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能力,给予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安全感。 缺爱的人更爱财

 青衣问道 2015-04-05


安全感是今生幸福的宝藏


一个人缺爱就会没有安全感,心理成长就会停滞,而有安全感的人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容易达到自我实现。

缺爱的孩子性格往往和普通孩子不一样,思想也成熟的早一点,但是容易走极端,比较叛逆,一般能力较强,事业心强,但在内心里缺乏安全感,不论拥有再多,始终担忧如果有一天失去了怎么办。






缺爱的孩子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做事,性格比较孤僻,一般让人看上去会形容他“感觉这个人有很多心事”。


对于爱情,缺爱的孩子比较“慢热”,心里有恐惧感,害怕如果我投入了结果会怎样…… 但是一旦投入了,就会比较偏激的把自己认为好的全部给对方。不管这爱是亲情,友情,爱情,他都是全方位的去考虑去付出。


因为他缺少爱,他全身心的付出内心里也是希望对方能像他一样全身心付出的对他好。如果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报或者被人所不屑,心中必然是恨,比较极端。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孤儿一般都会存在缺爱的现象,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缺爱的孩子需要社会的关心,不然容易变坏,社会上这样的例子很多。

判断自己是否缺爱,就看你对比你大的异性是不是很感兴趣,当然不光是这一点。

缺爱需要自己调节,多交性格友好的朋友,多和异性交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缺爱,也指缺少朋友和社会的关爱。

缺爱,还指缺少男女朋友之间的爱情。

缺爱也指缺少情人对你的爱,不是没有而是不够,多体谅,多包容吧。

缺爱的英文为unaffectionate ,缺爱不只是因为环境带给自身的影响,而自身的原因也很多。自卑的人更加容易缺爱。









                     爱的能力,给予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安全感。


每一个人爱的能力从何而来?爱的潜能来自我们的童年经历,我们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获取爱的源泉。爱,是我们的父母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国内外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普遍承认,一个人的童年以及他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构成他的童年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一旦逐步形成、固定下来,将会对他的性格、人格、择偶观、人际关系、感情模式、乃至对待恋爱、婚姻、家庭的态度形成深远的影响。换句话说,一个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一个男人会娶什么样的老婆,他们恋爱也好,结婚也罢,他们将来如何抚育子女,都跟他们的童年息息相关。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不否认,一个人的性格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但他的童年经历绝对是打造他性格的最重要的条件。哪怕这种童年的经历已经过去,却会变成一种潜意识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无所不在,潜移默化,伴随终生。如果他的童年是幸福的,那么他的童年潜意识也是一片阳光,如果他的童年有阴影或者存在太多不愉快的经历,那么他的童年潜意识也一定是乌云密布的。每当他跟恋人、配偶出现争执或面临择偶、结婚的关键时刻,他的童年潜意识就会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一样猛然闪现,成为二人世界的拦路虎,也给彼此造成莫名的伤害和痛苦。




比如说,一位母亲由于莫名的烦躁,对孩子的不上进感到焦虑,经常指责孩子,并对孩子说:“你瞎了吗?这样的东西都看不见?”或者“你聋了吗,我讲的话你都听不进去?” 做母亲的也许估计不到,她这种指责会像一只看不见的蚊子,钻进孩子的潜意识当中,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孩子将来在他的视觉或听觉方面肯定会有心理障碍,或者是听不清充足的音色,或者是看不全充足的颜色。这就是童年潜意识影响下的后果。总是,父母不经意说出的一些话甚至口头禅,都会对孩子的童年潜意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说了半天童年潜意识,也许有人会忍不住对潜意识产生很多疑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潜意识的各种说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

潜意识是奥地利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代表作《精神分析学》中首先提出的,是指潜藏在我们意识底下的一种神秘力量。所谓意识,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对世界,对周围人和事的一种根本看法。至于潜意识的观念则是遭受过压抑而被排斥于意识领域之外的。比如引起羞耻感的负罪感、卑劣感、童年创伤、不愉快的经历、性欲、攻击欲等,这些东西在意识里面很难被容纳,一旦进入到意识领域,就会引起人的极度焦虑,因此必须压抑到潜意识领域,不让它冒头。但被压抑的内容并非心甘情愿存在于潜意识当中,他们如同一只被囚禁起来的野兽,还是野性难驯,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会忍不住闯到意识领域来。










