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中医的认识4

 chxf1949 2015-04-02

我对中医的认识4--药(一)

 
  五脏六腑,在中医的看来,绝对不是解剖学视野下的那一个个血淋淋的肉团子,而是功能不同的一系列系统的称呼。中医的药概念,也不是显微镜下面的复杂的分子结构,而是具寒热温凉之性,咸酸苦辛甜之味,对人阴阳,五脏六腑有着干预,修复功能的材料。中药的性和味是如何认定的呢?这是个有趣的,但也一定会让某些具有“科学素养”人士大为不快的话题。不管他。
  以前说过,中药的寒热温凉不是温度高低的意思,是说它具有调整人的寒热温凉的功能,这叫性。性,很多是根据药的生长环境来认识,确定的,这种认识,确定最终要在临床中得到证明,所以是有效的。
  比如
  西瓜,总是生在炎热的夏天,而且越热瓜越甜,成天阴雨绵绵,温度适中,那瓜就水不拉吉的,没人要;西瓜生长的土壤也颇为讲究,黑黝黝,湿润的肥沃土地绝对不会长出好西瓜,西瓜在沙土含量多一点的才能长好。于是,人们就认识到:西瓜有维持,补充水分的功效,有耐热,清凉解暑的功效。所以,西瓜属于大寒,水湿的。当天热,干渴难受时,吃上几片西瓜就不渴,且立刻能感到清凉舒服。既然是大寒的,多吃了,或本来阳气不足的人,就会因为寒凉过度而拉肚子。
  附子,生长在温度极低,阴冷之地,耐寒是其最大的特性,说明它有振奋阳气的功效。所以,附子是大热的,能调动人体阳气。当人肾阳不足,真阳衰微而恶寒怕冷,脉搏微弱的时候,附子能鼓舞人体自身产生阳气,心跳加速恢复,使得生命体征改善。

  这样,我们就知道,耐高温,不怕干旱的食材或药材是有清凉解热作用的。而耐寒的则具有生热,振奋阳气功效的。
  芡实,薏米和水稻都是生长在水中的,这就说明它们不怕水,即祛湿的功效特性。也真的如此,芡实,薏米祛湿功效的确是好。至于水稻,常言道:“烧稻草灰多,吃稻米尿多”。

  水里生长的是具有祛湿利尿功能的;而干旱环境生长的一定有保持水液,生津功效的。
  葛根,能钻破坚实的土壤,延绵生长,那它就有解痉挛的作痛。发热,头项强直,葛根汤就是有效。
  味,
  五味跟五脏是对应的。比如,苦入心,苦的食物或药材对心功能(这儿说的主要是中医概念的心)有益;苦还有泻下的功用。柴胡,味是辛,辛具有发散的功效,所以肝郁都少不了柴胡。但柴胡太过燥烈,酸能解燥,所以柴胡大都用醋炒后再用......五味入脏有益,但绝对不能过头,过头就变成了有害的东东。所以有“苦伤心、咸伤肾......之说。
  中药有归经的说法,意思也就是不同的药在某一经中具有最理想的功效,但是对于归经,不如性味那样意见比较统一,各类本草书籍,甚至医家们也有分歧,这不足为奇,因为中医药是建立在临床经验之上的,临床使用中,药物的实际功效总是被不断的发现刷新或改正。
  中医的药观念和医观念一样,是秉承了中国的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念:人和地球上的一切事物,包括动植物,矿物,都是大自然化生的,发生矛盾,或偏转,大自然是会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病痛,生命遇到坎坷,从化生我们的自然界应该,也是肯定能找到化解的药物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中药的性味是由气得以生长的环境条件决定的,进入人体后的功能的功能就是体现了其性味的实际功效,能够消病去痛,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