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得】西方哲学史复习心得

 无上心 2015-04-04
马上开学了,但是正因为没有开学,我闲得蛋疼。所以这里写写西方哲学史的心得,一方面方便没有接触过西哲的同学,另一方面也算是复习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这里就不记流水账了,一来自己懒,图省事,二来也方便直接凸显难点。

首先关于西哲教材,我就两种主流教材说说。首先是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这本教材是大多数学校的指定参考书,但是却又是最让人读不下去的书,说实话,我第一本西哲书就读的这个。其实,赵敦华算是国内搞哲学史颇有成就的一位学者,他的代表作是《基督教哲学1500年》,是一部断代的哲学史。而他的这本简史其实主要着力在突破以往写作哲学史的窠臼。而传统哲学史的写法,国内也有集大成者,就是邓晓芒和赵林合著的《西方哲学史》,这本西哲史的特色在于思路极其清晰,没有什么废话,而且因为没有废话,用较小的篇幅说了很多前人没有说清楚的东西。

其次,说基本国内常用的书,首先是罗素的两卷本《西方哲学史》,这本书我没有读过,只接触过只言片语。这本书的主流评价是不宜用在入学考试里面,第一是罗素的写法比较文学化,不是针对初学者的;第二是罗素花大力气在臧否人物上面,且说理带有强烈个人意志。但是也有学校将之作为入学参考书,比如首师大。

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在国内出过两版,这本是邓晓芒搞的,但是却是中山大学的入学参考书。这本书算是国外新时期的教科书(相较于梯利的来说)。写到现在为止,内含马克思等不常在哲学史里面写的思想家。

北大张祥龙教授的《西方哲学笔记》是一本不错的西哲史,但是缺憾在于这本书没有写费希特和谢林,按照真正的学术来讲,不写是可以的,作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觉得重要的哲学家,但是就国内教科书的要求来讲却是有一定的缺憾。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作者洞见了各种思想的深层,在必要出点了一下,算是一种引导。海南大学用这本书做参考书。

接下来就按照哲学史,逐一说一说重点。

泰勒斯在考试里面不算重点,但是他的这种以水为本源的思想,在近现代却有生发,比如关于海权与陆权(比如英国和德国)。这个思想经过发展,在古希腊时代发展为火土气水四元素的思想(类似中国的金木水火土),这点很重要,这是西方的四行(中国有五行),初学时常常被忽视。

关于赫拉克利特的logos其实挺让中国人费解的,把其领会为中国的道就完全曲解了。Logos是什么?按字母意思是言说。希腊语是屈折语,其词语结尾往往随其在句子中的成分改变,结果是希腊语是一种既自由却又极端逻辑(logic)化的语言。所谓言说,既涉及一个句子的正确,也涉及整段话的谋篇布局。所以希腊人说话的时候是非常审慎的,智者就是教这种修辞术的。这种语言文化被用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里面说明了什么,就是变化和逻辑的统一,这其实是矛盾的。所以,巴门尼德说:“一条是: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另一条是:不是的东西必定是,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19)这就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巴门尼德彻底贯彻这种由语言逻辑性得到的logos思想,我称之为“强存在论”,这种倾向导致了世界的僵化,他的世界是死的,而且依巴门尼德的观点看,似乎先知先觉是可能的(但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这种观点必然要被后人驳斥,他的学生芝诺为了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提出了四个悖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字来比喻世界,关于这个学派的重要意义请参阅张祥龙的《西方哲学笔记》。

智者学派前面提到是教人们修辞学之类的技能的,这涉及古希腊的政治生活。但是苏格拉底是反智者派的,苏格拉底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说他为什么反智者,我们可以把这个看成是希腊哲学精神对于一种工具主义或者说功利主义的反对。如果把苏格拉底理解为道德哲学的肇始,我觉得是不恰当的,《西方哲学笔记》里面认为正因为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古希腊哲学都没有解决道德问题,所以整个罗马时期(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都在解决道德问题。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其实正表明了其不是道德哲学那么简单,这种说法其实是居中的。具体参见邓赵本。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难的地方恐怕是理念论内部的裂隙,关于这点我提醒大家注意,柏拉图生前就发现问题了,其后亚里士多德又进行了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赵本里面说是“国家是大写的人”,这个题目下面对大写没有解释清楚,所谓大写我个人以为即合全民以为国家,但是又蕴含国家由小写的人组成。

亚里士多德最难处是其关于系动词“是“的哲学思想,这点赵本说了,建议再参考《笔记》。赵本没有提到实体,一定要看邓赵本,实体理论是与柏拉图的理念针锋相对的。

总的来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里面隐秘地含有希腊哲学一贯的核心——一与多,所以对初学者来说非常费解,邓赵本柏拉图的辩证法一节对此有一定启发(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54)

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的哲学主要是伦理学,以后发展为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德性伦理学。

中世纪哲学一开头涉及理性与信仰,这个问题不好答,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基督教是两希文明的成果,保禄(保罗)的书信基本上受极大的希腊文化影响。而到中世纪,德尔图良等的反哲学其实是文明衰落造成的。不过保禄奠定的基督教核心还是希腊式的(起码有一半),所以奥古斯丁理所当然成为最伟大的教父,他从摩尼教皈依基督教的历程其实非常重要,正代表着信仰需要理性。