国内外的很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意识仿佛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30%是意识,是我们所知道的部分,水下的70%则是潜意识,我们并不完全知晓,它却构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心理世界。我们绝大多数的行为举止,其实都是潜意识作用下的结果,但我们自己又并不知晓。


在日常生活中,潜意识就像空气中的尘埃一样无处不在,它总会在不经意之间侵入我们的意识,干扰我们的思维,甚至左右我们的判断。



比如:一个新郎驱车前往婚礼现场的路上,错把绿灯当成红灯,这让他惊惶失措,为什么新郎会把绿灯看成红灯呢?仅仅是个简单的失误吗?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对结婚犹豫不决,新娘是父母介绍的,他并不喜欢,只不过为了遵从父母的意愿,他被迫答应了,他把绿灯看红灯,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作用。意识上他选择结婚,潜意识却在悄悄提醒他:这段婚姻不合适。虽然婚礼照常举行了,但他们之间并不和谐,婚后不到三年,他们就选择离异了。
比如:一个女孩对同一单位比她大20多岁的一个中年男人产生了强烈的好感,没多久两人走在了一起,当身边的其他同事对此感到难以理解的时候,女孩道出了缘由:她觉得他长得像她的父亲。原来,父亲从小待她很好,可惜8岁那年父亲去世,她从此失去了父爱。在潜意识中,她是把她当成了她去世多年的父亲,她喜欢他其实是在寻找父爱的替代品。
再比如:一个30出头的独立创业的女老板禁不住一个比她小8岁的男大学生的猛烈追求,彼此相爱了。但没多久,这位男大学生就受不了了,因为周围全是异样的眼光:你找一个这么有钱的女老板,你是不是吃软饭的?你还算一个男人吗?而女老板跟他在一起,由于年龄、地位、收入的巨大差距,也总觉得缺少安全感,很快,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其实,这也是潜意识的作用,这种潜意识不是来自于两个人过去经历的干扰,而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深远影响:男女择偶,男方一定要比女方强,否则感情基础就不牢靠。这是一种文化潜意识,包括在很多婚恋相亲节目中,女方择偶的条件大多数都是向上看的:必须比她年龄大、必须比她个子高、必须比她挣得多,这也是男尊女卑这种传统观念的一种潜在影响。
以上几段案例都是我在情感咨询中遇到的。由此可见,潜意识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它就像一个冲洗胶片的暗房,你外在的生活状态,都是从这个地方冲洗出来的。如果把你的意识比喻成一部相机,而你的潜意识就是感光底片,你会在上面留下画面。
一个人在他的潜意识里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潜意识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幸福还是不幸?










如果我们的童年一直不幸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和陪伴,童年潜意识就会把这种不幸敲到我们的心灵键盘中,我们就一直被这种不幸所缠绕,哪怕真正遇到了我们所爱的那个人,我们也会思前想后、裹足不前,即便两个人走在了一起,我们也会患得患失、诚惶诚恐,有的伴侣总喜欢挑剔对方,有的伴侣总怀疑对方不忠,有的女人总是爱的死去活来,好似飞蛾扑火,有的男人总是喜欢不停地追逐异性,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追根朔源,都是童年潜意识作用下的结果,只要刨根问底,他们大都有着不幸的童年。




童年对我们一生的影响实在深远,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海音曾说过一句诗意盎然的话:“每个人生理上的童年终将消逝,但心灵的童年总会伴随终生。”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段话很美很诗意,但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段话是把双刃剑,如果你的童年幸福,你的童年潜意识一生都会给你传达幸福和快乐的信号,反之,你的童年不幸或者存在太多遗憾,你的童年潜意识会时时刻刻在敲打你:“你是不幸的,你没人爱,你一无是处!”渐渐的,你会把不自信的种子深深埋在你的心中,哪怕你将来恋爱了,结婚了,你总是不满足,你总是在猜忌,你总爱瞎折腾,因为你的内心一直像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你总是吃不饱穿不暖,你的内心从未长大。



包括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作家、画家、导演、影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但在婚姻生活中却总是难逃失败的噩运,倘若细究原因,他们的童年都曾经那样的不堪回首,他们从小都没得到过父母足够的关爱,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更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于是他们无一例外变成了“爱无能”。







