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汇率变动和物价上涨等因素,2000年以来,世界铁矿石长期协议价增长了5倍(FOB),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粉矿从2000年的27.35美分/干吨度上涨到2008年的133美分/干吨度(按65%增长计算),巴西卡拉加斯粉矿从2000年的25.01美分/干吨度上涨到2008年的121美分/干吨度;而同期CRU的2000年1月份全球钢材价格指数只有90,2008年3月底不到240,最近的价格指数也不到2000年初的3倍。可见,相对而言,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明显过大。如果与现货矿的价格比,4月中旬,63.5%印度粉矿FOB报价148-153美元/吨,CIF价格高达190-195美元/吨,更是超过5倍。这说明,钢铁产业链上的利润已向上游资源产业转移。
表1:日本财年亚洲市场铁矿石长期协议价(FOB;单位:美分/干吨度)
年份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粉矿
| 27.35
| 28.52
| 27.83
| 30.34
| 35.99
| 61.72
| 73.45
| 80.42
| 133
|
巴西卡拉加斯粉矿
| 25.01
| 26.06
| 25.45
| 27.7
| 32.76
| 56.18
| 66.85
| 73.2
| 121
|
数据来源: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公司网站,MRI分析整理(2008年澳洲矿价格按65%计算)
迅猛上涨的铁矿石海运费给钢企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
据瑞典原料集团分析师Ericssont初步估计,2007年世界铁矿石产量达到16.45亿吨,同比增11%;世界铁矿石出口8.25亿吨,同比增长9%,而海运贸易量为7.35亿吨,同比增长7.3%。随着铁矿石海运量的增长,海运费也持续大幅攀升。2007年,国际铁矿石海运费一路高歌猛进,迭创新高的行情可谓“波澜壮阔”。巴西图巴朗港至中国北仑、宝山港海运费于当年11月16日创下96.163美元/吨的历史新高,比上一轮历史高点上涨107%;澳大利亚西澳港至北仑、宝山港海运费于12月4日创下38.809美元/吨的历史新高,比上一轮历史高点上涨71%。最高点与2002年上半年相比,海运费翻了8-13倍,比铁矿石价格上涨更加迅猛。虽然近期铁矿石海运价格从高点处有所回落,但仍旧保持小幅向上的态势。截止4月10日,巴西和澳大利亚到宝山、北仑港运费分别是73.15美元/吨和29.3美元/吨。除少数企业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手段谋求高利润以外,海运费的高企,既有高油价的影响因素,也有运力相对紧张的因素,同时还与中国出口关税政策的调整、气候条件等有关。无论如何,一度比铁矿石本身价格还高的海运费,给钢铁企业增加了很大一块生产成本,为他们的生产经营带来相当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