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母爱会伤人?| 我们与母亲的距离,其实是一段自我和解之路

 咩咩羔 2020-06-22

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了两则新闻:

一位姑娘,已毕业了十年,却一直在家,不出去工作。父母已年近七旬,眼看着无法负担女儿的生活。于是每天在忧心之余,便是催促女儿去赚钱。为什么成年的女儿无法进入社会呢?在采访中,姑娘说出了自己故事。

从小到大,姑娘的母亲对她所做的事都看不习惯,总是以打压的方式和她交流。姑娘回忆说,小时候她喜欢做设计,有一回她自己做了一些手工小玩意,非常开心地拿给妈妈看,结果被妈妈骂她不务正业。她还回忆说,她的母亲从来没有鼓励过她、关爱过她。

所以现在她非常地没有自信、胆小,跟外面的人说话都紧张、结巴。

第二则新闻是这样的:

因自己的儿子不愿意做作业,妈妈要跳楼,把儿子吓得一再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做作业。

看到这两则新闻后,心中五味杂陈。在新闻中,看起来“受伤”的都是孩子。母亲用了自己不合适的方式和子女相处,给孩子留下了各种创伤。他们因为小时候没有被好好地对待,成年后的身心便会永远有一个黑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这些新闻中不知所措的母亲们,同样也是受伤者。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和改变类似的这种情况呢?这正是美国心理治疗师、教育家贾丝明·李·科里在《为何母爱会伤人》一书中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书中,她还试图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经历的养育方式与当下生活中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并告诉我们,那些所谓的个人缺陷,实际上都是养育造成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弥补这些缺失的建议,即通过自我疗愈或通过亲密关系疗愈。

这些讨论有助于我们思考:当我们长大成人,该如何处理好与母亲的关系这一人生命题。

《为何母爱会伤人》
作者 | [美] 贾丝明·李·科里
译者 | 于玲娜、邓莹
出版社: 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01.

孩子需要从母亲那里得到什么?

如何在依恋期养育出有“安全感”的孩子

美国著名犯罪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格卢克夫妇曾做过一项实现。他们组织了30多位专家,用了40年时间,对监狱中的500名年轻犯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这些犯人当中,有80%以上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母亲照顾,或被母亲漠视或以敌意对待。

格卢克夫妇初步总结出一个犯罪的诱因:孩子和母亲之间缺乏亲密的感情。

母亲对孩子的陪伴与爱无可替代。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得不到母亲的爱,她就可能会丧失爱的能力,严重的会带着恐惧及攻击性,发展出反社会人格。

对于孩子来说,母亲的地位真有这么重要?是的。在《为何母爱会伤人》中,作者说,尽管一个人长成什么样会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母亲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如果母亲在照顾孩子中做不到细心、周到、有爱心,那这个孩子在根基上就会存在严重缺陷。

当然也有女性在升级做了妈妈之后,母亲的天职驱使她事无巨细地帮助孩子,无论孩子多大,她都会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长此以往,有的女性便会沉浸在母亲的角色之中,变得溺爱孩子;也有女性会感觉到,自己身上母亲的角色、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人发展,这三个身份之间会发生冲突。这时牺牲在所难免。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母亲既能理性照顾孩子,又能顾及到她的其他身份呢?

也许我们该问问,孩子需要从母亲那里得到什么。

贾丝明说,“母亲不需要完美,也不可能完美”。足够好的养育,母亲不需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同调与支持,只需要在30%的时间里与孩子同步就可以。这里的“同步”指的是与孩子和谐相处。

具体来讲,什么是母亲与孩子的“同步”呢?

作者提出了“好妈妈的十个面貌”

作为源泉的好妈妈
作为依恋对象的母亲
作为第一响应者的母亲
作为调节器的母亲
作为养育者的母亲
作为镜子的母亲
作为啦啦队长的母亲
作为导师的母亲
作为保护者的母亲
作为大本营的母亲

由此可见,母亲在孩子的养育中的作用真的非常大,如果母亲能够实现这些要求,那养育出的孩子也必定是身心健康的。

不过孩子是缺乏分辨能力的。几乎所有孩子(也包括遭受虐待的那些),他们都爱父母。这是孩子的天性。也许有时候父母有地方做得不够好,甚至做错了,他们感觉受到了伤害,陷入一种破坏性模式,以致失去获得自己渴望之爱的任何可能性,但依恋,甚至是焦虑的依恋,就是身处爱中。

