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观察量表

 阳光历奇 2015-04-05

 体育一组    观课准备会

时间:2013.4.26

地点:曲阜师范大学

参加人员:一组全体成员

指导教师:王金枝,杜斌

我们经过几次备课研讨,教学环节发生的变化及老师们在研讨过程中的收获。

下面向大家汇报观课分工,观察量表的制定及使用方法。量表制定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试阶段时,我们是被动的,盲目的,往往基于已有成熟的量表经验采用拿来主意,但是经过课堂观察后,我们发现这些量表不能聚焦我们的研究问题。进入发展阶段后,我们开始落实行动,研究开发专属量表,基于我们的研究问题,确定观课视角和观课点。专业观课需要三个环节: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在C段拍摄之前,研修组召开了多次观课准备会,对观课维度,观课点和观察视角进行多次的热烈的探讨。对观察量表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论证,最终在专家的深入的指导下,经过研修组全体人员的艰辛的努力才得以完成。

基于研究问题,重点观察了以下四个方面:学习目标达成度、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场地器材。下面就成员分工和量表使用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观课分工为:

请张向红、韩 磊、李 菊老师负责观察“学习目标达成度”这一量表。使用观察量表时注意:

第一,学生的积极参与度,是否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述,积极回答提问。

第二,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情况,是否解决教学重点,解决重点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有所突破。

第三,学生得积极参与意识,是否积极参与练习,自主探究活动时是否积极参与。

“学生方面”量表请徐 悦、冯红霞、刘利华老师负责观察。在此观察量表中要注意:

精神面貌——学生精神面貌、服装、队列整齐度、课堂注意力;

1.课堂表现——是否积极主动参与练习、主动探究知识、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指挥、具有创新意识;

2.运动负荷——练习时间,练习次数,练习密度;

3.学生评价——学生是否自评,组内是否评价,组间是否评价;

4.学习效果——是否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能谈出本课收获,身心愉悦等。这几方面。

“教师方面”请赵红丽、张丽华、邵 雯老师负责观察,请注意表中教师的:

1.仪表教态——教师精神面貌、服装、教态观察。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是否清晰明了、是否富有激情、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练、专业术语是否准确、示范是否规范时机是否恰当、合理。

3.关注教师教法——教法具有适用性、高效性;课堂环节紧凑,层次教学鲜明;符合新课标理念,具有创新性;注重个体差异,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能及时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课堂时控把握的好。

4.指导过程中的评价——是否有即时性评语、鼓励性评语、不恰当性评语、总结性评语。

“场地器材”观察量表由张永强、丁现林、张 望老师负责观察。

请特别注意:体育教师对场地器械的布置与设计促进有效性教学。器材的使用区域、实用性;是否有利于师生互动;美观性、安全性、创新性是否有所体现。

“场地与器材”的合理布置、科学使用与优化设计,是直接体现教师激活体育课堂教学的能力之一。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数据的真实性,也请老师们使用我们的观察量表来观看c段视频。欢迎大家提出宝贵建议。在学习过程中也请老师们思考,在自己学校和班级里如何确定研究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确定观课维度和观察视角,并在同伴互助情况下制作观察量表,希望我们的观课会对大家有帮助,谢谢。

课堂观察量表

学生方面
发布者:刘利华 发布时间:2013-05-15 10:31修改时间:2013-05-15 10:31

时间:    5、13    讲课人: 汤璐璐    课题:  前滚翻    评课人:刘利华

 

观察视角

观察点

观察评议

评价反思

精神面貌

是否队列整齐、声音洪亮

 

对形整齐、声音洪亮

着装是否符合体育课要求

 

 穿着校服,适合运动

课堂注意力是否集中

是 

 比较集中

是否与老师互动、积极回答问题

能与老师互动 

课堂表现

是否积极主动参与练习

 一般

能在教师要求下参与,但不够主动

是否主动探究知识

一般 

在教师的引领下练习主动探究知识不够。

是否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一般 

 小组成员有保护帮助,缺乏合作学习

是否遵守课堂纪律

 

 纪律较好,

是否听从教师指挥

 

能听从老师指挥 

是否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不明显,对学生的启发性语言少

运动负荷

练习时间

 合理

前滚翻比较合理 ,学生展示时的时间较长,游戏时间短,

练习次数

 值得商榷

 反复练习次数较多,

主教材完整练习的次数每生15次;

