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談氣功與休閒

 huangailan 2015-04-06
談氣功與休閒
本文重點在談休閒與休養,也就是以氣功作為休養身心的方法。
關鍵詞:休閒、休養、氣功。
休閒指悠遊的閒暇活動,一般泛指跑、跳、球類、游泳、騎射、賽車或爬山、旅遊、吃喝玩樂等生理感官娛樂活動。這些活動要求適度,否則有損健康。休養,指休息和調養方法,如禪修、靜坐等內在精神調養,如方法得宜,多多益善。氣功是古代返樸歸真、修心養性、強身治病的方法。生活節奏快、緊張、忙碌、壓力大的現代人,也流行用來作為休閒和休養身心的方式。
簡單的說,氣功就是以意煉氣養氣的功夫。人出生後便開始呼吸,不論站著、坐著或工作都要呼吸,走累了或工作累了要喘口氣,這是在調節人體內氣的含量。可以說每個人都在不自覺的練氣。只是「氣」要練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功」,才能有效率、有效益的有助身心健康。為了要達到一定程度,各宗教、各宗派各有各種功法,如導引、吐納、行氣、布氣、煉氣、胎息、心齋、閉息、存神、存想、冥想、守一、內視、內丹、止念、止觀、禪定、靜坐、站樁、咽津、辟谷等,只是不同的宗教、宗派為了有別於他家,或強調優於他家,或著於有為、無為,先天、後天之爭,往往否認自己的功法為氣功。但其實質原理和為達到休養身心的目的都是氣功。而無為需從有為入,先天也是借後天來,更是不爭的事實。
在上述功法中,最普及的方法是禪修、靜坐。可是禪修靜坐的人雖多,真正達到休閒與休養目的的人卻不多,其主要原因在於不懂靜坐理、法、訣、景、旨。理是原理。法是合理的系統方法,更重要的是有次第的法。因此要有明師授予口訣,再依口訣真修實証身心變化之「景象」。有了各種景象出現,也要認清真幻,更要堅定把握修煉宗旨,以免誤入歧途,造成走火入魔之偏差。
靜坐是一門實踐學,只能親身體驗,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讓別人理解修煉中的境界。現在,公開一高級道家功法------聽呼吸法。
修煉是系統的生命改造工程,其次第是加行階段→煉己築基初階段→正行階段。
加行階段練的是:以意領氣→意到氣到→氣到意隨。意到氣到練出覺知、覺性;氣到意隨,譬如眼鏡合適即不覺其存在。
煉己築基初階段,煉己修性;築基煉命。是「丹道」、「仙學」的孕藥初工,依四句口訣習練。
加行階段和煉己築基初階段是世間法,可強身袪病、修心養性,得益壽延年之果。
正行階段為出世間法,從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可得還樸歸真之果。正行階段即為一般所說的「丹道」、「仙學」或「仙佛正法」。
「聽呼吸法」是加行階段。以下講具體練法:

一步功:
身心放鬆,自然呼吸。呼吸勻順後,「以意領氣」意想在鼻孔前有一個如拳頭大的氣球。吸由氣球吸入,呼則呼回氣球。
三~五分鐘後,氣球開始變大,逐漸包裹住頭部,進而包住胸背部、兩手、腰腹部、兩腳,整個身體都被大氣球包裹著。完成即是「意到氣到」。
二步功:
當感覺置身於大氣球中時,就要忘掉鼻子呼吸,感覺是大氣球在膨脹、收縮,吸張呼縮。此時氣球就是自己,就是宇宙,就是大自然。氣球膨脹、收縮就是自己、宇宙、大自然在膨脹、收縮。這時人、氣球、宇宙同步,這就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此時即為「氣到意隨」。
三步功:
只要能進入第二步,每次練上三十~四十分鐘,每天練一至二次,快則二十一天,慢者四十九天(視年齡和身體健康程度而定),體內將有某處穴竅或氣脈跳動,或旋動,或熱氣團出現,對此狀況不必分辨是何器官,何經絡穴位,只要隱約內視這個位置,久而久之這個位置又會形成一個小氣球,和週身大氣球同步呼吸,同步膨脹、收縮。這時就已是袪妄存真,凝神炁穴,心息合一。如此行持久之,將入恍惚窈冥之境,則初步築基功成矣。
第一步功未完成,不可進入第二步功。第二步功未完成,不可進入第三步功。以免欲速則不達,且有失偏之危。
