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疮怎么治?经方来“战痘”!

 山东中医竹林 2015-04-08

八卦山人

痤疮怎么治?经方来“战痘”!

柴胡桂枝汤、半夏泻心汤案

吴某,男,45岁,福建人。

2010-05-27

易感冒、痤疮1年余。

时感觉疲惫,欲躺下,易感冒,时有头颈部酸胀,偶觉周身酸痛,稍有头晕目眩,大便每日1次,便臭。痤疮多在鼻头上,色鲜红。舌淡,稍有齿痕,苔薄白。

证属胃气亏虚,虚热上炎,表邪未解,先以柴胡桂枝汤疏解其表,后治脾胃。

桂枝24g,黄芩24g,党参24g,炙甘草15g,清半夏24g,生白芍24g,大枣6枚(切),生姜24g(切),柴胡60g。3剂。以水7碗,煎剩下3碗,一天分3次服,每次服1碗。

2010-06-17

上药服后,近日无感冒头痛,面上仍油腻且多痤疮。

面色红黄,痤疮色红而大,痤疮多在鼻头及鼻子周围、唇下,唇色红。

舌红,苔薄白,中微黄欠润。

证属表邪已去,虚热未除,与半夏泻心汤。

清半夏50g,黄连15g,黄芩45g,干姜45g,炙甘草45g,大枣30g(切),党参45g。3剂。以水10碗,煎剩下6碗,去渣,再煎剩下3碗,分3次服。

2010-07-14

上药服后,脸上痤疮大减,已无红色痤疮头,只稍有痤疮旧痕。近日感觉比较疲累。舌淡,边略红,苔薄白润。

虚热已去,胃虚渐复,仍气血欠畅,与四逆散合苓桂术甘汤,制成丸剂。

栀子豉汤案

陈某,女,18岁,香港人。

2013-04-12

痤疮2年。

额上多痤疮,色鲜红,集中在印堂与额中央部。近3个月肘部有湿疹,风疹病史多年,每于夜间加重,手足部患皮癣。痛经,月经周期不规律,一般三十多天一潮,7天净,经时怕冷。平素晨起流涕流泪,易疲乏,眠差,难以入寐。舌淡红,舌尖有芒刺,脉细略滑。

气血偏虚,虚热上炎,热在上焦,先与栀子豉汤。

栀子15g,淡豆豉40g。3剂。以水4碗,先煎栀子,减少1碗半后,加入淡豆豉,煎剩下1碗半,一天分2次温服。可重配3剂。

2013-04-26

上药已服5剂,额上痤疮已愈,即使近日课业繁忙需要熬夜,仍无新发痤疮。4天前来月经,痛经减轻约三成。晨起流涕稍减,疲乏亦减,睡眠可,风疹减轻,右肘仍有湿疹,大便可,经时下腹觉冷。舌淡暗,舌尖有芒刺,苔薄白,脉细尺弱。

虚热减轻,现仍血虚而中焦不通,与当归芍药散加味调治。

小建中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案

陆某,男,20岁,香港人。

2013-07-03

痤疮2个月。

患者考试期间休息不足,面部两颊出现痤疮,初起时肿胀,其后化脓。考试后曾出外旅游两次,回港后痤疮加剧。纳佳,小便可,大便每日一行,不成形。既往曾患3次气胸,经常鼻塞,常嗳气。舌淡略暗,苔薄白,脉略弦而关大,寸脉略涩。

与小建中汤。

桂枝45g,赤芍90g,生姜45g(切),炙甘草30g,大枣45g(切),麦芽糖250g(烊)。2剂。以水7杯,煎剩下3杯,去渣,微火溶化麦芽糖,分3次温服。3剂后如无不适,可再服3剂。

2013-07-10

患者服药1剂后,痤疮已有明显消退迹象。患者依医嘱服3剂后,痤疮大多消除,剩下有疮痕,新疮明显减少。嗳气亦明显减少,纳佳,患者避免影响病情,已少吃牛肉、煎炸食物及冷饮。大便一日三四行,不成形。其后又加服1剂,出现咽干,饮水后可缓减。再服第二剂的第二次后,痤疮增加,故此停服药物。现痤疮颜色较前鲜红,形小,额上、两颊与背部较多。舌如前,寸脉起,脉不弦而缓。

中焦不通得除,但因服药而阳气太旺,外有郁热,表气郁滞,故改与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12g,生白芍12g,石膏16g,大枣15g(切),炙甘草12g,麻黄12g(包),生姜17g(切)。3剂。以水5碗,先煎麻黄3分钟,若有泡沫则去掉,后下其他药物,煎剩下2碗,分3次服,早午晚各服1次。

2013-07-15

上药服完后,痤疮基本消除,只余下黑色疮痕,无新发。服药期间无不适。先煎麻黄时无泡沫,服第一剂药时夜半醒来一次,其余时间眠可。

勿药而愈,嘱咐饮食清淡,养生调养。

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案

罗某,女,29岁,深圳人。

2013-06-21

痤疮十余年。

患者多年前患有痤疮,当时多集中在鼻旁,现多在两颊、颈及上背部,痤疮小粒密集散在两颊,持久不能自愈,色暗不红。月经30天一潮,4~5天净,量偏少。睡眠可,偶有难以入寐,无腰酸,时有咽痛,咽干。2009年曾患尿血,2010年孕产。皮肤黑,鼻头色偏白,唇色黑,有瘀斑,唇中略有淡白。舌暗淡,苔薄白,右脉细弱寸涩,左脉寸关细弱,两尺微。

下焦阳虚血寒,水湿停滞,与当归芍药散,且加温通之味。

当归45g,赤芍120g,白芍120g,川芎120g,白术60g,茯苓60g,泽泻120g,吴茱萸60g,干姜30g,牡丹皮30g,桂枝30g。上药共研细末,每服3~6g,每日3次。

2013-08-30

上药服完,觉身体温暖,痤疮较前个头变小,色较前变浅。睡眠如前,偶有难以入寐,时有咽干痛,晨起疲乏,手足冷,大便每日一行。舌淡,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弱,尺微。

寒气渐去,气血俱虚,改与小建中汤,以图速效。

桂枝45g,赤芍45g,白芍45g,炙甘草30g,大枣45g(切),生姜45g(切),麦芽糖200g(烊)。6剂。以水7杯,煎剩下3杯,去渣,微火溶化麦芽糖,分3次温服。

2013-09-09

上药服后,痤疮消减,只有散在小疮。服药期间大便每日3~4次,咽干痛亦减,疲乏减,精神较佳。舌淡,舌尖略红,苔薄白,中微黄,脉细弱,较前有力,右尺微。

气血渐充,改以当归建中汤治之。

当归30g,桂枝45g,白芍90g,炙甘草30g,大枣45g(切),生姜45g(切),麦芽糖200g(烊)。6剂。以水7杯,煎剩下3杯,去渣,微火溶化麦芽糖,分3次温服。

2013-09-19

上药服后,痤疮再减,精神可,咽痛已除,咽干再减。服药期间大便每日三行,停药后则每日一行。舌淡,舌尖略红,苔薄白,脉细弱尺微。

气血渐充,虚热减轻,改以散剂调之。

当归45g,赤芍120g,白芍120g,川芎120g,阿胶30g,泽泻120g,白术60g,茯苓60g,黄芪60g,怀山药60g,干姜30g,吴茱萸30g,牡丹皮30g,黄芩45g,党参30g。上药共研细末,每服3~6g,每日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