃“鸭蛋”的机会!

10. 王锐怀旧仿写句子:

怀旧是画家笔下远暮的青山,

怀旧是墨溪河畔的竹笛轻响,

怀旧是操场上滚动铁环圈起飞扬的青丝

怀旧是绾在两双腿上的皮筋绳之间的跃动“一八一九二十一”

怀旧是放学时叽叽喳喳的结伴而行……

怀旧,是从羞涩的旧情书上开出的玫瑰

怀旧是你和我的,去年天气旧亭台

附:衔接本单元综合性学习 学生名俗文化读书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