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国母演绎帝王之道——澶渊之盟,巾帼不让须眉

 文化龙乡 2015-04-05

          
       从统和十七年(公元999年)起,萧太后调兵遣将,攻人中原,几乎每次都大胜而归。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闰九月,年过半百的萧太后身穿戎装,亲率二十万大军,威风凛凛,巾帼不让须眉!

       大辽军队在萧太后的指挥下,绕过宋军坚守的保、定等地,突然出现在黄河北岸的澶州(濮阳)。对岸就是北宋的京城——开封汴梁。 

        宋朝危在旦夕,许多大臣劝宋真宗赵垣到金陵避难,还有的大臣劝他到巴蜀避难。在宰相寇准的鼓舞下,宋真宗的战车出现在澶州前线,无形之中使萧太后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宋朝军民顽强的抵抗使她不得不冷静地分析前线战场的态势。 

    恰在这时,辽军前锋主将萧挞览被射死。萧太后抱着萧挞览的尸体痛哭不已,在军中罢朝5天。当萧太后看到宋朝援军几十万蜂拥赶来,发现辽军孤军深入,犯了大忌。萧太后与韩德让等再三商议,决定和谈。 

    宋真宗知道后,主动派曹利用前去议和。萧太后见宋使前来,故意吊胃口,提出要宋朝割让关南之地,曹利用立即拒绝,回去复命。宋辽之间的冲突不断,互有胜负。宋朝一方宋真宗丧失了斗志,辽国一方萧太后担心天气转冷,旷日持久,便有了第二次谈判。这次,宋真宗对曹利用说:“只要不割地,就是多给金帛也无所谓!” 

     萧太后接见了曹利用,几经争执,终于签订了《澶渊之盟》:圣宗称赵恒为兄,赵恒称萧太后为叔母;宋朝每年给辽上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即“岁币”;双方各守旧疆。此后的120多年,辽宋从未发生过大的战争,这对双方都很有利。 

    萧太后在第二年,在双方边境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加强了经济和文化交流。正是《澶渊之盟》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环境,才使辽国开创了“中兴”大业。萧太后充分利用和平的环境,完成了全面的改革,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汉化。相比之下,辽国政通人和,萧太后受到百官的敬重。萧太后赏罚分明,处置得体,比较民主,从善如流,举止随和。群臣可以对她不拜不揖,甘愿为她卖命。  

    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后,为了适应政治和经济发展,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萧太后在宁
城县(内蒙古境内)仿照长安、汴京的模式修建一座都城,名为中京。 

    此前,辽国已有东京(辽阳)、西京(大同)、南京(宛平)、上京(内蒙古境内的波罗城)。萧太后
以上京为政治中心。原来,辽国皇帝处理朝政,经常在临时搭就的行帐中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现状无法适应。中京的选址位于以畜牧业为主的北方和以农业为主的南方的中间地带,可以兼顾辽国南北地区。 

     辽国从燕蓟一带征召工匠修中京,历时二年建成,方圆40里,成为辽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萧太后的主持下,辽国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的历程,使辽朝的国力猛增,发展到鼎盛时期。中京的建成是鼎盛时期的象征。 

    萧太后在生活中是位教子有方的母亲。萧太后为景宗耶律贤生了4个儿子,3个女儿。长子即
辽圣宗隆绪;次子隆庆;三子隆裕;四子郑哥,生下8个月即天折;长女燕哥;次女长寿女;三女延寿女。 

    面对子女们,萧太后爱护他们,对他们绝不放任自流,而是加强管教。 

    对于圣宗隆绪的教育更是严格的。萧太后为了使他增长经验,命令他读书,特别是对汉文化。

萧太后临朝执政时,总叫圣宗陪侍身边,耳濡目染。萧太后不愿放过磨炼圣宗的机会。统和四年(公元986年),宋军三路大军攻打燕云时,萧太后要求16岁的圣宗同行。 

    出发前,大臣们纷纷阻拦,不准携带幼帝出征,以防万一,萧太后仍带着圣宗上路了。萧太后认为,辽国女人尚且长于骑射,将来圣宗要独掌朝纲,怎能不懂军事? 

     几十年来,萧太后历经风雨,终于使大辽国重振雄风,威震北国,结束了混乱的局面,这种中兴之治来之艰难。她把辽国留给儿子,要让他有能力挑起重担,否则,她不会甘心。因此,萧太后在圣宗身上用尽心思,严格教诲圣宗。圣宗能够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遵从母训。 

    圣宗从府库中拿走任何一件东西,萧太后都会问干什么用。圣宗的衣食住行,她经常检查有没有奢华的地方,防止圣宗养成坏习惯。圣宗要赏赐大臣,也要征得萧太后的同意,防止圣宗滥行赏赐。 

    圣宗曾经纵情游猎,击鞠玩耍,萧太后坚决制止,把圣宗留在宫里读书,让他研读《贞观政要》等典籍。圣宗是个大孝子,对母后的训诫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圣宗亲政后,处处以唐太宗为榜样,沿着萧太后的足迹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成为辽国史上最贤明的君主,这是与萧太后的教养分不开的。 

     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十二月,萧太后还政于圣宗,去南京颐养天年,十二月初在路上染上风寒,离开了人间,时年57岁。  

    统和二十八年四月,萧太后葬在乾陵。圣宗哭得吐血,一个多月吃不下饭。群臣建议改元:“此乃古制,理应照办。”圣宗说:“我乃大辽之主,宁违古制,也不做不孝之子。”圣宗坚持在守丧3年期满后改元开泰。  

    萧太后的逝世,使韩德让过于悲伤。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二月,韩德让病重,圣宗与皇后亲
奉汤药。三月初,韩德让逝世,时年71岁。圣宗与皇后、诸王、公主及群臣为他发丧,葬礼隆重。韩德让的遗体葬在乾陵之侧。 

    萧太后执政40年,功绩赫赫,彪炳中国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