童年产生的儿童期的安全感建立非常重要,儿童早期的 被抛弃感,缺乏安全感正是其日后婚姻家庭及整个生活,产生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孩子早期的成长环境直接影响到他成年后的人格建立。儿童时期,特别是3--7岁之间,是一个人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很多人缺乏安全感,往往是这个时期出的问题。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特别关爱和陪伴孩子,孩子一生都会特别有安全感。



相反,一些父母不负责的态度面对婚姻和家庭,造成离异或事实单亲,让年幼的孩子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和最无辜的承受者,使孩子产生被抛弃感,心里充满对失去爱的恐惧和焦虑。孩子只有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日后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和信赖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否则,童年时期造成的爱和安全感缺失,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且终生不可逆。










依恋关系失常导致安全感缺失

  童年时的心理缺陷或情感残疾往往会影响一生的发展,而日后要弥补则需付出无比沉重的代价。
  我们都知道,盖房子需要先打地基。房子盖得越高,地基越要打得深而稳。也就是说,地基坚固而牢靠,房子才会矗立得良久,不怕风吹雨打。人的生命同样也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这个地基是在人出生之后头几年建筑起来,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这个地基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最初的安全感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在幼年,特别是三岁至七岁的时候,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儿童通常与父亲和母亲形成第一个依恋关系,这是一个持久的联系,在整个童年期都起着重要作用,甚至一直延续到青春期,假如这个关系是满意的体验,孩子会感到安全和被接受。

  安全感的依恋感没有建立起的孩子长大后情绪障碍的几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会让他自己觉得自己无能,会敏感,多疑,恐惧,表现出不信任他人,自卑,缺乏安全感。恐惧和需求的矛盾会产生所有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如拖延、动力不足、抑郁焦虑等。

 美国的父母非常照顾孩子的心理感受,陪伴孩子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如陪孩子看电视或做游戏,给他们洗澡,讲故事,哄孩子睡觉等等。一般只要孩子哼哼唧唧表示不满,不管多么忙碌,父母亲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去看孩子有什么需求。一个自幼在饮食起居有人照料的孩子,生活安定,关爱充足,陪伴充足,家里人的行为准则一致,他们行动起来就会心中有数,就比较容易获得安全感。

  相比而言,典型的中国家庭,出于各方面的因素,很少中国父母能够像美国父母那样去对待孩子。有个别的父母时不时地以生气的面孔出现在孩子面前,有的父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多变,高兴时充满热情,不高兴时,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对孩子大发脾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难以获取心理上的安全感的。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要么过度粘人,要么过度独立。他们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离开慰籍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不敢参与竞争,不能接受失败。


  要帮孩子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让孩子们有安全感,有以下几件事情我们要做到:
  首先,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们每天都会对所见所闻产生“联想”,只是因为他们还不能非常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家人往往察觉不到。所以,不管是孩子看了动画片或者周围朋友出现一些意外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向孩子解释出现的问题,并且当天一定要多陪伴孩子。
  其次,安慰爱哭的小孩。孩子莫名其妙地哭泣其实是在告诉你他的需求,你要耐心地倾听他。在你的关怀和照料中,把你的能量和关爱输送给他。

最后,别强制孩子做任何事情。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父母说话要由命令式变成讨论式,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先允许他有自己的见解,然后父母再进行引导,不要强制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和意见。家长心里有了孩子,孩子就愿意和家长在一起,表现出来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多一些,安全感多一些。






童年的安全感是今生幸福的宝藏

童年的安全感是今生幸福的宝藏,如果想让你的孩子真正幸福,让他在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取之不尽的宝藏,请给他一个温暖自由的童年。这种安全感是否在童年被满足将决定着孩子一生关于幸福的潜意识趋向,将为他今后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请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你的伴侣吵闹,请千万不要问孩子,如果我跟爸爸(妈妈)离婚了,你想跟谁过?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安全就是家庭的和谐,父母的恩爱,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才是阳光品质健康人格形成的乐土。


请不要对他动辄大声斥责,不要不假思索地就去打骂孩子,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他有感觉和感情,他不是木偶。不要让他在梦里都充满了恐惧和忧愁。