辅助教材1次

练习密度

适中

35%左右

学生评价

学生是否自评

 

学生自评较少 

同学间是否互评

 

无相互间评价 

小组间是否互评

 

未有机会互评 

学习效果

独立完成完整技术动作数量

 80%

 完成较好

是否说出前滚翻动作要领

是 

 口诀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情绪

 一般

学生能参与,但比较平静,课堂气氛起伏不大。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

时间:2013.5.7 讲课人:  汤璐璐  课题:    前滚翻  评课人: 张永强 

 

学生学习目标达成观察量表

时间: 2013.5.7 讲课人:汤璐璐  课题:  前滚翻  评课人: 张向红  

 

视角

观察点

观察评议

评价反思

学生积极参与度

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85%参与练习热情高

学生练习密度大

课堂是否活跃

不够,纪律好,但课堂气氛较沉闷

教师应增加激励性语言

学生课堂倾听参与度

是否认真听讲

80%能认真听讲

学生

是否独立思考

 40%能独立思考

教师引导少

回答问题参与度

是否具有针对性

可以

 

是否具有正确性

 

是否主动回答问题

30%能主动回答

男生优于女生

教学重点解决

是否解决教学重点

不够

采用了方法,但未达到预期效果

解决重点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教学难

点突破

是否突破了教学难点

可以

教师评价指导不够及时

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不够

力度不够

练习参与度

是否积极参与练习

85%能积极参与练习

学生练习密度大,组织有序

自主探究活动时是否积极参与

一次探究机会,30%能主动参与

教师引导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机会少

总体评价与建议

是否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手段较单一

是否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

分层教学,循序渐进

手段合理,效果欠佳

观课总结
发布者:韩磊 发布时间:2013-05-15 11:30修改时间:2013-05-15 11:30
王金枝 (指导教师) 1970-01-01 08:00:02
观察细致,语言精简。

我感觉整堂课学生纪律好、活动有序,练习热情较高,练习密度大。90%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40%的学生能独立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男生优于女生。课的重、难点明确,教师进行分层教学、逐步突破。教学方法较合理,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我再提一点建议,我感觉教师的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状态,学生很守纪律,但课堂略显沉闷。在准备活动“丝带操环节”,虽伴有动感的音乐,学生练习也很认真,但如果加入教师的适时提示与激情调动,我想学生的表现会更有活力,课堂气氛也会升温    

教师在处理教学重、难点时注重了分层次教学,教师能够关注到个体差异,有些同学能够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但有一部分却需要在同学协助下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开始练习时安排了保护与帮助,练习几轮之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能够循序渐进,这比较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下面我提一点自己的建议吧:

1、在学生拓展练习环节,我建议让每个学生都体验一下运动和创新的乐趣,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十字接力的游戏练习时间少、运动量太小,运动负荷不够,建议可以多跑一轮。

3、结束部分的放松操用时较长,教师可以简化,达到放松的目的就行。

 
 

教师方面

时间:  2013-5-9讲课人: 汤璐璐    课题:  前滚翻  评课人:   赵红丽      

 

观察视角

观察点

观察评议

评价反思

教态

教师精神面貌是否好

 

服装是否整洁

 

教态是否自然有亲和力

 

讲解

教师讲解是否清晰明了

语言简洁明了

教师讲解是否富有激情

应注意语言的变化

教师讲解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练

学生气氛不够活跃

教师讲解的专业术语是否准确

 

示范

示范动作是否规范优美

 

示范时机是否恰当

 

示范次数是否合适

 

教法

教法具有适用性、高效性

教法比较单一

课堂环节紧凑,层次教学鲜明。

 

符合新课标理念,具有创新性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法

注重个体差异,能做到因材施教

但是个别指导少

教师能及时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

 

课堂时控把握的好

 

评价

是否有即时性评语

评价应在及时些

是否有鼓励性评语

较少

教师应多采用鼓励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

是否有不恰当性评语

 

是否有总结性评语

教师总结评价全面

 
 
 

学生学习目标达成观察量表

时间: 2013.5.7 讲课人:汤璐璐  课题:  前滚翻  评课人: 张向红  

 