“依恋”,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就与母亲已有的连接。形成安全的依恋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人会觉得自己强大、能干、有价值、可爱和特殊,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重视、被爱、被体贴的依恋对象当成独特的人;有安全感的人长大后更愿意进入世界进行探索所需的安全感。

相反,如果在母亲养育孩子的这段依恋期内,母亲无法做到重视孩子,爱孩子,那他们就会形成焦虑的依恋,比较专业的说法是会形成自我依赖型、迷恋型、照顾者型以及混乱型人格。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怀疑自己就属于这四种人格之一,正如前文所说,没有母亲是完美的,不论她们的孩子,还是她们自己,都需要后天慢慢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学习,不断自我疗愈。


02.

如果母亲出了问题(母爱缺席),孩子怎么办?

是什么导致母亲令孩子失望了?

作家王朔与父母的关系十分冷漠,处于依恋期的他渴望母爱,而母亲却选择将他送进育儿园。这样看似是让孩子尽早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实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整个童年和青春期,他都很少与母亲接触。

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他穿奇装异服,故意逃学,可是母亲并没有意识到他渴望爱与关注的信号,反倒说他“小小年纪不学好”。

后来王朔专职写作,更不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说他这是“不务正业”。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写道:

我不记得我爱过我的父母。小的时候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就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是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在王朔的成长经历中,母亲情感无疑是缺席了的。可是好在,成年后的他通过写作,一点点反思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问题,并及时纠正,甚至补偿性地反馈在子女身上。

作家王朔

母亲情感缺席的案例绝非少数,这样的人即使成年后内心往往也会极度孤独,“就是没有母亲的感觉”。

实际上,一个人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对母亲的冷漠行为开始做出反应了。研究者发现,在那些母亲情感缺失的婴儿身上识别出两种反应模式:第一种是,远离母亲,避免和她接触,以保持更愉快的状态;另一种是尽最大努力去吸引母亲,把她拉过来,“成为她的抗抑郁剂”。

无论哪种,对婴儿来说都是痛苦的。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没有归属感、不知道如何处理感受、感觉抑郁、缺乏安全感、很难拥有自己的想法,并对拥有母爱不再抱有希望。这样的母亲无疑让孩子彻底失望了。

为什么会有母亲吝啬于向孩子表达爱呢?《为何母爱会伤人》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以母亲为主的视角:母亲的情感缺席,往往是因为她感受到了伤害。这种伤害或来源于外界,或来源于家庭中的亲密伴侣,也可能是由于她自己内心的伤痛。

总结来说,母亲的情感缺席大致包括三大原因:

1. 她不知道怎么做会更好

我们常常会说一句话,“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虽然不完美,但是真的努力了”。但养育孩子毕竟不像一份工作,疲惫了可以休息,做得好了会有奖励。母亲在养育孩子中,既不能休息,也无法准确评估自己做得够不够好。母亲给予孩子的养育几乎是照搬她自己在成长中受到的那套养育方式。

这就决定了母亲的养育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失母爱的人的父母往往还抱有陈旧的世界观,认为父母的任务只是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2. 她情感封闭

母亲的情感封闭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她曾受过创伤,无论是来自她的父母,还是战争、灾难等意外,这些重大事件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对痛苦事件的处理,而这种能力则决定了母亲与孩子是否能够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其二是母亲可能因为某些后天的原因遭遇抑郁。抑郁即是没有得到所需的东西去建立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没有得到良好养育的共同结果。遭遇抑郁的人感受不到快乐,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因此更无暇顾及与他人甚至子女之间关系的建立。

3. 她从未长大

许多对失职母亲的描述显示,她们在情绪、社甚至认知发育上迟缓。通俗来讲就是,她们在心理上还是孩子。因此,她们认为自己也是孩子,需要被宠爱,而不是承担起照顾他人的责任。

这样的母亲往往会乐于指责他人而不反思自己;不会给出共情反应,希望孩子猜测、照顾她们的感受;态度前后不一等等。

综合以上三大原因来看,母亲之所以情感缺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她们自己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被养育成人的;而另一部分,则来自她们经历的创伤。

面对这样的母亲,作为孩子该怎么办呢?与她们划清界限,彻底远离?还是无可奈何得过且过,接受这样的养育方式?也许,我们还有更理智的第三种选择:通过学习了解母亲对我们的养育方式,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谅解母亲的不易,然后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自我疗愈。从而给予自己的子女以相对正确的养育方式。


03.

