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颠画僧(酒的典故)

 轻风无意 2015-04-08

醉颠画僧(酒的典故)

 

要了解中国近代绘画,“清初四画僧”之一的八大山人是个关键人物。后来的郑板桥,吴昌硕,潘天寿,张大千,齐白石,李苦禅等人,都深受他的影响。

八大山人有点像荷兰画家梵高。一生苦难,极度抑郁,属于“悲情画家”。他离群索居,行为乖僻,纵酒度日,时颠时醉,不颠即醉。不过梵高37岁就吞枪自尽,他却活了八十岁,受的苦难更长。

八大本名朱耷,是明太祖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用的文号。朱耷十九岁时,崇祯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从此明朝不复存在。他初为僧,继为道,后而还俗,亡国之恨,时时盘恒于心头,复明无望,深深折磨他一生。

悲不能禁,痛不欲生。朝廷更迭而不愿屈从附和,矢志守节而不能力挽狂澜, 便染上了狂疾。

他蓬头垢面,赤脚露胸,托着长袍,破烂不堪,游于市井。时而卧地呜咽,时而仰天大笑,或单足跳跃,或捧腹高歌,或手舞足蹈。一日之内,颠态百出。奇怪的是,治这个毛病的只有酒,市人醉之以酒,大口灌他,才能让他老实下来,安静下来。

这就是八大的以醉治颠。

悲愤于世,寄情于墨,造就了八大这位伟大的画家,他是一位写意画的大师,笔简形骸,墨色超脱,淋漓痛快。他的画,构图奇特,感情强烈,画中有话,画为心迹,寓意深邃,内涵复杂,奇异怪诞,不泥成法。故国沦亡的悲痛,对清朝权贵的愤慨,都在其中。用他的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和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枝叉到,留得文林细揣摩。”

八大好酒,但量不大,仅只二升,细酒长流,少量多次。人爱其笔墨,就置酒招之。两升酒于左,数升墨汁,若干纸幅于右。好酒下肚以后,他神采飞扬,颠狂皆无,欣然泼墨。他作画很怪,令人匪夷所思,有时拿个破笤帚横涂,有时拿个脏抹布竖抹,脏兮兮乱糟糟,观者目不忍睹。然而等他捉起画笔,画龙点睛,只用数笔,或成山林丘壑,或成花鸟竹石,无不如妙,一画就是十几幅。此时他是醉是醒?他的颠是真是假?没人能解这个谜。

这就是八大的以醉为醒。

他的画,充满了枯枝败叶,残山剩水,多只有一石,一鸟,一鱼,荒落冷寂,苍凉凄楚。“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

他画鸟,是“枯木悲鸣”,怨气满腔,单脚独立,僵着脖子不投降,让人猜想,何处之鸟,竟不归巢。

他画鱼,半死不活,张着嘴欲呼,瞪着愤怒的大眼。

他画梅,树根已将离开干裂的土地,天寒地冻,就要枯死了,只有一个叉上有几朵残花。

他画鹰,立于枯枝,白眼朝天,傲视天下。

他画孔雀,肮脏又丑陋,站在头重脚轻上大下尖的危石顶端,尾部拖着三根残破花翎,让人联想为命侍从的官员奴才。

他画石榴,呲牙咧嘴。他画荷花,断茎败叶。他画鹿,悲切哀鸣……

他的署名“八大山人”四个字连起来,就像”“哭之”“笑之”,意喻欲哭无泪,欲笑无由。他的每幅画签押都像一个“龟”字,其实那是“三月十九”四个字,明朝是在那一天灭亡的。

八大山人就是这样一个奇才怪才,醉颠画僧。亡国之情激励了他,杯中之物滋润了他。

 

 醉颠画僧(酒的典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