煉好聽呼吸法,對一般常見疾病,如:血壓、糖尿、風濕關節及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排泄系統等疾病,立見功效。
本法是道家功夫,和《莊子?人間世》的心齋,及佛家天台宗止觀法門,及《莊子?大宗師》的坐忘,是異曲同工之法,茲摘錄註釋供參考。
《莊子?人間世》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於耳而聽之於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夫子曰:「盡矣!」
以上是顏回問孔子:「什麼是『心齋』?」孔子說:「專一心志,不要用耳朵去聽,而要用心靈去聽;不要用心靈去聽,而要用內氣去聽。用耳朵去聽,只能聽到耳朵所能聽到的聲音;用心靈去聽,只能聽到與心靈相感應的事物。內氣這個東西是空虛而能接納一切事物的。唯有『修道』才能致『虛』。『虛』就是『心齋』。」
顏回說:「在我沒有實踐『心齋』之時,確確實實地感到自我的存在;當實踐『心齋』以後就根本沒有我顏回了。這可以叫做『虛』嗎?」
孔子說:「你對『心齋』的奧妙完全領悟了。」
莊子的這段論述,被稱為莊子靜坐法,又稱莊子聽息法。其要旨是心隨於息,息隨於心;心息相依,綿綿密密。其精髓在於「一」、「聽」、「止」、「虛」四字。
「一」就是專一,一心一意靜坐,將諸念慮、苦悶、煩惱、瞋憤、哀怨、歡喜等思緒排除淨盡,只專注一心聽息。
「聽」,「一」做到後,就要致力於「聽」,聽自己的呼吸,然而真的用耳朵去聽,卻聽不到,但只要繼續專注的聽,自然就轉為用「心」聽,實際是以「真意」關注自己的呼吸。這時,呼吸要自然,不可強加調引
「止」,當一直用真意聽下去,功夫深了,就會發展出一個新的境界。那是「心」(真意)、「氣」(真息)二者,心是主體,氣是心聽的對象。到這境界的時候,心不再聽,氣也不再被聽,二者混然成一,這就是「止」,也就是「心息合一」。
「虛」,心息合一後,這兩者既是彼此,又非彼此,似有若無,似存若亡,恍惚窈冥,這時就做到「虛」。
止觀乃出自佛家天台宗。「止」即停止意念活動。實踐方法可意守身體某一部位,如意守鼻端,或意守臍部(佛家稱此部位為優陀那,道家稱為丹田)。「觀」即返觀自心,即用自己的智慧之光去返觀內照自己的心念,去偽存真。持正念而去邪念、惡念、雜念。行持久久,可達到清淨無念的禪定境界。
關於「坐忘」,《莊子?大宗師》有記載: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這是孔子問顏回什麼叫做「坐忘」?顏回說:「放鬆肢體,停止思維,忘掉了自身的存在,摒除耳目的功能,心形兩忘,去除感知,與無所不通的「道」合一,這就叫做「坐忘」。
這是在靜坐到高度入靜的狀態下,如上述「虛」的恍惚窈冥境界,而感覺不到自身的存在。
修煉「聽呼吸法」,即是由「聽息」進入「止觀」,而達到「坐忘」。這些過程,即是休養身心的最高境界,可得休養的最高效果,已親身體驗者即能了然於心。
上述方法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掌握,都能練進去。對此,我研究幾年,認為今人修煉應試圖找出並應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我採用類似果樹接枝法,發功助人直達入道的境界,已試驗成功上百人。不但有助其跨越靜坐中所遇的障礙,提高靜坐境界,更可助其逐漸袪除疾病,獲得身心健康的養生功效。
本文原是內部講義,現公開發表,和已發表的《﹙202﹚說說「真人之息以踵」 》、《﹙274﹚要防病治病長壽先煉己築基》,就是一完整的靜坐理法訣,以此送同好當新年禮物。
在新舊曆年假期,內部學員可回來複習煉己築基初階段孕藥初工。也提供一些名額給非內部學員,我將親自免費幫其鑑定對「聽呼吸法」是否已正確掌握,是否已練進去。
                                                     東昌    薛仁義  2012/12/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