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奚文渊 张澜造像 (2009年) 100x50厘米 ![]() 奚文渊 张澜造像 (细部)
![]() 张澜(1872~1955),字表方, 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1902年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专攻经史。因成绩优异被选送日本东京宏文书院学习教育。留学期间,因倡议那拉氏(慈禧)退朝,被视为大逆不道,遭清廷驻日公使押送回国。 1911年,腐败的清政府为着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将川汉铁路路权抵押给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用以举借外债。清政府的这一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激起了四川各阶层人民的愤怒。于是各县推选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商讨对策,张澜以南充代表出席并当选为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副会长。大会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开展群众性斗争。清政府四川总督赵尔丰为扑灭这场“抗命”怒火,悍然逮捕了张澜等9名领导人。在大刀架颈、洋枪抵胸的威胁下,张澜不为威武所屈,大义凛然地据理力争,赵尔丰被驳得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将他们无理囚禁,“候旨听斩”。凶讯传出,全川各县保路同志会动员武装群众10余万人,围困了成都城。清政府速派督办铁路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数千人入川解围。同情革命的新军于途中发生兵变,端方伏诛,赵尔丰被迫释放张澜等9位保路运动领导人。由于鄂军西调,武昌城防空虚,造成了辛亥武昌暴动的有利条件。 张澜于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他领导民盟响应中共团结统一、和平建国的主张,坚定地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反对内战。1949年9月,张澜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