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仲法谈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

 负鹏载舟 2015-04-03

孟仲法谈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是小儿注意力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原名为轻度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后于1987年由美国精神病学会改名。近年来,在上海地区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可能与环境污染、空气中含铅物质增高有关。除了向政府部门及有关方面呼吁外,我们还必须加强积极防治。



经研究,此类病的发生与病儿微量元素量的增高和降低有密切关系。病儿的饮食平衡失调,含铅量增高,而锰、锌、铜含量的偏低,容易导致本病发生。经调查,近年来小儿喜吃油炸、高脂类食品,少吃蔬菜和含纤维食物,造成营养不平衡也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据国外报导,此类病儿脑生理解剖明显与正常儿童不同的是,他们的右前侧大脑较正常儿为小,且小于自身的左前侧大脑。同时发现病儿脑前叶、纹状体、尾核及脑室周围区域的血管较细,因此影响了脑的血液供应量不足。据国外调查,此类病儿随着发育成长至12岁以后本病也有自愈的倾向。



由于此病多有肝胆引起的情志激越的表现,或肝郁引起的神情失常的表现,同时也有气阴不足,心肾失交的情况。因此中医治疗多用平肝疏郁,益气养阴,滋肾水抑心火的方法,但疗效多不理想。西医治疗多用利他灵和匹莫林,但疗效反复,不够理想,治疗后病儿往往变得反应迟钝,呆头呆脑。



自从发现有关本病解剖生理病理特征后,上海市中医医院著名老中医孟仲法主任医师受到启发,认为病儿临床确实存在血瘀气滞的表现,脑血管细,脑的血液供应量不足,其实就是中医气滞血瘀的表现,于是他改拟处方时尝试以益气活血法为主要治则,同时加用降铅补微量元素锌锰铜铁的聪宁灵予以配合治疗,经过三年的摸索和临床观察,结果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则可改善脑血供及提高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二则使体内含铅量下降,从而使脑功能获得改善而趋于正常,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或消失;三则有些病儿虽然不能彻底痊愈,时有反复,再予上述方法仍可取效,这就成了此类患儿发育前期一个阶段的有效的保护性措施,使他们安全地过渡到发育年龄,随着发育成长而自然向愈。



孟教授的益气活血排铅安神方是:黄芪20克,党参20克,丹参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桃仁12克,红花6克,金钱草10克,土茯苓10克,夜交藤10克,甘草6克。



孟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若能了解疾病发生的解剖病理生理变化,以调整制订出相应的中医治则和方药,即能逆转和改善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的变化,往往能获得明显的疗效和提高治愈率。



孟教授最后提醒,治疗此病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也很重要。此类病儿在患病期间有行为异常是很自然的现象,家长必需耐心对待,既不能溺爱也不能责打歧视,更不要在众人面前羞辱性地指责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理。对孩子的任性、不合理要求甚至破坏性行为,要冷静处理,耐心说服,或暂时不予理睬,冷处理,待孩子安静时再作说服教育,指出其错误所在,同意其合理要求,解释其不合理之处,促使其身心均获得健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