请不要把自己的辛苦和委屈发泄到孩子身上,宽松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才更容易懂得感恩,他的天真给你带来的快乐会抚平你作为成人的辛酸。



请不要挖苦讽刺自己的孩子,尽管他有自己的缺点,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请不要让他稚嫩的心背上沉重的压力。请让他懂得爱和宽容是无价的宝贝。你对别人的言行,他会不自觉的模仿。不要让他小小的心里装满了敌意和反抗。


请不要在别人面前故意强调他的不足,请相信古训“人前教子”恰恰是错误的,他也有深深的自尊,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他,至少你的肯定就是他最温暖的阳光。


请爱惜自己的身体,给孩子做一个保护自己完善自己的榜样,要让他知道只有好身体才会有幸福的生活。如果你不幸生病,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缺少了安全,至少你的态度要乐观,要让他知道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抵消疾病和痛苦带给生命的创伤。


请让孩子知道除了健康的体魄,还要拥有健康的灵魂,请交给孩子积极调节自己的方法,请不要让他小小年纪就皱着眉头品尝沉默和忧伤。



请不要限制了孩子沟通的欲望,让孩子学会和别人沟通来快乐成长,不要让他封闭了自己,躲在自卑和自闭的矮墙边默默流泪。请不要让他习惯孤独。请让他学会与人相处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


请不要在孩子得意时打击他的创造,尽管有时这种“得意的创造”给成人带来了麻烦,不要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所适从,请让他感到自己的力量,给他一个正确的展示能力的方向。
请学会欣赏孩子,请学会给孩子最大的疼爱——灵魂平等地与孩子对话,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要让他觉得你是狱警,他是囚犯,请让他觉得父母首先是他最信任的朋友。

你做的这一切,都会让孩子给自己的童年描绘一幅画面,然后深深烙印在他的心灵深处,成为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潜在信号,或好或坏都影响他的一生。而这幅画面的基调是你不经意间替他完成了。即使你不能一一做到,但至少请你这样去想,至少请你为了孩子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来思考一下:

请在他童年时,给予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安全感。









缺爱与依赖型人格


如果母亲没有爱孩子的能力,拒绝与孩子建立亲密依恋关系,孩子就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自己被疏远、冷淡、忽视、拒绝、被遗弃等等,这里我用“缺爱”一词来概括所有这些可能出现的母婴关系创伤。分离期的孩子如果长期处在被忽视、缺少母爱的养育环境下,成年之后就会形成“依赖型人格”特质。

心理学家发现,“溺爱”行为往往表现明显,而“缺爱”事件则有所不同,会相对比较模糊,不容易为人们所识别。譬如:①孩子出生后,母亲拒绝哺乳,或者当孩子刚满4-6个月,就匆匆施行断奶。②母亲不愿搂抱孩子,很少给孩子洗澡、换尿布等,照顾孩子的琐事完全委托父亲、保姆或他人代劳。③出于工作或职业原因,母亲在孩子未满2岁之前,就将其远距离送至“外婆”或“奶奶”家由祖辈隔代抚养,或者过早送入托儿所施行全托。④分离期母婴之间的不规律接触。⑤母亲情绪波动,性子急躁,常常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摔东西。⑥母亲情绪低落,家庭氛围冷淡缺乏活力。⑦多子女家庭,母亲厚此薄彼地对待孩子,或者因性别偏见而忽视对女孩的抚养。⑧离异导致母婴分离,亲子关系断裂等。

当孩子的需要不被满足,并遭遇来自母亲的疏远、冷淡、忽视、拒绝时,他们对母亲和对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首先,他们会感受到无助、沮丧并伴随“被抛弃”的恐惧,他们认为母亲是个“坏妈妈”,因为这样的母亲让孩子感到痛苦。但是,一旦孩子感受到“坏妈妈”的存在,内心的“割裂”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不,不是妈妈不好,是我不够乖,是我不优秀,是我让妈妈失望”、“妈妈不爱我,是因为我不是妈妈的好宝宝!”这样一来,孩子就成功地将“坏妈妈”压抑到无意识之中去了,留在意识及感觉世界中的,则是一个被幻想出来的“好妈妈”图像:“要是我有一个好妈妈该有多好!只是我太不幸了……要是我变成妈妈的好宝宝,妈妈就会爱我”。