我们究竟要怎样做,才能实现自我疗愈,

才能做到与母亲和解?

遭遇过母亲情感缺席的人,在面对这个话题时往往会流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愤怒与哀伤。

想想看,当你看到温柔的母子互动时,是不是会有些感动,又有些心酸,因为自己不曾拥有这样的瞬间而难过;当你试着与母亲和解时,又会因为害羞和麻烦,一次次借故拖延;你渴望亲密,却又对真正的亲密感到害怕和不适;你不想要孩子,因为觉得自己带不好孩子,不配做父母。

这些想法都是情感受伤的表现。如果不尽早自我疗愈,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大。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与自我和解,重新与母亲建立亲密关系呢?

1. 养育内在小孩,弥补未被满足的需要

每个成年人都会在长大后的某些时刻显露出孩童的一面,甚至有些人至今保留着童年时期的习惯:收集一屋子的玩具,因为怕黑一定要开灯睡觉,思维习惯天马行空像个孩子。这些其实都是童年时期内心需求没被满足的体现。

这便是内在小孩状态。面对内在小孩,同样也要像母亲对孩子那样,温柔、耐心地养育他。

作者提出以下对策:

①使用引导冥想、意象或催眠来和小孩状态相遇、交流

②拿出童年时期的旧照片帮助回忆和感受

③使用艺术媒介(绘画、音乐等),通过你的小孩状态表达自己

④通过写日志与自我对话,形成一种成人与小孩对话的形式

2. 以成年人的身份调解与母亲的关系

治疗师伊芙琳·巴斯夫说:“培养对受伤母亲的同情并不意味着不尊重内在受伤小孩的痛苦。”

暂时摒弃那些试图远离母亲的念头吧。为了自我疗愈,我们必须直面与母亲的关系。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我们对母亲的感情不再是依赖,而是有边界的相处。

我们调解与母亲的关系,也并非是要她理解那时我们的感受,弥补过去的错误。而是为了能让我们在回忆中合理地增添上母亲的身影,从而迎来一个处处被母爱环绕着的内在小孩。

首先,试着评估一下与母亲关系调解的可能。你希望与母亲的关系调解到一个什么状态,亲密、友好相处,还是礼貌但有距离的关系?成年子女与母亲之间没有最佳关系模板,每个人得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成长经历、需求和现状来定。

其次,拥有边界心态。很多人会为了重修与母亲的关系,甘愿放弃一部分成年人应有的自我意识,把很多主动权交还给了母亲。

边界的强弱,也取决于母亲的类型。无助的母亲需要依靠子女提供各种帮助,他们常常打电话对子女提要求,却很少真的在意是否兑现。因为他们要的其实是子女与之联系。对于这样的母亲,作者建议能说“不”,就不要碍于感情说“是”。长此以往只会给自己增加负担,与母亲的关系只会恶化。

女王型母亲则不同,她们常常以侵略的姿态闯进我们的生活,毫不顾忌边界的存在。对待这样类型的目前,直接的“不”只会激怒她们,甚至引起一场战争。只有小心地建议,避免无畏的口舌之争,才能与女王型母亲调解好关系。

和更无害的情感缺席的母亲在一起就容易很多了,只需划定界限,以一句简单的“我不方便”便能处理好。

对于很多人来说,童年、青春期时遭遇的来自母亲的情感上的伤害,是需要一辈子去疗愈的,以成年人的身份调解与母亲的关系,可以让母亲与子女维持相对的幸福,至于内心深处积攒多年的伤痛,自然还需要更多时间友好相处才能化解。

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实现与自我的和解,就必须走过这段化解与母亲的隔阂之路。我们无法将从前的生活重来一遍,但现在我们可以不自卑、不害怕拥有那些受之无愧的东西。正如一位小说家所说,“拥有快乐的童年永远不会太晚”

来源:豆瓣书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