视角

观察点

观察评议

评价反思

学生积极参与度

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85%参与练习热情高

学生练习密度大

课堂是否活跃

不够,纪律好,但课堂气氛较沉闷

教师应增加激励性语言

学生课堂倾听参与度

是否认真听讲

80%能认真听讲

学生

是否独立思考

 40%能独立思考

教师引导少

回答问题参与度

是否具有针对性

可以

 

是否具有正确性

 

是否主动回答问题

30%能主动回答

男生优于女生

教学重点解决

是否解决教学重点

不够

采用了方法,但未达到预期效果

解决重点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教学难

点突破

是否突破了教学难点

可以

教师评价指导不够及时

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不够

力度不够

练习参与度

是否积极参与练习

85%能积极参与练习

学生练习密度大,组织有序

自主探究活动时是否积极参与

一次探究机会,30%能主动参与

教师引导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机会少

总体评价与建议

是否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手段较单一

是否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

分层教学,循序渐进

手段合理,效果欠佳

 

教师方面

时间 2013-5-9 讲课人  汤璐璐    课题前滚翻  评课人  邵         

 

观察视角

观察点

观察评议

评价反思

教态

教师精神面貌是否好

 

 

服装是否整洁

 

 

教态是否自然有亲和力

教态沉稳 

应调控学习气氛  

讲解

教师讲解是否清晰明了

教学语言浅显易懂 

富有启发性 

教师讲解是否富有激情

讲解较多 

应精讲多练 

教师讲解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练

 

 

教师讲解的专业术语是否准确

 准确

 

示范

示范动作是否规范优美

 

 

示范时机是否恰当

仅在新授开始

时机把握不太好 

示范次数是否合适

 

仅有一次

教法

教法具有适用性、高效性

 

课堂环节紧凑,层次教学鲜明。

 

 

符合新课标理念,具有创新性

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个体差异,能做到因材施教

 个别指导少

缺少针对性指导 

教师能及时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

 

 

课堂时控把握的好

 

 

评价

是否有即时性评语

 

是否有鼓励性评语

 

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

是否有不恰当性评语

 

 

是否有总结性评语

 

符合评价机制 

 

场地器材

时间:2013.5.7 讲课人:  汤璐璐  课题:    前滚翻  评课人: 张永强 

 

观察视角

观察点

观察评议

评价反思

使用区域

涉及的场地大小合理状况

紧凑适度

场地区域圆形场地有利于教学

练习场地器械的间距状况

间距适中

场地器材分布合理

实用性

是否利于队形的调动

圆形场地分四组便于调动学生

是否有利于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练习分布合理便于教学

是否有利于“一物多用”

选定红丝巾从开始分不到结束部分始终以丝巾调动学生

使用场地器械数量、种类是否合理

教具选用合理

是否有利于提高练习密度

本课在提高练习密度时还不到位

师生互动

是否有利于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场地

是否有利于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场地合理示范照顾全体同学

是否有利于学生之间合作帮助

学生以小组合作练习

是否有利于教师纠错分层教学、学生展示

场地分布合理,利于照顾全体同学

美观性

场地器械的整洁性

场地干净利落

场地器械摆放的艺术造型

“十字”场地设置

点、线、图形和标志是否鲜明

器材合理有效体现一物多用

安全性

场地器械的设计与使用是否安全

接力游戏

创新性

是否使用自制或改进的器材、教具

红丝巾贯穿开始与结束

练习场地形式是否新颖

造型特殊且新颖,深受学生喜爱

 

水平二——前滚翻
发布者:李明芳 发布时间:2013-04-24 22:00修改时间:2013-04-25 08:49
王金枝 (指导教师) 1970-01-01 08:00:02
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修改原因: 请各位老师根据分组选择下面量表链接下载,打印分组安排中的方面表格,及时填写。

三人一组共四组:

第一组:赵红丽   张丽华  邵   雯(教师方面)

第二组:徐   悦   冯红霞   刘利华(学生方面)

第三组:张永强   丁现林   张   望(场地器材)

第四组:张向红   韩   磊   李   菊(教学目标) 

督   导:曾凡鑫   杜    斌  王金枝  李明芳

 

前滚翻体育课堂实录

一、准备部分(  8 分钟)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大家学的都很认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前滚翻,争取使我们的动作做的像体操运动员一样熟练、优美。好不好啊?”

