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在慎终追远中拥抱现代文明

 青山依旧笑 2015-04-04
清明,在慎终追远中拥抱现代文明
2015-04-03 05:34:00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清明,只有在慎终追远中拥抱现代文明,让古老的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凝聚价值共识,才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文明的成色,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春寒料峭风含雨,每逢清明倍思亲。又要到这样一个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大日子了。都说这个节气“路上行人欲断魂”,可它同样也“春城无处不飞花”。这或许就是清明:祭祀、缅怀、感恩,充满凝重、追思的传统意味,但这里又流传着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的习俗,万物萌发、生机勃勃,拥有生命生长的力量。

祭奠、扫墓、踏青……在这样一个祭祀先祖、合家团圆的清明之日,祭祀哀悼,是我们亘古不变的思亲尽孝方式。日常为生计劳累奔波的都市人在这样一个日子,终于能够回归故土,祭祀先祖,沟通生死,珍视亲情,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正是通过祭奠先祖这样一种严肃而传统的形式,每一个家族才能将好的家风、善的孝道,代代沿袭下去。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生命溯源的仪式中,每个家族成员才更好地触摸到了自己的家族史,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血脉情怀,并由此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更珍重当下、珍视生命。

这或许正是清明的传统价值。对先人的缅怀,既是个体心灵的慰藉、血脉亲情的感怀,也是为了将对逝者的追忆更好地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事实上,清明之所以从一种民间的传统习俗变成一个国家的节日,也正包含着国家层面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关注。毕竟,对逝去人的祭奠,更多是为了让生者感受到慰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活着的人的尊重上;对春日生命的歌咏,也是要落脚到每个现实中鲜活的生命里,去保障他们的权利、尊严不受损,让生命生长灿若夏花。

很显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珍重生命、关怀生者,更多需要以文明与进步,去推动每个个体的尊严与权利得到保障。而要让清明真正传递出一派“清明”的气象,让对逝者的追忆真正转换为对生者的尊重,也需要摒弃一些陈腐的习俗,在传统中注入文明与进步的因子。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雾霾、污染等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保成为关乎每个个体生存尊严与权利的大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明、环保的祭祀开始成为社会与政府等各方关注的焦点,诸如“网络祭祀”“微信祭祀”“鲜花祭祀”“社区公祭”等环保的祭祀方式也陆续出现,社会上崇尚文明环保的祭祀之风正在形成。这是可喜的变化。但也不能否认,每年清明,在数量庞大的祭祀人群中,还有一些人没有真正践行文明环保祭祀。要让环保文明祭祀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不仅有赖于社会各界有力作为,还需要每个个体树立起文明公民的意识,认识到祭祀并不完全是一个人尽心行孝的私事,而是关系到环保、安全等公共议题,是关乎每个人生存环境的大事。

寄托哀思不必拘泥于形式,传统文化更需要关照现实生活。清明,只有在慎终追远中拥抱现代文明,让古老的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凝聚价值共识,才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文明的成色,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