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旁呓语

 左手边_阳光fly 2015-04-07
过程与结果——德风堂画廊

绘画创作是一个“过程”的体验,作者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个特殊过程中的无限乐趣,这已成为许多当代画家的时兴观念。我自己每欲画点什么,虽有时也有一个快乐的“过程”,但往往被失败的结果弄的痛楚难熬。我对那些只求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过程中的自我快慰作为艺术创造的归宿的画家很钦羡,他们是艺术探索的勇士,艺术创造的实验家和发明家。而我则摆脱不了以结果来评价过程的传统观念,结果比较如意时,其如意过程得以肯定或持续,结果不如意时,过程中的乐趣则荡然无存,随之变为“失落”的难堪。

艺术进入现代,是只求过程不求结果,还是既求过程也求结果?我不解其中三昧,但似乎二者兼顾,二者兼得更好些。

著意与随意——德风堂画廊

“求过程”者,多随意,兼顾“结果”者,不排除“著意”。中国画的“随意”是在“著意”的经验积累中磨砺而成的。

往往一幅山水画作品大约进行到三分之一左右,思维渐进佳境,笔自由起来了,原来没有想到的东西在眼前浮现,意随笔走,进入到一个“随意的过程”,别的一切都忘了。而如果一幅作品画到一半还未进入到这种过程,其结果则必然不妙。因而我想,著意太过则缺情趣,随意太过,结果如何,我说不清,也似乎以二者兼顾好一些。

意象要加强——德风堂画廊

比起西方传统写实绘画,或某些现代抽象绘画来说,中国画以意象造型为特征。意象,是介乎抽象与具象、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造型观念,因而也便于作者在“过程”中发挥其“随意”性。面对一张白纸作画,时而意在笔先,时而意随笔转,这里画点什么,那里画点什么,在添点什么,在用点什么把他们连一连,或加点什么让他们厚起来等等,也就成了一幅画。这种“意象”观念,可以来自于现实的感受,可以来自于经历的回顾,可以是客观现象的升华,也可以是艺术的虚构和臆造。

笔墨不能丢——德风堂画廊

    从艺术的本质意义考虑,作为艺术表现的某些形式因素,应该说是较为次要的。但中国画的“笔墨”似乎不那么简单。它不仅是一般的技法或形式,还有更多的内涵,它包含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因素在其中,当然,中国画在从“传统的”向“现代的”变化过程中,笔墨也要变,也要创造一些新的趣味,以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但笔墨除了表现对象之外,它所具有的独立的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