生:“好。”

师:“今天学完了以后,我要在咱们班里评选出最佳运动员进行表扬。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听从指挥,积极练习,并且注意安全。下面跟老师一起来做准备活动。我们先做个游戏,女生、男生相对的两个人一组,背对背角力比赛,看谁的力量大。同学们注意不能超越两个人的位置。好,下面我们再来一个摸臀部的游戏,两个人面对面,想办法摸到对方的臀部,看看谁的反应快。

师:“口令:以+++为基准成体操队形散开。”

生:成体操队形散开

师:“好,下面给老师一起做准备活动操。”

师:“口令: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二、基本部分  (  27 分钟)

(  5 分钟)

1、师:“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师:“口令:两队男生后退一步------走,两队女生向前一步------走,女生向后转。”

师:“我们先找两个同学来给大家做一下,回顾我们的动作要领。”

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展示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老师教的动作口诀吗?”

生:“记得。”

师:“好,下面大家背诵口诀,老师再次示范动作好吗”

生:“好。”

教师示范,学生口诀。

师:“同学们要注意前滚翻的重点是枕骨着垫,团身滚动;难点是滚动要圆滑,大家在练习中要体会重点动作,解决难点。我们先从易到难,把小垫子放到大垫子里端的下面,脚踩在高处向低处做前滚翻练习,各小组从第一位同学开始进行保护与帮助,以此类推。现在器材员整理场地,各组组长分别带队到自己的垫子上进行练习。”

师:教师巡回指导。

生:学生练习。

(  5 分钟)

2、师:哨音集合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老师观察到大家都非常认真,动作比上节课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想看看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没有从高到低的辅助力量,大家能不能做好呢?”

生:“能。”

师:“好,各组组长分别带队到自己的垫子上继续练习”。

师:教师巡回指导。

生:学生练习。

( 5 分钟)

3、师:哨音集合

师::同学们,通过老师的巡回指导发现,虽然大家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做到完成前滚翻动作,但是有的同学还不能流畅的做到枕骨着垫,有的同学两腿没有夹紧,做不到抱腿蹲撑。我们大家能不能帮帮他们,帮他们想个办法解决。

生:自由回答。

师:“好,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积极,在下面的练习中如果你感觉枕骨着垫不规范,就把丝巾夹在颈下完成动作;如果你感觉两腿没有夹紧,就把丝巾夹在两膝间完成动作,试一试能不能解决各自的问题。好,各组组长分别带队到自己的垫子上规范加强练习。”

师:教师巡回指导。

生:学生练习。

(  5 分钟)

4、师:哨音集合

师:“刚才老师看到大家认真练习地劲头,非常高兴,大家的动作真的进步了不少,现在哪位勇敢的同学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生:举手,师点两名,生展示。

师:找两名同学点评,师再点评。

师:“我们每位来展示的同学都做的非常好,我相信同学中还有做的更好的,下面我们增加点难度,连续做两个前滚翻,哪位同学想上来试试。”

生:举手,师点两名,生展示,大家鼓掌鼓励。

(  7 分钟)

师:“好,刚才同学们练习的非常努力,老师决定奖励一下大家,做一个《十字接力》游戏,游戏规则,按照我们的练习位置,每队从一个人开始站在起跑线后,手拿丝巾,听到哨音后,跑出,逆时针一圈跑到自己队伍前,与第二位同学交换丝巾,第二位同学跑出,以此类推,要求遵守规则,站队有序。”

师:“器材员整理场地,各组组长带队到游戏位置”

生:到游戏场地,开始游戏。

三、结束部分  ( 5 分钟)

师:哨音集合。

师:“好,同学们经过练习和游戏,大家都有些疲惫了,下面跟随老师一起做一下舒缓放松操。口令:以+++为基准成体操队形散开。”

生:成体操队形散开

师生共同练习。

师:“口令: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感受,谁来表达一下?

生:点两名学生感言。

师:“下面老师选出本节课的优秀运动员。”师分别点名学生。

生:出列面向同学。

师:“这些同学在本课中遵守纪律,动作优美,被选为最佳运动员,特此鼓励。”

师生鼓掌。

师:“请归队。”

师:“同学们前滚翻是体操的基本动作,能够提高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果在摔倒的时候,做一个前滚翻就不会摔伤自己,老师希望能把这种技能带到生活中去,祝同学们天天运动,天天快乐!下课。”

师生弯腰行下课礼。

师:“器材员整理场地,各组组长带队回教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