与溺爱形成的“夸大性、展示性的自我”不同,缺爱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体验则是:“我是不幸的、无助的、可怜的,而母亲(也包含作为母体一部分的父亲)是完美的、全能的,成为她们的一部分,是我唯一的愿望”。

缺少母爱的孩子,不仅不会自动完成和母亲的分离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相反地,他们会执拗地“固恋”于和母体的“共生”关系,依附在和母体的冲突关系中,并在他们的成人生活中,不断地重复这种依赖性的关系模式。我们可以在成年的依赖型人格患者身上,发现其幼年的母婴创伤模式在新的关系中再现:

⑴、他们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成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压抑自己的需要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需要,转而努力迎合被依赖者(即那个完美的母亲或母亲替身)的需要,以此赢得对方的爱与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生活在母亲或母体巨大阴影中的“乖”孩子。

⑵、他们努力维持与被依赖者这个“好妈妈”的合并,一旦遭遇诸如失恋、离异等分离事件,就会陷入极度无助、沮丧、愤怒、恐惧与绝望中。正因如此,他们大都需要寻找一个类似于母亲的或者具有母性特质的配偶与其共同生活,以便让自己处于“终生心理哺乳”状态。他们是需要由一个“好妈妈”来重新养育的孩子。

⑶、他们常常自悲自怜,永不满足,并试图用哀怨的或者“受难者”的方式(而很少使用强力控制的方式)来牢牢控制住被依赖者,并时常能运气不错地将被依赖者成功地变成自己不离不弃的亲人。相对于爱情而言,他们更看重亲情依恋,他们是单纯幼稚的“长不大”的人。

⑷、他们似乎始终需要得到所看重的人的建议、保证和承诺,习惯于对日常事物不做出自主决策,让别人为自己做出重要决定。大多数情况下,明知他人错了,也会随声附和,害怕被别人遗弃。他们总是只有想法而很难单独展开计划做事的人。

⑸、他们缺乏良好的自我感觉,常常有一种自我唾弃或自我劣等感,但不同于自卑心理,他们经常没有任何证据地怀疑自己是否可爱,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们不适合独处,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经常因遭人遗弃的念头而受到折磨。除此之外,他们需要赞许,很轻易地因为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极大伤害。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孩子在共生期,即出生满4-6个月之前,如果缺乏良好的母婴接触,或者遭遇母婴关系断裂等事件,一般不会形成“依赖型人格”,这类创伤更多地见于“孤独自闭症”和“边缘性精神(人格)障碍”患者。

从心理病理学的角度说,“自闭症”及“边缘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共同特征,是他们经常性地处于弥散、混沌或分裂的自我感觉之中,故而不得不将自己置于妄想性投射(即将想象的东西看成真实)出来的世界中,以此艰难地克服分裂,维持自我完整,或者回避交往以避免遭遇坏感觉。实际上他们没有形成自我,无法与对象(客体)建立任何现实的依恋关系。

而“依附性人格”患者没有这样的表现,他们有完整的自我结构,也具备内在的秩序感,不会处在混沌而分裂的状态,并且能够与对象(客体)建立现实的依恋关系。只不过,依赖型人格与自我中心型人格一样,他们所建立的这种关系,始终是自我满足的关系,而不是基于换位体验及对对方的共情与理解,并且表现出“幼稚”、“纠缠”、“控制”和“边界模糊”等特征。








两点启示:

1.我们对“缺爱”的理解,不应该仅限于依恋理论,因为它只关注了我们婴儿时期的发展。对于自己的“缺爱”,你需要在时间和生命发展阶段上有更清晰的理解,你是在什么阶段缺爱的?缺了谁的爱?这种缺从小到大是否有变化起伏?是否有旧爱的缺失和新爱的出现?缺爱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状态,也不是一个注定一生的影响。

2.安全感不等于十全十美,缺乏安全感的人会要求父母或者伴侣尽善尽美,从不伤害和令其失望。可是关系之所以安全,不在于是否犯错,而在于如何修复错误。很多相信依恋理论的人都会给自己贴上逃避或者焦虑型标签,然后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状况,却一直忽视了在修复关系上,任何类型的人都是大有可为的。



