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素描着手培养小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吴立岗

 清源渭水 2015-04-05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独立写作能力。所谓独立写作能力,就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去表达思想内容的本领,因而它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思维活动在写作过程中的辩证统一。为了培养小学生独立写作能力,小学三四年级必须集中精力抓好素描训练。“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把素描抓好了,那么全是作文质量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素描有助于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现实生活本身、现实生活在书本和图画中的反映。因此要都会小学生观察实际、欣赏图画和阅读书本,而最重要的是都会他们观察。前面已经说过,素描这种教学形式,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十分有利。具体地说,素描能帮助学生:第一,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如主次顺序法、方位顺序法、分析综合法等);第二,学会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马嘎塔人提供,确定那些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有关的材料;第三,学会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观察、联想和感受记录下来;第四,养成经常写日记的习惯。此外,还应该指出,素描训练是分类进行的,这是有计划地引导小学生接触周围世界的各个局部,能帮助他们逐步扶他面前一哭,开阔视野,积累各种日常生知识。例如,每年春天,不少学校的教师总要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校园里的春天》。而孩子们往往这样写,:“春天来了,明媚的阳光普照校园,树木都披上了嫩绿色的春装……”文章的词藻虽然华丽,可多半是套话,因为他们根本说不出校园里有多少种树,各种树有什么特点,也没有去仔细观察这些树在春天表现出来的特征。素描作文教学将这篇命题作文变成观察作文,列入自然景物素描的计划。有一位实验班教师把学生带到校园里进行作文指导,她一边讲述各种树的名称、生长规律和经济价值,一边指导学生观察。只用一节课,学生就比较全面地认识了罗汉松、棕榈树、香樟树、木樨树、红碧桃、夹竹桃等十几种树。学生再描写这些树,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比较准确。

实践证明,素描训练不仅有明显的“人文性”,即在观察过程中陶冶他们审美的感情;也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即都会学生准确地用词造句。此外,它还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即促使学生迅速获得各种日常生活知识和科学常识,帮助他们积累各种写作的素材。

素描有助于培养提炼中心思想和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小学中年级要重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这里所说的“段”,是介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它既不是皀一个自然段(小节),也不是指结构完整(包括“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等环节)的篇章。它是能反映一定独立意思的句群,在形式上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几个自然段,相当于日常讲的“层次”或者“片段”。而中年级的分类素描,从形式上说,正是一种“段”的训练。例如,景物素描的对象是一朵花、一棵树或者大自然的一角。人物素描的对象是一组动作、一席对话或者几种神态。因此,中年级的素描也可以叫做“段”的素描或者“片段素描”。正因为“段”必须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段”的素描可以练就提炼中心思想和命题的基本功。例如有位实验班的老师设计了一次动作素描:请学生小李上黑板默写一个句子,然后把他的动作和神态写下来。小李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听到要他默写“暑假里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学会了游泳”这个句子时,感到很容易,洋洋得意地走到黑板前。但当默到“游泳”的“游”字时,他愣住了,抓耳挠腮想不出。教师就启发他:“你想想看,游泳是在哪里游的?”他恍然大悟,终于把这个“游”字默了出来。然后面红耳赤地走回座位。教师就不失时机地启发大家:“这次课堂练习说明什么问题?”“学习要苦练基本功,一丝不苟”,“自满是学习的敌人”……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教师就让他们自己确定题目,把这次课堂练习的过程描写出来,并且要求根据中心思想来遣词造句,结果大部分学生写得比较好。

在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段”的基本类型的训练是培养安排文章结构能力的具体内容,必须列入计划,充分重视。但是,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言之有序”,首先必须使他们“言之有情”“言之有物”。素描以儿童熟悉的生活为对象,可以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这就解决了“段”的训练的内容问题。素描又采取分类集中的办法,有助于相应地进行“段”的训练。

实践证明,静物素描、景物素描、小动物素描以及人物外貌素描,往往采用“总起+总结”或者“分叙+总结”的方法,可以训练学生写补充式的“段”。动作素描则要求把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写得连贯、具体、清楚。它常常是先描绘一定的情景,再写人们的动作反应,这对连贯式、衬托式和呼应式三类“段”的训练很有帮助。对话素描所写的,既不是叙述性的语言,也不是人物的内心独白,而是人物相互之间的谈话,对交叉式的“段”的训练较为适宜。由此可见,素描训练对培养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很有帮助。就中年级而言,素描不仅不会同“段”的基本类型的训练发生矛盾,而且能够促进“段”的训练。

素描有助于培养用词造句的能力

素描对培养儿童的用词造句能力,作用十分显著,其原因有两个:

第一,素描能创设情境,让儿童多说多写。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所掌握的词语可以分为消极词语(即能懂的词语)和积极词语(即已经在使用的词语)两部分。儿童每一年都通过阅读掌握大量词语,但是其中多半的消极词语,只有多说多写,消极词语才能不断地转化为积极词语。素描取材于儿童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此儿童有话想说,有情想抒。例如儿童都热爱大自然,尤其是鲜花。一次,一位老师端着一盆美丽的菊花进教室,让学生描写。孩子们兴奋极了,立刻“动员”自己所有的“词汇储备”,不仅从小说中和报纸上,甚至从歌词和台词中搜寻自己所需要的语言材料。就连那几瓣毫不令人注目的叶片,他们也尽量地描写生动。例如:“大叶毛茸茸的像柔软的绒毯,边上是锯齿形的。”“叶子大小交叉一层一层,好像瓦片一样。”“茎上的叶子像猴子似的,一个一个向上爬。”“大叶像手掌那般大,可小叶才像个小纽扣。”“有趣的是大叶保护着小叶,仿佛在对风儿说:'走开走开,别吹坏了我的小宝宝。’”当然有些学生也产生用词不当或句子残缺的语病,但是首先要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当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后,则应该通过指导和集体讨论,帮助他们把语言表达得准确、生动和简洁,符合语法的规范。

第二,素描能帮助儿童辨词辨句。词汇的海洋辽阔无比,汉语中近义词又特别多。素描可以帮助儿童体会每个词代表着不同的概念和状貌,反映着不同的景象和感情色彩。例如,有一位女教师在课堂上“点名”的过程,仅对她“看着同学”这一动作,学生就分别用了“看”“瞧”“瞥”“瞅”“望”“环视”“扫视”“端详”等十几个动词。这些词,时间有长短之分;视域有远近之别;感情色彩和褒贬义也不同。教师就一边分析,一边帮助学生揣摩实际的动作和人物的心情,最后挑选出一两个最确切的词语。假如日常生活词语都能经过这样的辨析,学生就理解得透,记得牢,用得上;消极词语很快就能转化为积极词语。
(《小学语文教师》2014.4474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