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农业结构调整的风口,你确定你种(养)的对么?

 伯涵他爹 2015-04-07

刚刚出台的《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对今年全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指出了方向。全国各地的自然禀赋不一,适宜种植的农产品也不相同,形成了各地区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格局。那么,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时期,今年全国的农业生产结构有哪些新的调整?各地区的农业朋友有哪些新机遇呢?


根据指导意见,今年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的重点之一是“以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为目标,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全国分为五大农业产区,分别是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西南五个区域。具体的调整要求是:


东北:提升口粮生产能力

东北地区要提升口粮生产能力,在地下水开采较重的三江平原地区合理控制水稻种植面积,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节水技术推广,与水库和灌渠建设相配套,改井灌为渠灌,保护地下水资源;推广粮豆轮作,适当减少高纬度区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在农牧交错带,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粮草兼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奶业和肉牛肉羊产业,推广种养专业户和家庭牧场繁育、规模场标准化育肥。


华北:推广节水耐旱作物

华北地区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要求,稳定粮食生产能力,适度调减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的小麦种植,选育推广耐旱节水作物,调整种植制度,适度发展粮草轮作、粮肥轮作。稳定生猪、肉禽、蛋禽、牛羊养殖规模。


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特色名优水产品

长江中下游地区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稳定粮油生产能力。退减重金属重度污染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发展棉麻、花卉等非食用农产品,调整重金属中轻度污染区水稻种植、发展低积累品种作物和豆科牧草等培肥地力作物种植;推进畜禽养殖适度规模化,在人口密集区适当减少生猪养殖规模,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华南地区要巩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水稻、甘蔗、蔬菜面积和大宗畜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现代畜禽水产种业和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水产品养殖。


西北地区:发展马铃薯、牧草种植

西北地区要保护生态环境,在年降水量300mm以下的旱作地区继续实施压夏扩秋,适度调减小麦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牧草种植面积;在绿洲农业区稳定棉花、瓜果种植面积,发展设施蔬菜和特色园艺产业;在农牧交错区通过坡耕地退耕还草、粮草轮作,积极发展草牧业;在草原牧区要推进草畜平衡,推广划区轮牧、舍饲半舍饲,恢复草原生态。


西南地区:大力发展园艺作物、中草药

西南地区要促进农民增收,严格保护平坝水田,稳定水稻、玉米面积,扩大马铃薯种植,大力发展园艺作物、中草药等特色农作物生产,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和水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渔业,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