构建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是瑞士发展心理学者Jean Piaget(顺便说下,Piaget的读音不是pia-get,是pee-ah-jei,j那个音和法语Je一样)提出的,也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支柱之一。Piaget认为人们从小到大都在不断构建新的知识,我们不会记住客观的事实,而是通过自己的认知来选择,组织和整合知识。

人都是认知动物,我们都需要对世界,对自己有一个有序的合理的认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会对过去的经历构建和赋予各种意义。可是这些意义的构建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是否合理客观就不得而知。比如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父母难以取悦,并且觉得是自己还不够好,因此不断努力取悦。可是这只是通过你的角度构建出来的对父母的理解,事实上父母对你的挑剔,可能是他们自己从小受到上一辈挑剔,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张,通过挑剔迁怒于你。

两点启示:

1.说缺爱不如说缺完善认识。我们对于自己“缺爱”的状态的理解,取决于我们的角度和意义构建过程,而认为自己缺爱的人,往往是因为在构建认知过程中,刻板地站在自己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角度,因而获得了一个非黑即白的,我VS.整个世界的认知。要改变这种认知,你就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不要单纯地从缺不缺爱的问题来看待自己,而是要去分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构建认知的方法。关于如何重建自我认知,我在这里有篇操作建议: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

2.儿童的认知构建方法受父母影响,通俗地说就是父母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影响孩子。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缺爱,很有可能这种认知的形成,也是受到了父母熏陶,而你的父母,多半也是在情感方面有缺失的,所以才会把缺爱作为一个重要的构建认知的维度。如果父母是很有爱的人,小孩子多半也不太会去考虑缺爱的问题,虽然这一家人也会有各种矛盾冲突,但是在理解关系的时候,情感缺失不会成为一个主要视角。所以说,如果你父母缺爱,而你也和他们一样带着缺爱的认知面对生活,那么最终你们都是一样的人,你们都只能看到缺失,看不到自己当下调整改变的机会。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认识人的发展,并且区分了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层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宏观系统(macrosystem)和时序系统(chronosystem)。微观系统指的是儿童生活的直接情景,例如家庭,学校。中层系统指的是多个微系统共同组成的系统。例如父母是大学教授,孩子在大学附小读书,一家人住在学校宿舍,那么这三个微系统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中层系统。外系统关注和小孩不相关的系统对小孩所处的系统的影响,例如上面例子里父母的工作受到大学扩招影响,从而间接对小孩产生影响。宏观系统关注的是广泛的社会价值,文化规范,法律制度等等。时序系统关注的是生命事件在世间上的顺序以及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启示:

缺爱不是一个单纯的别人不给你爱的问题。缺爱很明显是一个存在于微系统里的现象,可是这个现象同时也受到来自外界的其他系统的影响。感到缺爱也会和其他微系统(例如同学关系,亲戚关系),中层系统(例如父母工作压力导致的家庭不合),外系统(例如物价和经济形势对工作带来的压力),宏观系统(例如国人讲究孝道和服从),以及时序系统(例如母亲曾经有过流产,父亲是再婚)等等息息相关。

这些更系统更宏大的视角,会很好地帮助你去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和父母的关系。我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咨询过好几个自认为缺爱的女孩,通过与我探讨确认了父亲的同性恋身份,从而明白了缺爱的现象外部是形婚,再之外是与大家庭和周围邻居朋友的遮人耳目,再之外是社会价值观和法律系统对同性恋的压迫。

大家可以试着套用这些理论去重读其他大大们分享的故事,尤其是构建主义和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你会发现你能够从故事中读出超越字面意思的内容来。

以上还只是众多发展心理学理论里的少数。我个人认为要更好地理解缺爱的问题,并且发现调整改变的方式,你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自己的成长经历。Erik Eri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等都是不错的学习探索方向。


爱的缺失感往往是种难以控制的情绪,面对这种情绪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站在理性的角度去理解面对,而不是受情绪驱使用各种低效能的方法发泄和自我保护。

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里就有不少“缺爱”的元素,这些缺爱的经历也让我在中学到大学这个阶段经受了很多的痛苦,并且有些影响一直到现在都还存在。可是到了今天能够和父母重建亲密,修复关系,得益于一个执着的认知,就是过去发生的不可改变,但是未来的一切都还没写定,我还有机会去改变,去创造。因此我花了将近四分之一的人生去学习心理学,并且现在和未来也都将这作为我的事业。这种投入,现在看来是我以及我的家庭这辈子最值得的投入。