关于上帝之城,可解释性强,建议多参考各种教材。邓赵本92页,把上帝之城和尘世之城搞反了,应该是编辑的失误。

关于实在论和唯名论,要说的是,注意实在论指的是共相是实在的(柏拉图倾向),唯名论则认为共相就是个概念。到了近代唯理论则是延续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所有东西都可以由理性得出,因为把外界得到的讯息都理解为不可靠的(经验的基础不是理性,人的意识是和经验直接接触的,后来康德称之为直观),所以理性派排斥经验。经验论者恰恰又怀疑理性的基础,认为只有经验直观是可靠的。直到休谟出来,两派的争论才得以平息。休谟直接判了因果关系死刑,在休谟面前没有逻辑可言,因为逻辑的基础——因果是不存在的。到了休谟这里可以说他把哲学发展斩断了。

康德基本还是个理性派,所以他的书只有开头的感性直观,然后就直接进入理性了,因为人只能按自己的认识方式认识世界,所以感性直观之后只能依赖理性了。康德提出物自体,这点赵本上面没有说明,物自体就是事物本身,人不能真正认识,但是其能给人以现象。现象这个概念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重点,现象就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只存在于人的认识里面,和物自体还是有一定差距。康德之后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都不算重要,大家自己看书就明白了。

近代哲学还贯穿一个主旋律就是民主制的兴起,洛克、霍布斯、斯宾诺莎都有提到,所以法国政治哲学也就是题中之意了。

我在考研论坛也发了,那里的关键词加红了,地址:http://bbs.m/t3910595p1

发了帖子后,陆续有同学问我一些具体的问题,现在我归纳一下,如下:
1,关于实体
实体和自然哲学家逐渐提炼的无限定者(阿派朗)、logos都是有关系的,希腊人还是比较单纯的,就想找个原则性的东西解释世界。理念(柏拉图)和实体都是希望能抽象出实物的根本形象,它们又有一定的对立。实体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干扰,理念是希望覆盖一切好的东西。不过要注意亚里士多德有形式,所以亚里士多德不能算实在论的。实体就是尽量排除干扰因素的本质、本然。


2,阿奎那哲学和基督教
他是基督教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实在论有助于解释道成肉身,唯名论有干掉上帝的意思。上帝(犹太教)本来是没有什么的,但是到了耶稣这里存在上帝和耶稣,灵性存在和肉体存在的问题。上帝、上帝之子耶稣,圣灵,为什么是三位一体的?要有所解释,明明白白的耶稣的肉体存在于世,耶稣的肉体还能被损伤,凡人怎么能伤害神?为什么全能全善的上帝会有这么一出,在一般理性思维里面都觉得是荒谬的,所以要解释。基督教奠定在希腊化的文化之上,历史研究者认为,基督教不是由基督建立,而是由保禄(保罗)建立的。保罗用希腊思想来规劝罗马人,所以基督教一直不能去掉哲学而存在,基督教理性与信仰是混在一起的,所以要解释。而除了上帝存在的怀疑(谁都没见过上帝),还有三位一体问题,道成肉身问题。罗马正教认为,凡人不可能直接跟上帝沟通,要通过教会,但是凡人因此不可能见过上帝,所以就有上帝存在的问题。三位一体就有圣父和圣子合二为一的问题,只有一个神,那么耶稣算什么?先 存在 上帝,或者说上帝就是存在,上帝即名,所以阿奎那是实在论。这样能解释怎么上帝跑到人间(耶稣),还搞出个肉体来。唯名论就说名字就是一句话,和实体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耶稣就有正当性问题了,基督教从根子上就要受怀疑。


3,中世纪哲学的四个要点
1)唯名论和实在论
2)理性与信仰
3)五路
4)剃刀

p.s建议对西方文化不熟悉的同学,可以参阅赵林编著的《西方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此书算是国内第一流之西方文化普及图书。

欢迎关注上海师范大学
http://www.m/group/339830/

~~~~~~~~~~~~~~~~~~
14年3月更新(手机更新,难免错字)如下:
关于哲学史教材。到现在为止,我读了好多种,可能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在读哲学史上面。
我觉得西方哲学史较好的考试用书是邓晓芒赵林编的,如果考的学校比较难,那么就需要读点全增嘏编的。德国古典哲学可以用邓晓芒的《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补充。现代西哲因为我没考过,所以不便置喙。外国人写的书总体上还是不利于考试的,所以使用者要慎重,到现在,翻过的,我觉得梯利的还是不错,可以给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读些补充一些西方传统文化。赵敦华和张志伟的书我觉得也可以看,都不错。

关于中国哲学史,考试的话可以多参考郭齐勇编的《中国哲学史》,这书的好处是现代中哲全,新儒家全。最近杨国荣主编的也可以看,这本书强调哲学思维,强调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复旦的两卷本如果不是考复旦可以不看,这本书一方面比较强调引原文,另一方面却弱于分析,宋明理学是此书的优点,但是篇幅达到了陈来的《宋明理学》。冯友兰的书如果可以读得不错,那么只能说明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了,所以不建议用于备考。另外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可以挑几章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