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經部易類-易象正》明-黃道周

 南靖草堂 2015-04-06

經部 易類

易象正 十六卷

黃道周

 

提要

  《易象正》十六卷。明黃道周撰。道周字幼元,一字螭若,漳浦人。天啓壬戌進士。崇禎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後,爲唐王聿鍵禮部尚書,督師出婺源。師潰被執,不屈死。事迹具《明史》本傳。乾隆乙未賜謚忠端。此書孟應春謂崇禎庚辰道周在西庫始創爲之,成二十四圖。逮過北寺,毒痛之下,指節初續,又爲《六十四象正》。劉履丁則云,三十年前道周即有《易本象》八卷,《疇象》八卷。蓋是書之稿本也。

  道周初作《三易洞璣》,以卦圖推休咎,而未及于諸爻之變象。是編則于每卦六爻皆即之卦以觀其變。蓋即《左氏內、外傳》所列古占法也。其《自序》曰:「凡《易》自《春秋》、《左》、《國》暨兩漢名儒皆就動爻以論之,虞、王而下始就本卦正應以觀攻取,只論陰陽剛柔,不分七八九六。雖《易》有剛柔雜居之文,而卦無不動玩占之理。《象正》專就動爻以明之。」此其述作之大旨。前列《目次》一卷,則以漢人分爻直日之法,按文王之卦序,以推歷代之治亂。後二卷則以《河圖》、《洛書》之數自相乘除,爲三十五圖。其《詩鬥差圖》、《詩鬥差退限圖》、《詩元命圖》、《春秋元命圖》,則本漢人緯書「四始五際」之說而別衍之以爲推測之術,與所著《三易洞璣》相爲表裏。雖其以《大傳》所釋十一爻俱爲明之卦而作,未免附會。故朱朝瑛曰:「《易象正》,道周之自爲《易》也。孔子之所不盡言,言之不盡意者也。」然引伸觸類,要亦《易》之一隅。宋儒沈該之《易傳》,都絜之《易變體義》,皆發明之卦,與是書體例相似。

  而是書則每爻之下先列本卦之《彖辭》,次列本卦之《象辭》,然後列本爻之《象辭》,與沈氏、都氏之書又各不同。存之以爲二家之外傳,亦無不可也。

  (案:此書及《三易洞璣》皆邵氏《皇極經世》之支流也。《三易洞璣》全推衍于《易》外,故入之數學。此及倪元璐《易內外儀》,有轇轕于《易》外者,猶有據經起義發揮于《易》中者。且皆忠節之士,當因人以重其書。故此二編仍附錄于《經部》焉,非通例也。)

四庫全書 經部 易類
易象正(景印本)
易象正 提要
易象正 卷初上
易象正 卷初下
易象正 卷一
易象正 卷二
易象正 卷三
易象正 卷四
易象正 卷五
易象正 卷六
易象正 卷七
易象正 卷八
易象正 卷九
易象正 卷十
易象正 卷十一
易象正 卷十二
易象正 卷終上
易象正 卷終下
全書 704 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