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豫

 观望楼 2015-04-05

第十六卦  雷地豫(上震下坤)

    豫者,和也,乐也,安也,悦也。序卦传曰: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可见豫之本意。卦象内坤顺而外震动,动而顺者也。顺则和,动而顺,豫也。爻象一阳居中而五阴应之,和也。处近君之位而君顺之,民从之,举国同心也。

豫。利建侯行师。

坤为顺为众,震为君,故曰建侯,震动而众从之,故曰行师。上下同心则师出必有功,故曰利建侯行师。或曰坤顺于内而万民和乐,故利建侯,震动于外而有威,故利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九四为卦主,五阴应之而得众,刚志得行,故曰刚应而志行。动而顺则和乐,豫之道也。天地之大亦不离顺动,何况建侯行师之人事呢。天地顺时而动,所以日月往复不失其度,四季交替没有更改。忒(音特)为参差,更改之意。圣人顺理而为,所用的刑罚清明而合度,所以百姓都信服。豫之动必以顺时,豫之义天地不违,可见其时义之博大。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春雷乍响,动物结束冬眠,植物破土发芽,万物复苏,大地开始热闹欢腾。这就是豫卦的卦象,地上有雷,大地随着雷声而开始欢腾,故曰雷出地奋。奋为扬起,奋飞之意。古代的君王从豫卦的卦象得到启示,利用音乐歌舞的形式来歌颂其功德。并以盛大的乐舞庆典祭祀神明和先祖。说文作乐之盛称殷。荐者,举也,进也。祖考即祖先。依卦象震为王,为荐,为乐,为神明。互艮为祖,故有王以乐荐神配祖之象。

初六。呜豫。凶。

震为鸣,初应四,故曰鸣豫,理同谦卦之鸣谦。初六处豫之初始,阴柔失位,本不宜动,却因应九四之豫而逸豫无度,乐而忘形,以致众人皆知。仿佛小人得志,必不能久,况其名传四海乎?故凶也。其凶乃乐极生悲,得意忘形而致祸也。依卦象论,初虽应四却为二、三所阻,得敌故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初六不中不正,本无可乐,却应和于卦主之乐。其乐有其形而无其实,属穷奢极欲之乐,乐而忘乎忧也。故曰其志穷,穷极也。初得敌而难于应四,或曰往应四遇互艮而止(艮为止),其志穷之象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互艮为山为石,四如山顶之石,根基深厚而稳固。六二得中得正,处艮山之底,若石之根基坚固不可摧,故曰介于石。介者,坚固不拔则曰介。互坎为暮,二在坎下故曰不终日。不终日是比喻能把握恰当的时机及时醒悟,耿介如石而不为豫乐所动摇。贞吉者,自正则吉也。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初、三两爻皆因不正而沉溺于豫乐,初六高兴的太早,得意忘形,所以有凶,六三高兴过头所以有悔,唯有六二能够把握其度,不偏不倚,中则坚不可浸,正则固不可淫,所以能获吉祥。由此可见中正为君子处世之本,守其中正,虽无乐而吉,失其中正,虽悦而必凶也。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盱(音虚),说文张目也。又望也,上视也。盱豫形容六三比近九四,张目上望以求豫乐之貌。六三失位无应本无可乐,而其上媚九四以获逸乐者,乃舍本逐末不求正己而求乐于人也。因其位居阳刚,尚存悔悟之机,若醒悟的太晚,将悔上加悔,不容挽回。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六三有悔是因为不中不正,居位失当而易于沉溺于逸乐的缘故。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由豫因对由字的理解不同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取由于之意,由豫即指九四为豫卦唯一阳爻,众阴皆因归于九四而得其豫。另一种如尚秉和是依据《孟子》“由由然与之偕”而取其自得之意,释由豫为从容和乐之意。这种解释也有道理,但联系卦辞上下文来看的话,还是取由于之意更合卦象。大有得指九四得众阴所附,阳为大。九四以阳刚居柔,又近君多惧之位,为人从之,恐有专擅之疑。因能以其直破其疑,以其正示其诚,所以能获群阴之附,人心之服,故曰勿疑。言下之意,九四能内合人心,外展其威者,以其德正而理顺,故当戒其踌躇,坚定以行志也。朋者,阳以阴为朋。盍,合也。簪,古代发饰,是古人用来固定发髻或冠的长针。九四一阳插于群阴之中,而群阴归附于四,就如同用发簪固定发髻一样,故以朋盍簪喻其象。另有版本释艮为簪,也无不可。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九四为卦主,众阴孚之,内得四而和顺,外得四而有威,偕众同行则无不通,故曰志大行也。又以坎为志,众孚之而曰志大行,亦通。

六五。贞疾。恒不死。

贞疾者,守正以防疾也。疾,病也。六五虽处豫乐之时,然以阴居尊位,下乘九四,如同在柔弱的君主治下有一人下而万人上的权臣在位,君不得穷极之乐者,患其臣也。所以六五不敢纵欲而常怀警惕戒惧之心,故曰贞疾。恒不死,君能守正而常怀畏惧之心,则国不亡之意。这也是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所在。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六五须守正以保持警惕是因其下乘九四,以阴乘阳其势逆而有忧患之象(指阳有升上之势从而有盖主之嫌)。恒不死是因六五居中,恃中则能豫乐有度而常怀戒惧之心,这样就不会因穷欢极乐而致亡国,故曰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冥者,说文幽也,夜也。又昏也,暗也。又引申为幼稚,冥昧之意。冥豫成比喻不务正业,沉溺于豫乐到了冥昧无知、冥顽不灵的程度。上六处豫之极,就是极豫尽乐至极点之象。就如同冥昧无知的小孩子,一天到晚只知道总情欢乐一样,故曰冥豫成。有渝无咎,须及时悔悟,有所转变,才不致有咎害。渝者,变也。依卦象上六体震为动而有变,故有渝。或者说上六变阴为阳,则上卦变震为离,离为火为光明,上六由昏冥转变为光明,可见其有渝而后能无咎之意。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所谓乐极生悲,极尽享乐之能者,必不能久。何可长也,一方面是说极尽享乐乃自取灭亡之道,另一方面也是告诫冥豫者应及时悔改,不可沉溺于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