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聿铭的封笔之作:非西方文化的建筑新语言

 真友书屋 2015-04-03
年届98岁的贝聿铭(IM Pei)被尊为当世硕果仅存的现代主义大师之一,而就在不久之前,贝聿铭凭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获UIA协会金奖,这个博物馆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苏州博物馆让人想起佛教寺庙的木架构和宁静平和的气氛;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则是介于古埃及、拜占庭和现代巴格达之间的风格,透出一种宁谧气息。或许贝聿铭是想借助一种非西方文化,形成一种新语言的尝试。


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0—2008年)

▲贝聿铭认为,所有严肃的建筑,都应该在过分感伤地怀旧和患了历史健忘症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折衷。

▲这一观点在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那里得到了巧妙的体现,简洁而抽象的表面造型,既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High Modernism)也是对古老的伊斯兰建筑的回应。

▲和建筑外观的简约现代感不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内部充满了复杂的伊斯兰元素,银色穹顶、玻璃幕墙、圆拱形的窗户与门帘,都是传统伊斯兰建筑的标志性元素。


苏州博物馆(2000—2006年)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狮子林过去是贝氏的家族产业,也许是对乡情的思念,使得贝聿铭冒雨赶到西花巷去拜访老宅和故人。

▲苏州博物馆屋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

▲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苏州博物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作为知名的建筑师,贝聿铭一生中还有很多全球知名建筑设计作品。有人说,建筑是21世纪的文化表征。贝聿铭在20世纪的中后期,就将他对未来世界的想法镌留在了美洲、亚洲、欧洲的地壳上,成为许多“城市符号”的一部分。

▲1979年 肯尼迪图书馆 波士顿

▲1963年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台中市

▲1996年 日本美秀美术馆 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89年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法国巴黎

▲1982年 中银大厦 香港

▲1974年 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非常善于运用光线,“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贝氏还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贝聿铭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 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