10大缺爱特征中了几条?   缺爱的人更爱财





1、很懒,没事几乎不出门


2、爱发呆


3、擅长装傻,心里都明白,但不愿意说出来


4、与老友不联系


5、很情绪化


6、双重人格


7、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我行我素


8、有时很糊涂,反应慢半拍


9、特别敏感,脆弱


10、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人很冷漠,毫不掩饰

如果拥有很多的爱和认同感,人们是否对财产看得比较淡?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重视物质,部分是因为物质能带来一种被保护感、安全感和舒适感。在已经有被爱、被认同感觉的时候,也会产生同样的安全感,人们这时就会认为财产没那么有价值了。反之,那些缺乏爱的人,对金钱则有强烈的欲望。



据相关调查,中国人最关心的两个关键词,一是钱,二是爱。这倒并不是说中国人爱“财”如命,或为“爱”而疯,而的确是物质与精神的基本需要。因为财为养命之源,人人不可或缺;爱为情感味素,个个不能少之。而且人对财与爱的关注尤其明显。


财旺则一定情旺,因为财与情,都是一个字代表的。财多则女人多,所以有的男人,即有正妻,也有情人;但虽然财多情多,但却不一定有真爱;因为情滥则爱滥,见一个爱一个,象露水情缘。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情多未必不缺爱;故有的男人一生都在寻找真爱,越是缺爱,则越是滥情,换来换去,导致感情上的恶性循环。




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物质男女的秘密 — 拥有财产和被爱同样能带来安全感,而缺乏被爱感觉的人,对财产看的更重。

   财产能代替爱吗?新罕布尔州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就此进行了研究,他们同时还研究了这个问题的另外一面:如果拥有很多的爱和认同感,人是否对财产看的就比较淡?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实利主义源自追求安逸生活的观点已是陈词滥调。这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另辟蹊径,希望更详细地了解人们对自有财产经济价值的衡量和他们的被爱感、安全感之间的关系。
 
   185名自愿者参与试验,平均年龄35岁。研究包括两个试验。第一个试验中,研究人员要求一半的受试者回忆曾让自己感觉受到支持和照顾的场景;而另一半则要想着一次有趣的经历,比如在高档餐厅吃饭。然后,要求两组人对自己的床上用品估价。刚回忆过高档餐厅用餐经历那组的平均估价为173.30美元,而刚想着被爱经历的另外一组人认为自己的床上用品只值33.38美元。

   研究人员说:“人们重视物质,部分是因为物质能带来一种被保护感、安全感和舒适感。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经有被爱、被认同感觉的时候,也会产生同样的安全感,人们这时就会认为财产没那么有价值了。”

   为了验证两组受试者对床上用品估价的显著差异不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个试验,研究对象为98名平均年龄为21岁的商务或心理专业的大学生。试验的前后部分分别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第一名研究人员要求学生填写一张问卷,问卷内容和情感依恋 - 亲近关系范围内的体验有关,同时要求半数的学生参与词汇测验 - 测试卷中需要学生书写的词汇都是如依赖、拥抱这样描述感情的词汇或者如幸福、快乐这样通常认为“美好”的词汇。

   然后,第二名研究人员给每名大学生派发一支印有大学校徽的钢笔。研究人员解释说,参试者可以保留钢笔,也可以以0.25到9.75美元之间的价格卖掉。他要求学生写下一个价格 - 低于这个价格会选择保留钢笔,超过这个价格就选择卖掉。然后研究人员把两组大学生写下的价格相加。结果是:参加词汇测试的学生认为他们的钢笔价值3.23美元,而另一半学生则认为自己的钢笔价值4.11美元。整整差了近1美元。

  研究人员说,这项试验的结果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会有不肯放弃已有财产的心态。“这些发现尤其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不愿意丢掉永远也不会再用到的东西。同样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家庭成员经常会因为财产大打出手,如果他们自以为这些财产应该是自己的或者和自己有关。人们觉得遗产特别有价值,这可能是因为遗产和死亡有关,而死亡很明显威胁到了人们的安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